23

  ------------------------------

  这边留下一部分联军战士以及一些最早现已经加入虬族的熊族俘虏保卫熊族的妇孺,其余人押着几百俘虏凯旋而归。

  一顿大餐后,各部族长老齐聚山洞台前,商讨以后发展大计,至于俘虏们则点起火堆,在族人的看管与指挥下开始修筑新房,因为是为自己而建,所以即便是俘虏,劲头也很高。

  而我们,则在山洞中开始拟定虬族以后的部族结构。

  虽然熊族是大族,但实际上,退还各族历年来被掳掠去的青壮年以及配偶子女,总人口也不到五百,这还是熊族作为统治部族,部众比较安全的原因,而各部族的人口则有二分之一到一倍以上的增长,饶是如此,还是有七个部族人口不满一百,其余六个部族人口在一百到三百之间。

  虽然已经加入了虬族大家庭,但是各部族的长老族长,还是各有各的小九九,尽量为自己的小团体争取更大的利益,而我,就是协调各方利益的主人。

  根据各部族反复协商的结果,虬族更名为龙族。

  虬的本意就是龙,一种说法是古代传说中有角的龙,虬,龙子有角者。从虫,俗字作虬。《广雅·释鱼》这么定义,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按,龙“雄有角,雌无角,龙子一角者蛟,两角者虬,无角者螭也。”

  另一说法:母龙曰蛟,子曰虬,其状鱼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朴子》。

  不过,虬的名声远不如龙大,再说,为了更好的统一各部族,还是龙族更容易让人认同。

  龙族以原先的虬族为宗族,其余部族,做出一些调整。

  首先是最大程度地削减熊族势力,在今天以前的战斗中被虬族俘获的俘虏与伤员共计两百多人,全部加入虬族,这样,虬族本身就是大族了。其余就是各族被掳掠去的青壮年,其中有一些与别的部族联姻了,他们的家人,也包括熊族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根据他们的意愿,回归各自的部族,这一下将两千多人的熊族削减到五百人,各部族也增加了一百到两三百人不等,虬族人也因此再次增加了两百多,总人数超过了六百。

  其余部族,凡是人口在五百以下的,自愿结合,最好是一个大族加一个小族,大族任大长老,小族就是一般长老,一般长老按照人口计算,每一百人一个,最小的四五个部族则合并为一个,这样,除了虬族,原先的将近二十个种族可以归并为九个,这样,十个大长老就是龙族的长老团成员,这样,各部族人口实力差不多,更容易管理与分配。

  这样合并自然是精兵简政,有利统一管理,反正现在大家都是龙族了,大族能够领导小族,自然没意见,小族本来担心人少,在龙族中利益没有保证,现在归属于大族,也心安了,所以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具体到操作,还是千头万绪,首先是谁与谁结合,这个就需要很长时间自由磋商,所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出结果的。

  ------------------------------

  第一卷·为生存而战 六十五,六部

  六十五,六部

  各部族的融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接下来的议题就是以后的发展策略。

  首先是部族安全。

  据投诚的熊族长老说,熊族与狼族签订的和平协议是一个月,刚好狼族也是族长病重,族中人心不稳,也就同意暂时罢战,现在虽然才过去一星期,可是俗话说狼子野心,对以狼为图腾的民族绝对不可轻信,所以,我打算明天就带人去山那边,原来熊族与狼族的前线看看。

  其次自然是内部事务了。

  现在各部族人口加起来将近五千,存粮却不是太多,这么多张嘴,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五千人口,平均每人一天一斤主食,那就是五千斤,十天五万斤,一百天五十万斤,从深秋到春季,至少要准备五个月左右的食物,那就是接近一百万斤!

  除了主食,还要有蔬菜之类,那量就更大了。

  而目前,从摸底情况看,各族的食物普遍不足,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熊族人经常来勒索,食物根本积不起来。

  再看熊族这边,食物倒是丰富,足足堆放了半个山洞,估计能有三四十万斤,光是熊族人倒是够了,可是分到所有人头上,就差老远了,而且熊族人因为食物来得容易,也就不太珍惜,上面还好,下面由于山洞潮湿,很多都发霉长芽了。

  不过龙族才刚刚进入渔猎时代,这个时期,野兽资源极其丰富,只要有战士,就不愁没有吃的,当然,各部落的存粮也要集中起来,除去挑选出可用于播种的种子外,主要是供应四五等族人食用,尤其是五等部众,一周才能吃到一顿荤腥,等这批发霉的粮食吃完才能提高待遇,要不然就只有努力表现,争取早日升级。

  生活还是按照原先的部族来,盖房进程也要大大加快,生产与战斗则全部族统一,彻底打散原先的单位。

  ----------------------------

  在此基础上,开始成立六部,工、农、兵、礼、刑、科教文卫六部。

  工为首,原始文明要发展,工业是第一位的,科技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不可能让一群原始人终日闭门造车想发明,无论是编制,纺织、制陶、打造还是其他手工业、原始工业,都归入工部。

  农是原始部族的根基,虽然现在还是以渔猎为主,但是很快就要转向农耕时代,毕竟,动物不耐储存,而且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另外,随着狩猎烈度的增大,动物资源也会渐渐衰竭,只有我看到大批的粮食进仓才会安心。

  兵是保障,在原始社会,一切都是实力说了算,所以要是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一切都只能给他人作嫁衣裳。

  至于礼部实际上是礼部与吏部、户部的结合,在这年头,庞大的官僚机构尚未出现,人口与官员的数量不多,变动也不是很频繁,完全没有必要单独成立一个吏部与户部,不过,必要的人口登记(包括阶层登记)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龙族的法律制度框架尚未建立,一切还都是以过去各部族的习俗来管理,但是文明的崛起,必要的法律制度还是必要的,现在已知最早的法典是《乌尔纳木法典》,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了,说明法律法规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虽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龙族推行的法律不会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法规,但是,让每一个龙族人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事实上,虽然一个国家的法律未必每个人都能精通,但是一些人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道德观念还是与长期实施的法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杀人者偿命,既是法律,也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有了法律,就算民众不懂法,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慢慢形成一定相关社会意识,所以,刑部的成立宜早不宜迟。

  最后是科教文卫部,虽然这年头提科学技术与教育观念超前,文化卫生更是古人完全不懂的概念,但是,一个文明要崛起,首要的还是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也必不可少,所以,让其屈居末位已经很委屈了。

  至于现阶段龙族人的生产生活与战斗,分别纳入到六部:

  工部主管采矿、制陶、石灰(含水泥)、石器、竹器、藤器、木器工具与武器的制作与炼制以及交通运输,未来的车、船、火药、制盐以及一般耐用消费品、纺织业、机器制造业等都隶属于工部,以后,随着文明的发展,工部管理的行业将会越来越多。其中,建筑业为工部与兵部共管,因为虽然住房是生活、生产用品,但是城墙明显带有军事用途,而且,一旦大规模战斗发生,修筑工事、陷阱之类也需要建筑师。

  农部主管种植业、畜牧业,采集业,渔猎里面的渔业,狩猎里面的陷阱队也从狩猎队中分出来,划归农业,因为农部平时的主力是妇女,做陷阱无需太大的体力,妇女也能胜任,将男子解放出来从事更重要的工作,农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采集各种可吃的野菜标本与植物种子,为发展大规模农业做准备。

  兵部主管军队与治安,平时除了担任警察维持社会治安、警戒、侦查外,主要任务是狩猎与训练,农忙时提供劳动力,除此之外,垦荒是一项长期任务,战时自然是充当主力军了,另外还需要完成各部的临时任务以及突发事件的投入。

  礼部,一方面自然是各项部落祭祀工作的酝酿与执行,另一方面还要管理龙族的各项人事工作,考察官员是否胜任,并作出必要的调整,管理各族的人口,协调各部族的关系,同时,对刑部起着监督作用。礼部还有一个看上去不太重要,但是实权很大的职权,那就是龙族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可是油水大大的,同时,各部门的物资调配也要通过礼部,所以,礼部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后勤部的工作。

  -----------------------------

  刑部自然是主管法律,同时履行公检法工作,另外,还起着各族之间与内部纠纷的调节工作,这个其实是一件比较重要又很烦琐的工作。

  最后是科教文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集结龙族大部分的“科技工作者”,经费、物质优先保障,由我亲自挂帅,教育是文明延续发展的保证,基本上,有一技之长的族人都将轮流充当教师,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卫生关乎族人的健康,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各部的首任部长、副部长,共三人,由现在各族的族长与长老,按照各自能力担任,以后将从有特长的本事的年轻人中提拔,不过兵部部长由我担任,并且将大个子强与智慧都提上来做了副部长,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队是我要牢牢掌控的,这样,才不会出现影响我对龙族文明发展的主导权。

  除此之外,各部视情况,设三到七名长老,各族的族长与长老大多成为各部的长老,基本上也是按照其特长来分任,不过也可以兼任,比如制陶能手,同时也可以在科教文卫部任职。至于各部落的巫师,除了礼部外,也都在文卫部门兼职。

  以往各族的族长与长老都是男性,不过我做了一些必要调整,像依依,就同时担任工部(主管纺织含渔网编制)与农部长老,另外,竹与梅,以及其他几个有特长的妇女也担任了农部与科教文卫部的长老。

  最后,是龙族长老会,长老会对我这个族长负责,负责协调处理各部的关系,平时管理全部族,相当于龙族的国务院,战时由一部分长老随军出征,作用自然是出谋划策,那就是总参谋部了。

  六部都可以调动必要的族人为自己工作,但是必须通过长老会,长老会根据六部的申请与轻重缓急,分配所有的劳动力。

  看上去,似乎多了很多官僚,其实这些人大多是一线的管理者,各部长老对他们只是兼职而已,而且龙族几千人,又是将近二十个部族合并的,要我一个人管理,那还不得累死,同时,也起到了安抚原先各部族统治者的作用,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与作用,有了这个框架,以后龙族的管理就上了正道,可以很轻松了。

  有了这个框架后,龙族的发展就走上了正道,我的压力也大大减轻。

  龙族现在才刚刚崛起,欲知龙族如何发展,请看下一卷《艰难的岁月》。

  第一卷完。

  第二卷·艰难的岁月 一,视察前线

  一,视察前线

  一切出乎寻常地顺利,在我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两个多星期,就整合了一支还算强大的队伍,一个新的种族——龙族终于诞生了,第二天,部落就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六部开始运转,族人各司其职,而我,则带着一百名部落联军与原熊族战士而今是龙族部队的混合队伍,翻过熊族所在的大山,来到原先熊族与狼族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上,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发展,有狼族这么一个强大的部族为邻,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我得赶紧了解第一手资料,所以,前哨阵地是我第一个视察的地方。

  站在虬族对面的山顶上往外看去,心胸顿时开阔起来,与龙族所在山谷不同,这边几乎一望无际,只见远方一带黛色,山岗逶迤起伏,好像一个巨大的环抱,中间就是一块大平原,虽然已经是隆冬,但满眼绿色与黄色相间,可见这里确实是南方,常绿树不少,熊族所在的山是这一带比较低的,相对高度大约两百来米,而且面向虬族的一方是缓坡与峭壁交错,面向狼族的一方则比较陡峭,悬崖峭壁陡坡比比皆是,易守难攻,旁边的山体更为高大险峻,光溜溜的就是一片泻水岩,少数几条石缝中长着一些低矮的松树,枝干遒劲,但都是相互分割孤立的,并不一直绵延到山下,虽然原始人善于攀援,可是没有绳索的话,想从那些地方上来也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这样,相对弱小的熊族才能凭借地利长时间地抵御狼族的进攻,饶是这样,山下的大平原也完全被狼族占据,村落点点,到处都是,熊族人只是在山腰处建立了防御工事,扼守着山体两边的唯一通道——一条崎岖的小路,从战场的情况看,熊族的主要防御武器还是居高临下杀伤力极大的石头,就算在现代化武器普及的后世,这种原始武器依然是让人非常头痛,几乎无法防御的,况且是在古代,狼族虽然人多,但是始终无法攻破熊族的防线也不足为奇。

  从山上往下看去,平原上,长满了极其茂盛的高大植被,大部分是阔叶林,也有常绿品种,远古时,地球上以森林为主要植被,除了温带地区,并没有太大的草原,就连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也是一片葱郁的原始森林,理由很简单,即使是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发大范围火灾,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树根还在,只要几年功夫就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就算原来是草原,不消几年也会被森林统治,这是一块广袤而富饶的处女地,看得我直咽口水。

  不过,在我们这座山脚下,却是一片草原代替了森林,巨大的树桩犹在,估计是双方攻防时为了作战方便而烧掉的。

  看来,狼族最多也只是渔猎时期初期,还远远没有进入农耕或者畜牧时代,这让我安心很多,现在我们有了弓箭,还有锋利的枪担,虽然熊族已经被兼并,但是龙族联军的实力比以前的熊族至少要高上一倍,对付狼族,至少自保能力还是有的,假以时日,我们一定会很快强大起来,不要说狼族,就算是再强大的部族也不足为惧,而这块大平原,迟早会成为我们丰美的粮仓与富足的家园。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下走,来到山腰上面一点,这边有一个熊族的哨所,里面住着二十名士兵,三天一轮换,虽然还没有见过面,但是,送饭的后勤兵早已经告诉他们熊族易帜的事情,所以看到我这个比他们原来的黑熊族长还高大的“天神族长”走来,早已经匍匐在地,对我顶礼膜拜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保持上位者的威严与神秘还是必要的,所以我也没有叫他们立刻起来,而是简短地对他们简短的发表了一通讲话,告诉他们只要效忠于我,勇敢作战,努力训练与生产,很快就能成为龙族的正式成员,然后才让他们起身。

  ------------------------------------

  接着,我让随行战士拿出烤好的肉干让这些士兵进食,这些战士哪里吃过这种美味,都像一头头饿狼一般抓住肉干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就听得一阵阵被噎住的打嗝声。

  我也不管他们,先视察起战场形势来。

  这里的防御工事从后世的眼光来看,简陋到了极点,幸好狼族也还是处于文明的起步期,战斗力不是太强,所以人数占劣势的熊族人居高临下还能抗衡。

  在这山上,主要的防守武器还是石头,两边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中间一条鸟道,推一块石头下去,虽然不能直冲到底,但是还是能够碾压蹦跳撞击很长一段路程,这就决定了,进攻者队伍不能太密集,人数不能太多,不然损失太大,只能少量人进攻,这样的话,很容易被防守者各个击破,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

2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从野人到帝王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从野人到帝王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