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105
宁熙不需要他的回答, 甚至不需要任何回应。
她所指的这条路,仅为在天子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未曾想过他会依照这条路走下去。
毕竟一家之言, 如何可信?
公输家族所讲所述,是一家之言;她所讲所述,亦是一家之言。
她需要的, 是两者之间的离心,是相互猜忌而产生的疏远。
离心意味着分歧,分歧带来了分权,长此以往,权力再不似从前高度集中于公输氏。
宁熙向来有自己的偏执与顽固。
想达到的目的,就一定要达成。若天子能依照她的指示去做, 那是最好的, 若不能,她自有千万种方法使得殊途同归。
年幼时喜书好读,与宁笥阅遍天下典籍。
于书中得知, 天下巫族并非只有一家。除了在定居在都城的公输一族,还有大大小小各族巫祝散布五湖四海,其中祁北游巫势力最大。
当年公输家与游巫为夺权, 明争暗斗,各自扶持君王上位。
但据闻公输家更得神明庇佑,最终在争权中胜出, 而游巫一族大批被斩杀,剩余老弱病残放逐祁北,任其自生自灭。
经过几代更迭, 游巫一族慢慢又兴盛起来, 公输家却日渐式微。若非族中有圣子诞生, 游巫们必然从祁北返回殷都,夺回往日荣光。
北方苦寒,不宜生存,游巫一族在那里历经磨难。
身体上的苦痛,更磨砺心智。他们专心研究巫祝之术,誓必将公输一族拉下高位!
彼时宁熙读到此段,只觉有趣,并未深思。如今回味,竟觉得可为自己所用。
当初两族相争时,各执一词,认为自己扶持的人才是天降之才。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扶持的人都未得到神明首肯,只是两族为了夺权编造的谎言……
若真如此,公输一族可诞生圣子,游巫一族亦可诞生“圣子”。
仅仅理论不足以成事,唯有实践方可成大事。她利用手上资源与天子疑心,试图创造出一位新的“圣子”。
后来宁笥通过细作给宁熙传信:
祁北游巫为他推算命格,认定他是真正的会带来福祉的圣子。
宁熙看完这封信,抬手将它烧毁。
静默平淡的心境此刻泛起一丝波澜,她有些惘然,宁笥的命格……是她从中盘旋的人力所为,还是原本注定的天命所归?
不过细想,宁笥的生平确实该是正道巨擘该经历的:
王室后裔,血统尊贵;父母双亡,举目无亲;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只有经历千般磨难的人,才会懂得苍生之苦,才会想救黎民于水深火热。
不似公输玉,自出生起便受到千般宠爱,万众瞩目,极度骄奢淫逸又怎会让他与难民共情?
他这种被溺爱长大的人,只会养成自私利己的性子,只会带来无尽灾难。
宁笥与公输玉相较,确实更像圣子,也更该是圣子。
可是……
自己与宁笥相较,是否也像圣子?
宁熙思绪翻涌,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在脑海中刹那闪现。
沉吟片刻,她摇摇头,将这个念头打散。
不论事实如何,此时此刻,她需要宁笥成为“圣子”,她要借助他的力量推翻前任“圣子”。
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离奇的言论最初从极寒北地传过来的,辗转至中原时,已不知编撰出多少版本。
不论多么离奇玄幻,皆万变不离其宗——
假圣子端坐神台之上,接受万民供奉;真圣子历经重重磨难,终于涅槃归来!
带来祸端的灾星终会陨落,真正太阳的光辉将照耀世间万物!
乍然听到这般言论,没人敢相信。
因为那简直是大逆不道!简直是天方夜谭!怎么会有这样恐怖的言论传播?
人们避之不及,纷纷闭目塞耳。
毕竟他们固守几十年的理论,突然间彻底被推翻,任谁都是难以接受的。
这种否定,不仅是对公输玉的否定,更是对他们几十年供奉行为的否定。
他们难以接受,十分难以接受。
第七十三章
人群中极小的一部分能够接受这结果, 甚至劝说旁人去接受。
他们说:礼崩乐坏黄钟尽毁,焚琴鬻鹤瓦釜雷鸣,必是无才无德之人占据高位!
父兄被屠家国被灭的人, 总有万般愤慨,他们试图联合起来,去掀翻公输家族的高压统治。
自然, 公输一族的长辈们,不会任由事态失去控制地发展下去。
他们奏请天子,将那群宵小之徒尽数斩杀!
天子迟疑了。
从前像个傀儡般言听计从的天子乍然间像有了自己的思想。
他开始迟疑,开始思考,开始判断这件事的对错性与可行性。
这瞬息的迟疑,如同警钟在公输一族头顶敲响。
他们意识到, 这位天子已经不似从前那般恭顺了。
他不该再待在这个位子, 理应卸下冕旒,留给更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