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哥哥找上门

  次日开始, 锦笙正式着手于缉拿应天和清剿蜃楼十三舵的案件中, 闭门不出。

  各地密使一封封密报接连不断地往天枢阁送, 每隔一个时辰送一次, 汇报各处有关于蜃楼十三舵的疑迹行踪, 锦笙将自己浸在公务中, 茶饭不思。

  云书的伤势恢复很快, 柔然使者进汜阳的这天,她勉强能够下地,只是走路还有些抻着疼。

  刚下地, 就听说锦笙已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五天,除了有关应天和蜃楼十三舵的密报能往她的房间里送之外,没有哪个单子能够撼动她, 也没有谁能劝她多沾些茶饭。

  每天固定只吃一顿, 一壶雨前龙井从早上喝到晚上都不带换的,若不是每晚能透过外间看到阁主是按时熄灯就寝的, 都以为她要成仙。

  夜间, 云书筛了一遍这五天来的单子, 留下一张帖子, 揣在怀里, 端上饭菜和茶汤, 没给锦笙选择的余地,直接拍开了门。

  “你这五天都没挪过窝儿的?”云书将饭菜放到她面前,剔开她桌案上的密报, 冷凝看她, 开口就问,“发生什么事了?为何突然这么急着要清剿蜃楼的势力?还有你额上的伤,那日我没问,想来是在陛下那里受的气,如今我倒想问问了,拿什么将你打得这么体面,整整五六天过去了还拆不了纱?”

  锦笙慢吞吞地抬眸,下意识摸了下额,“哦,这个……我忘记换药了,所以还没好。”稍一顿,她揉着鼻尖浅笑,“不似你,听说薛行风每日都来天枢阁给你送药,当然好得快。”

  云书一噎,羞愤过后拧眉拍桌,“我在和你说正事。你今日休想扯开话题。”

  “我也在和你说正事啊。”锦笙一边搭腔,一边把饭菜挪到自己面前,闷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含糊不清问,“他为何见过你一面之后就对你这么好?”

  云书拧着眉瞪她,却不言。

  锦笙便笑笑,闷头继续吃,“我曾对他承诺过要包办他的婚姻大事的,这事关乎他是否长期且持久地为安夫人看病。我自然要关心关心,也自然是我的正事。”

  心知自己说不过她,云书脸侧微红,“不过是聊得投机,如今可称作知心好友罢了,你不要胡说。”

  锦笙见话题被带开,便也不再揪着不放,只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这么一提,云书恍然,将手中的信拍到她的桌面儿上,“是安怀袖安大人给你下的帖子,别的单子你可以不管,你亲哥约你出来晤面你总是要去的吧?帖子我还没看,你自己看罢。”

  安怀袖?锦笙想不出他为何突然约自己见面,按理说,爹不可能这么早把她的真实身份告诉他,既然不是以亲属关系见面,那就是摆谈公事了。

  锦笙一边拆帖子,一边想着,打开一看,果然上面没有写任何目的,只是约她明日午时在紫玉楼见面。

  “云书,你去将刑部近日入的案宗拿给我看看。”锦笙蹙着眉,心里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李承运被杀不久,现在刑部的侍郎要和自己摆谈公事……怎么想都不是好兆头。

  她想了想,回了一帖,告知安怀袖她将会晤的地点由“紫玉楼”改成了“风月楼”。紫玉楼都是应天的人,人多眼杂,要谈事不太妥当。

  待她写好回帖,云书也将近日记入阁中的案宗拿过来了,锦笙翻开最近的一页,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

  大理寺卿倒是躲得快,看中李承运被杀的这个案子背后不简单,便给推得干干净净。

  如今刑部尚书折了,新的尚书刚落定,不敢揽祸上身,定然会把案子丢给安怀袖,打得当然也是哥哥是个官二代轻易不会被陛下治罪的心思。

  她那哥哥偏生又是个钻牛角尖儿的,案子拿到手自然会好好审、好好查,一点儿水分都不掺,且不说他想挖出李承运为何被杀、被谁杀,说不定连死的这个人究竟是不是李承运都怀疑上了。

  锦笙颇为头痛,一个义父已经让她很头痛了,如今又要卷入一个安怀袖。

  锦笙撑着脑袋低叹了口气,问道,“李承运还没松口?”

  云书摇头,“他一家老小已经被杀,根本没有可以威胁他的东西,且如今所有人都以为李承运已死,他自己也不把自己的命当一回事,密室里能用的刑具我们都用过了,又不敢下太重的手,以免误杀,届时线索可就断了。”

  是,李承运没死。

  那天晚上在御书房中,陛下的话里隐约透露出了些讯息,当年的事,应天能活下来绝对和李承运脱不了关系。

  当那晚陛下察觉到李承运其实在多年前没有按照他的指示做事,而是放过了傅文卓之后,气头上的帝王多疑多思,当然会怀疑李承运这些年是不是还和傅文卓保持着联系?他们是敌人,还是已经联手成了共同想要谋权篡位的盟友?

  就算不怀疑这一点,景元帝身为帝王,好面子,当年为了夺嫡做出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也绝对不允许被知道内情的人揭开。

  李承运就是知道内情的人之一。参照傅智的下场也该知道,景元帝很担心自己的丑事会被人揭晓。

  倘若李承运没有忤逆他的命令放过傅文卓,那么李承运就是自己人,是帝王的心腹,景元帝当然不用担心。

  可如今他知道傅文卓还活着,就免不了猜疑李承运的忠诚度,免不了担忧李承运会和傅文卓联手最后给他致命一击,也免不了想以最快的速度将李承运杀了了事,除去隐患。

  而锦笙很想证实这一点,想知道当年李承运为何会放过傅文卓,也想知道李承运现在是不是真的还和义父有所联系,如果有,那么他一定知道柔然叛党的藏身之处。

  那晚在太子府里写信的时候锦笙就想到了这点,为了深挖此事的因果,她刻意安排了一场假杀,找来与李承运身形相差无几之人,在其脸上划了五十多刀,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不过这个办法实在太过冒险,倘若让陛下知道她将李承运的命留了下来,她这个两个多月的限期恐怕也要提前了。

  所以才说,如今突然窜出来的安怀袖,为了李承运这个案子找上门,实在令她头痛。

  安怀袖既然当面找上门,那必定是发现了端倪,猜到这场暗杀是天枢阁所为,捉摸到了她的头上。又觉得两人有些交情,所以想要直言相问,于是下了帖子约她见面。

  她倒是不怕被怀疑是暗杀的主导人,因为没有证据就算是刑部又奈她何?

  她怕的是,在大家都认认真真玩儿决斗的时候,安怀袖认认真真在玩儿查案,看出了尸体不是李承运,跑来问她真的李承运到哪儿去了。

  到时候她该怎么搪塞过去?

  今日柔然使者进城,明日景元帝就大摆筵席,届时四品以上官员纷纷出席,安怀袖却独独告了病假来见她?

  选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见面,摆明了是不想让别的官员知道他来见她,不想留下话柄免得有心人也将他手里正处置的案子怀疑到她的头上,与此同时,也不想让她就这么搪塞过去。

  怎么办?锦笙拧眉,看着自己手中的回帖,陷入了沉思。

  “阿笙,不如你将此事禀知太子爷或者是安丞相,让他们来帮你管好安大人?”云书建议道。

  锦笙一怔,竟觉得“太子爷”这三个字好久没有听到了。

  此时她才恍然,她竟真的将自己关在门里整整五日,而这五日,太子爷也没有来找过她。当真从了她的愿,让她多静几天。

  她无声吁了口气,缓缓摇头,“不必了,明日大宴,爹一定顾不上别的事。哥哥选在明日就是为了避开别的官员。且若是让爹来说教,哥哥一定更加疑惑,更想要刨根究底。”

  “那……”云书觉得有些奇怪,“太子爷呢?你为何不说太子爷?”

  锦笙将回帖拿给她,“让人送去丞相府罢。我大概知道怎么应对了。”

  云书斟酌着接下回帖,匪夷所思她竟一个字不提太子爷,思忖了片刻,她咽下了想要关切询问的话。

  也好,再也绝口不提也好。

  第107章 锦·忽悠·机智得一痞·笙

  景元帝大摆筵席款待柔然使臣这日, 刑部侍郎特意告了个病假, 锦笙也早早地在风月楼里定好了雅间, 摆好了酒菜。

  安怀袖敲了门后, 见锦笙正倚着窗边, 一只手闲闲地抓着一壶酒, 对着嘴小口小口地灌着, 他稍一拱手施礼,“锦兄久等了,刚回了趟家, 将朝服换了,耽搁了些时间。”

  “不久,我也是刚到。你来得时辰刚好。”锦笙放下酒壶, 也冲他回了一个拱手礼, 微笑道,“坐罢, 这里都是自己人。”

  安怀袖与她对坐, 思忖了下, 拿起桌案边的酒壶, 给自己倒了一杯, 再给她斟满一杯, 然后举杯道,“今日我要问的,或许会唐突了锦兄, 先在此赔罪, 还望锦兄配合,勿要怪我。”

  锦笙赶忙举杯,“能帮上安兄的忙是我的荣幸……”这么文绉绉地她实在膈应,一顿,她偏头道,“咱们也不必这么你来我往地问候礼数了,有什么要说的,这杯酒之后,敞开了说罢。”

  语毕,她先一饮而尽,安怀袖亦是随着她一饮而尽。

  安怀袖果然不再拖沓客套,放下酒杯后,开门见山,“我这次约阿笙见面,是想问问关于前兵部侍郎李承运的案子。阿笙应该也听说了,前几日李承运在官道上无故被杀之事?”

  “满大街都在传,我当然知道。”锦笙笑道。

  “那阿笙可知道,”安怀袖凝眸看她,“那具尸体,并不是李承运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锦笙笑得更灿烂,“既然不是李承运,那这个人是谁?为何要顶替李承运去死?你又是如何知道,这个人不是李承运?真正的李承运又到哪里去了?”

  她一口气问完了他所有想问的,倒让他怔了一怔,随即恢复神色,仔细揣摩着她的表情,道,“这个人是谁,刑部还在调查之中。想来是有人要保下李承运的命,才刻意找了个替死鬼想要蒙混过关。尸体的脸部被划伤数道,又被扔进水中浸泡过,面目全非,歹徒想要混淆视听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安大哥来找我,是想让我帮你找到真正的李承运?”锦笙故作不解。

  安怀袖墨眉微蹙,“我来找你,是想问你,这件事,是不是天枢阁做的?我当你是好友,所以才直言相问,希望你不要骗我。”

  果然不是按照常理混官场的主儿,过于清廉正直,过于赤诚忠心,没有点防人之心。

  锦笙摇头,已经料到他撑不过三句就会坦言相问,叹了口气,她反其道而行之,问道,“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安怀袖凝视着她,缓缓点头。

  “一,你们刑部为什么会接手大理寺的案子?这么大的案子到了刑部,为何这新来的尚书大人不亲自受理?”锦笙从容地将桌上所有的杯子都翻起来,挨个儿斟满酒。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安怀袖看着她斟酒的动作,“这个案子是个麻烦,别人推脱不及。”

  “知道是麻烦还接,我夸你一句缺心眼儿不过分罢。”锦笙笑,“你知道麻烦在何处吗?”

  “李承运已经官拜三品还遭人官道截杀,杀他的人必定大有来头,若是真的查清了真相,或许不仅不能将此人缉拿归案,还会得罪此人,自身难保。但若是查不清真相,这么大的案子没有个水落石出,陛下定会怪罪。”安怀袖眉间皱得更紧。

  锦笙将酒杯依次排开,递给他一杯,示意他喝,而后道,“错了。”

  她拿手指点上第一杯酒,“或许大理寺卿是这么想的,”又点上第二杯酒,“刑部尚书也是这么想的,”继而点上第三杯酒,“所有人也都是这么想的,等着看你的笑话。”

  她拿回安怀袖的杯子,指着他的空杯子道,“但你不能这么想。因为——别人的杯子里都有酒,你的杯子里却没酒。”

  “什么意思?”安怀袖皱紧眉头,不太明白。

  锦笙从容一笑道,“是你买.凶在官道截杀的李承运吗?”

  安怀袖当即摇头,“当然不是!难道不是你派……”

  没等他说完,锦笙便将空杯子翻过来给他看,“对啊,人不是你杀的,你不必心虚。你的杯子里又没有酒,清清白白,可等着看你笑话的人杯子里都有酒啊。”

  安怀袖似有所顿悟,恍然明白过来,却又蹙眉,“你是在暗示我,是他们买通天枢阁杀的李承运?是谁?”

  他恍惚想通了些,锦笙是在用杯子里的酒比喻买.凶杀人这件事。没有酒,就是没有买.凶。

  锦笙却摇头,纠正他,“不,你先牢牢记住,天枢阁和这件事没有关系。”顿了顿,她继续道,“你不管买.凶杀人的是谁,总之,这些人的杯子里都有酒,杯子里有酒的人把案子推给了你,然后抄着手在一边儿看你的笑话,作壁上观。”

  “可是,就算这群想看我笑话的人是买.凶杀人的歹徒,也不可能全都是啊。”安怀袖狐疑地凝视她,眸中透出迷惘。

  锦笙毫不在意地用手从一排酒杯上滑过,气定神闲道,“现在你是这个案子的负责人,你说他们是,他们不就是了?自打他们把案子的受理权从自己的手上推给你,他们的杯子里就斟满酒了。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嫌疑人,都可能买.凶杀人,你说谁可能是,谁就有可能是。”

  安怀袖终于明白她什么意思了,心中微有轻蔑和愤懑,他别过眼,“我为何要玩弄权术?又为何要构陷他们?”

  “因为他们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啊。”锦笙不疾不徐地道,“这并非构陷,因为不是你说谁是买.凶杀人的作案者,谁就一定是。只是可能是。”

  安怀袖沉吟思索,想通了她的意图。

  锦笙不管他想没想明白,接着解释,“你把矛头对准他们,他们一定会说不是自己杀的人,让你拿出证据来,证据怎么找?现场既然毫无痕迹,那你便只有闯入‘这些买.凶者’的府邸搜查,天翻地覆一顿好搅,总能搜出点儿什么龌龊事儿来,哪怕与你受理的案子无关,也够这些人提心吊胆的。”

  她指着那排斟满酒水的杯子,事不关己地道,“最好搜查的时候能带上一两个御史言官,找到点儿什么就往大了说,你看看哪个被搜的不哭着跪着求你放过他们?这种完全不留痕迹根本无从查起的案子,就得拿来这么玩儿。”

  “可若是他们反咬一口?”安怀袖虽然不赞成这种歪门邪道,但对她说的这种玩法倒有几分好奇,便挑眉问。

  锦笙将第一杯酒推出去一小步,“你是安丞相嫡长子,又是独子,你看哪个不想活的还敢反咬一口?他们不也就是想着你是安丞相之子,才心安理得地把这个案子推给你的吗?你放心,没等你真正带人闯入府邸,他们就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想要主动把案子接回来。刑部尚书你还是不要得罪了,毕竟是直接上司,直接推回给大理寺。烫手山芋一扔,你独善其身。”

  安怀袖低头一笑,缓了缓神,静静地抬眸看向锦笙,沉声道,“可……我为何要将案子推回去?我身为刑部侍郎,既然接手了这个案子,就一定会将它查得清清楚楚,就算得罪人,也绝不姑息。”

  果然啊果然,锦笙暗叹自己真是把亲哥的心思摸得门儿清,不按照常理闯荡官场的人,就得要逆着来。

  她笑了笑,接着道,“我方才只说了第一个问题,还没问完,你稍安勿躁。”

  安怀袖沉着气,拧眉看她,静等着她再发问。

  “二,你方才猜测说是朝中重臣雇凶杀人,于官道截杀李承运,对吧?”锦笙挑眉笑问。

  安怀袖沉吟点头,推测她要说什么,先她一步道,“锦兄不必劝我了,这其中利害关系我已经捉摸得很清楚了,就算背后这个人再如何权势滔天,我也要把他揪出来,绳之以法。我宁可得罪小人,也不会去做小人。”

  锦笙闭眼故作高深地摇头,又睁开一只眼偏头看他,笑意盈盈,“错了。”

  她将所有杯中的酒水都倒掉,只留了一满杯,继而拿出茶壶,打开茶壶盖。

  她指着斟满酒的杯子,“这是李承运,”继而将一个空杯子丢进茶壶,“这是被抛入江河的尸体,”接着又指着另一个空杯子,“这是雇凶杀人的幕后主顾。”

  一顿,她抬眸看向安怀袖,“假如你找出了这个幕后主顾,指着江河里捞起来的这具尸体说他买杀手截杀朝中重臣李承运……?”

  这次,不需要她解释,安怀袖就已经明白了,他瞳孔微缩,盯着茶壶里的“尸体”,又盯着茶壶外面完好无损的“李承运”。

  “明白了吧?”锦笙笑着将那杯“李承运”端起来抿了一口,然后道,“你可以发现这具尸体不是李承运,人家也可以啊。你当场告了他,他当场就可以辩驳,买.凶是买.凶了,可又没杀人,人家有钱买着玩儿不行啊?反正死的又不是李承运,你告他什么?”

  “可是,那具尸体也是一条人命,不管他的目的是杀掉李承运还是别的,总归他枉害一条人命,就不能姑息。”安怀袖的眉头越拧越紧,说完之后大灌了一口水。

  锦笙点头,把玩着手里的杯子,“他可以说是从乱葬岗拉来的一具尸体,本就已经死了,只是拉来顶一下,你又能奈何?只要死的不是李承运,以一位大臣在朝中的能力,杀个普通人然后洗罪不过是托个人情而已。”

  安怀袖握紧拳,怒目而视,“难道就让他这么逍遥法外?”

  “是不是逍遥法外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若是能让这个人伏法,纵使你被他使小人手段惦念上,我也不会多劝你。但如今可想而知,你根本奈何不了他,既然奈何不了,还要去揭开这个真相,你这不是得罪人、等着被人收拾吗?”锦笙笑得灿烂,从容不迫。

第106章 哥哥找上门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傍上太子爷的递烟日常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傍上太子爷的递烟日常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