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被举报195
“谢婶子、小强, 我给你们带了早餐来。”
谢婶子拘谨接过, “沈兰,让你破费了,本来就麻烦你很多, 还要你买早餐。”
沈兰装作这才看到他们的粥的样子,“谢婶子, 你们早餐就吃这个?你可不能太省了, 小强这个病,就是省出来的。”
谢婶子尴尬,“这不是全国粮票不好换, 我们出来得急……”
沈兰懂了, 农村里一般大队可以凭工分换粮食, 谁会没事拿粮食去换成粮票, 一般要换,也就换一点,给家里孩子读书用。
谢家手上的粮票不多,再加上大福大队那边的粮票,在京市用不了, 得换成全国粮票, 但是全国粮票的数量少, 谢婶子手上肯定没什么可以用的粮票。
沈问谢婶子还有多少粮票, 她帮他换成京市的粮票。正好, 她寒假要去大福大队。
换完了, 沈兰又拿了十斤粮票给谢婶子。
谢婶子感动得再次要给她下跪。
沈兰说:“婶子, 粮票我是看在谢小强的份上给的。”
她不是圣母,如果是谢婶子生病,她才不会帮忙,或许心里还会暗乐。
但是谢小强对她不错,身为谢家的一员却又能保持一颗友善的心。
上午照样是英语特训,周老师让他们下午休息,养足好精神,明天应战。
中午的时候,沈兰去了寝室,两位同学在在喝粥。
沈兰有些无语,不知道今天怎么回事,老是让她遇到别人喝粥。
但凡有个方便面,也能改善一下口味。
看到沈兰来,两个同学匆匆几口喝完。
沈兰等她们吃完,才说:“听祝晴说,你们正好找工作,我那里也缺人,看你们是想去缝纫铺做衣服,还是卖衣服?”
两个同学都有些茫然:“有什么区别吗?”
沈兰解释:“祝晴是去的缝纫铺,刘迅去的服装店。论辛苦,肯定是缝纫铺更辛苦,但是缝纫铺能学到技术,看你们以后发展。收入的话,要看个人适不哪个,祝晴去了缝纫铺,发现自己对绣花感兴趣,她每周只去四天,也能赚到八元左右。刘迅很会销售,同样只有周日去,有时侯比祝晴还高。”
“然后,寒假的时候,我朋友会去摆摊,你们有兴趣也可以跟着她学。摆摊比去服装店辛苦,但是提成也更高。”
最终,两位同学,一个选了摆摊,先给李娥当助手,另一个学缝纫。
两位同学问了:“我听说,你那里可以包吃包住?”
沈兰点头,“看你们是准备住学校还是住缝纫铺那边。”
缝纫铺那边是有床位的。
四合院除了正房四间还留着,西厢全部租给缝纫铺,东西给范建中和李谨北,门面是一间杂货铺,一间缝纫铺,一间机械铺。
两位室友表示要搬过去。
沈兰:“行,我把地址给你们,你们自己过去?需要我带你们去吗?”
两位室友表示不用了,她们跟祝晴去过一次,知道地方。
沈兰看她们要清东西,就拿了自己的东西出来。
一出来,她就跟系统商量:“系统,什么时候能上架一批方便面?好久没吃,甚是想念!”
系统对于沈兰的无厘头很无语。
“方便面,没有!”
沈兰呵呵:“知道你没有,你可以找其它系统换。”
系统:“我得问问。有了给你消息吧。”
“好吧。”沈兰也知道不能急。
转眼间,英语决赛开始了。
决赛照样是在燕京大学举行,进入决赛的只有五个大学。
与上一次来,学校里满是学生不同,这一次,因为已经放了寒假,虽然仍有留在学校的同学,明显冷清了很多。
“沈兰,今天要加油哦。”
有人站在沈兰面前,沈兰一看,居然是李老。
而站在李老身后的,也是她的熟人,林清。
林清眼里带笑:“沈兰同学,我可很看好你。好了,我不跟你多聊,免得别人要以为我得包庇你了。”
李老说,林清是此次决赛的负责人。
沈兰当即笑了:“李爷爷,我是不是也得跟你保持点距离,你就不用避嫌么?
李老被她逗乐了,“我不用,我又不是评委。我不过他们邀请来颁奖的。
正聊着,林漠叫沈兰:“沈兰,快过来,开始抽签了。”
沈兰赶紧跑过去。
周老师告诉他们,决赛现在开始抽签,半个小时后开始。
沈兰抽到的签是十九号。
“十九号,运气不错了。我得先准备了。”
林漠抽到的是三号,时间比较紧,不像沈兰,还可以慢慢来。
抽到一号的,正是初赛排名第二的那位燕京大学的女同学。
沈兰听说,她已经是大四了,看她的年纪,比沈兰应该大不少,估计三十岁往上。
评委相继落座,这种比赛,并没有什么专业的主持人。
林清兼任主持,他长腿跨上台,“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七校联盟英语竞赛。特别是在场的同学们,你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我和各位评委老师,十分期待你们的表现,加油!”
“下面我宣布,七校联盟英语竞赛开始,下面有请一号同学上台演讲,二号同学作准备。”
燕大的那位女同学闻言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走上台。她外面穿的是军装外套,里面显然穿了棉袄,鼓鼓的,棉裤膝盖在上有补巴,上台之后,先用英语向大家问好,继而开始自己的演讲。
她抽到的演讲题目是:我的家乡。
她说她家在一个小山村,她们那里很穷。
穷到怎样的,就是有些人家,一家人共用一条裤子,因为没钱。
她又说,自己并没有夸张,因为没有什么好田好地,他们那的人并不懒,但是就算是想干活,也没有活干。
因为道路不通,要出来,得爬一天的山,而且还存在风险。
所以,打小她就想走出来。可惜她运气不好,没遇上高考。
她说,她还算是幸运的,结婚后,成为大队的妇女主任,又由公社推荐读大学。
她说,虽然很穷,但是她还是要回家乡的,她要让家乡富起来。
说到动情处,她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大家都为她鼓掌。
等到她下来,第二个上去的,是一所并不太有名的学校的男同学。
男同学也不知道是时间不足,还是本来英语就不好,一上去,就连问好,都问得磕磕绊绊,等到正式开始演讲,更是结结巴巴。
他在台上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往外蹦,最终作为负责人的林清打断了他,“不好意思,这位同学,你的演讲已经超过八分钟,我们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面的同学。”
“同时也请后面的同学注意,演讲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下面宣布一号同学的平均分,恭喜一号同学,93分。下一位,三号同学,请四号同学先做好准备。”
轮到林漠上场。
他本身就是学生部的干部,他的声音洪亮,台风稳得很。虽然还有偶尔几个单词发音不太准,但是因为他其它方面表现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等到林漠演讲完,二号男同学的分数也出来了,67分。
林漠的分数是95分,比一号女同学还高了两分。
不知不觉,就轮到了沈兰。她的时间很充足,利用这段时间,她先是在自己带来本上写了,又检查了一遍,做到了万无一失。
沈兰走上台,她的演讲题目是我的梦想。
她是那么的自信,她说出来的英语是那么的专业且地道。
她时而引用英文名句,时而做简单的手势,时而又开个小玩笑。
虽然没有闪光灯,却像是有闪光灯打在沈兰的身上。
不管是学员还是评委老师们的眼睛,仿佛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在沈兰的身上。
沈兰说,她的梦想是做知名服装设计师,要冲出祖国,走向世界的那种。
最后,她说坚信自己可以做到。
等到她的演讲完成,大家都站起来,给她鼓掌。
最后,沈兰得分99.5分,是当前的最高分,就是后面也没有人超过她。
等到所有同学演讲完,已经是十点半。
评委员们围一起整理成绩。
周老师和同学们都朝沈兰竖起大拇指。
周老师:“沈兰呀,要不是我看着你开始打的草稿,我会以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
林漠:“沈兰同学的发音很标准,就像是外国人讲英语,不像我,说的是中式英语。”
林漠的话得到大家的认同。
他们都是各班英语的皎皎者,但是仍是摆脱不了中式英语,纷纷问沈兰有没有什么诀窍。
沈兰:“多听,然后有机会的话,跟老外对对话。”
跟老外对话,他们去哪找老外,太难了。
周老师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过去等结果吧。”
他们进了礼堂,发现里面乱成了一锅粥。
有人举报,说沈兰作弊,因为她提前知道题目。举报的人说,听到沈兰的带队老师亲口说的。还说,决赛开始前,看到沈兰与评委在边上嘀嘀咕咕。
举报的人,就是2号男同学。
莫名中枪的林清:……
沈兰不可能站着挨打:“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我想申明一下,我的带队老师的原话是‘要不是我看着你开始打的草稿,我会以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如果我们有什么内幕,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让别人听到?这位同学听话听了一半,就来诬告,我想请问,如果最后证实,我没有舞弊,那请问对这位同学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