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南荣119
王安生和李沐沐已经在里头了。安山的商户们单独坐一桌,山子没来,沈青挨着李沐沐坐。
“这位老板姓什么呀?”沈青问她。
李沐沐告诉她:“姓南荣。”
沈青顿时觉得他更像搞艺术的了。她知道南荣是个复姓,但她从来没在生活中见到过姓这个的人。在她的印象中,复姓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历史和艺术感。
李沐沐接着告诉她:“这个南荣老板听说以前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在北京生活的。好像是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得罪了什么人吧,被整得身败名裂了,才躲到安山来开饭店了。”
“啊?”沈青反应不过来,“真是搞艺术的?”
“你认识他啊?”
沈青连忙摆手:“不不,不认识。就是觉得他有这气质。”
沈青不了解美术,但她知道一个人身上的气质是由过去的经历影响的。
不过李沐沐对这“南荣”老板的介绍,怎么这么像她呢。
以前在城市里生活,有了点名气,然后又身败名裂,最后来到山上。
沈青心里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没想到在这安山上,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人。以前怎么就没想着来认识一下呢?”
南荣老板引着客人们就座之后,也没在大厅中央讲几句话,反而拿着酒杯把沈青找出去单独讲话。
“沈青,久仰大名。”南荣老板说。
沈青一愣,问他:“您认识我?”
“认识。您父亲在您考上云汇大学那年办了升学宴,我们那时候就见过一面。后来有一回您开新书发布会,我也见过您。”
他一直关注着沈青的作品和动态,自然认得出她。
“您…”沈青回过神来,又是一笑,“原来是一直就认识我的。感谢您的招待。”
“不客气。能请您,是我的荣幸。”
南荣老板打心底里欣赏沈青,因此就算平日里多少有些桀骜不羁,但对她,还是非常客气的。
同样的,沈青对他也非常客气。
“敬您一杯,谢谢!”沈青举起了酒杯。
两人都是一饮而尽。他们很默契地没有讲起对方上山前的事。南荣很了解沈青,沈青虽然不了解他,但她知道有些过去是不必再提的。
正如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同沦落到了这安山之上,即使只隔着不远的路,沈青还数次路过店门口,但南荣就是不曾与她相见一样。
没有必要的事,即使再有共同点,也不必刻意追求。
南荣其实算得上是沈青的诗迷,他曾经为了沈青的诗集发布会专门从安山赶往了云汇。他本就知道沈青是沈富国的女儿,后来也知道沈富国的女儿回到了安山,但他却一次都不曾登门拜访。
“他真的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沈青暗自评价,“山子不来可惜了,本来能让他好好感受一下为人的哲学的。”
中饭终究是要吃完的,旧友新朋一一别过,沈青回到了山顶。
为了明天的重新开业,她上上下下打扫了一遍,然后把货架摆满。
忙活了一个下午,不留神之间,太阳已经西斜。
沈青走出屋子,到观景平台上站定。
她早上发朋友圈,说自己会看今天的日出和日落。她在遵守与自己的约定,也是在期待着李岩的到来。
他今天下山去了,虽然不知道管理处叫他是为了什么事,但她知道他很忙。
所以她一直等到太阳的最后一丝光线在西边消失,也没有等到李岩的到来。
但她不愿意走开,搬了个凳子,拿了个小提灯,接着在观景平台上等。
晚饭就用面包解决,她无论如何都想等到李岩。
这是疫情封山的最后一天,在今天之后,一切都会回归平常。她跟李岩不可能像这几个月一样每天都腻乎在一起了。
所以这一个傍晚,是需要她珍惜的。
“披星戴月”地等,她心甘情愿。
冷风吹过,她感受到了春寒料峭的冷意。
回屋拿了件厚实的外套,再出门,发现自己摆在观景平台上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人。
沈青眨了眨眼,然后把手头的外套随手一扔,扑到了那人的怀里。
李岩的呼吸尚且是紊乱的,可以听出来,他刚刚上山,很疲倦吃力。但他接住沈青的手依然是这样强健有力。
“对不起。”李岩说。
对不起,没赶上这场日落,没能陪你。
他是看到了她的朋友圈的。
“嘘,别说这个。”
沈青紧紧地拥着他。
好一会儿过后,她才问:“今天管理处的人找你有什么事?”
“有个表彰会。”
“表彰会?你受表彰了?因为疫情期间做的志愿工作吗?”
“嗯。”
“哇!!!”沈青两眼放光,“太棒了。你太值得表彰了,他们真是慧眼识珠。太棒了!”
她踮起脚,去亲吻李岩。
带着喜悦的亲吻总是更加能让人动情,李岩抱起了她,把她带到屋里。
沈青又说:“我好光荣呀!我男朋友受到表彰了!”
李岩有点不好意思。活这么大,受到管理处的表彰,表彰会甚至有市里的领导参与,他这也是第一次。
“还有件事。”李岩告诉她。
“什么?”
还有什么事比他受到了表彰更重要吗?
“今天,文旅局的新领导也在?”
“刚上任那个吗?”“嗯。”
“他怎么了?”
“他说安山要建索道。”
“!”沈青震惊。
当时文旅局新领导的意思是,安山接下来会建索道,希望各位优秀挑山工届时能多多出力,为安山的景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李岩删繁就简,把最重要的事讲给沈青听。
沈青的脑袋嗡嗡地响。她赶紧去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发现就在上个星期,她收到了许久许久之前发给文旅局的那封邮件的回信。
多久了,一直都是石沉大海。如今新官上任,就有了回信。
意外和喜悦充斥了她的内心。安山未来的图景,在她心中一下子更加鲜明了。
而李沐沐的一则电话,让她更是喜悦。
“小沈,你知道吗,我刚才接到了景区的电话!”
“是关于索道的事吗?”
“啊呀!小沈,原来你知道哉。是关于索道的。文旅局说,安山已经确定要建索道哉。方案初步把索道的终点定在了二十一道,但是我们家不用拆迁,因为地方够大。”
索道的终点,这就意味着,更大更集中的人流量,和更好的生意。
这对于李沐沐一家来说,的确是很好的消息。
沈青也为此由衷地高兴。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应该快完结了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