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封山115
“闷。”
“闷也得戴着。我感觉这场瘟疫是要持久了,恐怕不是短时间的事。听说武汉已经死了不少人了。”
李岩往椅子背上靠,抚摸着她的头发,说道:“我会注意的。”
沈青这就放心了。
李岩的一句话,比圣旨都好用。
晚上睡觉前,李岩把空调打开了。
沈青不习惯穿着厚睡衣睡觉,她春夏秋冬的睡衣都是一样的薄。因此白日里不开空调还好,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开着,不然晚上得着凉。
虽然身边有李岩这个大火炉,但冬天毕竟是冬天。冬天的寒冷永远不会被一个人体的正常体温给打败,尤其是在夜里。
李岩抱着她,两颗脑袋躺在同一个枕头上。
沈青问:“想不想做点什么?”
李岩轻声细语地说:“以后再说吧。”
沈青又问:“以后是多久以后?”
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而且两人的年纪也不算小了。
李岩照样是轻声细语:“结婚以后。”
沈青抬头看他的眼睛,用手抚摸他的睫毛,用气声道:“听你的。”
“睡吧。”李岩搂紧了她。
两人见个面都是几天一回,更何况是同床共枕了。难得的机会,需要好好珍惜和享受。
不过沈青的心里还是怀揣着心思:结婚以后是什么时候呢?他不跟我提领证,我也不跟他提,那怎么结得了婚呢?如果我主动提,我是女方,会不会不太好?李岩为什么不跟我求婚呢?他在等什么呢?
她想了许久,睁眼看了看逐渐入睡的李岩,轻轻地叹了口气。
如果一直没人提要结婚的话,是不是一直就得是这个状态了?
不过这个状态也不错。
大年初一,一早醒来,就收到了轰炸式的消息。
“安山一家人”的群里爆炸了。九十九加的消息,沈青从来没有在这个群里看见过。
她赶紧点进去看,一入眼,就看见群公告里写着: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安山自正月初一五时起正式关闭游客进山入口,村民和商户从安山市外返安者隔离十四天后方可进山。无特殊情况原则上只进不出。一应生活物资的供应由景区网格点提供,敬请各位村民居民关注后续群通告。”
沈青问李岩:“这个意思,就是说安山‘封山’了咯!?”
李岩点头:“嗯。”
沈青又点进“挑山工之家”的微信群,里头消息虽然没达到九十九加,但也是超乎寻常的多。
群公告写着: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本山村民、居民自正月初一起原则上不允许出山,建议居家自主隔离。为此,特招募五名挑山工志愿者,为村居□□送菜、肉等生活物资上山。”
回应这则公告的挑山工很多。
沈青本来想着今天是正月初一,拉着李岩睡个小懒觉,没想到就晚了半个小时,竟然错过了这么重要的消息。
她粗略地数了数已经报名的阿哥人数,显然超过了五个。
估计报名已经结束了。
原本这样的志愿活动,李岩是特别乐意并且经常参与的。他的身强力壮,在一众阿哥之中格外的出类拔萃。
不过李岩还是在群里参与了“群接龙”,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两人于是开始惊讶于这次封山的猝不及防。
不用说沈青这个来安山还没满两年的新住户了,就连李岩这样土生土长的安山人,也从来没经历过安山的封山。
新闻上讲,武汉已经封城了。而且不止安山,全国大多数五A级景区都已经关上了游客通道的大门。
这场瘟疫的可怕,从这些事之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封山了,没有游客了,我们这些店铺怎么办呀?”沈青想到。
没有游客,意味着货卖不掉,也意味着接下来没有了收入。
她没有收入不要紧,可她知道,很多店铺以前的收入不算多,存款也不算多,如果接下来没有收入却还要担负基本支出的话,恐怕日子要过得拮据了。
李岩道:“命更重要。”
沈青恍然大悟。她之前一直很重视安全来着,封山不也是为了安全嘛。比起没有收入,显然是生命的安危更加值得关注。
“你说得对,命更重要。”
她赶紧回到了二十三道,把一些易过期的东西都叫李岩带到了二道的村子里跟村民们分了。仓库里保质期长的存货就让它们这么存着。
下午的时候,挑山工志愿者名单出来了。李岩的名字赫然在列,因为他年轻,并且力气大速度快。
他和另外四个阿哥一起负责安山封山时期,各道村民、居民们的物资运送。
这些物资送起来,其实比送货轻松多了。
安山统共就这么些常驻人口,山上的人并不多,志愿者一共五个人,不需要他们进城买菜,送个物资上山不是件难事。
倒是网格员,天天忙进忙外地,又要负责消杀,又要负责每家每户的情况统计,还要分菜分肉。
沈青问网格员,缺不缺志愿者。网格员问她是党员吗,沈青说不是。
“我们网格员志愿者优先录用党员同志。小沈,你好好地保重自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网格员如是说道。
山子则沉浸在一种复杂的心态之中。
为了封山的无聊而懊恼,为了疫情的蔓延而担忧,为了成绩的理想而喜悦,又为了开学的推迟而兴奋。
他原本也想跟着李岩一起当志愿者,但被网格员一掌拍回:“都要高考了,好好复习吧。”
山子只好回到二十一道。
好在山虽然封了,但山上山下还是可以适当地走动,他天天往沈青那里窜。
“姐姐,你无聊吗?”
沈青实话实说:“还好。”
她的那篇长篇小说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这几日不用进出货,不用招待客人,大把时间都可以用来写作,实在是不无聊的。
山子意兴阑珊:“行吧。看来无聊的真的只有我一个。”
“无聊就看书去呀。你高三诶!”
“看书之外,总要做点别的。我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高三学生嘛!”
“是个人就要经历无聊的,你不想看书,总得找个事情打发时间。”
“对。所以来找你了。”
“行吧,那你坐这儿自己玩吧。我忙去了。”
她去写小说了。
山子叹口气,大剌剌地歪在沙发上,刷着平板电脑。
他网络冲浪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又开始看高考满分作文。
原本他对于这些应试教育的产物嗤之以鼻,后来有一天上语文课时他突然发现,有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写得真的既有深度又有文采,仔细琢磨其中的字句,就能品味到它满分的原因所在。
他的作文自从上了高三之后,分一直不低。但也不能算高。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高分作文还差了很大一截。
安山市文旅局的某位领导突然被撤职查办了,沈青很意外。
这位领导之前还做主给安山每家每户发放了三十个口罩呢,怎么说被撤就被撤了。
她点开通告文件一看,发觉他被撤的原因还真和口罩有关。
本地的一家企业,在年前给文旅局捐赠了口罩,按照数量划分,安山每家每户应该分得一百二十只,结果只分得了三十只。
剩下的差量,这位领导统统私吞了。
口罩在这个阶段可是硬通货呀,一个成本几毛的口罩可以买到十几块,甚至还是有价无市。他私吞的口罩,转手一卖,真是发了笔横财。
幸好这年头差贪腐差得严,这领导很快被查了出来落了马,该分到安山人手上的口罩都补了回来。
这一回,大家手上的口罩数量都不少了。
志愿者们还能多分得额外的口罩,李岩都拿来给沈青,沈青又拿给李沐沐,他们家有三个人,用量大一些。
众人对于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都是陌生却又有信心的。
尽管外地的疫情确诊数量仍在飙升,但好消息是安山全市至今没有出现过一例确诊患者。唯一一个密切接触者,经过核酸检测和隔离,都没有发现阳性的症状。
安山在此时来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虽然无聊,但什么都比不过安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