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37
日子总得过下去,他总得自己走出来。
*
日子平淡如水过着,三月开头的某天,网上冒出条“多年以后”的热搜。
多年以后是一家开在云城的老店,开了快三十年,来这的顾客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写明信片,店主会根据明信片的地址按时寄出,这家店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现在城区扩建要拆除,而店主前几年因为心梗,身体也不行,决定寄出最后一批明信片后关店。
这个消息在微博一发出,引来好多人的热议。
“11年高中毕业我和我爸妈一起去玩过,给自己写了一张明信片,五年后我收到了,但那个时候我妈已经去世两年了。”
“和当时的好朋友去的,不过现在我们早已经分道扬镳了,时间真残忍。”
“我是和男朋友去的,现在他已经是我老公啦~”
“我怀念那个和我一起写明信片的人,即使我们没在一起,我也祝他幸福。”
……
热搜没有持续很久,很快就掉下去了,可没几天,这条沉寂的热搜带着沈从言的名字窜到了第一。
消息还是助理给沈从言看的,他刚下节目,助理就把手机递过来求证:“言哥,这是你吗?”
沈从言外套刚套上左手,满不在意抬眼,在看到屏幕上的照片后劈手夺下手机,看了十几秒后,声音微抖问:“哪来的?”
助理从没见过沈从言这样,唯唯诺诺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现在订云城的机票。”
其实店主并不认识沈从言,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找人来帮忙,店员整理时,开了口的信封里掉出一张照片,店员一眼就认出了照片里的沈从言。
云城,是那年他们一起来旅游过的城市,沈从言没想过,他会再因为沈夕和这座城市发生联系。
他坐在车里,看着外面陌生的街景,试图找到一点过去的影子,可时间太久了,这里的一切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
而那间叫多年以后的店,沈从言更是毫无记忆。
到店时,已是凌晨,一推门,门檐的风铃叮叮咚咚响了起来,等在店里的人不约而同看向门口。
“你们好。”沈从言摘下口罩和帽子朝店里的人打招呼。
“...你..好。”几个年轻店员看到沈从言话都说不利索了,从椅子上站起来背挺得直直的。
店分上下两层,装修看上去有些年头,又因为即将关店的缘故,店内显得很空。沈从言没再多打量,对店员说:“我是来取东西的。”
“这个。”店员把早就准备好的信封递过来,沈从言一看到信封上的字就认出这是沈夕的笔迹,信封很薄,薄到让人以为里面是空的。
沈从言把信装进口袋,看向店里两鬓斑白的老人,从进来他就坐在老旧的沙发上看报,对他毫不关心。
“请问,她是什么时候来的您还记得吗?”
老人从报纸上抬头,一句话打碎沈从言的期待,“时间太久了,我早忘了。”
也对,毕竟那么久了。
沈从言失望沉下肩,又一次道谢,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信封放在柜台上,“这么晚打扰你们了,很抱歉。”
“不要紧不要紧,可以给我们签个名吗?”
“可以。”
沈从言签完名又一次郑重跟他们道过谢准备离开,看完报纸的老人站起来叫住他,他把柜台上的信封重新放到沈从言手里,望着他说:“虽然我不记得她,但来这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期待来的。”
“谢谢。”
风铃声叮铃一阵响,男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这里和缙北差不多冷,街上人影伶仃,沈从言没上车,沿着陌生街道一路走下去。
他双手揣兜,信封的边角时不时刮到手背,这条路是一段很长的下坡,靠近老城区,四周很安静,零星几个晚归的人骑着电瓶车经过,车轮碾过窨井盖发出咕咚一声响。
身后的车一直跟着,直到看到前面的人停了下来。
沈从言小心翼翼撕开封口,倒出里面的东西。
一张照片和一张明信片。
照片里是20岁的沈夕和23岁的沈从言。
他们身后是冉冉升起的朝阳。
--沈夕,十年后如果你还活着,希望你已经和沈从言在一起了,如果没有,我希望沈从言永远幸福。
--沈从言,对不起,昨天我说谎了,初中喜欢你是真的,不想和你做兄妹也是真的,这几天我真的真的非常开心,谢谢你。
--还有爸爸,当你的女儿很幸福,我先去找妈妈啦,爸爸慢点来,我会等你的。
--最后想对你们说,如果想念我让你们难受的话,就不要想啦,我在天上肯定会当上仙女的,你们不要担心我,也不要让我担心。
--大家,要往前走呀。
明信片上好几处被水洇开的印记已经泛黄,而现在又添上了新的。
这两年沈从言时刻都在被钝刀子凌迟,每一刀刺不中要害,但每一刀都疼,渐渐的,他也习惯了这种疼痛,而如今,这张跨越七年的明信片变成一把锋利的剑,一下把他贯穿。
他被掏空,被溅了一脸血,痛到站不起缓缓弯下了腰。
失去为什么不能是一瞬间的事,为什么它变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常,只要活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刺伤,连天气变化都能成为人痛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