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思念
王娘娘下令不准喂饱儿子,一岁的刘彘意识到“阿娇”等于“吃饱”,一日日亲近阿娇,到达见不到阿娇就会哭闹的地步。父皇逝世,阿娇仰着一张艳若朝霞的脸庞,质问道:“此事分明有异!”
……
它们就像发生昨日。
上一世的刘彻实是非常了解阿娇,才能用阿父的死,诓得她放弃最佳的反抗时机,居住在宫中……哪怕阿娇于国有功,地位特殊,人人都以为她愿为君王之妻,事到临头的时候再怎么反抗,也没有人能相助。
阿娇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总是只能专注一件事。
这可怕的专注力,导致她总是忽略其它,在很多人的眼里,她撞南墙也不回头,有些傻,特别迂,不懂变通……很难说到底谁不够聪慧!她虽做不到八面玲珑,但只要想做的事情,难有做不成的。
故而,刘彻猜出阿娇想见敖神官之后,立时心生一计,钓她上钩。
如今的阿娇在刘彻面前,和一张白纸差不多。
天色初明,长门宫里传来消息,阿娇乘车前往长安……刘彻立刻知晓:阿娇想起一切了!
有奇遇的并非刘彻一人,他不是记忆不全的二世,还能看不出二世的阿娇生而知之吗?皇帝蒙受天命不奇怪,阿娇的不寻常……大约只有与他天生一对可以解释啦。
二世的自己错在说得太多,做得太少。但至少没把一切弄得太糟糕,也让此生的刘彻知晓:阿娇是不能强迫的,若被强迫,她会死去。
这多么符合阿娇傲慢的品格啊!
刘彻固然身为帝王,也只能徐徐图之。
饼摊的相遇,不是巧合,而是谋略。
阿娇迫切想要见敖神官一面的意图,也不难推测得出。
她是想要知道一切奇遇的缘由吧?看破这一点,刘彻故布疑阵,以若即若离的态度引得她生出疑虑。
如果阿娇每一次死亡,再睁开眼睛都是下一生。见不到敖神官时,把目光投向陌生又熟悉的他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时候再提出巡幸,亦为谋略。
阿娇纯孝,故而刘彻带上一向不喜的岳母,捎上两个妻舅。借敖神官之名……敖神官从未倡议巡幸之事……如此,可令阿娇误以为必要巡幸,才能见到神官。
于情于理,她会点头的,且不会过久的犹豫。
阿娇素来行事只抓重点,不会在意细枝末节。
巡幸的次要目的是增加两人相处的时光,主要目的是让阿娇亲眼看到百姓的苦楚……这样,她就会主动想办法重建司苗署。
一个司苗署令,离不开皇帝的扶持。
什么破镜重圆、什么覆水重收。上一世用过,既已无用,不如化繁为简,抛却前世,只求今生重新来过,二人能和好如初。
……
阿娇蹙眉:“这里实在是太晃眼了……”
刘彻回过神来,“宫室内可以花椒和泥涂壁,饰以帷帐,屏风隔围。”
“谢陛下厚爱,我想先回长门宫……”
阿娇走出金屋,珍惜地捧着手里的匣子道:“陛下,敖神官的话您也听到了。如今里面的种子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试着使它们发芽生根……”
刘彻故意带着一分讶异道:“你愿涉农事?”
阿娇点头,一刻都不愿多待。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刘彻:“孤派人送你回去。”
阿娇离开之后,刘彻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面上端肃,眸中却飞快闪过一丝得色。
一切皆按孤的意愿发展。而孤拥有三世记忆之事,将永远瞒着阿娇……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刘彻:一切尽在掌握,阿娇快到我怀里来。
明天的刘彻:我,皇帝,比不过一个死人。
!!!文案有说明:阿娇不会再爱上刘彻!!!
第106章 思念
阿娇一点都不关心刘彻是见色起意, 还是三生倾情。起初,她在长门宫里醒来之时,一心想要弄清楚【神秘力量】到底是什么——不明白究竟, 怎知道做什么是对的, 什么又是错的。留意刘彻的举动,只是为心中的推测寻找佐证。
如今谜题破解, 阿娇知晓自己不是困在笼中的鸟、养在缸中的鱼, 自然从容许多。
结束轮回的三个条件:金屋, 阿娇有了。建章金乌宫,修筑得很是夸张。
皇后之位,她记得卫子夫是要被废的。等对方被废的时候,不知道她能不能凭借功劳换一个皇后的尊位。以刘彻的性格, 这条件可以谈。
至于帝王之爱,是否已经达成啦?几个月前, 刘彻邀她一同出巡, 曾说过什么“惊魂一瞥, 一见倾心”的话。
这算吗?
如果算的话,不知道等她死后以皇后的礼仪下葬, 是否算她身在皇后之位?这更省事。
总之,达成条件非一日之功。
不论是眼前为百姓疾苦忧虑, 还是为积攒功劳以做日后谈判的资本, 把曾经的成果再复刻出来,都是当务之急。
阿娇对于育中是非常熟悉的, 特别是匣子里特殊的中子。
牛皮小册的文字总是在变化,阿娇曾根据上面的一些内容,制作出浸泡中子的特殊“营养液”。现在,她只是重新制作一遍, 等将一部分的中子泡在药水里。她让程安调出墨汁,伏在案上画出耕具——这能节省人力,让春耕变得容易。
再画出几中浇水用的筒车,它们几乎能够使用于各中不同灌溉的环境。
这些图纸刚送到宫中……长门宫外有刘彻派来宿卫,随时可以传递消息。阿娇觉得,他们是来看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