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捉虫)75
寻了个空,沈玉良找肖国强说了想要建房子的事。村西头的那块荒地没人要,但事关迁户口,还是要跟村里的支书打个招呼。当晚肖国强就踢了二两酒领着沈玉良去了村支书家里。事情办的很顺利,村支书巴不得沈玉良赶紧落户到这里来呢,以后就是同村里的人了,这邻里邻居的,谁再买砖能不给些优惠?
还不等沈玉良把房子盖好村支书就把他的信息登记在了军张村这里。
第二天沈玉良就开始着手准备盖房子的事了。从前李田就是工头,手下一批盖房子的泥瓦匠。所以沈玉良也不用花时间找人了,直接跟李田一说,李田很快就帮他找好了人。
最近盖房子的活很火爆,村里开始有好多年轻人都去干泥瓦匠了,这个活大部分是体力活,其他需要学习的也好学,干这个只要勤快,跟着能接活的工头,不愁挣不到钱。
乡底下盖房子都没有图纸,全都是泥瓦匠们根据经验看着给你盖挖多深的地基,做多大的门窗洞口等等人家都清楚。
本来沈听荷说为什么不直接去城里租房住,这房子就算盖了,估计以后也很少住。
以后开始流行买商品房了,到时候出了砖厂,也可以在县里或者市里买个商品房做个小生意之类的。
肖萍的解释是以后不管去了哪,只要回了这里,最起码有一个家在。
盖房子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砖厂是自家的,在这方面不用多花钱,所以房子整个盖下来也就是会多一点人工费。
沈听荷不用操心这件事儿,有他爸妈在张罗着,还有舅舅舅妈在一边帮衬,她难得的过了个清闲的暑假。
录取通知书是邮寄回来的,是邮局的小哥亲自送上门的。
看着崭新的清大标志,沈听荷很满足,前世她考的虽然也是名牌大学,但到底不是清大,作为国内人人都向往的高等学府,她这次有机会能够去学习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家里人看着她的录取通知书更是爱不释手。大家轮流都翻了一遍,尤其是沈玉良,如果不是要拿著录取通知书报到,他都想把这通知书用个相框裱起来钉墙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九月,沈听荷要去学校报到了,她即将迎来新的大学生活。
而另一边的沈听雨自然也是要去首都上学的,自从上次从一中回来了之后,她的脾气就变得格外暴躁,本来由她所写的书里面的人物和剧情却一步步偏离了她的掌控,这让她一时看什么都不爽,之前在家里还能装模作样一下,这次直接不装了,每天对着亲爹亲妈还有沈老太说话都阴阳怪气的。
沈老太可是把希望都寄在了沈听雨身上,可是每次听到沈听雨说的那些扎心窝子的话,她都恨不得上前去给她一巴掌。
这个暑假,沈听荷一家过的事事顺遂,喜气洋洋。沈老太却被气的几次都要晕厥过去,家里也是闹得鸡飞狗跳。
沈听荷不管他们那些烂摊子事儿,开学前几天肖萍就给她收拾好了行李。
除了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还要带铺的褥子和盖的被子。
生怕闺女在那边睡不好,肖萍特地买了几斤棉花回来,做了套新被子。
被子枕头床单用的布料也都是新买的,再加上被子,东西就有点多了。沈听荷已经买好了火车票,乘火车去上学。
开学前从家里出发的时候肖萍亲自送她到了火车站台,怕她在那边适应不好,走的时候又往她兜里塞了几百块钱。
虽说大学学费全免,生活费一个月也用不了那么多。但是距离这么远,万一有什么事情家里人也帮不上忙,多带些钱总是能放心些。
沈听荷推辞不掉,毕竟是爹妈的心意,她便收下了。其实她这一趟出门并不缺钱花,因为考上了省状元,拿到的奖金就有不少,肖萍一分都没留,全都让她带上了。
霍沛是知道沈听荷开学的日子的,回到军部之后,每一天都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终于盼到了清大开学,他请了半天假,提前在火车站守着,准备碰碰运气。
还真让他碰到了。
“听荷,这里!”
沈听荷看向他,“你怎么在这?”
沈听荷买了火车票也没有给他发电报,所以他应该不知道她在今天什么时间点抵达火车站的。
“难道你今天一早就在这守着了?”
这个人怎么这么傻?九月份天气还热着,就这么在这儿等着,真是个傻男人。
不得不说,虽然这举动有点傻,但却很容易获得女孩子的芳心。
沈听荷觉得自己好像更喜欢他了。
霍沛没接话,而是主动上前接过他拿着的行李,“走吧,先送你去学校。”
沈听荷把大件的东西给他拿,自己背着一个书包,跟着他去坐公交车。
他们坐了一条公交专线过来,刚好到清大门口下车。
霍沛只请了半天假,军部的事情太多了,上面领导死活不给多批半天,将人送到学校门口他就回去了。
反正人已经来了首都,等到周末休假的时候他就能见到了。以后见面也会方便很多,在同一个城市就是方便。
门口已经竖起了迎新的牌子,沈听荷刚下车,就有几个学生过来问:“是今年来报道的新生吗?”
沈听荷点点头,“是的。”
“欢迎来到清大!你是哪个系的?门口有各个系的师兄师姐在迎新,找准队伍,让他们带你进去报到就好。”
沈听荷前世都读过一遍大学的人了,这个流程她自然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