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番外七174
这些人凄惨,痛哭流涕的样子,让刚刚做了一场大生意,有些漂的船队众人纷纷冷静了下来。
他们发现海商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如果这次他们不是带着大批的战船、数量众多的将士们一起出来,下场恐怕也不会比这些人好到哪儿去。
所以之后,整个船队越发的谨慎起来,就连后面远远跟着的,不属于朝廷的船队也派人过去叮嘱了一番,让他们小心行事。
当然,害了人的海贼商队也没放过,谭子舟亲点了人马,将他们统统歼灭了,免得他们再去祸害别人,借此还多收获了几条满载的大船。
至于那些风评不好,会抢夺货物的国度,也一一标注在海图上,以后再有商队出海,自然会敬而远之。
他们这一次出海,花了整整两年时间。
从京城出发,船队沿途停靠了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岛屿更是无数,最后到达了之前曾派遣过使节的阿丹国。
在阿丹国停留了月余,将船上最后的存货卖给了这边的商人之后,他们又采买了一些当地的宝石、布料、香料等物,启程返回。
回程比出发要快很多。
毕竟回程的时候不需要像来时那样小心谨慎,时常要派人探路,只要按照来路回返就行,而且停靠过的城市要么有过交易,要么已被打服,所以节省了很多时间。
其次也是因为人人都归心似箭。
俗话说人离乡贱,他们这次出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迷路、抢劫、缺水等等问题都遇到过。最艰难的时候是他们的淡水受到了污染不能喝,大家整整两天滴水未进,险些以为自己就要渴死在海上了。
其他的生病、意外也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人产生了心理问题,跳海自尽。等回到京城的时候,船上已经永远地消失了一两千人。
但绝大部分人都回来了!
而且人人发大财!
哪怕中途死去的人,其家人也领到了丰厚的抚恤。
这些抚恤,都是谭子舟做主,从此处朝廷商队的收获中拨付的。和其他人的小打小闹不一样,朝廷此次组织了几十艘商船,船上的货物各种各样,有瓷器、丝绸、布料等等,无一不精美,其中更是不乏贡品。
贡品不是用来售卖的,而是用来随着国书一起送给远途的国家,收到的人无一不交口称赞,热烈欢迎商队的到来。
他们一边走一边与远途的国家及地区进行交流、贸易,去时满满当当的船,回来的时候也装满了各国送给朝廷的礼物,以及购买的香料、宝石等等。
这些东西运到京城之后,除了拿出一些来赏赐,其他的统统都卖了出去,收获颇丰。所以最后户部的人一算,发现此行不但没有亏本,还大赚了一笔。
唐迟迟亦是如此。
她同样将满船的货物换成了香料和宝石珍珠等物,不过没等回到京城,她在江南那边就统统卖掉了,然后把租的船还了回去。
哪怕是和谭母分成,她也净赚近十万两。
而且最近几年,她的首饰铺子都不愁货源了,毕竟她在路上自己采的,找人买的以及别人送的珍珠和宝石可是论箱装的。
这些东西卖出去,又是几万两。
要不是实在太累,她都想马上再出海一次了。
……
“姑娘,您该起来了。”
“大将军在外头等着您呢。”
因为两年的风吹雨打太阳晒,春杏的脸变黑了许多,但精神却是高涨,而且由于一直跟随在唐迟迟的身边,现在她都敢和唐迟迟开玩笑了。
眼见着唐迟迟把头一侧不肯起来,她更是直接把窗帘拉开了,刺目的阳光一下子就照到了唐迟迟的脸上。
“什么时辰了?”
唐迟迟困顿地睁开眼,因为之前的两年时间基本上是在海上停留,躺在床上也时常能感受到水波的荡漾。所以导致她最近睡在家里不会晃的床上很不习惯,就感觉自己好像还在海上一样,直到半夜实在受不了了才沉沉睡去。
“已经辰时末了。”
春杏见她醒来了,忙去取了一件上绣牡丹的红衣,然后道:“姑娘,承恩公及其夫人以及大将军带着媒人来了,老爷、少爷和二姑娘正招呼着,刚唤了您去呢。”
“您赶紧起来吧,晚了要失礼。”
“媒人?”
唐迟迟有些茫然,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想起了这件事,“对哦,他是说回来之后会请媒人来提亲,但我们回来也就才三天,太早了吧。”
“早才显得大将军重视您呢。”
春杏噗嗤一笑,指挥着小丫鬟们将洗漱的东西准备好,然后服侍唐迟迟更衣梳洗,再给她梳好发髻,描绘好妆容。
“还不错。”唐迟迟满意点头。
随后唐迟迟带着一群人往外走。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京城唐府,是三年多前唐迟迟被封县主,唐二鱼被封员外郎的时候由太后赐下的,满打满算,唐迟迟在这里住了不到两年。
然后她就出海去了。
如今回来,但也没有陌生的感觉。因为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她布置的,熟悉得很,顶多就是长高了些,长茂盛了些。
就像是这里面的人一样。
唐家现在还是四口人,被人喊一声‘员外郎’的唐二鱼,‘安平县主’唐迟迟,以及今年已经十二岁的唐书和唐丝。
当唐迟迟来到前院的堂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了。
唐二鱼这几年生活得富贵,比以前胖了些,也白了些,在京城住了近四年的时间也让他的气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以前只是一个老渔民,那现在就是一个富家翁了,还是一个疼爱孩子的富家翁。
一看到门口的唐迟迟,他就道:“迟迟快进来。”
站在唐二鱼身边的是唐书和唐丝,三年多的时间让他们的外貌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唐书长高长壮了,还带着些斯文气,不再是小萝卜头的模样。现在的他也不闹着要养家和学打鱼了,一心读书,想要科举做官,撑起家里的门楣。
而唐丝也是如此,在赖嬷嬷这些年的精心调理下,她的个子都长到唐迟迟下巴了。而且性情开朗不畏缩,是一个小淑女。
不过两个人的性格还是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依旧和以前一般,一见到唐迟迟进来就高兴地朝她喊道。
“姐姐,姐夫来提亲了。”
“大姐。”
提亲……
听到这个词,唐迟迟的目光下意识地移到了另一边。
堂屋的另一边有四个人,其中谭父谭母唐迟迟昨天去承恩公府送谭母出海分成的时候还见过,他们都很惊讶能赚那么多钱。如今见唐迟迟望过来,和谭子舟长得有些像,但面容老一些的二老冲她含笑点头。
另外一个坐在最上首,慈眉善目的老夫人唐迟迟也认识,她是某位长公主,两人以前在宫宴上见过,唐迟迟连忙朝她老人家行了一礼。
至于最后一个……
谭子舟今日头戴玉冠,身上罕见地穿了一件浅红色衣袍,腰间还佩戴了唐迟迟熟悉的那枚古玉,与一个没有什么绣花图样,同样是唐迟迟很熟悉的元宝形香囊,显得整个人风度翩翩,临风玉树。
“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