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97
商爻这两年去了很多地方, 做了很多事。
他拥有快穿世界的全部能力,做什么都得心应手。如果不是商维强恰好是电影厂厂长,他其实不必走娱乐圈这条路, 他在其它领域也能做得很好。
拍电影需要本钱,他却仍然固执地不愿向商晓明求助,他来到北方,做最普通的边境贸易。
他会多国语言, 眼光又好, 一次在酒吧花低价买了郑成跃手中一块原石, 切开后竟开出了顶级帝王绿翡翠, 转手一卖, 净赚四百多万。
90年代初的四百多万, 不管在哪国人眼中都是天价,郑成跃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不信商爻真有慧眼识珠的本事,总是跟在商爻身后打转。两人接连打了几次赌, 郑成跃次次都输,最后一合计, 干不过, 就合作吧。
双方谈妥条件,一拍即合。
商爻出钱, 郑成跃出面, 成立了“成跃矿产经贸有限公司”。商爻护照被扣, 五年内出国都无望,一切涉外事务全部交由郑成跃处理。他们把公司注册地迁至开曼群岛,让人摸不透虚实。
两年来郑成跃暗地里收购了不少苏氏电影公司的股份, 得知商维强正式和苏氏展开合作后, 商爻干脆玩了票大的, 让郑成跃正式出面去谈合作。
郑成跃首先找的是商维强,再经由商维强,把苏氏这条线串了起来。
商爻写的剧本,特意注明了是真人真事改编,但一切人物、地名乃至演绎方式都采用了本土化设计。合作之初,郑成跃就把剧本交由了应泯和过目。
应泯和拿到剧本的第一感觉是,不舒服。好像自己的秘密被扒开一样。
偏偏郑成跃一口咬定是真人真事,他反而不知道这事究竟是发生在国内的巧合,还是刻意翻写的他的故事。
按理,他的过去无人知晓,除非苏阙恢复记忆。
问题的关键就在苏阙。
自打他和苏阙撕破脸后,就再没联系,如果苏阙恢复记忆,那就麻烦了。可如果苏阙恢复记忆,她又为什么依然对曼莎镇的农场不闻不问呢?
信息断层让应泯和坐立难安,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反而接受了郑成跃的合作邀约,但是提出,要让苏珊册参演。
事情进行得十分顺利,这部剧的总导演自然是商爻,对于大腕云集的娱乐圈来说,他只是新人,所以他又邀请了国内的蒋文星、米国的威廉姆斯、香港的梅荣山等一众名导做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