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97
沈槐序送走纪春山,又在楼下给段喆打了一个电话,才回了赵文茵家。
“遛弯儿回来了?”赵文茵扶着墙面在客厅中缓慢步行,这是她康复训练的一部分。
沈槐序低头换鞋,低低“嗯”了一声。
他最近每天晚上都以饭后散步为借口下楼,在楼下一待就是一到两个小时。
“小沈的生活习惯真健康。”保姆张姨把一盘切好的苹果放在茶几上,语气里满是羡慕,“我家儿子要也像你一样就好了。”
赵文茵闻言冷哼一声。
医生曾经提醒过沈槐序,额叶出血的病人易被激怒,还有可能性格突变,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沈槐序现在深有体会,赵文茵出院后确实有点……阴阳怪气。
但赵女士目前在他们家就是天,沈槐序低声下气道:“妈,张姨,我先回屋办公了。”想了想,又嘱咐,“张姨,你盯着点我妈,别让她走太久。”
赵文茵又冷哼一声。
第二天晚上十点多,沈槐序陪纪春山往车位走的时候,被赵文茵撞了个正着。
张姨推着赵文茵的轮椅,远远地喊了一声“小沈”。
“你妈怎么这时候出来?”纪春山小声问。
沈槐序也觉得蹊跷:“我哪知道?”
她们二人缓缓走近,纪春山冲赵文茵板板正正地打了个招呼:“阿姨。”
赵文茵瞥了一眼沈槐序,冲纪春山点点头:“辛苦你了,天天来陪槐序——遛弯儿。”
她这话说得怪声怪气的,沈槐序低头瘪了下嘴。
“不辛……”
“你住哪儿?”
纪春山一愣,没明白这突如其来的审问是几个意思。
“回家顺路吗?”赵文茵换了个问法。
纪春山琢磨两秒,这时候自然不能说顺路,便答:“不顺路。”
这是句实话,他公司在自己家和赵文茵家中间,每天都得绕一个大远。
“那就别来回跑了,麻烦。”
纪春山噎住,连忙找补:“不麻烦,其实也不远……”
“我家里地方大。”赵文茵又说。
这话题有些跳跃,纪春山拿捏不准,凑近沈槐序耳边悄声问:“你妈这是什么意思?”
沈槐序冲他歪头眨眼:我哪知道?
他俩交头接耳,赵文茵仰着脖子和人说话太累,有些不耐烦地皱起眉:“不想和我一起住?”
纪春山哪敢说不想,连忙回答:“我明天就搬。”
*
纪春山才搬进来不到一周,赵文茵就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纪春山先托人找熟识的康复科大夫给她制定了严格的康复训练计划,又要求她夜里十一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
还给张姨列了一份营养食谱。
这份食谱以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材为主,做法低糖低盐,不油不辣——清淡到令人发指。
“小纪的饮食习惯真健康。”张姨把一盘清蒸三文鱼放在餐桌上,语气感慨,但并不羡慕,甚至流露出一丝同情,“这样的年轻人现在真是不多了。”
赵文茵拿起餐勺,犹豫半晌,在虾仁滑蛋里捞了一粒虾仁塞进嘴里。
“儿子,你确定就这个了?不再考虑考虑?”她望向厨房的方向,无法想象自己曾把这个人错认成闲云野鹤一样的沈在川。
纪春山又端来一锅味道清爽的萝卜排骨汤。
沈槐序努力回忆一番,险些没想起辣椒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确实应该再考虑考虑。”他感慨万千地说。
纪春山替赵文茵盛了一碗汤,放在她面前,好奇地看向沈槐序:“考虑什么?”
沈槐序盯着那碗清汤,诚实地回答:“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