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出成绩23
◎苟富贵勿相忘◎
孩子们都出去了,家里一下清净不少。
钱氏搬了凳子桌子出来摆在墙根下,边晒太阳边和儿媳一起做针线活儿。最近荷包、手绢卖的很好,绣些花鸟鱼虫再绣几个福或者平安的字样上去,一个能卖两文,婆媳两个手巧,一日做三个四个的,每月能挣二百文。
“多绣几个梅花的,上次卖的好。”钱氏绣的飞快:“我发现呐,只要长林说好看的,做出来都卖的不错。”
罗氏微笑点头:“是呢,小孩随口一说,彩头倒好。”
此刻,坐在牛车上的沈长林打了个喷嚏。
他才不是随口说,而是去县城仔细观察后得出的结果。
秋日大家喜欢麦穗图案的荷包,天冷了偏爱梅花图案,开春了大概青睐春燕,夏日荷花莲蓬等受欢迎,再添上几个吉利的词语,小小的荷包摇身一变,应景又有文化气息。
沈长林还想出几句吉利的广告词,什么麦穗表年年有余,梅花预示苦尽甘来等。
这点小心思不算高明,但足够钱氏罗氏脱颖而出一把,并以绣品好看讨口彩质量佳攒下良好口碑。
婆媳俩做针线,沈如康也没闲着,提上镰刀去后山砍了几根竹子,准备扩宽加固一下鸡舍,剩下的竹片做成竹篓拿去卖。
一家子沉浸在劳动致富的快乐中。
直到文老太来串门,快乐又多添了一分,老太太毫不见外的拖过长凳坐下:“周氏那几个儿媳真不是省油的灯,又吵吵起来啦。”说着一拍大腿:“但讲句公道话,周氏自己也没做好。”
钱氏一边挣钱一边听八卦,不时的点点头,但绝不发表意见。
文老太的嘴比麻雀还碎,她多只要多说一句,准搬弄到周氏面前去。
周氏和几个儿媳斗法,还是为了孩子读书的事,砚台事件在她眼里只有芝麻大,无法抵消她送沈玉堂去县里读书的决心。
“要我说,她这家迟早要分。”文老太最后总结道。
虽然这老太不靠谱5,爱搬弄是非,心里明白着,钱氏咬断棉绳,也同意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