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败象248
“陛下!”
梁尺涧忽而唤他一声,跪地道:“牧州之事,臣与霍相大人的友人已在襄助,若此时出兵……恐有事端。”
“友人?”叶征恍然,“是说太极观的玉生道长?”
玉生——
“他骗我!”
高瑜大喝出声,气血上涌时眼前一黑,赫然栽倒在地。
当夜。
先帝高氏溘然长逝,数百禁卫血流寝宫,赤色染雪,深宫内无声无息平定了一场动乱。
雪意深。
刘冠蕴坐于桌前,叹道:“此事毕,你不留在盛京,是想去何地?”
霍皖衣道:“天大地大,一处处都去得。”
刘冠蕴道:“你想去寻谢相?”
“是。”
“若他不想见你,你岂不是有心无力?”
霍皖衣笑了笑。
诸事已毕,高瑜伏诛,先帝离世,他神容却不见轻松,仍有两三分憔悴,将艳色掩去。
“总会见到的。”他笃定。
刘冠蕴问:“何以这般笃定?”
霍皖衣道:“直觉。”
“不管如何,”刘冠蕴给他倒了杯茶,“都要再回盛京,与尺涧品茗观花,不负你与他之友情。”
“……”
霍皖衣沉默片刻,笑而不答。
他想: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勤泠飞雪霜白,却比盛京多一分暖意。
谢紫殷的马车驶入城中,车辙如线,被落下的雪掩去痕迹。
解愁道:“没想到勤泠风景盛美,这般别具一格。”
比之盛京繁荣辉煌,巍峨贵气,勤泠更似飞金流华般的名胜之地,亭台楼阁间巧夺天工。
谢紫殷浅酌一口热酒,淡笑道:“勤泠州美名在外,天下人无不向往。今天你能得此一晤,也是缘分。”
解愁闻言,却放下窗帘。
“相爷,”她道,“夫人真的会来勤泠吗?”
谢紫殷笑而不言。
马车行至莫府阶前,来往行人或有驻足,踮起脚,伸长了脖颈,也只见莫府的主人面带笑意迎了出来,一道人影随之落下马车,翩然而入。
谢紫殷就此住进了莫府。
他赏雪,看月,钟情看枝桠厚雪,面上总带几分薄然笑意。
若单单看他模样,只会以为他是哪一个世家走出来的公子,正于红尘逍遥自在。
莫枳有心打听他为何要在勤泠住下。
话至嘴边,却又不知从何问起。
在盛京发生的桩桩件件,亦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隐秘。
忠定王谋逆不成,业已伏诛,这则消息传至天下,委实也让许多人惊愕了几日。
盖因忠定王从前也还是卖过几分好名声。
名声好,便有民心。只不过时日长久的好名声,民心自然声势浩大——而高瑜此人,说有民心,却要得不够,得过一回便再不来过,世人记他的好有两分,记别人的便有三分、四分。
是以高瑜多年来积攒的那些好名声,也早在这些年里被他耗了个干净。
说不准是为着什么。
也许是因为自己以为胜券在握,便不再忧虑自己是否拥有着“民心”。
无论是何缘由,高瑜已死,谁人也不能猜出他心中究竟是怎般思索。
闲来无事,莫枳温了一壶酒,坐靠在廊柱前,和谢紫殷并肩而坐。
“喝酒吗, 谢兄?”他笑问。
这声称呼不可在莫在隐耳边响起。但只有他们两人时,莫枳也就是这么唤谢紫殷。
在他看来,谢紫殷以后是不是丞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谢紫殷不是丞相,他们远日无怨近日无仇,虽不亲近,却也无需太过漠然。
是以莫枳在三日前壮着胆子唤出那声“谢兄”,却未被谢紫殷否认时,他便心安理得,从此张口闭口都唤着谢兄二字。
莫枳想:要是当初在盛京的时候谢兄也这么好说话,我们两个指不定也会做个知己朋友。
但这种话说出口就显得狂妄。
谢紫殷看廊外飞雪,听他问话,淡淡反问:“是烈酒?”
“不算烈酒,”莫枳道,“但香气醇厚,确实是好酒。”
谢紫殷颔首道:“那容我满上一杯。”
莫枳道:“我来就好。”他执着酒壶为彼此斟酒。
一杯送到谢紫殷身前,一杯自己捏在手中。
莫枳问:“勤泠与盛京的雪应是同样,谢兄为何还要在此处看雪?”
谢紫殷道:“我此刻在勤泠,于是我看勤泠的雪。纵然雪色相似,我身处不同风景,心意也就有所不同。”
莫枳想:这是什么意思?
他不耻上问:“那谢兄现在的心意是什么?”
谢紫殷微不可查地笑了笑。
谢紫殷反问他:“你可知雪有多冷?”
莫枳满头雾水地问:“有多冷啊?”
谢紫殷道:“刺骨的冷。冷到你感觉不到自己有多冷。”
“……这么冷,”莫枳总觉得谢紫殷话里有话,他皱眉道,“所以你为什么还要看?”
“因为我冷过了。”
谢紫殷含笑道:“四年前,我尝过深雪河流之下的冷意,说是冷,不如说是痛。痛得已经不知那是冷还是热,到底痛到什么地步。”
“所以我现在看雪,我即在想,我不喜欢雪。”
莫枳抿了抿唇。
他执杯与谢紫殷手中的酒杯相碰,笑着转移话题:“来喝一喝这酒,你一定也会喜欢。”
作者有话说:
新帝:这是朕的高光时刻!!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