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遇

“密斯脱,想买什么?”白洋装像老鹰抓小鸡似的张开翅膀,语气里带着揶揄与质问。
  顾植民硬着头皮,清清嗓子问:“仁兄,我能吃苦,肯受累,做事勤勉,也不惮与人交往,只想请教仁兄,若能像你一样先施柜台卖化妆品,需要何等条件?”
  白洋装睥睨他三眼,又连笑三声:“条件?英文法文你会讲的?开米丝吹②你可懂得?化妆品门类你可知晓?太太小姐们盘问,你能对答如流?吃苦受累是这世间最廉价的事,卖化妆品,要的是克拉斯③!你连司丹康④都用不起,还想到先施站柜台,白日做梦!”
  这番话将顾植民堵得无言以对,柜员们一阵哄笑,笑声如同枪林弹雨,直打得他落荒而逃。他仓皇离开大马路,沿二马路逃到外滩,但见滔滔江水,舳舻相衔,一片繁华,可惜与他无关。此时深秋阴昼,萧风四起,真是枵腹与汽轮齐鸣,理想共乌云同色……
  顾植民讲得小皮匠一声叹息:“原以为先生推开先施百货大门,就能说动老板,由此入职,谁料却被毫不留情赶了出去,居然流落黄浦江边,无依无靠。真是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顾植民反倒笑笑:“运势这东西,总比窦娥还冤。成事者飘飘然,欣欣然,都自我夸耀奇才天纵;一旦败落,便都推到运势身上,其实成也由人,败也由人,又与运气何干?至于那白洋装讲的,听起来有道理,但其实尽是歪道理。”
  “这话又怎么讲?”
  顾植民抬起手,指指绵延闪亮的路灯,又指指余音袅袅的大戏院,道:“亚洲最繁华的城市莫过于上海,上海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外滩。但就是那外滩,以前也只不过是纤夫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正是这些劳工的辛劳和汗水,加上洋轮船载来的时间与机运,才让小小渔村天翻地覆,变成亚洲第一都市。所以,吃苦受累,从不是世上最廉价的事,而是人间最宝贵的品质。诚然,我那时没有司丹康梳头,更没有克拉斯做派,我看似一无所有,可还两样东西——气力、青春,就像黄浦江一样奔涌不绝的气力和青春。”
  小皮匠沉吟半晌,竖起大拇指。
  “顾先生,侬方才的言语,简直都要将我眼泪讲出来了。侬既然明白了这些道理,肯定从那之后奋发图强,白日做工,夜晚苦读,学洋文,学那什么开米丝吹了吧?”
  “呵呵,我也情愿当时如此呀。”
  “这话……又是何意?难道还有波折?”
  “岂止波折,差点还赔上性命。”
  “啊?如何有这种灾祸?”
  “你可否记得,我有个同乡兄弟,名叫许广胜?”
  “记得记得!莫非他来害你?”
  “恰恰相反,他是来帮我……”
  民国七年秋天,顾植民飘零街头,他在黄浦江边徜徉许久,终于下定决心,想寻个半工半读的去处,可就在这当口,许广胜听到茶馆秘事,千折百转,在大礼拜堂的角落里寻到流浪的兄弟。听顾植民讲完自己的筹画,他沉默许久,问兄弟可知道此中难处。
  “我想过了,无非苦一些,累一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许广胜起身告辞。顾植民捱了几日,没寻到能收留的去处,口袋里铜板早花个净光,西风渐凉,他夜宿街头,忍饥挨饿,眼看就要撑不下去时,许广胜又寻到他。
  “植民,我四处打听,终于托老板找到个去处,吴淞那厢有处当铺缺伙计,你看……”
  顾植民左思右想,进退两难。吴淞偏远,尽是港口渔村,去那边只能谋口吃喝,必不能学课解惑。正在犹豫之际,许广胜又添上一句。
  “眼看就要寒冬腊月,不先找个吃饱穿暖的去处,你还想睡冰石板,喝西北风?”
  顿了顿,又说:“你要死在街上,将来等寻着翠翠,我又如何向她交待?!”
  这句话瓦解了顾植民的宏图,他从未料到许广胜竟一直认定姐姐未死。饿到极致的人,连惆怅都没有气力,只得乖乖听话去了吴淞。当铺老板瘦削身材,眼神挑剔,上下瞥着顾植民,好像在给不值钱的瓷器估价。
  “你们大老远跑到吴淞,也不容易。”
  于是商议工钱,老板伸出三根鹰爪似的指头,顾植民以为是三块银元,没想到是每月三个双毫,比烟纸店学徒的工钱还缩水四成。他想谈到六个双毫,却得到冷冰冰六个字。
  “若嫌弃,便请回。”
  顾植民方晓得老板那句“大老远”的话不是慰问,乃是讨价还价的资本。事到如今,只得权且答应。老板便打发他到住处安顿。说是住处,实乃柴草房隔出来的无窗小间,十六块砖垫起来一块门板,人躺在上头说不清是在停尸还是困觉,加上一盏油灯,豆大火苗,似在照明,更像招魂。
  顾植民却已心满意足,他在木板上铺好稻草,吹灭油灯,一闭眼便进入梦乡。朦朦胧胧里,但看一缕黑红影子如魔如魅,朝他飘舞而来!
  他激灵坐起身,仍不知是梦是醒,只听外头敲锣打鼓,大呼小叫,比迎春祭祖还要热闹,再四下一看,却见方才吹熄的油灯,竟又自己燃亮起来,还化作百十个化身,像鬼眼一样闪瞬着盯紧他!


第六章 初遇
  谁也讲不清民国七年吴淞镇这场大火的由来。有先生说,那天五行恰属霹雳火上,反正霹雳没听到,但火却无声无息燃起来。它乘着江风助势,很快席卷了吴淞镇的商街。

第六章 初遇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培福里1931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培福里1931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