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凤凰男的炮灰前妻(
毕竟,齐远今年二十五了算算虚岁,就是奔三十了。连个孩子都没有,在齐家父母心里这么大了还没孩子那就是不孝。
心比天高的齐远自然不会回到那个落后的山村,听着齐家父母的安排在那娶妻生子就地扎根,死了也得埋在贫瘠的土地作为它的养分。
也不会听齐家父母的娶个乡野村姑,想到这里的时候齐远神情鄙夷,似乎忘了原来的他也只是个乡野村夫。
齐母在生下齐远这个宝贝儿子前,齐家就已经有了三个女儿。
齐远这个儿子来得不易,重男轻女的齐家父母那更是视为珍宝。
尤其是齐母,接连生了三个丫头的丧气也因为齐远的到来一扫而空,在她婆婆面前终于挺直腰杆扬眉吐气。
自齐远生下来齐家父母的态度就跟供祖宗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大事小事皆顺着这个儿子。
疼惜溺爱的没边,但他们生活在贫苦的山村,四周都是大山经济不发达。
再怎么疼惜又能怎么样?
就是普通人家常见的猪肉,除了齐远生日和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回,其余时间一点荤腥都不见。
而难得吃上一回的猪肉分量也不多,齐家父母就啃着窝头舍不得吃。
齐家三姐妹倒是发自内心渴望的想吃,但见父母虎视眈眈的在一边看着。
那点想吃的心思顿时吓得没了影,更不会付出行动说自己想吃。
明知道渴望的东西不会因为自己的索求而得到满足,那便不如不说,不然得到的只要平白的羞辱。
那点猪肉说是买给全家的,每次也只供给齐远一个人吃。
被父母偏爱的齐远并没感觉到什么幸福的情绪,他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神色晦暗不明地扫视着桌边的父母姐姐。
他们时不时瞅向那盘猪肉的眼睛,控制不住里露出渴望的欲望。
齐远看的清楚,他选择低下眼。
如没有感情的机器般嚼着嘴里的肉丝。
怨憎和自卑充斥着他的内心,就连嘴里红烧肉的味道也开始变得酸涩,难以入口。
在极其贫穷的山村里,女孩以婚嫁为由成为交易品是心照不宣的规则。
得知齐父敲板决定把齐大姐,“嫁”给一个脾气暴躁古怪打死老婆的老鳏夫时。
齐远心里是不好受的,但也仅限于那么一点不好受。
在齐家,所有人的价值奉献给齐远这个传宗接代的儿子,大家默认的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齐远默不作声地听着齐父的决定,他是心疼齐大姐被“嫁”给老鳏夫的下场。
但更多的是,他怨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投在富裕的家庭。
就算不是大富大贵,至少,可以吃穿不愁供的起他读书的学费。
那样他就不用窝囊的拿着老鳏夫给的彩礼去交学费。
自己为什么要投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让人感到无比的羞耻且糟糕。
明明国家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他却连上学都是最奢侈的。
明面上是嫁,但人人心里都清楚是卖,什么是卖?
是拿东西换取钱财,在这里齐大姐就是能任人买卖的“东西”。
只要有一个人出的“彩礼”比老鳏夫的多,无论他是姓甚名谁,那齐大姐“嫁”的人就换了一个。
齐大姐的“彩礼”用来给齐远做学费,初始,齐远使用那笔钱的时候心里是不舒服的。
他会联想到家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大姐,是不是在被老鳏夫当作殴打泄愤的工具。
但环境改变人心,渐渐地,齐远彻底接受他的父母用卖姐姐换钱,供自己上学的事情。
甚至内心还生起一种诡异的享受和轻蔑,那是对他一母同胞有血缘关系的亲姐姐们。
齐大姐、齐二姐、齐三姐都是齐远读书路上的踏脚石。
让齐远感到糟糕和自卑的校园生活,是她们赔进去一生堆砌出来的。
她们不愿意这样“伟大”的牺牲自己,但没人会去听一件“货物”的意愿。
高考齐远考上了A市的名牌大学,虽然成绩是堪堪进入这所大学的录取分界线。
但考上了就是考上了,齐家父母高兴的同时,更加宝贝这个有大出息的儿子。
心里那点对齐家姐妹的愧疚也转变成心安理得,有个这样出息的弟弟,她们啊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的福气。
按常理说,齐远作为齐家父母心里的宝贝心肝,他们怎会让齐远去跟秦酒认错讨她的欢心。
齐远和一个女人离了婚,他们不骂女人个狗血淋头都是轻的。
但秦酒不同。
若是齐远娶了个没权没钱的山村女人,他们都得骂到那个女人的家里去,彻底将那个女人的名声坏了。
毁了一个女人的名声,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时间都非常容易,更何况还是在愚昧无知的山村。
但秦酒和山村女人不一样,两者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齐远父母也知道秦酒家里是开公司的,还是秦家的独生女。
要是和她结婚以后那家财万贯的财产,说不准,就是他们齐家的儿孙继承呢。
更重要的是齐家父母清楚知道,他们能从贫苦的山村搬到城市,还在市里全款买了房子不愁吃喝。
生活条件上质的飞跃,都是因为齐远找了个有钱的老婆。
人都是会贪图享受的,尝过有钱的滋味,谁还想回到从前连肉都吃不起的日子。
只是得到了一点甜头的齐家父母不愿意,那么,因为秦酒而进过蜜罐的齐远就更不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