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雨林遭变

  转眼行军已半月有余,除了两位本不该出现在出征队伍里的姑娘瘦了不少之外,倒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原以为会就此一路平静地到达祁国,谁知在逢雨林附近却发生了些小插曲。

  这一带多雨,且通常都是说下就下没个准,有经验的将领都会在路过此地时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可这天过逢雨林时容烨却下令大军原地休息,并召集了几位副将议事。

  君初瑶正觉奇怪,突然听到“唰唰唰”三声,随即后方土堆处似有人应声倒地。她猛一回头,尚未弄清楚状况,又见从那土堆后腾空飞起三只鹰。

  这边容烨和君项寒,还有另一名杨姓副将,齐齐挽弓搭箭朝空中射去,两箭正中要害,而另一箭则射在了翅膀上。两只鹰自然被射落下来,另一只鹰虽翅膀受损,却仍丝毫不变轨迹地飞远了去。

  杨威“扑通”一声跪地:“末将万死,请世子责罚。”

  容烨眯眼看了看鹰远去的方向,转头对地上的人道:“起来吧。”

  地上的人犹不敢起,闷声低头。容烨一笑:“这鹰飞了,倒霉的是祁国,不是我梁军,杨将军还请起身吧。”

  他这才敢起,颔首抱拳道:“末将不明白世子的意思。”

  容烨正欲解释,一名小兵自远处跑来道:“回禀世子,那三名探子确是绥国派来的。”

  杨威若有所悟:“世子英明。”

  君初瑶看到这里才明白过来,原是容烨先一步发现了绥国的探子,才故意召集副将们议事,以此引蛇出洞的。

  为尽快远离这一带,大军即刻便启了程,却不意刚行了一小段路便天降大雨。此地土质因常年下雨变得疏松,而今这雨又来得疾,路面很快变得泥泞不堪,再冒雨前进恐事倍功半,大军只得暂且休整。

  君初瑶与容泠躲在临时搭建的雨棚下,披了两位哥哥的裘衣,仍是被这寒意折腾得哆哆嗦嗦。两人喷嚏一个接着一个,越哆嗦越冷,为了让自己分点心,容泠便同君初瑶聊了起来。

  “初瑶姐姐,阿嚏——,先前那只鹰明明已经受伤了,怎得还能飞那么快,这不是一般的鹰吧?”

  “嗯。我曾听爹爹讲过,绥国为刺探军情常年训练一种鹰隼,探子们带着这种鹰隼上路,在自己身份暴露之时,鹰隼便会代替探子飞回去报信。这种鹰异常凶猛,甚至比人更坚毅,不达使命誓不罢休。”

  “如此说来,我们的行军路线不是暴露了吗?烨哥哥为何说倒霉的是祁国?”

  “阿嚏——,这绥国探的无非是我军军情,而为的却是依此制定对祁国的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

  “对。倘若我军人数众多,行军速度又极快,他们便要加快战事,在我军到达之前攻克祁国。不过恰恰相反,如今我军人数不足为惧,行军速度又缓,想必他们能安心下来保持原先的作战速度了。”

  容烨和君项寒在另一边议完事朝这边走来,正听到君初瑶的分析,“不想君姑娘竟还有洞悉军情大势之能。”

  不知是心虚还是什么,每次一听到容烨口中的夸赞之词总觉别有深意,她有些尴尬地笑笑:“世子过奖,有一事我倒是尚未想明白。“

  “哦?”他挑眉,一副“竟还有你想不通的事”的表情。

  “我军此番前去既是援祁的,为何又似不与祁国站在同一战线上?”

  “今天下四分,撇开那遗世之国西昭夷桑一族不提,绝无哪一国会与其他任何一国站在同一战线上。梁国此去援祁并非出于人道或同情,而是为了维持梁、祁、绥三者间的平衡。”

  君项寒见她仍有些不解,补充道:“祁绥相争,我梁国未必渔翁得利,任何一国的胜出都将在日后造成对梁国的威胁,因此绝不能作壁上观。而祁国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求助于我们。”

  她似被点醒,恍然道:“既不能作壁上观,又要适当削弱他们的实力,最好的办法便是拖延战事。如此一来,战后祁、绥两国必将休养生息,即便觊觎我梁国也是有心无力。”

  “没错。尽管祁国深知这点,却不得不继续等待我们的援兵,而绥国素来狂妄,加之十五年前灭韶宣统后,战力本就强盛,自然也不在乎折损这微末。”

  雨一下便是两柱香,大军重新启程后又因雨后泥泞的路况大大减慢了行路的速度,眼看暮色将至,已无可能到达原先预计的目的地。

  容烨看了看前方连绵的群山,同君项寒对视一眼,似已拿定主意。

  这夜,大军一部分上了山,一部分留在山脚下。

  暮色时分,容烨带着步兵们上山,一路上容泠一直气鼓鼓地对着君初瑶抱怨:“为何非得同君将军分开呀?”

  君初瑶笑了笑:“哥哥明日便会同我们会合的。”

  “烨哥哥说,山脚下阴湿,易感风寒,所以让我们俩跟着他上山去,可君将军也是人,怎么能让他留在那里挨冻呀?”

  “今日行军路线暴露,虽无大碍,改道却是在所难免。我想世子是打算带着步兵翻山而行,令哥哥领着骑兵绕道。可现在天色已晚,连夜翻山太危险,只得暂且在半山腰扎营。而绥国虽将主力放在了祁国,却也不排除他们派兵前来阻挠我军的可能,为了避免夜里被绥兵围山,须有一部分军队留在山脚下照应……”

  行在前头的杨副将听见后边两人对话,回头看了一眼,笑呵呵对身旁的容烨道:“这君家二小姐倒是懂得世子的心思。”

  容烨笑了笑,没有说话。

  “可要派些弟兄去山中给您还有公主猎些野兔来?”

  他收了笑意,道:“不必,传令下去,今夜任何人不得出大营半步,违令者军法处置。”

  君初瑶听见这话,抬头看了眼前方愈加蜿蜒的山路,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她从前听师父提过这一带的地形,这里地处梁国境内,接近祁国边界,群山连绵,且多数都是拔地而起的险峰,而在这其中,只有一座山是常人有可能攀爬翻越的。

  山本无名,是因为当地的一些传说才有了个听上去有些可怖的名字,曰“送魂”。传说这山中每到夜里便会有鬼火出现,发出勾人魂魄的叫声,而被勾走了魂魄失去心智的人,便会一路走上山顶的送魂台,跳下去摔个粉身碎骨。

  送魂山中送魂台,送魂台上送魂歌。

  听来确有些神神叨叨。

  那时她问师父:“这传说当真?”

  老头子放声大笑:“夏夜常有鬼火倒是真,勾人魂魄却是假。为师年轻时游历各大山川,便曾上过那送魂台,还得了奇遇。”

  “何等奇遇?”

  “秘密。”

  她边走边回想师父所言,觉得自己此刻应正身处送魂山中,而容烨也一定知道送魂山的传说,为避免在军中传出谣言多生事端才下了这道令。

  入夜后,山中除了偶有几声狼嚎外倒是安静得很,也并无传闻中什么勾人魂魄的怪叫,但君初瑶却难以入眠,一直思忖着师父口中的“奇遇”。翻来覆去踌躇许久,见一旁的容泠睡着了,她才终于下定决心要探个究竟,轻手轻脚出了营帐。

  谁知容泠睡得并不安稳,这刚睡一会便醒了过来。

  容泠醒来发现君初瑶不在,起初也没在意,可过了许久也不见她回来,便开始担心起来,跑到隔壁大帐门口对看门的士兵道:“我有急事要找烨哥哥,你们让我进去。”

  士兵正欲放行,里头容烨已听到动静,起身出来了,看这样子,估计是和衣而眠的。

  “怎么了?”他问出这话时,已隐隐猜到是与谁有关。

  “初瑶姐姐不见了。”

  “我知道了,你回去睡吧,此事无须声张。”

  容泠见他一脸淡然的样子,急了:“哥哥你得马上派人去找呀,这万一…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

  “放心,我这便去。”

  容泠转身回了自己的营帐,掀开帐门时突然愣了愣,刚才哥哥说什么来着?不是“我这便派人去”,而是“我这便去”?

逢雨林遭变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那个和亲失败的公主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那个和亲失败的公主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