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结局403
在周嫔还有沁莲的目光下,总管公公让宫人倒好了酒,端到周嫔和沁莲面前。
“请吧,周嫔娘娘。”
他在一边道。
周嫔国色天香的脸不复从前,她看了一眼,沁莲还想张嘴,周嫔一把拿过酒杯,一口喝了下去。
“主子!”
沁莲眼晴红了,慌忙扶着主子。
“没事。”
周嫔挥开她的手,没有让她扶,喝下毒酒这一刻她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了,她并没有觉得如何,她不让沁莲扶着自己,她看向总管公公还有其它的人。
不等她说什么,她神情一变,手快速捂肚子,痛,她整个人一跌倒在地上,嘴角流出黑色的血。
这时她笑了,她知道她的大限到了。
她想笑,笑不出来,她没有再看总管公公等人,她转向沁莲,伸出手。
沁莲一见扑了上去。
周嫔什么也没有说,笑了笑,嘴角黑血越来越多,她笑着忽然倒了下去。
“主子!”沁莲忍不住大喊,眼中全是泪,带着红色。
总管公公还有宫人太监看着,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
沁莲眼晴更红,扑在周嫔的身上哭了一会,发现主子动也不动,她颤抖着手伸到主子的鼻端。
不,她脸色大变,整个人一跌。
猛的转身。
总管公公还有宫人太监被她看到,也不以为然。
沁莲红着眼望着,她什么也没有说,恨也好都没有用,主子死了,走了,她陡的起身,冲向放在一边的托盘,她拿起里面的酒壶。
她刚才看到主子喝的毒酒就是从这里面倒出来的。
她要赶紧,她还要服侍主子。
拿到手中,她昂起头,一口喝尽了酒壶中的酒,喝完她丢开酒壶,恭敬的跪在主子的面前。
“主子!”奴婢来陪你了。
沁莲笑了,笑得很开心,笑着笑着她嘴角流出了黑色的血,和周嫔之前一样,她并不在意。
没有多久,她闭眼倒下。
“主子。”
死去前她还叫着主子。
总管公公还有宫人太监捡起了沁莲丢到一边的空酒壶,他们相视一眼,总管公公示意宫人上前看看。
待知道周嫔主仆都死。
“派人禀给陛下,周嫔娘娘还有这个宫人让人进来送出宫吧。”
总管公公非常平静,宫人和太监哪敢说什么。
周嫔和沁莲还有其余宫人的消失在萧绎的口谕下没有人怀疑什么。
没想到这个周嫔病得这样重,被皇上送出了宫,等不久之后周嫔的祖母病重去世,周嫔也病得很重,更没有人怀疑。
这病重的人还真是多。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怀疑。
也有人怀疑,主要是先是静贵人又是春贵人现在又是周嫔,宫里除了低位的嫔妃就玉嫔了,只是有皇上的口谕,再是怀疑又能如何,找不到周嫔,无法得知真相,杜宛宛虽然不知道全部的事。
但也知道春晓被关了起来,周嫔被赐死了。
具体的她没有问,那个男人似乎不想说,她想着等那个男人想说的自会告诉她,太子萧煜从忠亲王那里知道一点。
又从自己母妃那知道一些,也从父皇那又知道了些,宫外也有人怀疑。
周嫔的祖母还有老嬷嬷死之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的。
日子就这样
日子就这样过去,长公主还有太后娘娘带着人回京,太后更是回了宫,满朝文武大臣子还有后宫各人在宫门口迎了太后回宫。
杜宛宛因为有孕没有去。
只在事后听说了,听了几个孩了说很热闹,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太后当初离宫里除了身边的人,还带走一个人。
一个在后宫一直没有存在感的人。
宁贵人。
没有多少人还记得的人,宁贵人是最早的嫔妃,只是小产过后就失了宠,专门设了一个小佛堂礼佛,所以没有多少人记得。
宫乱后这位宁贵人大病了一场,一直深居简出,更没有人记得,还是太后离宫前不知怎么记起这位宁贵人,一起带走了。
这次也跟着太后回了宫,杜宛宛和这个宁贵人并没有见过几面。
皇帝去了太后宫中。
太后不知道会说什么,姑姑那里等休息几日会进宫。
她看着眼前的晗儿还有玉姐儿,太子,还有琰儿,太后宫中,萧绎和太后说着话,这对天下最尊贵的母子俩很久没见,难得一起说话。
宫人太监都退下。
这对母子俩也没有说什么,太后先说了一些在宫外的事,萧绎听着,没有说,等到太后说完,萧绎把近段时间发生的事告诉太后。
太后听到杜氏又有了,只觉得杜氏命好得没边。
也不想说什么,看一眼眼前的皇帝更是懒得多说,在宫外的这些日子,她看穿了很多事。
她是太后,皇帝大权在握,很多事都轮不到她操心,想到周嫔还有春贵人静贵人的事。
她问起眼前的皇帝。
她主要是就是想问一下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宫外她就听到了。
有些事在信中说过,有些没有来得及。
她要亲自问问。
“母后不用管那些,朕心中有数,有些事朕现在不想说,到时候再告诉母后。”不想她的皇帝儿子显然不想告诉她,更不想让她多问,不想让她管。
太后脸色不好,想说什么。
萧绎直接叉开话,说起别的事。
之后太后试图再提,萧绎都不让她多管,太后只好作罢,只是脸色不好就是,萧绎也不在意。
过后,太后也想过打听,可惜什么也打听不出来。
过了两日长公主入宫,不知道和萧绎在御书房说了什么,接着长公主到了太后宫中,不知道和太后说了什么,太后再没有管别的事。
长公主离了太后的宫又见了杜宛宛,还有太子几个。
南阳郡主也一起进了宫,带着小县主。
那位宁贵人杜宛宛最初还有点担心,不想这位宁贵人一回宫又深居简出起来,像以前一样,整天在小佛堂礼佛。
太后和长公主回宫,萧绎挑了一个日子举行了宫宴。
宫宴上杜宛宛和萧绎一起,宫宴后晗儿和玉姐儿一日日好起来,好得差不多,玉姐儿出了宫。
回了南阳郡主府。
杜宛宛很是不舍,可纵是再不舍也不可能一直留玉姐儿在宫里,只是这段时间玉姐儿在宫里让她有些习惯了。
玉姐儿虽出了宫,杜宛宛心里放不下,每日都会派人传话进宫,萧绎也纵容着。
随着萧晗赵玉身体好起来,女学又重新开始。
大公主曾经的伴读因为大公主成了庶人无法再入女学,其余的伴读陆续入宫,大公主的事过了太久。
已经没有多少人提了。
孩子们陆续长大,有了自己的玩伴,也有自己的想法,杜宛宛也放开手,她也不得不放开手。
只因,她的肚子大了起来。
在过了年不久,肚子更是越来越大,没几日就要生产。
二月二龙抬头。
杜宛宛经过一夜,生下又一个小皇子,当今三皇子,萧阳。
宸贵妃生下三皇子,这样的喜事,宫里宫外都极为高兴,小皇子又多了一位,天下也更稳妥。
三皇子萧阳洗三后皇上就赐了名。
满月后直接大赦天下。
天下人都高兴不已,曾经的地动,还有关于宸贵妃娘娘独占皇宠,祖宗示警还有老天爷示警的话再没有人提。
从三皇子出生,到半年,过得极快。
三皇子是一个格外安静的孩子,倒是不调皮,喜欢睡觉,不像二皇子萧琰,杜宛宛也没那么累。
萧绎也很喜欢这个三皇子。
他本来想逗一逗这个三儿子的,总管公公来了。
“陛下。”
“嗯。”
看到总管太监,萧绎和杜宛宛说了声走了出去。
到了外面,他才看着总管公公:“何事?”
“陛下,静贵人还有春贵人已经不行了。”总管公公也看了眼四周,对着陛下道:“陛下你看?”
“不行了?”
萧绎一听皱起眉头,脸色一沉。
“是,陛下,已经不行了。”总管公公听罢,抬起头来小心的道。
“确定不行了?”
萧绎盯着他。
“是。”总管公公点头。
“算了,不行就不行吧,都弄清楚了?”萧绎想到什么想要开口,过了会又没有,反而问起别的。
“都弄得差不多了。”总管公公知道陛下指的是什么,他赶紧道,为了让皇上满意,他可是和忠亲王一起想尽了办
起想尽了办法。
“既然都弄清楚了,就这样吧。”听到都弄得差不多,萧绎没有多问,只要该问的问清楚,那两个女人他本来就没有准备一直留着。
那两个女人早该死了。
只是为了一些事才拖着。
“是,陛下。”
总管公公也明白了陛下的想法,再没有担心和负担。
想到那两位,很久了,一直不愿意把所有的说出来,让他想尽了办法,现在,哼,皇上吩咐下的药起效了。
现在时间到了,两个人也不行了。
好在该问的都问得差不多。
皇上一开始就不准备留下这两位,他一清二楚,皇上要他们下药,还是他找的药,那两位什么也不知道。
再想到那两位口口声声要见皇上,平时两人自觉自己知道得多。
总管公公又俯身:“陛下。”
“还有什么事?”萧绎不知道还有什么事,他还想回去陪心肝。
“陛下,静贵人还有春贵人想见你。”
总管公公就知道陛下的态度,果然。
“不见,朕去见她们作什么,没有必要。”萧绎并不想去见,那两个女人知道太多的事,不止是留不得。
他作为天子,作为皇帝,最不能容忍就是这样的人。
他不可能留下这样的祸害,该死还是要死,要是换成以前他可能会去见,现在他不会去。
哪怕她们要说什么,他自觉只要知道一些,多的知道不知道他都有自信,何况已经问得差不多了。
总管公公早有所料,并不意外。
萧绎让他到时看好那两个女人,直到断气。
总管公公颔首,脑中想到那两人的样子,皇上的想法他是知道一些的。
那个静贵人和春贵人太诡异。
他其实也不赞成皇上去见。
静贵人的娘家早在一年前就被入处置了。
天牢。
仍然是天牢,静贵人和春贵人一直没有离开过天牢,她们老了很多,身上也没有曾经贵气,不过应该说完全变了一个人。
曾经认识的人到这里说不定认不出两人。
她们躺着,脸色腊黄,头发花白,身上又瘦,陷入了昏迷,天牢外面,站着侍卫太监还有萧平。
总管公公到后,看了一眼里面,示意了一番,天牢的门打开。
他挨着进去。
“皇上!”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声音,还是到了时间,春贵人忽然睁开了眼,从昏迷中,她一下看到总管公公,马上激动起来,想要伸出手,可是她哪里有力气,整个人躺在天牢。
“皇上说了不会来。”
总管公公也不管春贵人能不能听到,打断她的激动。
“皇上!”
春晓没有想到皇上不愿来见她,她可是知道未来的,不等她说,她眼前一黑,忽然她想到什么。
她和静贵人那个女人病得一模一样,她早就怀疑过,再想到皇上不来见她,她知道的好多都说了。
她有些明白,想说什么,来不及了,她知道自己马上要死,她后悔,恨,不甘,她拼命想要清醒,只是不行了。
她后悔穿越,是的。
在后悔中,春贵人闭上了眼。
总管公公冷眼看着躺在天牢,不成人样的春贵人闭上眼,而后他挥了挥手,自有人上前收拾,他走到关着静贵人的天牢。
静贵人也睁大了眼,像是要说什么,总管公公同样把皇上的意思说了。
静贵人比春贵人怀疑得早,临死前,她不怪任何人,也不怨恨谁,只是后悔,她突然看到曾经的自己,她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下一刻她睁着眼断了气。
总管公公看着,上前一步,试了一下鼻息,他回过头:“静贵人和春贵人一起断了气。”
他说完走开,出了天牢。
天牢里发生的,静贵人和春贵人的离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萧绎下了一道旨。
没有人再提春贵人。
再多的怀疑在皇权下,没有人吱声,再说只是一个贵人罢了,还是宫人升的,静贵人的死更引不起人的注意。
因为在其他人的眼中,静贵人早被赐死。
与刺杀太子的刺客有关,犯了大罪,理应赐死。
萧绎得到消息,什么也没说,夜里,他把一切告诉杜宛宛,杜宛宛这才知道一切,他知道心肝早想问。
只因他不说就没有。
他一早就决定事情结束再和心肝说,比如现在,说完,杜宛宛很是觉得不可思议,萧绎细细和她说着。
杜宛宛也不再惊讶。
对于两人的死,她没有过多的探究,不知道是不是静贵人春贵人还有周嫔一个个出事,后宫再没有人敢做什么。
玉嫔也变得深居简出。
几个良人才人美人更不用说。
宫里平静,宫外也是。
几年后。
太子萧煜成了少年,昭阳公主萧晗也长大了许多,赵玉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二皇子萧琰成了真正的熊孩子,三皇子萧阳也长大,忠亲王更是可以选妃了。
今年,又到了草原进贡的时候。
曾经统一的草原在几年前又动乱起来,萧绎派了人平乱,之后草原最大的部落被分裂,其中最大的部落归顺朝廷,每年就会来朝贡。
今年是
今年是部落的大王子来进贡。
这位大王子据说很是英武,长得高大壮实,能只手射大雕,随着这位大王子带着进贡的队伍入京。
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
去年这个部落唯一的公主草原最聪艳美丽的公主被当成礼物送来,被萧绎拒绝了,很是没脸还想找杜宛宛,被萧绎让人拦下,送了回去。
不知道萧绎还做了什么,那个公主没有再来。
杜宛宛几次问萧绎,萧绎都不说。
杜宛宛便不再问。
太子还有晗儿几个又跑出了宫,听着晗儿说起这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入京的情形,杜宛宛摇了摇头。
晚上萧绎回来,她问了问,把晗儿的话说了出来。
晗儿很是不待见那位大王子,觉得长得太黑。
杜宛宛想笑。
说完,她看萧绎皱着眉若有所思,问他怎么,他又不说,不过没等多久她知道为什么了。
在宫宴上。
这位草原归顺的部落大王子直接道,想娶一位公主。
当场杜宛宛脸色就不好。宫里就一个公主,就是她的晗儿。
她怕皇帝把晗儿配给那个大王子,她不是有什么偏见,只是晗儿还小,草原气侯多变和中年完全不同。
她不想她的晗儿去受苦。
只是当着人她不好说什么,感觉到各色的目光,她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准备私下问一下皇帝。
好在那位大王子说完没有再说,长得和传闻差不多。
萧绎回来,她便问起她,到底怎么想,那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是不是真的想要迎娶公主。
他说是。
她问他难道真把晗儿嫁到草原上。
萧绎笑着摸了一下她的脸:“你想多了,心肝,朕最心爱的公主朕怎么可能舍得。”
杜宛宛一听,放下心。
也不再问他会怎么做。
这位大王子没有在京城呆太久,走之前,萧绎下了旨。
封了一个大臣的女儿为公主。
嫁到草原为大王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