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穿越重生] 《与权臣弈情(重生)》作者:拂雾森眠【完结+番外】
文案:
官家闺秀孟锦年因为父亲落难,被权倾一时的大都督杨飒趁机巧取豪夺。
日久天长,她意外得知杨飒之所以娶自己,是因为自己与他的“白月光”相似。在一场叛乱当中,孟锦年被挟持身死,本以为能够彻底结束两人的复杂纠葛。
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居然穿回了十年前。
而年轻时候的杨飒,不过是个草根军户,他再次被乔装改扮的孟锦年吸引,却发现她竟然厌恶自己。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她了?
十年后的杨飒:“……”
巧取豪夺走向悲剧的感情,再来一次修成正果的历程。
“他们之间的种种纠葛,物质的,情感的,精神的,他们之间的挣扎、对峙、相持,以及妥协,以及和解。其实,我并不比任何一棵庄稼知道得更多。”
食用指南
1、1v1,结局合,感情慢热。
2、涉及穿越情节,女主一共穿了两次。
3、梗老,剧情狗血,感情甜虐。
4、不喜误入,口下留情。
排雷指南:
1、男主不是好人,至少并非传统意义的好人,否则巧取豪夺也就不存在了。
2、男女主之间有误会,误会很大,但这才是矛盾的起源。
3、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起源、磨合、深刻,意在探讨两个人情感的可能性。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孟锦年,杨飒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楔子
永明四十一年,春寒料峭。
京师正西坊一号,往南就是琉璃厂,往北是教坊。咿咿呀呀的声音传来,挑着杂货的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声悠悠回荡。
偏偏中间的这所别院,空荡荡的,干净寂寥。
一位姑娘立在廊下,身着白色披风,微微仰头出神。
院墙爬藤的叶子绿意满眼,青瓦白墙攒着雨后的雨水。
一位老嬷嬷出来,给她披上披风,她立在廊檐下望着浅浅淡淡的云,身形单薄,宛如随时能够被风吹走。她忽而掩帕咳嗽起来,手腕处的赤血玉镯晃动,衣摆轻扬。
老嬷嬷格外心疼,叹道:“姑娘,这里风大,咱们进去吧。”
孟锦年望见绣帕里的点点红梅,心头似是被柳絮挠了挠,喉咙里又有些痒。咽下一口腥热,她清了清嗓子:“不碍事。”
陈嬷嬷拿过帕子查看,顿时心头一惊,急道:“姑娘,怎会如此?难道是因为大人要——”
“嬷嬷,”锦年打断她,淡淡道,“与这件事无关。”
上次落下的病根,大夫说戒思戒虑,偏偏心不由自己控制。她有意岔开话题,便转身道:“进去吧。”
杨都督与聂王郡主大婚的消息,早就传遍京城。
锦年即便不想知道,也总有人透露给她知道。
杨飒早年只是个军户,但左右逢源,又在抵御蛮夷之战护国有功,从而扶摇直上。又因救驾有功,一举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炙手可热。
孟锦年的父亲孟庆东,时任朝廷的六科给事中,一年前意外出事,被牵连到一桩文字狱里。大兴开朝以来,圣上逐渐敏感多疑,文字狱数不胜数,一旦被卷入就再难翻身。孟锦年奔走相求,求路无门的情况下,她的叔父找到了大都督杨飒。杨飒的身份举足轻重,深受圣上器重,锦年亦有所耳闻。
但叔父孟庆南只带回来一句话:“他指名要见你。”
叔父搓了搓手,目光闪躲。孟锦年心底蓦地一沉,但无从选择,第一次去,她没见到杨飒。在花厅的座椅上等了又等,茶水凉透,侍从只跟她说:“这是大人给姑娘的信,说是姑娘考虑考虑。”
锦年带着侍女回去,就着烛火拆开了信。
里面的字句很简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指甲刺痛了掌心,锦年盯着粗狂的草书,陈嬷嬷几乎跳脚。她却按住信封,说了句“我答应”。孟庆南喜不自胜,忙去大都督府通禀。
夜间陈嬷嬷握着梳子给她梳发。
长发披在肩头,陈嬷嬷梳了几下,忍不住哽咽起来:“姑娘,我的姑娘……”
“再问问二老爷,有没有别的办法……姑娘怎么能……”
“嬷嬷,”锦年的声音很平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二叔没有办法,这已经是下下之策。若是此事不成,家族覆灭,我也逃不过……”
最后一句宛若叹息。
自母亲去世后,孟家大大小小都是锦年操持的。孟锦麟已经多日不见踪影,往日他那些狐朋狗友,求了个遍也无人理睬。世态炎凉,孟锦麟苦闷之下,多日买醉,宿在一处客栈。锦年托人前去打点过,暂且无碍。
去见杨飒的那日,锦年叫来府中的管家,嘱咐交代一应事宜。
永明三十九年的冬天,她记得很清楚,那日京城的街道上下了雪。
一辆马车从远处驶过来,停在大都督门前,街道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印。
有人掀开轿帘,锦年弯腰下车。
白色狐裘的斗篷下露出一只手,沿着衣袖往上是水蓝交领短袄,随着下车的动作葱绿地妆花纱襦裙轻轻摆动着。
案几上公文一大堆,高台烛火一颤一颤的,外面的风夹杂着雪偶尔拂进来。有侍卫来报:“大人,孟家姑娘到了。”
男人眉眼不动:“让她进来。”
似乎是过了许久,似乎也没有多长时间,锦年带着风雪和寒意走了进来。脚步很轻,她抬手取下斗篷,露出霜雪般的皓腕。
“锦年见过杨大人。”她行礼。
面前的男人低着头随手翻动公文,没有抬头,余光却仍然能够瞥见她耳边晃动的耳坠子。特有的香气隐隐约约飘了过来,他没有动。
孟锦年行了个礼,见杨飒没有出声,亦沉默着。她能感受到门外的风雪,门内却是暖融融的一片,烧了炭火。
杨飒漫不经心地翻动着公文,微低着头,脸部的线条有些冷峻。他明知道她来了,却不动声色。
锦年听过有关杨飒的传闻,权势滔天,排除异己;曾经抵抗蛮夷,甚至茹毛饮血。锦年其实见过杨飒一次,远远地,隔着街道层层叠叠的人群。他一身铠甲骑着马,被簇拥在中间,周身带着从战场下来的煞气。
但因为离得远,看不清楚面容。
而这次见面,他不过是个普通的英俊男人,轮廓鲜明,正处在成熟的年纪冷漠、深沉、从容却又有点刀尖饮血的血气。
锦年的心沉了沉。
他这样的人,要什么就是什么,不会接受讨价还价。
等待的时刻是难熬的,有求于人并等待的时刻,愈发难熬。
锦年来之前已经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却还是像站在悬崖上一般,而心头时刻悬着一把刀,刀尖正对着最薄弱的地方。
不知等了多久,杨飒终于停住动作,却还是没有正眼看她。
“过来。”一贯的低沉和冷漠的声音,符合大都督不近人情的传闻。
孟锦年没有动,攥着手帕的手指紧了紧,她开口:“杨大人——”
“把镇纸给我。”墨玉镇纸骤然滚落,在地毯上翻了个翻。
杨飒打断了她的话,后背微仰,一只胳膊搁在案几上,另外一只搭在腿上的衣袍上。
他盯着孟锦年,眼眸幽深。
这次的僵持,不过一刻钟。
锦年微微蹲下身体,握住那一方冰凉的镇纸,刚递过去就倏然被人扣住手腕。她心里一惊就要挣扎,却猛地被人拉过去。
一抬眼正对上一双锐利的眼眸。
呼吸交缠,忽然就置身于陌生男人气息的氛围里。一只大手扣住她的手腕,另一只手揽在她的腰部,鼻尖对着鼻尖。
以一种半强迫的姿势把人抱在话里,唇与唇几乎就要碰上。
杨飒嘴唇上下动了动,目光压迫包含莫名的意味:“我从来不勉强女人。”换言之,既然她已经做出决定,就不该再抗拒。
话虽如此,锦年的抗拒是下意识的反应,她把脸退开一点,咬到舌尖的痛感让她清醒了许多。
“锦年知道。”
嘴里已经有了血腥味,身体微微颤抖着,她用尽平生的力气抑制住自己。
最后只是被压着亲,陌生男人的气息,强势而粗暴的撬开她的唇舌。门外风雪呼啸声,门内炭火燃烧,手腕被按住。面前是他蕴藏着风暴的眼眸,和灼热的气息,她被动地承受这一切,只觉得时间很慢。而自己仿佛脱离了躯壳,立在一旁,冷静而疏离地望着一切。
唇舌麻木,杨飒箍着她腰肢的手一用力,终于停下死死地抱住她。
他呼吸粗重,喘息着仿佛在抑制什么。锦年舌根酸痛,唇也发涨,她任由杨飒抱着,望向横梁的目光空洞无神。
锦年闭了闭眼,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碎了,完完全全。
灯笼在府门前摇晃着,呼啸的风里雪花扑过来,孟锦年披着斗篷走到外边。她抬手捋了捋衣领,天色渐渐趋于明朗的趋势,京城仍是一片静谧。
身后匆匆的脚步声,一个方脸男子奔过来道:“大人有令,命在下送姑娘回去。”他又靠近了一些,掀起轿帘让孟锦年进去,低声道:“大人说了,姑娘有三日的时间收拾东西,其余的不必带,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只是从此以后,京城便再没有孟家姑娘此人了。”
锦年脚步一滞,什么话也没说便上了马车。
委身于杨飒,救出父亲,原是她自己的选择。若是没有后来,或许她就认了。孟锦麟依旧毫无觉察,锦年有条不紊地吩咐一切,收拾行囊。孟庆东之前的门生郑悭忽而上门,锦年在京中奔走,他亦相助良多。
两人在花厅见面,郑悭蹙眉提起:“主谋陷害老师的,主要是房玉坤。可在下调查许久,却发现还有背后指使之人,因而疏通才异常艰难。如若不然,以老师的人脉,不至于无人敢说话……”
“那人是谁?”
“大都督——杨飒。”
孟锦年微微一愣,似是难以相信,下意识道:“我父亲并未得罪他……”声音一顿,她想起孟庆南带回的消息,想起杨飒丝毫不给她谈论的机会。
或许,这从头到尾都是个……圈套。
郑悭见她似眉头紧锁,想到她也不过一届闺阁女子,便要出来奔波承受这样的命运。心下有些不忍,于是又道,“恩师待在下恩重如山,在下再去找些同僚走动走动,说什么也不会让恩师蒙受不白之冤。”
锦年沉默了许久,轻叹一声,起身一礼:“锦年代父亲,谢过郑大哥。”
杨飒给过她选择,可如果背后的人便是他,根本……无从选择。
离开孟府的那天,她最后转头望了一眼,而后转身上了马车。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啦,这个巧取豪夺的梗,想写很久了……
一如既往,希望你们会喜欢。
不过与上本不太一样,小天使们注意阅读排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