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因为它漂亮啊。”
“呵呵,漂亮的大多数都是仿品。”
这个如果只是用漂亮来判断,那可能要赔得倾家荡产。
“可这个是真的呀,你看这个花瓶好亮的,那些假花瓶才没有这种光泽。”
“而且,假花瓶的做工都很粗劣,就像我家吃饭用的碗,和我用五十块钱买回去盛汤的那只大碗,区别很明显。”
董老无语,这个也算她过关吧。
至少,观察力不错,还知道从花瓶的材质和光泽度来判断。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判断力,实在难得。
“这最后一件……”
没等董老说完,林小满就打断他:“因为这个东西很干净,而且我拿的时候,您看起来很紧张,生怕我把它碰坏了。”
“它放在博古架靠右,是您伸手就可以拿的位置。我猜,董爷爷肯定很喜欢这个东西,而且经常把玩。”
最后这个白玉卧马摆件她拿的时候是踮起脚伸手去够的。
估计董老在一旁是看得心惊胆战。
“哈哈哈, 小丫头观察得果然很仔细,竟然连我的表情都注意到了!”
虽然是投机取巧的判断,但不得不说,这丫头不仅有眼色,还有胆色。
就算是钱金宝那老小子,看见他这么紧张一件玩意儿,也不敢轻易伸手去拿了。
这丫头倒好,她就是垫着脚,也非要把东西拿下来。
就不怕他怪她鲁莽吗?
万一摔坏了呢?
“所以,三件我都可以拿走吗?”
“嗯?你说什么?”
冷不丁从小丫头嘴里听到这么一问,董老愣是没反应过来。
“您刚才说只要三件里有一件真品,就归我。那三件都是,不是应该都归我吗?”
“哈哈哈,你这丫头倒是算得一手好账!”
“三件都想要,也不是不可以。”
董老摸了摸胡子,眼睛一转,
“小丫头,你拜我为师,我教你鉴宝,这三件就但做师父给小徒弟的见面礼。如何?”
看出这丫头是个小财迷,他心里就有底了。
虽然他董成瑞的名头说出去,多的是人拜倒门下,可真正想找个资质尚佳的人传承衣钵却是很难。
像林小满这样既带气运又有天赋的,恰恰是他想找的人!
他原本绝了收徒念想的,这会儿心思一下子又活络了起来。
“鉴宝是什么?”
“就是鉴定宝物,比如你那只青花折枝碗,如果你学会了鉴宝,自己就能判断真假。”
“还有我博古架上这些收藏品,你也可以靠所学知识去鉴别,而不是瞎猜乱蒙。”
可我蒙对了啊!
林小满在心里默默补刀。
当与此同时也忍不住心喜,简直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啊!
就她自己靠着一本《鉴宝指南》,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系统的终极目标。
可如果有师父指导,加以系统辅助,那她的鉴宝能力绝对是一日千里。
“你不是小财迷么,以后成了鉴宝大师,再去逛古玩街的时候,捡漏还不是家常便饭?”
董老笑眯眯的像拐小孩的大灰狼。
咳,最后一句话是他骗小孩子的。
如果真这么容易捡漏,那那些鉴宝师不早就腰缠万贯,富得流油了?
事实上,捡漏这种事真的可遇不可求。
谁都不是傻子,真正的好东西,有几个人会拿出来贱卖?
古玩街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都是假货,真正的那百分之一,你一生能遇到一次,那就是运气了。
不过,小丫头本来就运气好,多捡几次漏也有可能,他也不算完全忽悠她。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林小满才不管这老爷子怎么忽悠人呢,她双腿一曲就跪了下去,双手撑地,对着董老就磕了个头。
那机灵劲儿,直把董老看得眉开眼笑。
“好好好,你这丫头实在!”
各怀心思的一老一小一拍即合,从书房一出来,就向钱老他们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这,这怎么可能?”钱老眼睛都瞪圆了。
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老师您这也太偏心了吧?我当年好说歹说,你都不肯收了我,结果一个小丫头片子,什么都没给,您就收下了?”
这简直就是同人不同命啊!
气死他了!
“你以为我收徒弟是图徒弟那点儿孝敬?”董老冷笑, 肤浅!
“额……我不是这个意思。”钱老哭丧着脸,他只是为自己打抱不平啊。
“那你是什么意思?就算我图徒弟的孝敬,我也不会收你。”
“为啥啊?”是因为我自己已经有自立门户的本事了吗?
“你说呢?”
是因为你资质太差了!
不是他打击钱金宝,在鉴宝一途,这老小子能迈过高级鉴宝师那道坎儿就是烧了八辈子的高香了。
不过,他都这把年纪了,估计是没希望了。
“你连一个青花折枝碗都鉴定不出来,还想让我收你?”
“你觉得我会做砸自己招牌的事儿吗?”
“老师,不带这么损人的。”我好歹从你那偷师不少,也唤您一声老师啊!
“我在京大当教授的时候,学生多了去了。”
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董老毫不留情地补刀。
是是是,您说得是。
眼看着钱老都快哇地一声哭出来了,林小满心里为他点了根蜡。
董老看着严肃刻板,实际上,那张嘴能毒死人的吧?
【021】教导
“老师,您也不用这么过河拆桥吧?”
一顿午饭都没吃上,就要被赶下山,钱金宝心里充满了怨念。
他这到底是有多想不开,才带小丫头来见董老啊?
结果连口热的都没捞着(烤红薯静静地看着你),白给人家送个关门弟子!
“你想留在这吃白食?”董老冷眼看他。
他留着徒弟是为了教导,留个吃白食的算什么?
何况,这几年他一个人清静惯了,最讨厌钱金宝这种叽叽喳喳的性子。
叽叽喳喳的钱金宝:“……”
“我带了酒还有肉——”
怎么能叫吃白食?
“带来是给我的?”
“当然是孝敬您的!”
“那不就结了?”董老摊摊手。
“什么意思?”他怎么没搞明白呢?
钱老摸了摸脑袋。
“既然是孝敬我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不过,董老也只是嘴上怼人,钱老死皮赖脸要留下吃饭,他也没真拿着扁担把人赶出去。
董老这人讲究,灶房都砌得敞亮,柴火堆了半个屋,点火的柴是干燥的谷草,烧的是木头和竹竿。
林小满自告奋勇烧火,董老主厨,司机叔叔打下手,钱老就光顾着添乱了。
“去去去,别碍手碍脚的!”
在钱老剥坏了一根莴笋之后,董老终于发火了。
“那啥,小满,我替你递柴?”
被嫌弃的钱老挤到灶门前,可小成却冷眼看着他。
“钱老,这里有我和小满就够了。”
灶门前暖和,他担心小满冻着,所以也没抢着要烧火,只在一边替她把大一些的竹竿踩破。
“咳,那,小满会烤红薯吗?我去筐子里挑几个,给我埋火堆里呗。”
钱老除了眼馋董老的手艺,就馋这香喷喷的烤红薯了。
“钱老,太多了,埋不下。”
林小满一头黑线,这钱老也真是个活宝了。
没看见她师父脸都拉得老长了吗?
就连上桌吃饭的时候,董老也没给他好脸色。
他自己一个人自娱自乐倒是吃得非常高兴。
既然收了林小满做徒弟,老爷子就闲不下来了。
吃过饭休息了大约半个小时,林小满就被老爷子叫进了书房。
“开蒙了吗?”
“念了一年幼儿园。”
这时候念的幼儿园,根本不像二十几年后那么正式。
林小满记得前世自己念幼儿园那会儿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雨太大了,不去。
日头太毒了,不去。
有个头晕脑热不去,各种各样的理由,都可以请假。
反正家长只要一去学校,就能把孩子领回家。
整天在学校也不过是学数数,然后简单的学点汉字,比如上下左右。
大多数小孩子,在幼儿园都是混日子。
“学认字了吗?”
“学了一些,我邻居阿姨是老师,教过我认字。”
前世她三岁就开始跟着燕子阿姨学数数,五岁已经能数到一百,简单的加减法甚至是九九乘法表都没问题。
“写几个字我看看。”
董老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个薄薄的笔记本,又扔了支钢笔给林小满。
看着她坐得端端正正地写字,他方觉头疼。
完了,只顾着收个小徒弟高兴,倒是忘了她年纪太小,大字不识,这该如何是好?
是先教她读书写字呢,还是教她鉴宝?
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就算教鉴宝,也无从教起吧?
整个下午,董老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林小满却在他的书房练了一下午的字。
到最后,董老才发现,女娃娃人小也不是没有好处。
这不,记忆力挺好,他教的字,只一遍她就记住了,而且不用他一笔一划地指导,她自己就会照着书临摹。
他这里也没什么教科书,只找了自己闲来无事写的鉴宝笔记让她照着抄写。
这本笔记他还专门起了名儿,叫《鉴宝入门手册》
正好,边学认字,边学初级知识吧。
林小满也有些头疼,搞得跟小学生抄作业似的。
如何区分古玩和文物?
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大类。
可移动的可分为石器、骨器、玉器、陶瓷、青铜、铁器、木器、书画等;
不可移动的为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窑址、岩画、大型雕塑等。
凡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纪念价值额文化遗迹、遗物均属文物,而古玩,指的是文物中可移动的部分。
比如:陶器、紫砂、瓷器、玉器、珠宝、家具……都属于古玩。
“师父,您可以举一两个例子吗?”
“比如长城,听说过吧?首都的那个,不到长城非好汉?那就是属于文物。”
“而你带来的这个青花折枝碗,就属于古玩。”
“鉴宝,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年代的判定,就拿你的碗做例子,一看见青花碗,首先最熟悉的应该是元青花,其次是明……”
“第二是确定名称,知道名字,才更有利于判断它的器型和用途。”
“第三是判断产地,如果是陶瓷,那就要看它是哪个窑场烧出来的。定窑、官窑等都要了解清楚。”
“最后是看留存数量。物以稀为贵,这不用我教,你应该都知道。”
“……”
师徒俩在书房一待就是一下午。
太阳都快落山了,林小满还听得津津有味。
董老才不管她听懂了多少。
反正,入门的知识,他就只讲一遍。
她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以后就只能自己去查阅资料了。
“你这个青花折枝碗,全名应该是青花折枝花果纹墩碗。元青花目前为止还没出过这种大碗。此碗是明永乐年间烧制的。”
“师父,属于哪个年代到底怎么判断啊?”
总不能因为以前没出土过元青花大碗,就断定这是明代的吧?
似是看穿了林小满的想法,董老又道:
“虽然花卉纹是多个世纪通用的,但折纸花果却是明初才流行起来的。”
“师父连这个都记得清楚吗?”
折枝花果和其他花果有什么不同吗?
反正她是看不出来!
“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特征,你还有得学呢!”
“那这个碗大概值多少钱?”
林小满按照师父的提示,自己悄悄把青花折枝碗做了鉴定。
看着绿屏上的显示的估价,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022】七宝,咱们发财了!
“两千万!”
两千万啊!
七宝,咱们发财了!
两千万就意味着两千积分!
“你眼睛瞪这么圆做什么?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一千万是多少吗?”
董老两指曲起,在林小满脑门儿上敲了一下。
敢情他收了个钻钱眼子里的徒弟啊?
别是以后学会鉴宝了就天天蹲古玩市场去捡漏吧?
那也太丢人了!
“就是很多很多钱。”
她就算现在是个小孩子,也应该知道一千万是她无法接触的多吧?
“是,很多钱。”
董老不以为意,钱在他这里仅仅就是个数字而已。
“你一个小丫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可以给家里盖房子,给我交学费,还可以让我们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林小满掰着指头数。
钱是个好东西啊,用处太多了。
她这辈子的目标就是努力赚钱,买房买车,出任CEO,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
“小丫头还挺孝顺。”董老愣了一下。
这样的单纯的想法,他曾经是不是也有过呢?
那时候单纯只是想吃饱饭,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所以干了与死人打交道的那一行,后来形势所逼,又上山当了土匪。
再之后,土匪窝被炸了,他参加了抗战。
抗战结束,他立了不少战功,手痒想重操旧业,又担心被抓住。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去读书!
读完可以名正言顺地重操旧业,还是打着国家的旗号!
解放之后,他已经在京大声名鹊起了。
再后来,他成了京大历史系的客座教授,成了考古学家,成了享誉国际的鉴宝大师,想求他看东西的人能从山海关排到嘉峪关。
名利双收的董成瑞,已经想不起自己的初衷了。
他只知道,盛名之下其实更多的是祸端。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师父,我以后也会孝顺您的。”
林小满没觉得自己是个多有孝心的孩子,她只是想努力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
“你能把我教你的东西学好,就算孝顺了。”
他也没几年好活了,图的不过是有个人继承自己的一身本事。
“你那碗准备怎么办?”
“当然是卖了换钱!”
林小满想也没想就回答道。
“你这是有多缺钱?”
董老满头黑线。
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小徒弟是个财迷。
但真正教导起来,却又无比头疼。
她一门心思都在钱眼子里,以后不会被人三言两语就骗了去吧?
“师父,人不能没有追求!”
小脑袋微仰,小羊角辫丫头望着老人。
一个五岁的小丫头,脆生生地说出这句话,让老爷子觉得好笑的同时,心里还有那么点儿不是滋味儿。
要不怎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
五岁的小孩儿,就知道钱的重要性了。
“你呀,还是先把你那狗刨似的字练练吧,看着就磕碜。”
老爷子瞅着笔记本上歪歪扭扭的字,只觉得眼睛疼。
他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张扬不羁,极具个性。
林小满看了也艳羡。
可她自己知道自己又几斤几两啊。
上辈子那手字就被她爸嫌弃说是鬼画桃符。
小时候被逼着用小字本练字,结果她贪玩,三支铅笔并着写。
字不但没练好,反而写坏了手。
“师父您别急,我一定好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