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千里送金珠
[古装迷情] 《公主复国记》作者:九斛珠【完结】
文案
十一岁时国破家亡,尊荣公主流落敌国,医毒双修。
转眼碧玉年华,叶凝的目标是——
查清灭国的秘密,光复锦绣河山!
而今敌国后宫篡权主政,局势动荡翻覆
叶凝抱臂含笑,良机难得,岂可错过?
复国之路漫长艰辛,一路赏风景看美男,倒也不负。
内容标签:恩怨情仇 天之骄子 天作之和 女强
搜索关键字:主角:叶凝 ┃ 配角:傅清,君昊 ┃ 其它:
==================
☆、壹 千里送金珠
仲春,杞国京城。天街风细细,杨花雪满衣。
叶凝给刑部侍郎府上的千金诊完病,出门正要乘马车回药铺,就见伙计麦冬从雄武的石狮后闪身而出,小跑过来。
“少东家你的信。送信人急着找你,我就来这里等。”
叶凝拆开蜡封,素笺之上是师父熟悉的笔迹。她读罢内容,将随身药箱交予麦冬,便骑了健马匆匆离去。
绿松巷尽头的角落处有扇小木门,朱漆铜环掩在一树紫藤下,看着并不起眼。然而京师王者富贵之地,瞧着普通的宅邸院落,内里却常别有洞天,藏身其间的也许便是能翻覆朝堂、扭转天下的人物。
推门入内,但见园中春花正艳,枝叶扶疏。
叶凝沿着蜿蜒曲径直至花厅,熟悉的背影倚栏而坐,正瞧着厅旁蜿蜒的清流出神。听见脚步声,妇人回身而笑:“阿凝来啦。”
见师父气色不好,叶凝伸手便探她的脉搏,妇人想要避开,却已被叶凝捉住了手腕。
脉象略弱,却无大碍,叶凝放下心来:“师父又偷懒,怎么都不照料好身体!”
她这位师父在杞国是个传奇人物,易容乔装的本事臻于化境,一身医术更是少有人及,便连太医院中圣手也自愧弗如。漂泊江湖出入宫廷二十余载,得封雅号“药娘子”。样样都好,就是不注重养身健体,平白令人担忧。
药娘子勉强笑了笑,脸色却转为凝重:“阿凝,皇上前日遇害驾崩,杞国马上就要变天了。”
那个昏君……死了?
消息来得突然,叶凝愣了一瞬,笑容僵在脸上。片刻后她才反应过来,握住师父手臂沉声道:“是皇后所为?”
皇后郑婉出身仕宦,极得圣心宠冠后宫,初时她恃宠而骄横行宫闱,渐而公然干政,皇帝亦是纵容。后来两名皇子因“谋逆”被诛,先太子被废,她诞下皇子后权势日隆,亲眷随之富贵。而今瞒丧不报,她真妄想让江山易姓?
药娘子点头,取出枚金珠交在叶凝手里:“带它去云泽,亲手交给公子清。”
金珠有鸽卵大小,通体绘了细密繁复的花纹。叶凝瞧了一圈,摇头:“看不出机关在哪。”
“金珠只有公子清能打开,别看了。”药娘子失笑,又将封信交给叶凝,“到了云泽先找百草堂的林夫人,她会带你去拜访公子清。”
叶凝答允,药娘子便催促:“尽快离京,迟则生变。还有你的身份,切记要掩藏好!”
“阿凝晓得,师父放心。”叶凝收起金珠辞别。
走至门口,药娘子忽然叫住她:“阿凝,如今多事之秋,这半年你留在云泽,不许卷进风波。巫夜的事情不要急于求成,切勿冒险,好好活着最重要!”
叶凝回首,目光清朗明亮:“师父的话阿凝会记着。您定要保重,远离宫闱是非。”她朝花厅里扶栏的妇人挥手作别,目光微黯。
是六年前灭国的那夜吧,喊杀声充斥九霄,巫夜王宫里燃起的大火映红了整个夜空。母后将她和幼弟托付给逃难的族人,也是这般叮嘱:“阿凝,照顾好弟弟,往后寻个安定的地方生活。好好活着,最重要!”
当年那昏君听信郑婉谗言,违逆军心民意和朝臣劝谏,执意调军出征,数月时间便取了巫夜数十万族人的性命,也令杞国数十万军士丧命,怨声载道。
而今他已驾崩归西,那笔血债中还剩着谁?
叶凝握紧金珠,冷笑了一声,咬唇策马。
到了回春堂,叶凝便让侍女当归收拾行装,又同药铺诸人交代了些事情,只说自己要外出寻药,让顾掌柜好生照看医馆。
得知她要离京半年,当归执意随同前往,叶凝便也应允。当归又问:“走前要跟慕公子他们辞别吗?”
叶凝转身叮嘱:“此行保密,不许对任何人说起!”把守口风的事上叶凝管得严,当归闻言吐吐舌头,再未提及。
两人收好行囊后,轻骑简装迅速出城。郊外春光正好,车马辚辚皆是踏青游玩的王公贵族,亦有红男绿女闲游花丛,几分缱绻恬淡,几分明朗惬意。
然而谁又能知道,山雨欲来,风暴降至?
几只春燕飞过柳梢,徘徊流连,叶凝自嘲地笑笑,扬鞭纵马疾驰。
沿途行过,百姓耕作商旅来往并无异常,直至七八天后才传来先帝驾崩的丧讯,举国致哀。尾随而至的是新帝登基的消息——
年仅七岁的君睿奉先帝遗诏承继大统,改元隆安,由定亲王辅政,太后垂帘。
定亲王是君氏硕果仅存的一位亲王。先帝登基时尚有兄弟五人,先后都封了亲王,元佑二十年秋,皇长子、皇三子谋逆,连累了两位,二十四年先太子被废时一位亲王受牵连,发配南疆,其后一位病逝,最后只余定亲王。
这位定亲王年少时得“草包爷”名号,传闻他愚钝庸碌,性格又软弱怯懦,于朝政大事上向来没有主见。
由他辅政无非是个幌子,皇帝年幼,想来实权还是落在了太后郑婉手中。
权势瞬息更迭,不知京城之中,如今是怎样的风雨?郑氏势力更盛,巫夜的事怕是要更加棘手。只是这位定亲王虽得草包名号,却能在几度局势震荡中屹立不倒,想来也并非真的庸碌?
叶凝皱眉,修书一封寄往京城。
-
抵达容城已是傍晚。百草堂地处繁华的南曲街,铺内有位五十余岁的郎中坐镇。叶凝提出要拜访林夫人,便有机灵的伙计引她进了内院。
院中有女童正在花架下玩耍,见有客来,便脆生生叫道:“娘亲,有客人来啦。”
屋内的妇人应声而出,对着叶凝浅浅一福,叶凝将信取出:“药娘子嘱咐我来寻你。”
林夫人便引她和当归入内,命人看茶。
房内布置朴素雅致,不见珍宝器玩,倒是一架古书参差插放,绿签红线甚为悦目。随意看过,有医书药谱,更多的是诗文史籍,琳琅满目。
叶凝喝茶暂歇时,林夫人读完了信,含笑道:“原来是二姐的高徒,还是贵客!怠慢了。”
叶凝讶异:“夫人是?”
林夫人宛然一笑:“令师药娘子正是亡夫的姐姐。”说着从信封中取出封小信给她:“这是二姐给你的。”却原来信中有信。
何事师父不能当面说,要这样婉转表达?叶凝迅速将信读罢,不由在心里暗叹了声“老狐狸”。
信笺简短,上面只说了一件事——百草堂以药传家,林夫人的一双儿女年少失怙无人教导,药娘子琐事缠身无暇顾及,所以要叶凝留在此地传授医术。
叶凝思之犹疑。巫夜灭国的实情才查到半途,留在这里实在耽误时间。沉吟之间,林夫人招手向方才那女童道:“兰儿,带弟弟过来。”
院里一双粉嫩的姐弟携手走来,八岁的女孩笑颜清甜,男童紧跟在姐姐身后,好奇而腼腆。夕阳斜照在院中,姐弟亲昵并肩,走向慈爱的母亲——这样的场景何等熟悉!
叶凝恍惚愣神,林夫人已笑道:“这就是如兰和如松。”
姐弟俩甜甜叫了声“姐姐!”
叶凝有些骑虎难下的感叹,若在京城提及此事,她必会拒绝。可现在……
略一考量,她终究不愿虚应师名,耽误姐弟二人,便断然开口:“师父所托,本不应辞。但叶凝俗务缠身,所学尚浅,况尊府家学渊源,叶凝不敢以师自居。夫人若不介意,我常来指点如兰兄妹便可,拜师之事,却不敢当。”
措辞婉转,语意却是截然,林夫人面露失望,却还是笑道:“那就有劳叶姑娘了。”
叶凝点头,林夫人便将信收起:“二姐托我带姑娘拜会公子清,他就在去此不远的扶归楼,明早我陪你过去如何?”
-
容城仿京城之制设有东西二市,南曲街离东市不远,街边茶楼衣铺林立,糕点酒香扑鼻。紧邻的长乐街上则多卖笔墨字画、珍宝器玩,两街之间客商往来、文人出入,极为繁华。
位于两街交汇处的扶归楼兼具两者之长,三层的楼阁沿街而立,掩在街边的高大垂柳之间,店外壁上镂有一幅江山图,平添气度。往来顾客中,权贵富商、骚人墨客兼而有之。林夫人携叶凝入内去寻白掌柜,却得知公子清有事在外。
白掌柜笑得客气:“等公子归来,我便遣人到府上送信罢。”
两人失望折返,闲谈中叶凝才知道扶归楼后还有片园子,内有十数幢玲珑小楼,亦有几处独门小院供人歇息住宿。
因其闹中取静,出门是繁华街市,入内是清雅园林,是以吸引了许多贵客往来,为公子清赚了无数银子。
叶凝闻之好奇——
在京时她只知公子清是江北药界巨擘,杞国南北各处皆有他的医馆,却不知他还做这些生意。金珠所藏必是宫中秘辛,药娘子要她亲自送来,想来公子清必与宫廷关系密切。
他潜身云泽,关注宫中消息,却又在繁华中开辟一方清幽天地,不知是何等样人?
第二天得空时,叶凝带当归外出一圈,恰好附近有处院子闲着外租,叶凝便和林夫人打个招呼,将院子租下。林夫人盛情挽留不住,只得随了叶凝。
那院中本就家具齐备,后晌时叶凝又同当归去东市买些日常用物,就此安顿下来。
当归整理着房间,听得后巷隐约传来的婉转叫卖和孩童嬉闹声音,喜笑颜开:“这地方真不错,姐姐住在这里,不必再操心京里那些烦心事,正好调养身子。”
叶凝笑而不答。
有些事情一旦成了执念,便是死都无法放下的,哪怕刀山火海,哪怕风雨兼程。
离了京师,未必就得搁置巫夜的事情,当年率军进兵巫夜的正是如今的居于云泽的逸王,那场灭国大祸的起因,或许也能从他那里探得线索?
只是逸王身份尊贵,想从他那里探消息,倒得多花些心思。
叶凝瞧着院里海棠树上正自打架的双雀,扶窗出神。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好久之后,终于开更啦!!希望对各位看官的胃口~~正文之外再放个小段子,博君一笑~~
凝毒术奇诡,所以者何?得异人授书也!东杞京都有寺曰红螺,寺传千年,僧佛鬼神往来。凝尝独游此寺,于苍松间逢老翁,白袍银须,仙骨道风。凝拜之,翁笑曰:“噫!尔骨骼精奇慧根天成,宜习仙术。”乃授金珠,内藏丝绢,有蝇头文千言。凝习之数日,废寝忘食,遂得神技,施毒解毒,出神入化。
——《盛京杂记之诡谈夜话》
盛京杂记作者是个不靠谱的疯癫八卦道姑,可信度不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