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死地(一)2
这又哪里是封拜帖。
——字里行间都是赤。裸裸的挑衅,分明就是时轶下的一封战书!
还亲自下给了他师父见微真人!
谢长亭咬了咬牙,又重头读了一遍。
目光再次落在落款上时,竟然一阵急火攻心,喉头一甜。
他慌忙捂住了嘴,快步走向院中,又吐了一回血。
等再度起身时,赵识君已立在了他身后,静静地瞧着他。
“长亭。”他道,“手给我。”
谢长亭顿时一阵心虚。
他慢吞吞地将手递了出去。
赵识君将他的手腕扣在掌中,放出灵识探了探。果不其然,接着便皱起眉头来。
“你该不会又强行突破了吧?”他问。
谢长亭垂眼:“……是。”
他入门修行不过数年,如今修为已逾化神后期,算得上是道法有成。
可再往上,却迟迟未有进展。方才他一时心急,忤逆天象、强行突破,果然又失败了。
“长亭。”赵识君神情立刻严肃了不少,“虽说师尊闭关后将主事一职交于你,但此举意在让你历炼一二,寻觅机缘,而非催着你立时突破。”
“我们上善门这么大,就算师尊闭关了,不还有十二位长老师叔在么?再不济,不还有我在这里么?”
谢长亭心中轻轻一动:“师兄,我……”
赵识君握住他手,语气却是带着几分严厉:“这是最后一次了。下不为例。”
谢长亭却不知为何,有几分慌乱地把手抽了回去。
片刻后,才答到:“师弟明白。”
谢长亭是凡人出身,也未曾参与过选拔试炼,本不该坐上这仙门首家主事之位。
若不是八岁那年,赵识君在兵荒马乱的京城捡到流浪已久的他,一时心软带回宗门,他恐怕早已横死街头。
数年同窗、朝夕相伴,他对师兄渐渐生出了些不该动的心思。
却一个字也未曾说过。
他师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又是见微真人长子,以后是要得道飞升的。
至于自己,也没有太多念想。
能同对方做一世的师兄弟,再往后,若是还能一同飞升,便是再好不过了。
谢长亭垂了垂眼,将自己的心思收了回来。
“师兄。”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或许是刚吐过一回血的缘故,显得轻飘飘的,“这战书,你应么?”
赵识君一愣:“可,这战书是下给我父……我们师尊的。”
“师尊有感于机缘,正闭关修炼,我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去叨扰他。”谢长亭淡淡道。
“可你的伤……”
“无妨,一点小伤罢了。”谢长亭摇摇头。
话说得很是轻松,面色却有些苍白得有些骇人。
“……左右我也拗不过你。”许久,赵识君叹了口气,“那我便同你一起去吧。”
在一旁偷看的道童闻言,立刻便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也不顾还有旁人在场,一下扑进了谢长亭怀中:“仙君!”
谢长亭先是一怔,随后眉眼便柔和了下来。他弯腰蹲下,笑了笑,哄他道:“一两日便回来了,不会有事的。”
道童哭丧着一张脸:“可、可是……”
“喏。”谢长亭摸了摸他的脸,又从身上取下一枚青绿色的坠子来,放在他手中,“老规矩,替我收着,好不好?”
好半天,道童点点头,勉强压住了哭腔,道:“那、那我替你收着。等你回来时,便还给你。”
赵识君在一旁看着两人。
道童这才惊觉旁人在场一般,顿时不好意思起来,急匆匆地朝回跑去:“仙君我去给你备茶!”
谢长亭起身,注视着他跑开的身影,摇了摇头,似是有些无奈。
一旁赵识君却始终望着他,目光先是落在那张脸上,又朝他身上的血迹看去。
谢长亭其实生得很美,却没有半点美人的脾性。他穿一身紫金长袍、高坐主事之位,底下的人个个噤若寒蝉,更别提抬眼看他。以至于有时,人们会忘了他是何模样。
可日日相对,他忘不了。
赵识君定定看着他方才吐了满身鲜血的师弟,眼底泛起一丝难以觉察的迷恋来。
三日后,上善门回以一封战书,由门主座下弟子谢长亭代剑,前往讨伐时轶及其门派“无名宗”,要亲取时轶腹中金丹。
秋分,悬济山下。
百余名的上善门弟子浩浩荡荡,人马一众,停在悬济山石门前。
山脚下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散修士,等人来了,个个扬着脑袋,往队伍的最前端望去。
只见为首的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马身有两翼,矫健俊美。
他翻身下马,青锋在侧,衣袂飘飘。一低头,乌黑的长发便垂落下来,半遮半掩住额上的美人尖。
正是见微真人座下弟子,谢长亭。
他身旁的马上,赵识君也跟着跃下,向身后众弟子道:“都下来吧。”
又转向谢长亭:“可曾见到时轶?”
“未曾。”谢长亭道,“一路留意过了,只见到几个悬济宗的弟子。”
赵识君便冷笑一声。他将声音微微提高,好让周围弟子及其余闲散修士都能听见:“大约是怕了,连个人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