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近日,祝映安一直未曾接到朝廷的消息,闲来无事,便开始筹划书塾的事。
闲逛了大半天,她的走进了一家笔墨书画店,购置了不可缺少的文具。
“老板,您这里有炭笔吗?”
“有有有,都存了好几年了,一直都卖不出去,可愁死我了。”
“我都要了,可以便宜一点儿吗?”
“可以可以,放价大甩卖!我今年都准备要丢了的。”老板翘着两边的胡子,眼睛一瞪,摆摆手。
祝映安付了钱,走到门口之后又调转了头:“敢问老板,您这炭笔是在哪儿进货的?”
“那时候我到亳州进货时,那店家当作赠品送我的,质量一般,你也就凑合着用用就行了。”
“多谢。”祝映安行了一礼,转身走出了大门。
私塾的牌匾都还没有挂上,祝映安就已经开始准备上课了。傅宁来时,看着外面都还没有个成形的样子,皱了皱眉头。本不想要进去的,奈何里面教书先生说的理论实在是让他有些好奇。
“呐,我们都说呀,这琴棋书画是风雅之事,但实际上,它还有其他的作用。”
姑娘们一脸懵地看着祝映安,这状元郎说话怎么还拐弯抹角的?
祝映安拿出了用炭笔画出来的一幅马车设计图,认真道:“我知道大家大都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但是一直以来画的都是花鸟虫鱼山川河流,还未画过经过自己仔细思考过的的作品。”
姑娘们听着这话,还是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傅宁听了,却是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宫中也常有能工巧匠在宫里做一些修葺,偶尔也会用到炭笔,但大都不会画得像祝映安这么细致。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多数人都会用到工具,但是很多时候工具都会有一个被新的设计替代的过程。”
姑娘们点了点头。
“例如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但是由于它比较重,不利于使用,于是现在它就演变成了指南针。”
“这些东西总是会更新换代,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设计得比较完善的话,更新的速度就会变得有所下降了。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好的设计可以节省整个国家的资源。”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设计新颖且好用的东西总是会比陈旧而且在使用方面有障碍的东西更加受欢迎,即可以使得拥有良好设计的店家更有竞争力。”
“所以接下来这一个月,我们就用来提高用炭笔绘画的功底。”
“为了使得在制作过程中更加方便有效率,设计图必须还得有统一的标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开始制定这个标准。我先说一说我的预设标准,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向我提。”
……
傅宁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还真有人这么做过,他曾经在御书房里看见过有书讲类似的情况,但总是不太相信这么做的可行性。
祝映安讲得很认真,这些姑娘们终于收起了平日里嬉笑随意的态度,开始认真研究起这个新技巧。
祝映安没有规定她们必须要设计什么,任由她们自由发挥。爱美的姑娘们设计起了新式衣裙和发饰,注重实用价值的姑娘们则是开始设计起了生活中常用的小物件。
晚饭之前,祝映安批阅完了所有的作品。她舒了一口气,虽然和她要求的标准还差得有些远,但是相信她们练过之后,便会有很大的提升。接下来,这里就可以交给柳如烟来管了。
她得继续准备,看看下一个月可以做点儿什么,毕竟现在她的银子只出不进,实在是有些让人担忧。
祝映安一出门,就发现皇帝穿着青灰色的衣袍站在窗边,小六子则是在旁边扇扇子。
她被吓了一大跳,连忙行礼:“微臣不知陛下前来拜访,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你还未封官职,和我之间又怎会有君臣一说?”傅宁的声音温润,听不出喜怒。
祝映安的冷汗却下来了,难不成自己将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官职的状元郎?她愣了一下后连忙反应过来:“草民愚钝,不知陛下前来拜访,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啧,还真是个机灵的人儿。让他做工部侍郎,大概是最合适的了。
傅宁装模做样地点了点头,他偏头望向小六子:“宫中可还有炭笔?”
“有,都是上好的材质,大都放着没用过呢!”
“明日送些过来。”
“好嘞!”
“谢陛下赏赐。”祝映安双手握拳,行了一礼。
“你这牌匾?”傅宁挑眉望向了外面。
祝映安挠了挠头:“哈哈,最近的银子比较紧张,就把这个放到后面了……”
“门面还是得有的,明日我让小六子挑两个工匠顺便给你带过来。”傅宁看着面前这个人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祝映安有些恍然,原来这皇帝笑起来还挺好看的,嗯,那就……多看两眼?
傅宁还未曾见过谁这么直愣愣地看着他,一点掩饰都不带的那种……就好像是,在欣赏花瓶一般的那种纯粹的眼光。
他收起了后知后觉的笑容,转身走了出去。耳边还响起祝映安毕恭毕敬的声音:“草民恭送陛下。”
啧,这人或许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
祝映安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很是废柴,就像现在这样,一大群人在等着吃的,她却还做不出一道像样的菜来。若是总是出去吃,这开销她也负担不起,所以最近姑娘们吃的都是什么烤山鸡、靠兔肉啥的。
要说这东西不好吃也不可能是真的,只是这天天吃,总该是腻味了,火气旺的姑娘甚至嘴里都开始起泡了。
祝映安当然也知道这样不太可行,可是她只会做这个……以前在家里时都有专门的厨子,就算她经常到野外去,回来也还是有口像样的饭吃。
她想了想,觉得这做饭不可能会有多难,她早就看过了相关的书,自以为理论基础厚重——于是就开始抄手实干了。
嗯,米饭确实是做得很好,菜看起来也很有卖相,只是这吃起来的味道……嗯。
这不,小六子今天带着来的两个工匠都吃吐了,在挂完牌匾后,一脸菜色地回了宫里。
祝映安自己吃着也知道不好吃,她最最搞不懂的就是,这菜谱里的“适量”“少许”到底是多少……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她都快疯了。
姑娘们在吃了一口菜之后,默默地刨了米饭,然后继续练习去了。
柳如烟则是犹犹豫豫地走到了祝映安面前,又吞吞吐吐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常言道,君子远庖厨,公子不必如此勉强自己。”
祝映安明白了,这是真的做得不好吃了。
“做饭可以让我们轮流来做的,公子不必如此操劳。”
哎,这些姑娘们之前估计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还是直接雇一个厨子好了。
“罢了,我去找一个厨子。”
小六子看着两个工匠一脸菜色地回来复命,有些奇怪,这状元郎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
“二位仁兄,可是遇见了什么困难?”小六子决定还是得仔细问一问。
“无甚困难,牌匾已经挂上了。只是今日吃到了状元郎做的饭菜……实在是,不好说。”那工匠说着,脸色更不好了。
这厨艺不好,也的确是正常事,小六子了然,道:“今日辛苦你们了,陛下说了,特意准许你们休沐两日。”
“谢皇上体恤。”
小六子招呼完,就回到了殿内。
“陛下,今日工匠们说,状元郎做的饭菜……不好说。”小六子经常会事无巨细地把很多细节将给傅宁听,因为他总觉得,这或许有些用处。
傅宁挑眉,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人怎么什么都会做的样子?都说君子远庖厨,这人倒是不怎么忌讳。还是送两个厨子过去好了,他自动忽略了“不好说”那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