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禁海令
[BL同人] 《(陆小凤传奇同人)[西叶]执剑人》作者:宇文觉【完结+番外】
如果青天白云,无暇无垢是真的,那么叶孤城不应该是一个反派,也不应该黑化。
叶孤城和西门吹雪都是很纯粹的人。
可是他做出了逼宫的事。
多少人为他的动机疑惑。
可帝王并不必然等于正义,再大的帝国,也大不过五洋和七海。
如果他和西门吹雪、陆小凤的冲突,不是善与恶的冲突,而是善与善的冲突呢。善与善的冲突,更残酷,更真实,或许更动人,或许西门吹雪的一生受到的影响更大。
《一代宗师》里,提到武人的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里的白云城主,在孤独寂寞里修行,终成绝技,是见自己;找到世间唯一的对手,并有一战,是见天地;以兵谏而对皇帝陈情,大明于隆庆年间突开海禁,是见众生。
他不是在绝境中见到西门的时候,才决定的生死;在更早的时候,他背井离乡,踏上北上中原的船,凭海临风的时候,大概就准备走一条死路了吧。
白鸟飞去,永不会再回来。
内容标签: 武侠 江湖恩怨 原著向
搜索关键字:主角:叶孤城,西门吹雪 ┃ 配角:陆小凤,皇帝,木道人 ┃ 其它:美强惨,病弱控,明代海禁,隆庆开港
==================
☆、楔子、禁海令
大明立国之初,禁止通海。
洪武三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洪武四年,下令片板不得入海。
洪武七年,撤泉州、明州、广州三市舶司。
洪武十四年,严禁濒海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禁民入海捕鱼。
《大明律》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 纱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纹。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有明一代,海禁遂成祖训。
海洋经济以及沿海人民的生计,都可以牺牲,而且必须牺牲。
1407年,郑和擒杀陈祖义。
1477年,朝廷发现郑和下西洋的一手资料被销毁。
1523年,地方与日使发生宁波争贡事件,中日官方贸易途径亦被切断。
1548年,朱纨攻克双屿岛。
1559年,朝廷诱杀“净海王”王直,留下遗言“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从此海上武装集团失去了控制,四出攻击,东南沿海秩序大乱。
……
然而我们可以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去看看大洋的彼端。
1455年,葡萄牙被罗马教皇授予海上霸主地位。
1494年,西葡签订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瓜分欧洲以外的世界。
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1559年,伊丽莎白一世加冕为英女王,后世称为海盗女王。
16世纪三四十年代,葡萄牙全球殖民达到鼎盛。
16世纪末,荷兰垄断欧洲远洋运输行业。
……
那么,大洋的此岸和彼端有交集么?
1517年,葡萄牙入侵广东,占据屯门岛。
1553年,葡萄牙人入驻澳门,连接在马六甲、苏门答腊等小国进行侵占。
1564年,葡萄牙人与俞大猷联合镇压林道乾柘林兵变。
……
纵向看,中晚期的大明王朝,帝国的荣光正在慢慢褪去。
横向看,十六世纪的世界,大航海的风潮正在席卷全球。
有史论家说:在明代,对待海洋的态度,关乎每个人的身家性命,无论你是商人还是高官。支持海禁,抑或反对海禁,是两条路线的殊死搏斗。
最终遥远的南疆也会卷入宫廷之争,权谋诈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就像是永无止歇的海浪终会冲击静止不动的海岸线一样,即使撞上滩头,粉身碎骨。
☆、一、 云无心以出岫1
此时近海风平浪静,早看不出两日前风雨大作、巨浪滔天的模样,天色放晴之后,水天皆是碧蓝一色,便是穷极目力也望不到尽头,海水比那宝蓝色软缎不知温软多少倍,天空比那汝窑的雨过天青瓷清透不知多少倍,水上群鸥飞舞点缀,景色十分可人。
一艘轻便快船从港口开出来。这并不是一艘货船,也不是渔船,而是玩赏用的游船。虽是游船,却也是海船,陈设简洁稳固,张起白帆之后迎风而行,十分快捷,不像江中画舫一样庞大雕砌。
除了各司其职的船工,甲板上站着几个人,都围着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
常人不能靠近沿海居住,这年轻人却能到近海游玩,大约是有些来头的。
年轻人先还有些兴奋地在甲板上张望,很快就露出了百无聊赖的表情。
“海上的风光虽然开阔,却是一点儿趣味变化都没有,到底不如从河中画舫看两岸风情。早知如此,倒是带一套歌姬酒宴在船上,还有趣些。”
“这船上不缺酒菜,殿下若是觉得无聊,也可以寻些别的乐趣。”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劲装的人,他身边有个装束和他相仿的人。众人簇拥的华服年轻人正是南王世子,将来要袭爵的嫡子,所以在南地颇受逢迎。世子有好武的名声,身边的门客从人,身上都有些技能。
“别的乐趣,看你们爬桅杆么?”
“这……世子若是想看,我二人就用这桅杆试试筋骨?”
世子未置肯否,劲装的二人对视一眼,突然蹿上桅杆。他们攀爬的身法像南地用来摘椰子的猿猴一样快。
这种人本来不应该被权贵用来取乐,但东南沿海地狭人稠,靠土地是无法营生的,自己出海营生便当不成良民了,少年子弟江湖老,江湖不能走一辈子的,投靠权贵也是一种省力的活法。
一个人很快就要爬到了桅杆的最高处,他忽然停了下来,他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他的同伴闷头向上爬,反而先到达了杆顶。
输了的那人倒也不在意输赢,不等到顶就急急忙忙爬下来了。
“殿下,水上有一个人。”他指了指甲板外面,又补充一句,“看不出死活。”
这话说的相当失礼,但王世子并不以为意,他起身走到栏杆边,顺着这人的手指看过去。
确实有一个人形的东西被涌动的水一阵一阵地推向他们的船。离得近了就看得更清楚,是一个攀着一块船板的白衣人,但没什么动作,只是借着船板的浮力顺水势漂浮罢了。
这个门客拿不准,问:“殿下,救不救?”
又一想这人不知多少天之前就在海上漂着了,八成已经溺死,于是改口问:“捞不捞?”
世子的侍从打断道:“万一是泡涨了的死人,不是给殿下添晦气吗?”
世子看了片刻,道:“捞上来。”
他回到主位,怡然说道:“若是活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是海难的死者,等船靠岸之后,让他入土为安。于我不过是举手之劳,也是给自己积福嘛。”
这边侍从马上改口吹捧起王世子的菩萨心肠,那边几个船工用工具七手八脚把漂浮的人捞上了船。
这人不但活着,而且没有泡涨,看起来只是在海上漂太久脱水力竭而已。
海边居住的人,全都晒得黧黑。就算是南王世子的随从,海边晒两天也都上了色,也就南王世子这样偶然来玩一玩的千金之子,养的十分白皙。这人却比世子还白几分,湿漉漉地叫阳光一照,再被周围黑黝黝的船工一衬,简直白得发光。
门客道:“这人看样子不是近海的人。”
世子道:“看他的服饰和样子,是好出身。把他救醒,问问他是哪里人,给他点路费回家,也算功德一件。”又道:“返航吧。”
船靠岸的时候,捞上来的人也神志清醒地坐了起来。
世子年轻好奇,而且平时在南王的羽翼之下无所作为,如今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一定要全始全终,所以一直在等消息,此时也不摆架子,亲自过问。
获救之人头发还没有干,湿衣服外披了一件干的外罩,虽然脸色苍白,但相貌坐姿都十分体面。面前摆着热汤,但他并没有动。
世子直截了当地问:“你是何人?家在何处?”
那人置若罔闻。
世子笑道:“你不肯说,那你可知道我是何人?”
近侍严厉道:“这位是南王爷的世子,救了你的命,在问你话,你无需隐瞒。”看了看没有回话,嘀咕道:“这人是不是在海上惊悸过度,还没有回魂?”
世子并不急躁,他没有很大的本事,却有一副好性子,笑道:“你不肯说,反倒令我好奇,不过在南地,我总有办法查出你的来历。”
对方沉吟片刻,终于道:“南海叶孤城。”
他的岛是自名的岛,他的城也不是官名的城,所以说起地名的时候,只提南海。
南王世子和近侍并不怎样惊诧,但是随行的门客,在外走动过的,都不约而同吃了一惊。
世子正要再问,忽然觉察出周围气氛有异,不由得抬头四顾,身后有一个不动声色的幕僚模样的人立即上前,俯首在世子耳边,窃窃私语。
世子听了一阵,微微点头,忽然摆出笑容:“外岛远离此地,你浑身湿透,不如先跟我回去,再做打算。”
深夜灯下,油灯的火焰微微抖动。
南王世子对幕僚道:“白云城主我听自然也是听说过的,不过江湖人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也有很多,既然你们都说厉害,你也学剑,他比你如何呢?”
幕僚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尴尬的表情。
世子有些好笑:“就算是不如人家,直说我也不会刻薄你的年俸嘛。”
幕僚尴尬道:“米粒之珠,不可与星月争辉。殿下不在江湖,所以如此发问,这要让外头听见了,属下是要被人笑话的。”
世子也不免惊讶:“差这么多吗?”
“所以这种人可遇不可求,殿下有此机缘,还是要借机想办法留下他。”
“怎么留?既然如此说,我自然不能把他当做普通门客,当做上宾么?”
幕僚想了想,忽然道:“属下斗胆,请殿下执弟子礼待之。”
“咦?到底是谁救了谁啊?”
对于叶孤城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机缘,而是他的目的。他在中原走动并不多,如果想要找到一个靠近中枢的机会,必须得借力。既在南地,又有通天的关系,南王府可谓是最好的跳板。然而权贵们久在勾心斗角中生活,若是自己主动上门结交南王府的人,不仅掉价,也一定不能获得信任。人心往往如此,受恩反倒心有芥蒂,若是向别人布了恩,便自以为得意,主动权在自己,反倒不会生疑。
叶孤城自幼在南海练剑,入水几日的绝境修行是常有之事,他如此设计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被南王府的人所救。他两日前风浪大作之时开始毁船漂流,如此一来,即使南王府事后追查起来,也没有什么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