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林如海番外91
林夫人听出味儿,问他:“你和他们有来往?”
她心里犯了狐疑,见儿子不应,更是要逼问起来。
“春娘那胎没保住,你便说灰了心,房里人全散了不说,更是连女色都不沾了!”
她怒目圆睁,喝道:“你是沾染了龙阳之癖,还是在哪里留了情,连祖宗香火都不顾了!”
林如海深深吸一口气,“娘,你并不姓林。”
为了这数代单传的香火子嗣,林家的男人女人,渐渐都入魔了。
林夫人愕然,“你方才说什么?”
她精心教养十数年,知书懂礼的探花儿,竟说了那样的混账话?
林如海张嘴想要复述一遍,林夫人却一伸手,“你莫要说了,我这就给你舅舅去信,尽快把你和静姝的婚事办了。”
那信去往姑苏,过了两月才有回信。那一直看做儿媳妇的外甥女,竟已嫁到浙江巡抚家了。
林夫人手一松,那信笺扑簌簌落在地上。她想起避在翰林院不肯回家的儿子,心头一阵茫然。
她在祠堂里擦了三天的牌位,水米不进,任下人怎么哭求都不听,终于力竭昏了过去。
林如海守在病榻前,心中木木。
林夫人怔怔出神,嘴里念叨:“往后可哪里给你讨媳妇,咱们家的香火竟断在你这里……”
只因家里断了爵位,那区区一个巡抚的次子,便让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外甥女背弃了她。
如海已是探花郎啊!
荣国公打听着林家的消息,先把贾赦夸了一遍,也不追究他冒用自己印鉴、给浙江巡抚去信的事了。
那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已嫁做他人妇,总不能还惦记着吧?
翰林院里都是一群看人下菜碟的酸儒,又有那文人相轻的臭毛病。他的好女婿也该尝到了人情冷暖,知道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
荣国公越想越高兴,抚掌道:“敏儿,爹爹给你寻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回来!”
史夫人横他一眼,“你把事情做成了再说大话,省得惹我敏儿伤心。”
荣国公吹胡子,“咱们的女儿做太子妃都使得,配他还寒掺了不成?怕不是被牛粪蒙了心吧!”
史夫人压低了声,问他:“林家那妾小产,别是咱们家的手笔?”
林家若是知道了,必然要生怨气。依着敏儿的傲气,怕是也不会快活。
荣国公摆摆手,“谁管内宅小妇的破事!”
他一想贾赦那信,又疑心起他来,便把人点来查问。
贾赦还干不出这样的隐秘事,喊过冤枉又皱眉道:“竟是还想把小妹嫁到他家?”
“我还没死呢。”荣国公哼一声,“那便轮不到你过问。”
这事不好亲自出面,显得太上赶着倒贴,荣国公琢磨两天,把东府贾敬提溜去翰林院。
贾敬是正经科举出身,除了宁国公世子的身份,另有功名在身。
林夫人的病已好了,林如海便销假回了翰林院,听说有人找他,便合上书去见。
贾敬先与他寒暄几句,倒很是欣赏他品貌才学,深觉与堂妹很是般配,便含蓄把那意思露了出来。
林如海愣了半日,归家时脚下都有些发飘。
林夫人心灰了大半,听说国公府的千金肯下嫁,先是怀疑道:“怕是这小姐有什么不妥当?”
她派人外头打听了几日,听说府里四个姑娘,又挑剔道:“咱们家虽没有爵位,却也是世代书香,万万不能娶了庶女回来。”
林如海这才猛然想起,他还不知那小姐排行第几。
荣国公等了数日不见冰人上门,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贾敏听见动静,便去父亲书房里瞧,听着父母不住骂什么“林家混账小儿”,心里一慌。
夫妇二人见女儿进来,忙悻悻住了口。
“可是父亲你为难了林……”
女儿眼中泪光点点,看得荣国公心里有气,还没想出怎么个整治的法子,忽有人报:“翰林院编修林海大人求见国公爷。”
荣国公大袖一挥:“不见!”
贾敏心头噗噗乱跳,泪汪汪望着荣国公:“爹爹……”
林如海等了许久,终于还是进了荣禧堂。
荣国公威严不可逼视,国公夫人倒很是和善。他认真答了夫人几句问话,正正衣襟,沉声把来意说了。
这时的林如海尚不及弱冠,仅仅是个翰林院小官,还没有后来宦海沉浮修习得的心术城府,更不是位居三公的当朝太师。
若不是贾家先露了意思,他或许一进这公府便怯了。林如海心底苦笑,想起那小姐,又觉浑身充满了勇气。
“既然你诚心求娶,便把六礼过了,再商议婚期。”
荣国公挑剔地将他上下一瞧,又道:“敏儿上头还有三个姐姐不曾婚配,总不能让幺妹先嫁,需得你等上一两年。”
林如海心中忐忑,深怕那小姐不是这位四姑娘,便踌躇道:“下官唐突,可否……可否请小姐出来一见?”
史夫人迟疑未决,那屏风后的贾敏坐不住了,当即问他:“你还想挑拣不成!”
林如海听了那声,低眉轻轻一笑,“敢问小姐家中行几?”
那笑声醇厚动人,听的贾敏耳垂一热,“姊妹中,行……行四。”
林夫人见儿子亲去求娶,心里很是不满,但国公府的门第不便结怨,一时也没有好的人选,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谁知问名之时,那贾家嫁的竟是嫡出的四小姐。
荣国公匆匆把三个女儿嫁了,史夫人更是生了贾敏便一直在攒嫁妆,这婚期一定,夫妇二人每日只管和女儿说话游乐,旁的一概不问。
赦大奶奶帮着婆母掌家,便和弟妹王氏一齐清点妹妹嫁妆,登记造册后再抄录出一式三份。
王氏不识字,珠算却是一绝,大奶奶嘴里边念边抄,她便在一旁拨算珠,忙了两日才算完。
“四妹妹这嫁妆当真丰厚,把咱们妯娌的都比下去了。”
大奶奶笑道:“那林家几代的主母出身皆是不凡,若非母亲为敏妹妹积攒多年,怕是还要露怯呢。”
王氏撇撇嘴,“连个爵位都没有,只靠几本书穿衣吃饭?门第终究是差了些。”
大奶奶自己便是诗礼人家出身,深知自家底蕴,那林家怕是比自家还强出不少。王家教养不同,大奶奶也不和她计较,只一笑而过。
这话传到贾敏耳朵里,却生了一场闲气。
姑娘不高兴,丫头们也跟着没了好脸,王氏在小姑子那里得了几回冷脸,渐渐便不去了。
贾政听她几回抱怨,只道:“你不曾读过诗书,轻慢了妹婿这样的清贵人家,敏妹妹生气也是应当的。”
他最喜欢那些红袖添香的雅事,王氏心里犯了妒火,转脸把书房里几个识文断字的丫鬟全撵了。
丫鬟都是史夫人赏的,她顾不上儿子房里,等女儿出嫁才想起来问,但王氏有了身孕,便也不再追究了。
贾敏到了林家,与林如海两心相知,夫妻间很是和顺。
林夫人见她诗书上很通,也就不说什么“兵鲁子”了。只是半年不见儿子身边有旁人,贾敏也没个喜讯传来,那不满渐渐又露了出来。
林如海刚从翰林院回家,见房里多了几个面生的女子,眼底掠过厌恶。
大抵没有男人能容忍这种没有尊严的艳福,尤其是他已经有了钟情的夫人。
贾敏已哭过一场,面上还能勉强装出大度模样,“这是母亲赐下的,屋舍已打扫好了,往后……”
“可巧我身边几个书僮、长随还不曾婚配,便给他们一个恩典。”
贾敏眼睛一亮。
夜里夫妻二人私语,林如海道:“我家的香火全看天意,咱们只过自己的日子,莫要想太多。”
他已看倦了父亲那求子心切的癫狂模样,也见过母亲从为纳妾之事深夜幽泣,渐渐到主动为夫君纳妾。
“我十二岁那年冬天,被窝里忽然有个光裸的女子。”
那时他父亲尚在,那女子是他们精心为他挑选的“礼物”。
十二岁的少年赤着脚在雪地里狂奔,他不知该去哪里,但绝对不能再留在那个家中。
但他父亲忽然便死了。
他母亲要他指着林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发誓,绝不让林家绝后。
他发了。
“父孝之后,我的房里渐渐多了很多人……”
贾敏轻轻捂住他的嘴,“我晓得了,你莫要再说。”
她不想他再回想这些事情。
她父亲、伯父都有妾,哥哥们也有。那些人有的是清白人家的女子,有的是战场上抢来的俘虏,有的是正妻的陪嫁,有的干脆是府里的丫头。
去年赦大哥哥看上了个清倌,大嫂子哭了一回,母亲便教他算了。
因为大嫂子出身清贵,不能和那样的人共侍一夫,腌臜了她。
母亲不算喜欢那些人,但也不怎么讨厌,她父亲终归是喜欢的。
她母亲与她说,他们这样的人家,不可能没有妾室。妾室是个男人们逗趣的玩意,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林如海不一样,那些妾是林家的妾,不是他的妾。
他甚至不能选择。
这和被逼沦落风尘的女子有什么差别呢?
尤其是,她的夫君本质里是个那样骄傲的人,有着放旷自矜、不可一世的狂妄性子。
从此她更勤谨地伺候婆母,事事千依百顺,只有纳妾之事决不应允。有时婆母逼得紧了,她便往荣国府里住两日,做个要给父兄告状的模样。
贾家一门两公,便是贾敏先失了妇德、犯了七出,为了林如海的仕途,林夫人也不敢撕破脸。
她宁愿做一个妒妇。
林如海心中感激,原本便是十分的深情,渐渐化作刻骨依恋。
一直到林夫人过世,她心心念念的香火仍没有一点影子,强塞的两个姨娘被那妒妇防范着,半老徐娘仍是个黄花闺女。
可恨她还年年重金相诱,问她们愿不愿意出府另嫁。
病榻淹留之际,林夫人见儿子哭倒在那妒妇怀中,恍惚想起了他小时候。
从前他也这样依恋着自己,后来渐渐就变了。
是几时变的呢?
林夫人想起那年冬天,雪上那串凌乱的脚印。她的儿子像一头疯狂的孤狼,那双眼睛里,已没有对亲情的半分留恋。
“我……”
她张张嘴,留给这世上的最后一句话,竟是那句:“不姓林啊……”
时光荏苒,那雪里狂奔的少年终于化为两鬓斑白的老翁。
他的爱妻已离开他许多年,却一直在他梦中不曾消散。
而他林家的女儿,再不用像他这般,为香火而惶惶不可终日。
林如海闲坐在廊下看落英,那两个皮猴子又满身脏污地跑来,嘴里嚷嚷不停。
“外公,我想吃桃子!”
“去吃你贾家的,林家的桃子都是我的!”
林如海摇摇头,平日倒是哥俩好,一到争桃子又分出两家来。
“那桃子都教你爹吃了,找他要吧。”
熟练地祸水东引后,林如海揭盖喝一口茶,曼声道:“三十三天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更新小皮猴子~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知晓、半江寒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记得要忘记 4瓶;子今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