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结局(四)
就在时代步入正轨不到半月。
徐家大爷去世了。
这个消息对外毫无波澜,对内也不过数声叹息,这位经历了数年时事变动的传奇人物,代表了旧时代商界旗帜的老人,他的逝去,近乎也代表了旧时代的影响彻底消失。
葬礼非常低调,因为某些原因,除了徐臻,第一集团的其他三位均未到现场,都只是在私底下向徐臻传递了惋惜和善意。
在结束葬礼的同时,徐臻宣布关闭徐家庄园,这里,也早已无人居住。徐煦在参加完葬礼后,便匆匆离国,与徐臻的小姑一样,此后都没有再回来。
徐母虽然唏嘘,但她脱离徐家多年,与现任丈夫感情深厚。自家女儿是时代掌舵人,这些年徐家上下都没有打扰过她,给了她一份平静和乐的生活。
葬礼结束的当晚,徐臻最后一夜入住徐家庄园。
那一夜,风平,浪静,有最好的酒。
那一夜,徐臻给枕边人讲了一个关于经与政的故事。
这是一个远离平凡人的生活甚多,可以追溯到数年前的故事。
……
其实来自上面的不对劲,早已有迹可循,并非空穴来风。
垄断,一直以来都是某些人最恨的市场情况。
这区区两个字,意味着上层信号无法通达,意味着具备垄断力量的大鳄有参与决策甚至控制市场的能力。
这是……非常受忌讳的。
前些年,敌人大多在外面,上面鼓励少部分先富裕,带动大部分人一起前进,鼓励大家上进,甚至给予扶持,帮助个体走出国门,与外界拼抢资源。
这是一个曾经共荣共生的美好画面。
只可惜它不是不变的。
慢慢的,到了现在,有的人,实在是发展得太好了,例如时代,例如第一集团,渐渐的,都变成了尾大不掉的庞然大物。
商业圈起起伏伏有很多,但越往上,变化就越小,排除掉年前那个被诸多力量与因素硬推上第一集团的古氏中国,这么些年,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一直就四家。
站在四家顶端的四个人,时代的徐臻、张氏的张骁则、拉丁集团的菲尔斯、雅门集团的培伦·李。在这四个人中,以菲尔思嗅觉最敏锐。
数年前,他以迎娶妻子为由,将过半家产拱手让给英国王室,网.民对此谩骂数月不止,一度公司股票跌破跳楼价,但对同样拥有云端王座的另外三个人来说,却是一声静默的警报。
没有多久,张骁则将自己的继承人送出了国。
是的,从来都没有什么继承人纷争,张氏的继承人从那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定了,世人都以为张骁则没有子嗣,但王座之上没有秘密,张疏瞳心目中一直以来的最大竞争对手,从来跟她都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他是张骁则的私生子,是生物医学发展的产物,虽然过程艰难,但是实实在在的,张氏唯一继承人。
张疏瞳与其他人不过是张骁则放出去吸引别人的视线的□□,那位真正的继承人在张骁则的背后操纵下在外默默经营,最终走上前台时,已拿下了南欧的巨额订单,未来五年,张氏将会在包括最古板的梵蒂冈在内的二十个国家建立分公司,在葡萄牙、保加利亚等五个国家成功得到了政府背书,交付数百亿的融资。
未来五年内,张氏将转移集团百分之三十的资源。
这些,是年前就为少部分人所知的消息,约摸就发生在古氏中国被强力推上第一集团后不到一个月。
毕竟,古氏中国登上第一集团所代表的信号,实在是太明显了。
这个在国内没有半点根基,在澳洲泰半根基都在政.界的寄生大鳄,它未来在国内的走向其实很好预判。
不是么。
来自上面的每一次试探,他们都会摇旗呐喊。
来自上面的每一个不利于己的规章制度的发行,他们都会率先表率。
来自上面的每一项举动,他们都会在身旁推手。
最后,当有哪座巨人倾塌倒下,前来收拾残局的,也必然得是同样身为第一集团的他们。
四张王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行事风格,菲尔思敏锐果敢,风格多变,他自己就是中英混血,在国内近乎孤家寡人,也因此最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毫不介意国内舆论对公司的影响,生生将土生土长的拉丁集团变成了半个外企。
张氏是家族企业,张骁则登顶了多少年,就将尔虞我诈进行了多少年。只看他将自家子侄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随心所欲,也能窥见他的心性,这一次的暗度陈仓,也是他的惯用手段。
雅门集团是培伦·李的一言堂,他是中国人,却比菲尔思更像外国人,在德国留学的那十几年,德国人的严谨与刻板早已刻进了他的骨血,他一直以来都是四个人里最像石头的一个,对于这一次的巨大风向变动。培伦·李的应对是在雅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空前绝后的集权,他将自己的余生都卖给了雅门,为此换回了数亿份的雅门普通股票,以及集团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投票权。
用通俗一点的话讲,培伦·李将不会有退休的一天,终生为雅门集团服务,与此同时,没有一分钱的薪水、奖金。
在培伦·李之前,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也干过类似的事,他叫乔布斯。当然,在乔布斯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干过,但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某种程度上来说,培伦·李的决定与乔布斯最相近,他们都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与信心。
原本,以培伦·李的固执,他应该是四个人里最先被攻击的对象,因为他的这些举措毫无疑问地表明了他将死磕到底的心。
但,谁也没想到,一直以来四张王座上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徐臻,首先露出了破绽。
这个破绽不是杨秀,而是她的父亲,徐臧。
没有徐臧这些年的行为,就没有现在的徐臻,也就不会有杨秀的存在。
到徐臧与徐臻争到最后,来自上层的团体为之沸腾了。
这可是时代,时代啊!
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他们看到了吞吃的希望!
他们没有开出什么转让股权的条款,这个吃相太过难看,一旦消息外传,不出一个月,全国的资本都会疯狂外逃。
为了堵死时代走拉丁集团与张氏同样的路线,他们不但没有要求徐臻转让股权,反而给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限制时代对外融资。
接下来,就是尔虞我诈地互相揣摩了。
这么多年,坐上了王座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完,谁能好相与?
即便是谈条件,也不能谈太夸张的条件,例如将自家江山拱手相让这种条约,他们想都没想过,遍数历史,昏君或许会有,但昏君坐不上第一集团的宝座,别说第一集团,但凡靠自己打拼到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谁都不会是昏君。
因此,他们在充分考虑徐臻的承受范围之后,提出了六个要求,每一个,都压在时代的容忍线上。
只要徐臻跟他们谈,他们就会将这六个要求慢慢转换成三个底限要求,分别是:限制时代对外融资、限制徐臻投票权不超过50%,限制徐臻对董事会成员的控制。
在他们心目中,这三个要求,会帮助他们完成愿望。
在十年之内,将时代架空成空壳,以时代为基础建立上百家国企,完成实际的国有化。
坦白说,这三个要求能不能最终达成目的,所有人心里都很悬,徐臻太可怕,在对那四个人的所有分析里,这个女人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她看似弱点明显,但仔细琢磨,又似乎毫无弱点,她的弱点都来自外部,无一来自己身。
内部甚至有过激烈的讨论,怀疑徐臧和杨秀是徐臻甩出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诱饵。
这些纸面上的条条框框,真的能限制住徐臻?
当徐臻否决了他们的提案,给出了自己的提案后,所有人都发现,他们完全拒绝不了这个提案。
因为徐臻给出的协约是,六年后,她将从时代卸任。
从未经商,但他们知道徐臻的厉害……哦不,他们简直是太知道徐臻的厉害了,了解得越多,就越是害怕,甚至恐惧。
这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的协约了。
把神一般的对手换掉!
没了徐臻的时代!
徐臻给了他们一张太过美好的蓝图。
那才是他们敢去、可以去的战场!
所有人迫不及待地同意了这个要求,并将这个协约锁死,充分发挥了他们从政多年的所有奸诈狡猾,堵死了这份协约任何一个可能有的漏洞。
确保六年后徐臻的卸任将实际无误执行。
“所以,你会在六年后离开时代?”
“对呀。”
徐臻笑吟吟地对杨秀说。
徐臻的神情让杨秀收敛了所有的不安,转为揣测徐臻的想法,接下来她询问了数种能想到的暗度陈仓的可能,但无一不被徐臻否定。
最终,杨秀放弃一般将脑袋埋进枕头,瓮声瓮气地问:“你如果走了,时代会怎么样。”
“会活得很好。”
“谢颜不如你,亦璇……”杨秀诚实地说:“亦璇也不如。”
“她们或许在揣摩人心上不如我,但于经营时代而言,她们足够胜任。”
杨秀认真摇头,“她们敢拼敢闯,是因为知道诸事有你,知道有你在上面遮风挡雨,如果你不在,她们必须自行承担犯错的后果,这会束缚她们的手脚。”
徐臻在杨秀的脑门上敲了一记,“你倒好,想着让我为别人遮风挡雨。”
“那是你的时代。”
杨秀固执地重复着这句话,“这是你从出身就开始背负的,这是你的时代。”
对她的这句话,徐臻有一会儿没有回应。
安静的夜,安静的徐家庄园,只有这楼里的一盏微灯。
这三十年的岁月,被杨秀一语道尽。
半晌,徐臻轻轻叹息。
“你说的没错。”
“我确实舍不得它。”
女人撩开软被,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就放在那里,被徐臻取了出来,在床上摊开了给杨秀看。
这是一份银行控股协议书。
银行名称名不见经传,成立于……徐臻被绑的那一年,成立于杨秀与徐臻初见的那一年。
这家银行,不属于时代,但它完整的属于徐臻,由徐臻唯一控股。
耳边传来徐臻一贯温和的声音:“这家银行注册地点在瑞士,没有上市。”
“它在全球一百三十六家公司有控股,整合起来,有时代百分之二十一的股份。”
徐臻脸上有意义不明的笑意,像是自嘲一般叹息,“说起来,时代最大的蛀虫,应该是我才对,这么多年,我都在往时代里拿钱,往这里填空。”
“那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徐臻轻轻地说:“不要让别人有机会掌控自己的命运。”
“此外,他做下了那样的事情,爷爷对他下了封.杀.令,却无功而返,这件事让我产生了不好的感觉。”
“他手里也有少量时代的股份,小静转给了我。”
“爷爷走后,徐家所有资源在我这里完成了整合,加上这个银行,我刚好有时代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哪怕六年后她离开时代,其实没关系。
哪怕零投票权都没关系,哪怕未来哪位蠢货掌了时代的舵又被人耍得团团转也没关系。甚至哪怕有一天谁想给时代改名换姓都没关系。
如果时代这个名字是一张壳,徐臻在任的这些年,将自己变成了时代的骨。
如果说培伦·李的方式是用绝对的魄力一统了所有投票权,将自己与雅门集团绑在一起。
在时代这里,徐臻则是将时代变成了自己的所有物。
在她出生时,她是时代的孩子。
在她三十岁的今天,她将时代变成了自己的孩子,彻底纳入她的羽翼之下。
从社会发展来看,很难说清徐臻行为是进步还是退后。
只能说,面对这场从上而下的变革,王座上的每个人都需要做出决定,也各自做出了不同的决定,他们每一个人,也都将在未来,无怨无悔地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
是的,六年后,徐臻将卸任。
但不论是谁上台,不论那个人未来可能犯的错有多大。只要徐臻活着一天,她永远是时代的后盾。
作者有话要说:
至此,坑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