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架空古代(十)
商人重要吗?
当然重要!国家税收的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商人,商品的流通也都靠商人,商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成帝不在意这些。在他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商人算什么?
况且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钱家的纸铺,本身就让成帝有些不高兴了,读书人怎么能都去称赞一个妇人,去感激一个商人?
而其获利之丰,让成帝也有些眼馋。他想要做点什么还得考虑国库里的钱够不够呢!
同时,钱家的例子给百姓带来了在成帝看来极其不好的影响——即使是普通人,只要能想办法改良,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钱国富自己都没怎么读过书都能成为一方巨贾,其他的农民、平民百姓是不是也有机会呢?
长此以往,地谁来种?粮食谁来收?
而且现在还处于多事之秋。年末,尽管官员都不敢上报,成帝还是通过自己的情报系统知道了一些消息。
今年比往年更冷了。冬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小规模地进行抢掠,引发了不少骚乱,还好都压制住了。现在开春,气温也一直没有回升,势必对今年粮食的产量有不少影响。
南方原本能种两季的水稻现在只能种一季,北方该播种的作物也迟迟无法播种!
粮食不足,国家势必动荡!
这种时候,绝对不能让许多丧失希望的农民流向商界,造成恶性循环!
.
青苗觉得,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不如一起教吧。
她把钱好多和贺余年还有之前选拔出来的几个比较有天赋的孩子都聚集在一起,给他们上课。
“贺余年,你觉得成帝会改变政策吗?”
整个春天朝堂都吵吵嚷嚷的没消停过,不少大臣猜测成帝会不会顶不住压力妥协,但是成帝丝毫不为所动。
贺余年过了这么好几天才习惯青苗对于皇帝称呼的直言不讳,此刻被点到名,只是略微蹙眉。
妄议朝政,罚银五两。还好这里没有人会去告发。
但是他又隐隐约约觉得这种模式好像也不错,因为不同的人显然有不同的看法,有许多让他耳目一新的观点。
“我觉得,应当是不会变的。朝令夕改,有损帝王威严。”
青苗点了点头,贺余年现在还是从皇室的角度考虑的,要维护帝王的威严。
“孟泽端,你呢?”
孟泽端看起来和贺余年年纪仿佛,但他对数字更加敏感,“不知道,我只觉得粮价涨了,成帝可能考虑了这个因素。”
青苗点点头让他坐下,这孩子对这些还不够敏感。
“好多,你觉得呢?”
钱好多年纪比在场的其他人都要大五六岁,但是他不以为意,神情冷淡认认真真地坐在这里。
“不会变,商人的重税给成帝带来了大量银钱,填补了国库的空虚。”
青苗又是点点头,这也在她的意料之中。钱好多看到的是商人的角度。
“我觉得会变,皇贵妃娘娘家里也是从商的,吹一吹枕头风应该就变了。”
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刘妃被削去皇贵妃之位,凭借圣宠任然能够和其他四妃平起平坐,可见枕头风功劳不小。
“我觉得不会……”
“我觉得会……”
还有几个豆丁也站起来一板一眼地发了言,引得大家沉思。
每个人都说出了一个角度的看法,拼起来这个事件就越来越清晰。成帝会不会朝令夕改可能还要看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但是大家已经看到了事态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粮食!
正是为了粮食的充裕才不得不保证有足够的种地人数。也正是为了足够的人种地成帝才坚决打压商人!
“如果粮食足够的话,是不是就不会重农抑商了?”
钱好多抬头,目光灼灼。
“这个说不准,但是有很大的希望。你们觉得如何让粮食足够呢?”
这个问题一出,大家有些愣住了。
难道只能像成帝一样重农抑商?
孟泽端问,“应该可以就像成帝做的这样吧?不过不能做得这么过火。”
贺余年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除了政策上的压制商人保持住种地的人口,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钱好多则是模模糊糊地想起了什么,“也许……可以让粮食产量增加?”
他这两天一直疑惑,越姑娘为何要让他们学九章算术,又为何突然开始讲朝政。越姑娘不是不喜欢经史子集这些,只是传播杂学书籍的吗?
现在他好像摸到了一点线索……他记得这里是有农业改进技术的!
越姑娘讲朝政都是为了引入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如果农民的器械、耕作技术改良了,甚至土地改良了,不是可以种出更多粮食吗?”
改良技术、土地?这谁做的到啊?
其他人一起皱眉。
青苗没有立刻揭晓谜底,引导性地问道,“那么,除了自己种还能怎么办呢?”
钱好多到底出生于商人家庭,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向别人买了!”自己没有的,别人说不定有啊!
可是话一出口,他又觉得有些不对。
“大夏朝就种出那些粮食,你买多了,总有人自己有的少了,总体上来说还是不是少了吗?”
有人提出了质疑。
这回,一个疯狂的想法跳进了钱好多的脑海,“如果我们不在大夏朝买呢?”
不在这里买?那能在哪里买?
所有人坐在座位上苦思冥想,觉得好像只差一层窗户纸就能捅破了!
青苗揭晓了最终答案,“当然是在别的国家买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扯下了墙上的一块白布,露出了后面的东西。
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不是受到官府管制的还十分模糊的大夏朝地图,是有好几块大陆和海洋的世界地图!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世界地理概况,如何航行出海,如何判断时间和洋流,其他地区的气候和盛产的农作物有哪些类型,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矿石,如何找到其他大陆矿石……”
这份地图是青禾探查的。作为星际时代的机器人,他的功能其实十分全面。虽然因为只有一个人探查起来比较慢,但是他的精准度却很高!
地理,说到底还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啊!学好数学是必须的!有理科思维,更是锦上添花!
青苗指着那张地图侃侃而谈,看到所有的学生都如饥似渴地听着。
大夏朝内部打压商人没关系,我们可以先做外面的生意嘛!
.
三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京城临近的天津港,十来艘货船缓缓靠岸。岸边人头涌动,无数百姓围观,还有一些大户人家的管家也等候在此,等着货物下船好尽快选走最好的。
“开箱嘞!”
随着这么一声呼和,所有的人都向前挤着,恨不得早一点看到最新货物!
还是上次一样的红色玛瑙吗?
还是晶莹剔透的水晶?
自家小姐戴起来水晶可好看了!如果能多抢到一些回去,想必能有两个月的赏钱!
沉重的箱子被搬下货船在岸边摆好,还有一箱搬给了守卫的士兵。领队的长官满意地看了一眼里面的货物,对码头上的行为因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果严格按照大夏朝的规定,码头是不许做生意的,入城了收税也要收七成!
但是钱好多早就打点好了这里的县官,把自己一行人伪装成外国客商,只在码头上快速售卖。等真的有人举报,县官拖一会儿再带人来了,这里都没人了!
“这是何物!如此璀璨!”
箱子打开一看,阳光照射在上面简直要闪瞎人眼!是钻石!
“我家小姐要一箱!”
“承蒙惠顾,两百两银子!”
“我家夫人要这个,这么大的要两箱!”
“承蒙惠顾,一千两银子!”
围观的百姓咋舌不已,纷纷惊叹。
“这么贵的东西,买回去了也不敢戴吧?”
“无知妇人!大户人家的小姐,穿金戴银腻了,不差这一点钱!”
“那张寡妇怎么也买了一小箱?”
“谁让人家开了一个珠宝铺子呢!”
钱好多没有理会前面的情况,他偷偷摸摸地下了船,找到了来接他的孟泽端。
孟泽端一看岸边几艘船的吃水线再看看岸上的货物,就知道船上还装了不少粮食。
“你若是都装上黄金、钻石、玛瑙,能赚得比现在多几倍了。”
钱好多在海上漂泊了许久,已经从父亲的去世中走了出来,性子变得开朗不少。
“我何时缺那一点钱了?百姓更重要。”
孟泽端没说什么,带着钱好多回去了。
大夏朝这几年气候越发糟糕,三年前的春寒本以为是偶然,现在已经成为了常态,农作物大量减产。
钱好多自从钱父去世,就接手了整个钱家的产业,对江南的情况了解的再清楚不过。作为全国粮仓的江浙一带都成了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了!
但是有了钱好多每次出海运送回来的大量粮食,民间并没有很快地产生暴乱,勉强处于稳定状态,粮食刚好够吃。
可是成帝对这个情况没有丝毫地察觉。他只以为是自己的政策奏效了,完全被麻痹了!
“如果京城还是这个状态,今年的粮食就要不够了吧?”
孟泽端在心里快速运算一番,得到了这个答案。
粮食本来是够的,但是京城多是达官贵人,生活极其奢靡浪费。京郊的庄子连年减产他们大多毫无所觉,往年储备的粮食到现在差不多也该吃完了。但是钱好多今年运进来的粮食还是那么多,到时候再买?不够的。
所以今年……势必发生动乱!
钱好多对百姓还有些怜悯之心,对这些达官贵人就没多少好感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一丝冷酷的笑容隐没在钱好多的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