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架空古代(三)
钱好多到了“图书馆”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可置信的。如果那书真的这么重要,老板为什么要强迫性地借给他?还是免费的!
他受不起啊……
青苗等了这么几个月又看到了他倒是很高兴。
“钱公子!今日是来借书的吗?”
“嗯?呃……咦?”他当然不是来借书的,他倒是想还书,那么重要的书拿在手上他心慌,可是他父亲不慌,还让他过来买下来,也不知道老板愿不愿意……
可是待他定睛一看,老板居然变成了……变成了男的?
青苗穿着一袭白衣,一头秀发高高地束起,还戴了一个玉冠,手握折扇,从一个漂亮姑娘变成了一个翩翩公子了。
她用手在钱好多面前挥了挥,得意道,“认不出我来了?”
青苗上次听青禾分析了一下原因之后,立刻就换了男装,后来果然有一些人进来看看了。
“姑娘这样子……确实方便许多。”钱好多打量了一下周围,可以看到有那么两三个人影,有的还比较眼熟,应当是和他一个书院的。
“詹兄?”
“钱弟?你过来还书?”詹寰宇也在这里。他上次看完了那两本《洪涝》,又借了本《干旱》来看。
那书还挺有意思的,讲了许多治洪涝的方法。虽然有些在他看来是异想天开,无稽之谈,大部分都算是不错的主意了。
像那劳什子建造大坝,怎么可能建的起来?倒是再开凿一条河道或者是挖池塘这一类的比较现实。植树造林的方法虽然有些新奇,却也有几分道理,可以试试。
钱好多摇摇头,看向青苗,“姑娘,上次我借的那两本书实在是太过贵重了……”他想了想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青苗惊喜道,“你看了?”
以青苗前两次见面对他的了解,只要他看了,肯定会念念不忘的。
钱好多又是摇摇头,接下来的话让他觉得实在是有些无耻,“家父发现了。他使用了书中的配方,这两个月赚取了大量银子……我十分抱歉,不知姑娘可愿意让我买下来那两本书?或者……或者家父愿意付出大笔银子,请姑娘允许我们家继续使用这项技术。当然,姑娘也可以拒绝……”
钱好多说的都有些吞吞吐吐,语无伦次了。他觉得老板可能是不知道那书有多珍贵吧,这都是能直接换成银子的啊!
青苗听到他这话倒是意外地挑眉,没想到钱好多会是这样的一个反应。
“借给你了就是借给你了,不卖。期限是三个月,你看完了必须还回来。那书只有一本,不会有第二个人有,你想使用里面的技术就用,我不介意。比起这个,我更想知道,你不对它的原理感兴趣吗?”
各类技术的书籍青苗都只准备了一本繁体的,她觉得这种书太多了会助长人的惰性——既然从这里可以得到技术,我干嘛还有辛辛苦苦地创新?
有一本,是想让人们看到这些所谓的“杂学”也有它的作用。她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地制作,这部分交给有缘人即可。能第一个发现这本书的价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眼力了。
要是真的想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想要改进,想要创新,不如看原理书,然后自己琢磨。
她看好眼前这个钱公子。
“姑娘……这太贵重了,恕小生不能接受。还有原理,虽然小生对它感兴趣,但是小生承诺了父亲一心科举,不可看这些杂书。”
青苗真想上去晃晃他的脑子,你到底清不清楚这是多大的价值啊!就这么拒绝了?
看到旁边偷笑的詹寰宇,青苗指着他问,“这位詹公子也是一心科举,怎么他看得你就看不得?”
钱好多只是尴尬地说,“不一样,这不一样。詹兄的父亲为人较为开明,呃,家父他……他比较重视科举。”
“不看就不看吧!我这里也不缺你这一个。”
罢了罢了,难道世上就他一个有天赋的不成?
“多谢姑娘。这样吧,我做主分为姑娘三成的股份可好?”他有些忐忑地观察青苗的脸色,怕她觉得少了。
三成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优厚的数字了,除去一成的原料成本,二成的人工、租金成本,还有二成的上下打点费用,就只剩下五成。这五成他做主只留两成给自己家,剩下三成都给青苗,赚得已经要比他们家还多了。
青苗断然拒绝了,她是真的不怎么缺钱,乾坤袋里金银珠宝玉石法宝一大堆。
“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就把一款纸低价卖给读书人吧。”
低价卖?
钱好多了然。能读得起书的人还在少数,读书时书本、纸笔都十分耗钱,能有一款可以写的纸便宜卖是一件好事。
“姑娘心善。”
他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了,“姑娘可否告知在下姓氏?”
青苗这才想起来一直没有介绍过自己,大大方方地开口了,“我叫越青苗。”
钱好多没想到青苗直接告诉了他全名,口中直喊“冒犯了,冒犯了。”
.
钱国富铺子开得极快。他明白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道理。况且江南那边的名声已经隐隐约约地传过来了,他再不快点行动被别的铺子冒领了名号可就亏大了。
在一个黄道吉日,钱家的纸铺便开张了。
一串串鞭炮炸得隆隆作响,漫天的红纸纷纷扬扬,小孩子跑来跑去在地上捡起那还没炸响的鞭炮再踩两脚玩儿,被那啪的一声吓得直乐。钱国富站在门口迎来送往,相熟的客商都过来道句恭喜。
“钱老板,祝生意兴隆啊!”
“多谢,多谢!”
钱国富原本是想把纸放在他其他的杂货铺子里一起卖,可是那本书上有许多种纸,每一种看上去都有利可图。他干脆就把所有纸都造出来,放在一家铺子里售卖,看看效果。
“掌柜的,这是什么纸?能写字吗?”有人拿起角落里一种柔软又有些粗糙的纸,好奇地问。这种纸一看吸水性就很强,是难以写字的。怎么会有这种纸卖?
钱国富答道,“这是草纸,”他凑过去小声说,“更衣时用来擦拭秽物的。”
那人有些嫌弃,又有些新奇,最后装模作样地走开了,偷偷吩咐小厮给他买了一捆。
钱国富了然地笑笑。
别看这种纸有辱斯文,价钱又最低,它其实是铺子里卖得最好的一款纸。现在的人们都是用厕筹上厕所,一旦用过了这种柔软的纸,怎么还会愿意用厕筹呢?
“掌柜的,这花……可是镶嵌上去的?”有人拿起一张印花信笺,翻来覆去地看着。
这种信笺上面的花当然不是镶嵌上去的,而是印染上去的,是工序上最费事最艰难的一种纸了,钱国富照着那书看了许久,也只能模仿个大概。好在能印染上去,就已经比市面上其他所有的信笺要高雅了!不愁高价卖不出去!
“这个就是商业机密了。”钱国富笑笑,没有多说,那人也不好意思多问。
“您的一刀宣纸,一两银子,承蒙惠顾。”
“您的五张信笺,五两银子,承蒙惠顾。”
“您的一捆草纸,十五文,承蒙惠顾。”
一个个文人墨客带着纸满意地走了,漫长的队伍还看不到尽头。
“您的三刀越竹纸,三文,承蒙惠顾。”
那文人显然有些诧异。这种纸正面光滑,背面粗糙,虽然韧性不足,但是写字极为好用,他都做好了省吃俭用两个月的准备,没想到只要三文!
“怎么这么便宜?”
“有一位越氏姑娘心善,免费提供了竹纸改进技术,只要求有一种纸能便宜卖给读书人。我们老板便将这种纸命名为越竹纸。”
“竟是这样!越姑娘心善啊!还望代为感谢……”
柜台上的声音接连不断,听在钱国富耳朵里悦耳极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这个月可能能赚得比江南的两间铺子还要多!他的铺子还得了个好名声,不怕没有读书人源源不断地来买。
等新一批技术工人培养出来了,他就能把玻璃铺子也开起来了!
.
钱国富开心不已,他的对头刘家可是全然不一样了。
这两个月,钱家的纸铺红遍了京城,达官贵人都喜欢用他们家的纸。草纸也好竹纸也罢,最重要的是彩色信笺,用出来极有面子。钱家因此大赚了一笔,还得了不少名声,整个京城商圈都眼红了。
“最近怎么回事?江南的钱还没有捞到两笔,怎么京城又多了一家抢生意的?”
“二少爷,您有所不知。京城新来的那位钱老爷就是江南的那位。”
“他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那掌柜低下头,一眼就看到了刘二少爷手边的两张精美染色信笺,叹口气。
刘家和人家确实比不了啊!要是他们有这个技术,背靠着皇贵妃娘娘,就不用只呆在京城周边的小地方了。
当然,他不能这么说。
“听说他们改进了造纸工艺,想必是有极大的利润可图了。”
“技术改进?有图纸?我们能得到吗?”二少爷紧接着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大姐最近又缺钱了,也不知道宫里怎么就花钱那么快,他们只好想办法多弄一点钱给她用。
“这个……也许我们可以打探试试。”
“我不要也许,我要一定。京城可是我们的地盘,被别人占了我刘二少的脸往哪里搁啊!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必须给我打探出来懂吗?我们的背后有娘娘撑腰,怕什么?”
刘二少阴沉地看向那掌柜,掌柜只好连连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