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将军篇10
大唐使者:
我打开友人和从弟寄给我的信的时候,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感受。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看错了。我合上信,再打开,再合上信,再打开……内容还是没变。我又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了三次眼,洗了五次脸,甚至去院子里跑了一圈又回来,信上的内容还是没变。
这个时候,我再难以相信也只能相信了。
一整天,我坐在窗下,不吃不喝,呆呆望着地面,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期间,龙司药来给我送膳,夏使君来找我下棋,白画师来给我送画,周绣娘来给我送衣……
我眼见着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又眼见着他们失魂落魄地去。
日暮变成黑夜,新月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我在想,在大唐看到的月亮是否也是这样,黯淡无光,大夜弥天。
上级官员贪灾银公饱私囊没人管,上书反应却被斥责“有何脸面”;以身涉险测水流、地势,成果遭窃竟成为他人功劳;治水的经费等不来,东奔西走筹钱却被举报贪墨……
我望着暗无天日的夜空,只觉鼻尖酸得很,很想哭,怎么忍都忍不住。二十多年来,我从未如此懦弱过,对前路充满惧怕,对故人满怀悲痛……
我端着一壶酒,一只酒杯,对着大唐的方向,将酒倾洒,一杯又一杯。
他经受过人间困苦,却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大唐充满信任;他治水时遭受困难险阻,心力交瘁却仍亲自安抚流民、保护百姓免遭流寇抢劫……
这样一个人,他竟然溺水,救治无效身亡?
我不相信。
就算书信上白纸黑字言之凿凿,我也不相信。
我的将军,曾经和我对月饮酒、教我划拳取乐的将军,他溺水身亡?我不相信!
若是忠心耿耿如将军都是这个下场,那忠君报国还有什么意义?我做这个使者、每天战战兢兢劳心劳力又是为了什么?满朝文武又做了什么?大道如青天,为什么偏偏不给将军出路?
药女:
谭女官说,将军其实是自杀投河,我不是很相信。
将军这个人,心智如此坚强。
他在草原上迷失方向,错失胜机,丢失部将,流浪西域,没有想过死;他被西域小国扣下,被骗家破人亡,没有想过死;他过了十年流放般的日子,没有想过死;他自知梦想破灭,前途无望,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一生待在屈支王宫做一个小铁匠,他都没有想过死。将军此人,一旦抓住一点点希望,还是拼尽全力回到他的故土,为他的旧主效力。
这样一个人,会因为面对举目浑浊的官场觉得人生无望而去投河?会因为自己的功劳被他人抢占而去投河?会因为千辛万苦筹到钱,不仅被流寇盗走,甚至自己还被举报贪墨而去投河?
不可能!
将军看透了生死,根本不会被这些小事绊住脚步、烦扰心神。他深知活着的力量,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等到洪水退去,百姓欢呼,他就是功臣之一;等到旧友为他请命,拨云见日,洗刷冤屈,他就能重新登上朝堂;等到陛下终于原谅他,等到边疆又起烽烟,他照样是携精甲锐兵、万里赴戎机的大将军!
这样一个前途在望的人,他竟然投河?他会去投河?
绝对不可能!
将军一定是被人害了,一定是。
遣唐使:
我从小就知道,维海以南有大国,诗书斐然,礼乐传世,长治久安,万国来朝,心向往之。当我得知可以作为遣唐使,随别国使团一起出使大唐时,激动地每晚爬上屋顶唱歌,唱了七夜,我终于跟船南下。
那时我心里有壮志,想要把大唐的礼仪文明、农学历法,有多少学多少,一一带回维海,将维海变成小长安,强盛,繁荣,历久不衰。
大唐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强大又包容的地方。大唐的皇室,都像公主一样心怀天下;大唐的臣子,都像崔使君一样才华横溢、忠肝义胆;大唐的子民,都像白画师周绣娘一样亲切可人。
我一直以为,将军忠君如此,此去必定一帆风顺、旗开得胜。
可是我错了。
夕阳照进崔使君的窗子,我如往常一般找他吃晚饭下棋聊天,却看见他坐在地上,头倚着窗框,瞪着血红的双眼看着我,说:“四月,你可知世事难料,将军一去再难回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帮他找公主写推荐信。将军心怀抱负,却终生困守于抱负。”
我看着衡玉通红的眼眶,转身面对满窗夕阳,恍然间在不远处看到临行前的将军,那扔掉酒杯爽朗大笑的面容。
在八月底这个夜风凉爽的秋季,我如堕冰窖,浑身颤抖。
大唐公主:
李将军是大唐的老臣了。
十年前带兵北进攻打突厥,却迷失在北方草原上,仗也没打成,兵也没带回来,父皇大怒,权当他已经死了。
如今,他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