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番外:朝堂日常
大婚后的第三日,闻人卓坐在案后,望着一桌的奏折,头疼的想罢工。
——可这偏偏又是他自己作出来的结果。
若是他不那么急着册封皇后,且等着将这些事情全都处理完后,再举行大典,那他可能婚后还能休息个三五七天。
但是因为他的急切,此刻他只能离开自己的皇后,坐在案后批奏折,并面对一干年岁不等的大臣的丑脸。
“这就是你们给朕的答案?”
气的闻人卓将奏折直接甩在地上。
逆党已经全数按律处置,但那些贪官污吏留下来的烂摊子,想要全部收拾齐整,显然不是一日之功。
哪怕他们有心加班加点,这事儿也总有一时不察的时候。
他们也不能狡辩什么,毕竟哪怕再多的原因,他们疏忽却依旧是实打实的。
而因为他们的疏忽,如果仅仅是导致事情进度有所拖延,那还稍能谅解,但若是造成伤亡……
一众大臣噗通跪下,噤若寒蝉。
如今新换血的朝堂之中,除了新提拔上来的人,骨干大多都是与他一同走到如今的心腹。
闻人卓也不想因为一点事就冲他们甩脸子,只是这些事儿,他作为皇帝,又必须摆明态度,并且一视同仁。
挥了挥手,叫人都起来,又让人将奏折捡起,就事论事,事事详谈。
大乱初定,事务纷杂,想理出个头绪,确实让闻人卓有些疲累。
不过也因叛乱初定,余威犹在,一时也还没人敢阳奉阴违,他的政令实施起来,执行力度还是十分不错的。
但总归朝堂之上都些新人,冲劲锐气都不缺,却的确少了几分沉稳。
便是闻人卓自己,也不能总保证自己思虑的周全。
“这批用度不走国库,便由内务司与户部协同负责,确保每一笔的落实。”
“另外,官员俸禄重新制定一事,朕也要尽快看到结果。别搞到发俸禄的时候,还没搞清楚新规。”
从那些贪官污吏的府中可抄出了不少银钱,所以提升官员待遇这方面,闻人卓一点也不觉得不舍得。
也深觉得唐与微说的对。
要是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多吃草。
而他都已经给了各阶官员高薪,却还想贪腐的话,那就别怪他手下不留情了。
“关于贪腐之事的刑律,刑部尽快给朕一个更细致的章程。”
新帝彻底掌权,这大刀阔斧的改革,定是会让一些老牌高门大为不满,毕竟会削弱一些虚衔爵位的皇亲的利益。
但是,反对新帝?
你是想被悬尸宗庙吗?
哦,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毕竟宗庙不是什么身份都够资格去悬的。
但悬尸是肯定的。
如今那大牢之中所发生的“天罚”,可也有鼻子有眼的传出——甚至更为神化。
那些混着虚衔爵位,贪图享乐的皇亲国戚,本就没有建立功勋的胆魄,这次没有受到闻人轼的牵连,已经是大幸。
面对闻人卓这一番改革,虽然心疼的滴血,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一连商讨到午膳时辰,这案台之上的奏折还有小半堆——这可都是言之有物的奏折。
新帝掌权第一日大朝时便严令,谁要是上的奏折再只是些请安问候的溢美之词,言之无物的,那就回家吃自己。
更有甚者,要按律惩处。
可见新帝此前是受了多少年这种奏折的折磨,因此而深恶痛绝。
问询是否传膳的总管太监被挥退了下去,神色忐忑的站在殿外。皇上和众大人商量要事正是紧要关头,他进去打扰一次,已是心惊胆战。
可若是不再进去问问,让皇上饿着了,那他也是极大的罪过啊。
正纠结着,便见皇后领着小喜子、玉河,还有七八个拎着食盒的太监走来。
总管连忙上前行礼,随即便要去殿内询问。
可唐与微哪管那么多,挥了挥手便带着一干人等进去。
正在高谈阔论的一位老臣下意识的声音一顿,鼻间便窜入一股浓郁的香气,原本还没意识到,这会让香味一刺激,顿觉饥饿。
肚子咕噜一声,幸好,众人均给唐与微行礼,将此异响盖了过去。
“皇上,且先用膳吧,再大的事情,也不拘这一时半会儿。”唐与微凑到案台前,一抹茶盏,果然凉透了。
也只剩下浅浅一层杯底,怕是润个唇都够呛。
唐与微将案台上铺的乱七八糟的奏折理了理,挪到一旁,让小喜子将茶水饭食都摆上。
又叫人将其余饭菜送进偏殿摆上。
“皇上,事务再多也要保重龙体,不然龙体抱恙,这国事也更处理不好不是?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
唐与微亲自递上碗筷,闻人卓哪能拒绝,挥手让一干大臣也赶紧去偏殿用膳。
剩下的,等用膳完毕再说。
“你可吃过了?”一松懈下来,闻人卓这时也是真的觉得饿的狠了。
“当然。我可不像某人,把自己当做铁打的。”唐与微没好气的横了闻人卓一眼,还不就是听到他一直没传膳的消息,她才领着人过来。
“而且,身体不好死的早,媳妇跟人跑。”
唐与微满眼笑意,望着闻人卓一点不怯。
闻人卓咚的一声将碗放下,沉下来的脸色吓的一旁伺候的小喜子和玉河脸色大变,险些腿软跪下请罪。
心底都在哭嚎,我的皇后娘娘哎,这话您怎能胡乱说呢?
“来,喝碗汤。”唐与微又盛了碗汤,递到闻人卓手边。
但不知是否因为在闹别扭,闻人卓盯着唐与微,就是不伸手接汤。
“好嘛,那我喂你。”唐与微依旧满脸笑意,毫不扭捏,吹了吹汤,便喂到闻人卓的嘴边。
等半个多时辰后,吃饱喝足的大臣们再次被传召回来,见到的便是一个容光焕发的皇上。
满面红光,不但精力充沛,甚至隐隐有些过盛的样子。
而皇后,正坐在一旁——同皇上并肩而坐。
这勤政殿的案台之后,虽比不上大朝之上的龙椅之威严和所代表的含义,但如此坐姿,也实在是……
一些注重规制的老臣,心底的呐喊隐隐要破口而出。
但见皇上亲自给皇后递了杯茶,算了,忍忍吧。
帝后伉俪情深,有利于子嗣绵延,说不定他们很快就要迎来皇子或公主了。
一众大臣静心,继续用心讨论政务。
“这个问题,倒是有个最实用,但难度最大的做法。”见大臣们沉默良久,坐在一旁的唐与微幽幽开口。
面对闻人卓询问的目光,她倒是不急不缓,准备娓娓道来。
只是她还开口,便有一位老臣实在忍不住抢先开口。
谈论国事,皇后坐在一旁不走,便已经触动了他们的神经。这会儿,竟然已经不满足于旁听,想要开口提议?
“皇上,这祖制有言,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一直在此,只怕……”话未说完,一对上唐与微笑眯眯的双眸,不由激灵灵的一抖。
这,皇后娘娘的眼神为何这般渗人?
虽,虽说他这话确实得罪皇后娘娘,可他说的也是事实啊。
自古以来,哪有后宫干政的?
哪怕是给皇帝吹枕头风的,但也没有这般明目张胆的吧?
就连前太后,虽是势力庞大,但也只能暗中……
刚升起这样的想法,就听唐与微问他:“这位大人既是不让我说,那定然是有更好的法子了,不如说来听听?”
老头一抖,皇后娘娘那眼神,给他的感觉就是敢多说一个字,就拖出去吊死的意思。
而且,他这时还真的没什么好想法。
不然,他刚才也就说了。
“呵,既然自己没有好法子,还要阻止别人说。这位大人若是尸位素餐,不如就此让位如何?”唐与微脸色一冷。
若真论起来,唐与微此刻这话,便是僭越。
皇上理当能够将之治罪。
但显然从唐与微坐在这里的那一刻起,闻人卓就默认了她的发言权。
甚至,当那大臣下唐与微脸面时,他的眼神尤为锐利。
让这位大人同时感受双重威压,腿一软,便跪了下来。
那还有什么谏臣言官的视死如归的勇气?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磕磕巴巴一个字都说不清楚。
“看样子,朕这段时间缺人手,提拔官员上,能力考查上便有些疏忽了。”
“忠君爱国实为重要,但众爱卿选拔下属之时,也得谨记,品行端正有能力者,才能为国尽忠,为民请命。”
几句话,对他毫无指责,可这位脑子一热的大臣,此刻恨不得晕死过去。
唐与微拉了拉闻人卓的衣袖,也不管这动作给旁人看去了,多么有损“威严”。
“别生气,容易气坏了身子。”
“大臣们做的好有赏,做的不好,撸下去便是。总会有能人异士,等着一展拳脚的机会。”
唐与微的几句话,说的众大臣危机感剧增。
若是往日的朝廷,不少大臣拉帮结派,还考虑着与皇亲贵胄、皇帝之间权势平衡。
文武官员之间的平衡。
便是帝皇的帝王权术之中,也将之单独拎出细讲。
但此刻他们都知道,不论是皇上的话,还是皇后的话,都是真的。
遇上两位不讲“帝王权术”的帝后,他们真的好难啊。
可偏偏,他们眼中的,不平衡的,“畸形”的朝堂,就这么平稳了下来,并且各项政策,实施的越来越尽善尽美。
虽一切耗时耗力,可举国百姓,皆是交口称赞。
作者有话要说: 闻人卓:宝宝委屈.JPG,宝宝要表现出来,不哄不行。
开始番外咯,么么叽,养肥的小伙们可是正式开吃了。
还有,收藏一下泡脚养生秃头作者菌的新文呗?同款甜文哦,新文小狼狗哦,奶凶奶凶哦,还有美食哦
《山大王从良种田的日子》
唐汐退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回去继承家传酒楼,吃好的喝好的,不用再受营养液荼毒
但一睁眼,成了一座大山的继承人
附赠爹娘叔伯小弟若干
房屋地库若干
咸鱼野菜若干
“爹娘”送的压寨夫君若……一个!
“爹娘”:咱们继续问过路的老爷们,收点过路费
不不不,这么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大山,咱们种田不好吗?
男主:那就是我不好看咯??
======
当大山上物资丰饶遭人觊觎的时候:把东西都交出来,饶你们狗命
女主:哦豁,当老娘挺着肚子,就拎不动大刀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