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乡下小镇
[现代情感] 《别追难追》作者:这么软绵【完结】
文案:
沈静意小声的问:“能把机器还给我们吗?”
盛皙况嘴角斜起,手上的打火机嗒嗒作响,终于掀起眼皮,不咸不淡的说:“可以。只要你搬得动。”
那晚仲夏夜,沈静意一个人抱着几十公斤重的器材走夜路。
身后一直有道黑色影子尾随。
器材勒得手指泛白,几近断裂,也从没主动回头向身后人求救。
就像后来沈静意在圈里寸步难行,口碑破裂,
也从未向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人求饶。
盛皙况尾随她来到走廊,一把抓过她的手腕,将她推到墙上。
语气间充满怒火:“沈静意,你很强,死都不愿意求我是不是?”
沈静意只是弯弯好看的唇角,想推开他。
他却抬手,手指紧紧掐着她的脸颊,一字一句喊她名字:“沈-静-意!”
她眸子里闪现水光,声音轻颤:“是谁说,别追,难追的?”
——是你。盛皙况。
内容标签: 豪门世家 娱乐圈 励志人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静意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乡下小镇
别追,难追
1.
半秋不秋,半冬不冬时,最考验人穿衣的功力。
大街上有大妈已裹上大红色羽绒服,街角的几个年轻人却仍是单薄长袖。
沈静意早已注意到那边的青年,头发染着纯黄色、纯红色,稍微有点挑染就会显得很时髦。可惜,这里并不是时髦的地方。
连市都算不上,承孟镇,这三个字,沈静意记了好多次,总是到嘴边就遗忘。或许是她根本就不想记得叫什么。
大街倒是比城市的路面还要宽,只是泥土太多,掩盖了路面本有的颜色,三轮车一路喧嚣的开过去,肉眼可见到尾部扬起的尘雾。
天也总是灰蒙蒙的,很少有上海快要落到地面上的云,以及那像是水洗过的蓝。沈静意不止一次的想,是不是土太多,荡到了天上。
在这样的尘雾里多站一会儿,抬手拿手指往脸上一刮,能感到脸上也覆了一层土。
每次从住宿地出来,她总会往脸上涂上厚厚的一层隔离,似乎这样就能安心一些。不过,隔离霜备得再多,也总有用完的一天。
她往手心里倒尽最后一点儿,轻轻抹在额头上,镜子里是张干净的鹅蛋脸,深色的眸子散发着冷漠,仿佛此刻面对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卫生间也有镜子,但通水不好,一天到晚有令人泛呕的恶臭,早被她上了锁,洗澡在楼下的公共浴室,上厕所则借用楼上老板娘的。穿衣镜是她专门托老板娘从镇上五金店买的,至于五金店具体在哪,她没问,也不想关心。
这里没人用立式的穿衣镜,要么上网买,要么专门定制。沈静意要得急,只要能照出全身,她也倒无所谓,是立的还是挂的。于是,就有了门口这面镜子。
这里也算不上什么宾馆,不过是老板娘家租了两层门面上的房,简单装修一下,改成宾馆的样子。其实离宾馆差得多,两层房只有老板娘一个人顾,又当前台又当清洁员,单看下水道年久失修就知道,老板娘哪里能顾得过来。
刚来这里的时候,沈静意就差跳楼了,哪哪都不能接受。怎么有人住在水泥地上,土多不说,每天走来走去荡在床单上,想想也觉得脏。更别说,衣服掉在地上,立马就是一层灰,别管多好的衣服,就算白色的羊毛衫也是如此。
后来呢,没办法,人总是要识时务的。
沈静意拖着行李,用手掩着鼻尖,似乎这样就能减少吸入肮脏的空气,站在楼道口给经纪人打电话。
“唐姐,你救救我,我真的不能待在这里……”
“静意啊,那些话,来的时候也都和你说了,你很聪明,唐姐不用说两遍你也能懂。”
沈静意看着走廊里堆在一起的垃圾,黑色苍蝇不时地飞上飞下,而她的房间,就在垃圾山的隔壁。她蹙了蹙眉,哽咽着说:“但是唐姐……这里真不是人住的地方,真的。”
“小沈,唐姐也知道你的处境很不好,但合同是在你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签的,你再忍忍,忍忍?”
挂了电话以后,沈静意只是站着犹豫了两秒,直接拖着行李往楼下走。
黑色的漆面行李箱,是她在欧洲旅行的时候,在一家极具艺术氛围的店里买的。箱子里,是她的衣服和化妆品,一个箱子堆不下,她本想用两个。但考虑到地址偏远,交通不便,行李大概都得自理。助理辞职以后,公司还没帮她配到新的助理,而且,以她现在的地位,以及剧组的情况,也不会有助理的房间。她不想在路上麻烦别人,硬是将两个行李的东西塞到一起。
来之前,沈静意还天真的想,大不了自掏腰包另开房间而已。结果,拖着沉得要死的行李箱好不容易下了楼,才发现,这里的店铺倒是不少,可除了旁边的小卖部外,都是些门口摆着廉价塑料模特的衣店。
如果想住宾馆,大概要到镇子西才行。
镇子西有多远,小卖部的大婶说,不远,坐个电三轮一个钟头就到。
镇子东尚且这样,镇子西就更不消说了。怕也是如此,不会好到哪里去。况且,小卖部的大婶劝她不要自己去镇子西,那里乱,女孩子家不安全。然后就是她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你是大明星吗,这么漂亮。”
沈静意在楼梯口一直站到天黑,楼上传来老板娘炒菜的声音,二楼走廊的灯投在黑掉的地面上,这里的夜似乎比上海要暗很多,暗到像是被人关在黑色罩子里,渐渐抽光氧气,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
脚踝处传来的酸胀感,不时提醒着她,唐姐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识时务”。
识时务。
眼下,识时务就是指上楼。
沈静意高挑的身形与这里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精致的高跟鞋,应该踩在柔软的红毯上,而不是落满小石子的路面。
高跟鞋落上了一层淡淡的灰。
沈静意后来再也没穿过这双鞋,回到楼上以后,拿湿巾擦去鞋面上的土,再套上白色的鞋套,放入行李箱中。脚上这双漆面球鞋成了她的新宠,清洁起来很方便,拿纸沾点水擦一擦,又跟新的一样。
只是鞋沿的白色越擦越黑,她索性也不擦了,随它去了。
在二楼放下行李箱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楼下找老板娘,谈垃圾堆的事情。老板娘约莫四十来岁,皮肤看得出来有保养,但还是关不住岁月的磨痕。
老板娘放下手里的账单,抱歉地从门口拿来扫帚和垃圾铲,上楼收拾。
老板娘和她看起来很利落的外表一样,做事也很麻利。再次上楼的时候,走廊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还打开了窗户,路过时可以闻到淡淡的驱蝇药的味道。
药水味虽然难闻,却莫名令人心安。
回到房间后,沈静意发现家具破旧了些,没有电视,没有吹风机,没有挂烫机,但床单是新换的,被单也是干净的。
坐在床上,她终于像是认了命,开始从行李箱里往外拿化妆品,习惯性的往卫生间去。结果走到门口就退了回来。
老板娘抱歉的说:“这房间一直都是这样,你要是嫌有味儿,就拿空气清新剂上去喷一喷。”
她皱眉,婉拒了这个建议。
“那要不然去楼上,我屋那个干净。”
老板娘屋里的厕所的确干净,水泥地面打扫得很干净,仔细看还有扫帚划过的痕迹。厕便旁边是个老式的洗衣机,洗衣机后面是扇贴着格子纸的小窗户。怪不得没有异样的气味,原来全通过它排出去了。
这些问题都解决以后,她也不是没有办法住下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跟剧组混熟以后,她甚至忘记了以前的生活,开始觉得住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好。
这里的人总是慢悠悠,节奏舒缓了下来,远离了大城市的吵闹,这里的建筑稀稀拉拉,人也少,大街上偶尔才有几辆外省车牌的路过,这里永远不会堵车。
上网不方便,也不用去在意最近有谁又上了什么新戏,有谁又上了什么热搜。
在这里过一天,似乎像是过了半个世纪。
开机以后,白天坐着剧组的面包车去另一个农院拍戏,晚上再跟着剧组回来,回二楼休息。
她也不盼着这电影拍出来能有多大的水花,只希望这几个月的拍摄期早一点熬过去。
晚上,在农院里架起了灯光,照得小院亮了起来。
场务们在农院里忙前忙后的布景,有时会吆喝两嗓子,在夜里长长的划过。
农院所在的村子,据说是承孟镇上最古老的村子,这里大部分都保持着旧时的淳朴,房子是半泥土半红砖,也难怪屋顶上的瓦片里总有野草在。夜里随着风轻轻摇晃,打在地面上的黑影,像是在和谁在招手。
几个不知名的女角说:“也不知道是谁家养的狗,自从入夜以后就一直在叫,没停过。”
“会不会是闻到了咱们的气味,觉得陌生?”
沈静意听了一耳朵,大概是环境所致,人们聊天的内容也总脱离不了这农院。
“刚才来的时候,注意到村口停了辆黑色越野,倒是让我蛮惊讶的。”
“这破地方竟然也有人开越野,真不可思议。”
这时,听到导演拍了拍手,已经架好了摄影机,调好了镜头,叫演员们准备好拍摄。
沈静意的戏拍完了,早早换回了自己的衣服,只是还有两场夜戏没拍完,剧组迟迟不能收工。村子到镇子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剧组只有两辆面包车,一辆器材车,司机又是场务,身兼多职,根本就没人能腾出空送她。
再说,戏也不多,拍不了多长时间,她只能跟组等。
拍摄进行到一半,听到有声音传来,起初还以为是隔壁,没想到蹿进来一行青年人,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每个人的短袖都缕在肩上,透过不是很亮的灯光能看到青色的花臂。
这一行人无一例外,手臂或脖颈上都有或大或小的刺青,上来就把机器往门外抬。
“哎哎哎——哥几个这是做什么?”导演、副导演见状,连忙上前制止。
“起开!谁他妈许你们在这拍戏的?”一个黄毛骂骂咧咧的推开导演,这时,导演才看清了黄毛只是用一只手拿,另一只手一直未用,是因为手上拎着一把半米长的窄刀。刀口爬满了锈,怪不得没有反光。只是,这样的刀虽然很钝,抡起来也是人体无法承受的。
副导演偷偷扯了扯导演,示意导演往后退一些,上前交涉。
“哥几个,咱们在这里拍戏,是给村长商量过的……”
“村长是村长,跟我们大哥汇报了?”
“大哥是……”
“这些,是我们大哥要的。你要是有意见,隔壁找我们大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