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乡试是在燕北省的府城——卫城进行, 日子就定在九月十五日, 比童生试的第一场要晚上三天。

  当李恩白出发去卫城的时候,木海山、青哥儿的三个哥哥和张松都在狭小的考舍里挣扎呢。

  他们五个可不像李恩白当初那样从容不迫, 一个个抓耳挠腮的, 压根儿顾不上环境的好坏,鼻子也像失灵了一样,闻不出任何异味。

  一出了考场,看见本家兄弟来接他们, 一个个宛如僵尸一般直挺挺的躺在马车上昏睡不醒。

  另一边的李恩白虽然也有几分考前紧张之感, 但还能保持冷静, 不慌不乱的准备着。

  这一次他去卫城的时间不短,足有一个月之久,因而他并不打算让云梨在家留守。

  古代交通不便,再加上对小哥儿、女子有诸多束缚,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小小的内宅里打转, 做男子的附庸。

  但他却想和云梨一起见识大宋朝的一草一木,不是附庸他, 以他的喜好来行事, 而是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携手一生。

  像卫城这样的地方,对于云梨来说已经是很远很远的距离了。

  若不是李恩白在此参加乡试,他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来卫城,一辈子都在县城、兴隆镇、槐木村打转。

  卫城比石城还要大上很多, 更加繁华,更加热闹。

  但治安比石城好了太多,这里每日都有巡逻的城兵。

  他们排着队进城,守城门的官兵看到他们的路引,得知李恩白是来考试的学子,便给他们指了考院的路。

  态度十分和善,让人心生好感,对卫城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李恩白带着云梨来到考院周围转了一圈,看上去和以前在石城的考院似乎没什么差别,于是他们就先去落脚的地方。

  这次他们落脚的地方离考院不近,却依然很是安静,十分适合安心读书,整个院子也不临街,即使是早上和晚上有集市的时候也不会有吵闹的声音。

  李恩白看过之后很是满意,他更加注重周围是否安静和安全,对具体的住宿条件确实没什么要求。

  云梨知道他的想法,他看到李恩白对周围很是满意,就知道应该会在这儿住几天了。

  因此很是认真的查看了一下环境,卧房是朝阳的,不会潮湿,厨房里头调料也都是齐全的,不会做不了饭,抓瞎。

  就是院子有点大,光靠他们三个人打扫,估计得打扫半天,但他不想浪费这么长的时间,他还得给恩哥准备吃食。

  这次乡试又是连考五天,吃的东西得提前准备好,而且之前都没给恩哥带炭火,这次得带上了,万一夜里冷,还能自己把炉子烧热一点。

  云梨在心里规划这,想了很多。

  这次他们出来,是四个人一起出来的,这样李恩白去考试那几天,云梨也能有个伴。

  张久虽然知道李恩白喜欢带着云梨出门,但对李恩白一定要带着云梨一起来卫城的决定也十分不理解。

  但他聪明的没有问,而是按照李恩白的吩咐默默的做好。

  “收拾的差不多了吧?我听说卫城有夜市,十分繁华,要去看看吗?”

  他们是中午到达的卫城,将院子和房间收拾了一番,也就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李恩白提议出去转一转,得到了云梨的赞同。

  于是他们又锁好了院门,一起去卫城的夜市转转。

  卫城的夜市也在西城区,他们慢慢的走过去,沿途街道上的店铺里都有形形色色的客人。

  “正是热闹的时候啊。”云梨看着最后一丝晚霞也消失在夜色里。

  周围是人来人往的喧哗声,身边的人紧紧的握着他的手,一如当初去兴隆镇的集市一样,不动声色的帮他避开人流的冲撞。

  云梨笑的眉眼都弯了,十分甜蜜。

  李恩白点点他的鼻尖,“在偷乐什么?”

  “没什么,就是觉得高兴。”云梨晃晃他的手,答了一句。

  李恩白也不去追问,而是带着他去看路边的小摊子,如果有云梨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看一看,喜欢的就买下来,如果没有,就往下一家走。

  所以还没等到夜市,李恩白手里已经拎了一些东西。

  夜市,是卫城傍晚到宵禁前最热闹的地方。

  那一排排灯笼高高挂起,即使随风晃动,也只是留下斑驳的影子,整个夜市的光线都十分明亮,仿若白日。

  他们从夜市的入口进入,里面人虽然多,但却并不会拥挤,大家都自觉地分开左右两侧,中间留出一点空隙来,方便彼此换方向。

  云梨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那是猪肉的香气,但又比他平时吃到的猪肉更加香,一闻就口水直流。

  他们顺着气味寻到烤猪肉的小摊,摊主正在锅里煎着薄厚适中的猪肉片,每一片都有肥有瘦。

  提前腌制过,此时在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刷上酱料再放在旁边的铁板上高温呲溜这么一下,一片香、弹、脆又鲜味十足的炸猪肉片就做好了。

  小摊子周围已经有许多人在等待着,好在摊主动作很快,没一会儿就让围着的人群都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

  云梨要了两份,一份他和李恩白的,一份张久和双忠的。

  夜市上卖小吃的摊子还有很多,他们可以每一样都尝一尝,也就并不着急填饱肚子。

  一边走一边逛,走走停停,云梨也吃了个半饱,却总觉得缺点什么,他左顾右盼的,似乎找着什么。

  “在找什么?”李恩白依然牵着他的手,手里拎着他们之前没吃完的小吃们。

  云梨看了一圈,“在找...”他看到了插在杆子上的红通通的果子,找到了!糖葫芦!”

  北方人真的很喜欢糖葫芦这种又酸又甜的零嘴,看着山楂外面裹着的糖衣晶莹剔透的,将山楂的红都衬托的更加鲜艳。

  “糖——葫芦!卖糖——葫芦嘞!”小贩扛着插满了糖葫芦的杆子一边走一边吆喝。

  “等等,我要两串糖葫芦!”云梨扯着李恩白向前跑了几步,追上卖糖葫芦的。

  那小贩将杆子往地上一戳,一手在下方抓着,一手等待给云梨取糖葫芦,“这位夫郎看上哪两个嘞?”

  “这个,还有这个!”云梨挑了两串又大又圆的,让小贩取下来。

  李恩白掏了铜板给小贩,云梨已经将其中一串递给张久了,“久哥儿,给,你和双忠分着吃吧。”

  糖葫芦这东西,小时候怎么吃都不腻,长大了就只能吃上几颗解解馋,吃多了牙酸的慌。

  云梨也是自己吃一颗,就让李恩白吃一颗,两个人分着一串糖葫芦,只觉得今天买的糖葫芦格外的甜。

  “看来我还挺会挑糖葫芦的,这根好甜的。”云梨嚼着糖衣,破碎的糖衣发出卡啦卡啦的声音,满口都是微酸中带着甜蜜的味道。

  吃了糖葫芦,云梨觉得胃口都好了不少,看到一处卖小馄饨的,拉着李恩白过去,打算要两碗小馄饨吃。

  “老板,来四碗小馄饨。”

  云梨他们走到摊子上,正好有一桌客人离开,他们还能找到一个坐的地方。

  老板一边抄桌子一边介绍,“咱这儿有荤馅儿、素馅儿和鸡蛋馅儿的,您四位要吃哪种馅儿啊?”

  “荤的吧。”

  “好嘞,马上给您上。”老板将碗抄走,还说了一句,“咱这儿还有卫城特色棒子面饽饽,您要不要来两个尝尝?”

  老板似乎看出来四个人当中是云梨做主的,一直对云梨推销着,云梨还真没吃过棒子面饽饽,有些好奇,便说来两个吧。

  老板乐滋滋的去煮馄饨了,没一会儿小馄饨和已经切开的饽饽都端了过来。

  所谓的棒子面饽饽其实就是馅饼,只不过它用的面是玉米磨成的不太细腻的面,中间的馅儿是野菜猪肉的,整个饽饽都是用油煎熟的。

  有成年人手掌大小,即使切开也分量十足,价钱也稍微贵一些,但云梨他们不在乎这一点,一人吃了一半,觉得这菜饽饽还挺好吃的。

  配上一碗小馄饨,十分顶饱,撑得云梨都吃不下别的东西了,而卫城的夜市他们只逛了一半而已。

  约好了过一段时间再来,他们四个人回了住处,累了一天,洗漱之后往床上一躺,沾枕既眠,都睡得十分香甜。

  第二日,李恩白还是在生物钟的作用下,在早上天刚亮的时候醒来,云梨却还睡得沉。

  轻轻的下了地,李恩白在他脸上落下一吻,为了不吵醒他,李恩白端着水盆去别的房间洗漱了。

  这次租的院子比之前的都要大一些,只有他们四个,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倒是十分安静。

  洗漱过后,李恩白钻到昨天简单收拾出来的临时书房,踏下心来将他自己易混淆的、易错的文章重新回顾了一遍。

  一旦踏下心来做一件事,时间就会流逝的非常快。

  等云梨来叫他吃早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他才感觉到腹中饥鸣,显然是饿过头了。

  早饭是张久准备的,小米粥配上他们带来的咸菜,再加上薄薄的春饼,春饼里卷的料是新鲜的青瓜丝和咸淡适中的蒸肉片。

  小米粥熬得稠稠的,喝进去暖的胃里十分舒服,春饼之中虽然卷了肉,却一点都不腻,反而很清爽。

  李恩白连吃了四个春饼之后,喝光了一碗粥,顿时通体舒坦,人也精神了不少。

  转头又跑回书房里去看书了,后天就是乡试,多一分准备,心里就多一分踏实。

第157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