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心意115
二人正说这话, 春晓掀了帘子进来道崔嬷嬷已经带到了。
桑桑起身走至室内正中段殊常坐的那把太师椅坐下。
一架百鸟朝凤锦绣朝大屏风掩去了段殊坐在里头的身影。
抬了抬手让崔嬷嬷赶快进来,淑环县主这事起,她也没忘记元幼薇身前柳意和嬷嬷打起来的事。
问话理应两人一齐问, 但嬷嬷是自己的人,她有所偏颇亦是自己的私心。
涉及到段殊心尖尖上的人, 平日里如何她不想多去追究,但欺负到自己身旁人头上,桑桑决计不忍。
嬷嬷向来稳重, 她倒要看看生了什么事。
崔氏面上被挠破了一道口子, 从右耳直划向唇瓣,冒着血花,痛的她呲牙咧嘴地抽气。
但进了屋里头,她正了正面色抬眼看了看桑桑面色红润, 前段时日消瘦了许多现已养了回来,如出阁前那般丰腴如珠玉般美好。
她的心放了下来。
倒是桑桑见她面上挂了彩,让她起身不必跪着,眉心蹙起担忧问道:“嬷嬷,你这脸怎不先上药?”
崔氏知道桑姐儿与她亲厚,见屋内也无旁人便站起来回了话。
“夫人莫担心奴,我留着这脸皮子上的伤是为了对峙。那小蹄子可真狠,照着老奴眼睛就抓来, 哼!不过她一个大户人家的奴婢没做过什么粗活, 老奴当年打猪草的时候她还在娘胎里头眯眼呢!!”
“老奴这伤就是看着重, 不用药过几日就好了。那婢子身上看不见的地方可是挨了好几下, 现下怕是疼的直叫唤。”
说到此处, 崔嬷嬷面上微微扬起得意的笑。
论干架, 她在北地待过那些年头哪是这么个小丫鬟可比的。
倒是这次惹了事动静大了些, 她听得芙蓉院的表小姐昏过去了。
不知道会不会有碍于桑姐儿。
一瞬间的功夫,忧思已在心头百转。
她看了看桑桑满面忧容说道:“倒是桑姐儿,姑爷听了这消息可是要对你不满。那元小姐分量重,老奴留着这疤,他见了想必会怜惜上你一些。”
冬日的阳光能照亮整间室内,崔嬷嬷头上花白的发丝闪烁着银光。
她是阿娘跟前倚重的人,操劳大半生到了荣养的年纪还要替自己忧心在显国公府的处境。
突然,眼眶内湿润。
心头有说不出的难过。
是她无用,不懂汲汲营营之道,入了府内将近一载还被表小姐压过一头。
一时,她也忘了那人还在里头坐着。
“将我那金疮药拿来。”
春晓闻声去箱笼内取了一紫檀木盒来,厚重隐有暗香的木料见之就知不是凡品。
她让崔嬷嬷收下后,水汪汪的眸子睁了睁让想外溢的泪水止住,迅速调整好乱了的思绪。
正色问道:“嬷嬷此事关乎内宅安稳,是非公正自有人断,你只管说了当时的状况来。”
言下之意是不必顾及世子,是对就是对,是错就是错。
该是元幼薇身侧丫鬟犯的错一应该罚就罚。
段殊就在里头坐着,那奴仆面熟的很,之前待在桑桑身边许久。
听她在外头排编自己,无一人反驳。
他一手轻敲桌案,陷入沉思。
元幼薇是承了母亲遗愿,双亲皆逝在江南过不下去才让她入府。日后年岁到了择一良婿算得上是国公府仁尽义至。
怎么到了这些婢子口中,倒像是元幼薇仗了势在府内为所欲为,到了当家主母都势弱的地步。
实则是他去江南办差,听闻元家惨状,送了书信路引派人接她入京。
二人前脚后脚入京,元幼薇住的又是除却苍梧院外最好的院子,芙蓉院。
这院落就是再住个嫡出小姐也不为过了。
本表小姐来府是客,应当住客房,单独的院子辟开不在东路也不在西路。
阴差阳错,桑桑怄气安排她住进了芙蓉院。
下人皆道是世子的意思,加之表哥表妹,一方家世凄惨上门投奔,生的又貌美有心之人自然想到那上头去了。
闻着了味道见风使舵也不奇怪。
一念之差造成如今的局面。
崔氏听见桑桑问话,想到了早晨那贱蹄子在库房前嚼的舌根,心头一阵窝火。
她只恨没有打烂那张嘴。
崔嬷嬷跪下身子回话道,声泪俱下:“夫人,实在不是老奴带头滋事!今日清点库房物品,出来时正碰见芙蓉院的丫鬟柳意,在和内院里头的丫鬟嚼舌根。说夫人去王府被下了药,给贼人看光了身子去...”
余下的话桑桑没有听进去,小脸变的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