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农家子不想科举2

  “姚哥儿,你卖多少钱?”

  “卖完了,改日请早。”

  姚晨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没理会奇怪的客人。

  他觉得对方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存心捉弄自己,刚才排队的时候没听自己和旁的客人说话吗?还问个P!

  他快速收拾了一下,特别是把今天赚的一百六十四文收好,迫不及待地下工了。

  咳,是往学堂去了。

  进了学堂,姚晨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从醒来到做生意一直绷着的神经终于松了。

  终于能坐下了!

  好舒服呀!!

  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放松腰部以下,双腿几乎成了软泥,尽管上身还是挺拔端正——因为他坐在中部侧边,先生只能看到上面。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幸福的事情!背景春满花开,仿佛下起樱花雨。

  姚晨克制着才没有露出幸福(痴傻)的表情,将笔墨书本一件一件摆好,然后发呆。

  城中的学堂很有规模,仅学子就有百余人。学堂分斋,类似于班级,每斋十几二十几人不等,有斋长,负责管理,另有先生授课,不同先生教授的科目也不同,越往后读分得越细。据说是引进了京城先进的教育体系。

  姚晨所在的斋是初级班,人数比较多,先生尽量一碗水端平,稍有点管不过来,不会重点照顾个别学生。除开刚转学过来的时候,多关心了他几句,比如适不适应,学到哪儿了,有没有哪里听不懂之类,现在先生已经待他如普通城里学生无异了。

  至于课程内容,背记占大部分,课业不能更轻松。

  于是,姚晨成功地融入了新的学习环境,维持着在先生和同窗眼里中等水平的形象。

  不出头,不然有嫉贤妒能的找麻烦。

  不落后,不然对先生和家里交代不过去。

  姚晨已经计划好如何混过这几年,考上童生,然后回家养老(划掉)工作。

  不能说姚晨没有志气。

  童生,对农家子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童生虽然没有朝廷发补贴,但却意味着脱离工农阶层的第一步。

  姚家祖上就有童生,据说某曾曾曾祖父考了十来年才考上的,当然这不重要,姚家阿爷也就是姚晨的祖父还记得当初家族昌盛风光的模样,十里八乡都羡慕,配的媳妇也是当地富户,嫁资丰厚,良田就有十倾,一时风光无量。就是身后事,碑上写的也是‘待赠登仕郎’五字!

  可惜子孙不争气,后面几代没一个是读书的材料,先生请了,书籍也买了,可就是脑子不开窍,否则姚家还能有个耕读传家的美名。

  现在,有了姚晨,姚家阿爷终于看到了希望!

  耕读传家,多体面!多长脸啊!

  也因此,哪怕城中读书花费甚多,姚家阿爷也拍板同意了。

  “难得祖宗保佑出个会读书的,还能拦着不成?”

  而且姚晨也懂事体贴,没有觉得读书人清高就不应该干活,沾商贾之事,炊饼说卖也卖了,和贩夫走卒打交道也没说什么,帮忙补贴家里,让姚家阿爷格外满意。

  家里长辈一合计,就将姚晨打包送去了晋阳城,直接无视了姚晨本人的意见。

  姚晨颇理解姚家阿爷恢复祖上荣光的野望。

  老人待他极好,满足一下也没什么。

  而且童生刚好能满足他人生的基本需求。

  不用吃太好,不用穿太好。

  寻常物什,做得用心,也好吃。

  普通织品,做得用心,也好看。

  又不要吃龙肝凤髓,穿绫罗绸缎。

  没错,主要就是图轻松!

  成了童生,也算给自己家人有了交代,在乡里也算风光,好歹称得上读书人家。在乡里教书,被全村养着供着,或去殷实人家里作个西席,一年十贯不是梦!

  至于考秀才乃至举人出仕,姚晨表示呵呵。

  站在顶峰不冷得慌?光爬上去就累个半死了,还要时时刻刻提防有人把他拉下去。

  可拉倒吧!

  什么都没童生好。

  再说,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大多从四书五经中选题,仅这几本书就合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更不说还有各代各家对这些书的注释,以十倍算也要四百万字。

  就算他过目不忘,看一遍也很累的啊!

  背诵也就罢了,还要融会贯通,涉猎浩如烟海的诸朝正史、典籍和诗词散文,又因以儒家学术治国,其中大多伦理纲常为主线,晦涩难懂,枯燥乏味。

  现在的学子,若只治儒学会说你功利钻研,还要学道家、佛学、刑律、法家、杂家。

  头悬梁锥刺股的考试人生有什么意义?

  谁读谁傻!

  学堂里百来个傻子:……

  今天先生还是讲《孟子》,先是点了几名学生抽背,是昨天布置的课业。

  没抽到姚晨,抽到了坐姚晨前面的小胖子。那小胖子一身绫罗,身宽体胖,站起来后把姚晨完全挡住了。

  姚晨坐在小胖子的后面,觉得自己真明智,挑了个好位置,也因此对这个同窗有特别的好感。

  小胖子明显是个学渣,背得磕磕绊绊的,还漏了一两处,先生听得皱眉,说了他两句。

  “牛小丁,明天再抽你背一段,手板先记着。若是还不长进,两次一起罚。”

  “是是。”小胖子牛小丁额头满是汗,赶紧坐下,用袖子擦擦。

  接着先生领着大家读一遍新课文,逐句讲解释义,偶尔发问,前排的学霸们热情响应,就像后宫争宠的妃嫔,恨不得霸占先生的所有目光。

  雨露均沾?呵,不存在的。

  学霸们的观点虽稚嫩,偶有灵光,也有可不少取之处,每听到妙处,先生都会露出赞许的目光,或微笑,或语言激励。这时候,学霸们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愈加努力学习,缠着先生,恨不得把他绑在身上,一刻也不分开,得到他的全部宠爱,无论白天还是夜里……

  姚晨觉得自己的思路有点不对。

  这种跑偏,他已经习以为常了,连忙收心,免得露出端倪。

  所以说他经常怀疑自己脑子有问题,现在没有疯掉说明他心理素质已经很棒了好嘛!

  上课他通常分出三分精力听课,抓紧时间休息,一到下课他就要赶作业,一是为了晚上能早点休息,二是为了给家里节省灯油。所以每次先生要下课,姚晨都会露出恋恋不舍的表情,好像在说:先生别走,我还没听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嘤嘤嘤……

  坦白说,这种反应,让先生特别受用,觉得这孩子一心向学,虽然基础一般,在农家或许优秀,在城中就平平了,但好在心思端正,又非常勤勉,是个可造之才。

  姚晨:不我不是我没有!

  学霸:这个新人真讨厌!

  到了课间,牛小丁转过头来想在小伙伴那里找安慰,就看见姚晨开始奋笔疾书。

  “听课已经很累了,你不休息的吗?”学渣一脸你背叛了组织的表情。虽然姚晨曾和他说过,他利用课间时间做作业的原因。

  姚晨懒得说第二遍,他也知道小胖子只是在发牢骚。

  “今天被抽到好紧张!你看我背上都湿了……为什么每次抽到你,背的都是你会的部分呢?”

  也许是刚来那会姚晨坦白自己在村里的学习进度和城里差得太多,小胖子始终坚信姚晨也是学渣,百分之百的自己人,他对姚晨一直是推心置腹,什么真话都往外掏。

  “我就不走运……头天晚上我明明都会背了,真的!我娘亲自查的!”

  姚晨:哦?你那个一直怕你饿着每天投喂五顿以上的娘吗?我好像找到原因了。

  牛小丁神秘兮兮地凑近姚晨,用他自以为很轻、实际整个教室都能听到的声音说:“我觉得是先生长得太凶了……我一紧张,脑子就疼……要是他像我娘一样好看……”

  “你也写。”

  怕他说出不像样的话招祸,更重要的是怕牵连自己,姚晨只得出声打断小胖子,打发了他。

  学霸们一直暗暗注意着他们这边的动静,纷纷冷笑。

  这转学生很有城府,表面乖乖巧巧讨好先生,暗地里巴结权贵(牛小丁:??),还想示弱麻痹我们。

  想偷偷努力超过我们然后把我们踩在脚下吗?哼,心机表!

  姚晨:你们戏真多。

  姚晨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心声,懒得解释给不相干的人听,误会就误会吧。

  学霸们的态度或多或少影响了斋内的学生,于是斋内的许多学生都没有出去玩,下一堂课的先生进来的时候,几乎以为是上门课的同僚拖堂了。

  问清楚缘由,他捻着胡须,道:“勤勉不辍,值得嘉奖,不过也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伤了眼睛。”

  学霸:一定是那个新人的计谋!他想陷害我们!!

  姚晨:……

  到了午时,牛小丁一听到先生说下课就往正门跑。

  学堂虽然是走读,但管理非常严格,只有正门可供学生出入,正门只有在早晨和傍晚定时打开,还严禁仆从书童涉足学堂。因为学堂里面有不少贫家子弟,贫富阶级差异明显的话会影响学堂氛围,不能让学子们安心上课。同时,也避免学生仗着仆从欺压同窗,偷奸耍滑。

  学堂:你是来学习的,仆从能帮你学习?要什么自行车?!

  姚晨深深地觉得这开学堂的够硬气。晋阳城虽不算大,但也是千年古城,里面不乏世家巨擘,水深得很。

  中午学子们也不可以无故出学堂,食堂为教员和学子提供伙食(城中流行一日三餐),滋味一般,一顿饭十文左右,一般人家也吃得起。像姚晨这种十文也吃不大起的,可以自带干粮,让食堂帮忙热一热;也有富裕的人家,派仆从每日送新鲜做的餐食到正门,再让学生自己去门房取的。

  牛小丁显然是后者。

  他兴冲冲跑出去,又兴冲冲跑回来。怀里抱着比他肚子还大的黄漆雕花圆食盒,

  他回来的时候,正遇见姚晨拿着热好的干粮,从食堂回来,就招呼姚晨一起吃。

  “只吃干粮多没滋味啊,我特地让人做多了点,一起用罢!”

  牛小丁也不是一直对谁都这么热情,他是家里捧着长大的小少爷,面对农家出身的同龄人,优越感肯定是有的。一开始是因为他认为大家都是学渣应该在一起才和姚晨走得近,后来某次家里做的饭不合口味,就随口招呼默默啃干粮的姚晨一起吃了。也正是那一次,不知怎的被斋长知道了,狠狠表扬了他一顿,说他团结友爱同窗,赤子之心,是可造之材。

  苍了天了,这是万年学渣第一次受到表扬!

  牛小丁简直乐疯了,平时不受罚家里爹娘就能开心半天!

  那几天,他家就像过年一样,牛小丁每顿都能多吃两碗饭,他娘还给家里仆从发了红包,不知道的还以为牛家小少爷要成亲了。

  自此,牛小丁就热衷于对姚晨进行投喂,树立自己学堂第一好同窗的光辉形象。另一方面,姚晨也乐于接受,并无受辱或尴尬,待他一如往常。牛小丁更是放了心,两人感情(单方面的)与日俱增。

  相处愈久,牛小丁愈发觉得姚晨这人不错,对方不挑食,吃的也不多,不影响自己吃饭——这个很重要。姚晨脾气也好,不嫌自己烦,会听自己说话(实际是懒得回应)。有次牛小丁很好奇炊饼的味道,姚晨也不介意给他尝,大大方方的,相处起来很是舒服。

  小胖子觉得其实那炊饼做得挺好吃,不过就是再好吃,一直吃也让人受不了。

  所以每次牛小丁取了午饭,都会叫上姚晨一起,而且照顾到他的自尊心,避开食堂人多的地方,两人一起用。

  这不,得亏他跑得快,“巧遇”了姚晨。

  牛小丁:我算的时间真准。

  姚晨:我算的时间真准。

  牛小丁打开食盒,里面有三层。

  第一层鸡丝凉面、凉拌萝卜丝和糕点,第二层猪肚汤和两个热菜,最下面是没有燃尽的好碳,散着余热,所以上一层的吃食还冒着热气。

  “你试试这鸡丝凉面,照着你说的做哒!”

  牛小丁看着根根分明油光水亮的面条,咽了口水,面条盛在海碗里,黄黄绿绿白白的佐料堆在面条上,堆得冒了尖,煞是好看。

  “不急,先拌匀了。”

  姚晨上次随口说了鸡丝凉面的做法,没想到牛小丁记住了,还让家里去试。这一试发现美味惊人,遂特地今天中午做了送来。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食方秘法在任何时代有价值,哪怕同一道菜,每个菜馆每位大厨都有其做法,以保持其独特风味。比如当今世家,一道酱料的制法可能都传承了百年,因为经典有13格,独树一帜。没几道独家菜谱,都没脸宴请客人。

  对牛家来说,获得了精妙的食方传承后代,又交好一位前途不凡的学子,一箭双雕。

  对姚晨来说,牛家成了他点菜的馆子,每天不花钱吃外卖,美滋滋。

  双方都很满意。

  对于这些,新晋外卖员牛小丁都豪无所觉,只是发现家里比之前更支持他与姚晨来往。

  牛小丁:本少爷的眼光真不错!

  “次溜溜……怎么辣么好次……”牛小丁吸着面,不停抽气,额头又开始冒汗。

  凉面里面有茱萸、花椒、葱、姜,还有切碎的核桃等等,滋味丰富,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鸡肉撕成一丝丝的,干而不柴,极为入味。最令人惊艳的是面条,明明是粗粮面,取其劲道的口感,又因为浇了油,滑润顺溜,一点也不像咯嗓子的粗粮做的,而且在出锅后立刻用凉水冲过,特别清爽有嚼劲。

  “这个面的做法你哪里听来的?”吃饭间隙,牛小丁想起来问道。

  姚晨捧着一个小碗慢慢吃着,心情愉快,用起老借口:“我外家阿爷在酒楼做过活。”

  “原来如此。”牛小丁没半点怀疑,继续吃吃吃。

  用完饭,外卖员牛小丁收了食盒,待下学了再带回家。

  姚晨背靠着椅背,笑眯眯:“来,我和你说说珍珠虾球的做法。”

  今天也是风平浪静(偷懒摸鱼)的一天,下学后姚晨留了一会儿,趁着天还亮堂,把最后的抄写课业完成了,只剩下背诵和预习的部分,然后才不舍将臀部从椅子上移开,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去。

  学堂里现在应该只有他一个学生了。

  不过姚晨这次料错了,外面忽然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由远及近,姚晨听出其中一个是斋长,另一个声音却没听过,很是陌生。

  姚晨望向门口,果然,斋长先一步进来,口中似在介绍着学堂的环境和课程安排。

  接着步入眼帘的是一位俊美无双的少年,他身姿挺拔,竟与斋长差不多高,并不给人粗壮之感,显得十分修长。那身银灰暗纹锦袍衬得他面如白玉,墨色腰带也恰如其分地突显蜂腰长腿。剑眉星目,若是忽略他隐隐透出的气势,必得赞一声风流佳公子。

  只那气势太凌厉,锋芒毕露,格外扎人。姚晨看出这还是在他顾及斋长颜面,有意收敛的情况下,也不知被他盯上了的人会有多惨。

  那少年看到姚晨的时候眼中透出一丝惊讶,又有点意味不明,那些情绪飞快地隐没,变为高高在上的矜持和疏离。

  是狼。

  姚晨飞快地判断。

  不想理。

  可事与愿违,毕竟那两人也看到他了,回避不了,只能见礼。

  “你还没走?”斋长不算太意外,姚晨的情况他算是比较清楚的了。“正巧,这位是新来的学员,朴嘉言,还未取字,你来见见。”斋长热络地给他们彼此介绍。

  姚晨还未开口,就听那英俊少年笑道。

  “这个哥儿我见过的。”

  不知道为什么,姚晨觉得自己被调戏了。

第3章 农家子不想科举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快穿之懒癌福音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快穿之懒癌福音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