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给楚俊逸说亲302
“反正那感觉,我是这辈子不想尝试了,并不是打不过他们,只是那么多穷苦百性拿着锄头镰刀追着你,像是抢了他们粮食一样,而且面对那些肌黄面瘦的人,根本下不去手。”
林岚越听越觉得这村子透着不寻常,她皱起眉道,“村里的人都很穷吗?”
辰诡和兰曦齐齐点头“我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所有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打着补钉的,大冬天的,脚上穿着草鞋,那看那脚开裂冻伤,但他们好像没一点感觉似的,而且你不要看村口只有这么大,我估摸着,里面少说也有五千人以上。”
苏霖“听你们这样说,这村里的人确实不好惹,那你们怎么不走其他路呢!”
辰诡借着月光,指了指旁边的高山“那两边的山都是峭壁,根本过不去,要回飘渺门,这里是必经之路,不过,这座破庙已经荒废很久了,平常没什么人来,你们放心,而且,晚上我值夜,你们好好休息就行。”
其他人点了点头。
林岚没说话,转身看着他们来时的那条路自言自语道,“很奇怪!”
凌昀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我也觉得有些不合乎常理。”
其他人一脸懵。
“什么意思?”
凌昀看了一眼林岚,道,“我们今天走的那条路,道路平坦,可以供两辆马车并驾前行,深山里这样一条路,肯定是经常有人走,才不致长满野草,而我们一路走过来,这山里的鸟语花香,这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的地方,周围的树木也都很茂盛,山里的野果草药肯定不少,还会有野物。”
唐一山和苏霖因为跟着林岚断了不少案,看着两人的表情,有些明白过来了。
但是辰诡和兰曦两个不懂柴米油盐的武人,却是没有反应过来。
辰诡忍不住问道,“这说明什么?”
唐一山回道,“在这样一个气候良好,隐世而居的地方,就凭山里的这些东西,都能让百姓吃好穿好,又何至于像你说的,面黄肌瘦,穿得破破烂烂呢!”
辰诡和兰曦回味了下,忽然想到从小长大的飘渺门,门里的人都是自己种粮食种菜,草药也是去山里采的,门里还养了猪。
这样一说,两人明白了。
林岚看着不远处的村庄,意味深长地道,“看来那门后面,被关起来的是另外一个世界。”
凌昀“要不要,我们去看看。”
林岚摇头“狗的鼻子是很灵的,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像这种情况,也许白天方便一点,我们可打扮成村民的样子。”
辰诡见状想劝两句,林岚立即道,“明早再说,现在早点休息。”
说完,林岚找了个墙角坐下,靠着墙闭目养神。
辰诡没有再说,其他人都各自找地方躺了下来,凌昀走到林岚旁边,默默地把肩膀送过去,林岚也很不客气地靠了过来。
六人没有点火,好在这个时候的夜里也不是很凉,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林岚被人推醒,一看,是唐一山。
原来,唐一山怕辰诡第二天赶路没有精神,就跟他讲好,他看前半夜,唐一山看后半夜。
第四百五十四章 少侠救命!
唐一山盘腿坐在庙的正中,虽然双目紧闭,但灵敏的耳朵却时时留意着周围的情况,所以,当草丛中传来异响时,唐一山立即睁开了眼。
他起身贴墙走出破庙,循着声音来源找去,看到自山而来,有两个东西在高高的草丛中蠕动。
之所以说蠕动,是因为他们的速度非常慢,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看着倒不像是猛兽。
因为这座山杂草丛生,只有一条羊肠小径,他们今天上来的时候,都被旁边的杂草割到了手,而眼前这两个东西,看来时的方向,竟是连着那村子。
唐一山心中生疑,脚尖轻点地,钻入草丛,想一探究竟。
他凭着过人的耳力,准确地判断来物的方向,然后伺机躲在草丛中,寻找合适的刺探地点。
他听着那脚步声,越听越熟悉,当听到人和人之前的呼吸声和说话声,唐一山觉得来人很可能是村子里的村民。
唐一山想到辰诡说的那些关于这个村子的情况,想了想,还是先进屋叫醒了其他人。
林岚他们被叫醒,唐一山指了指外面的草丛,小声道,“有人摸上山了,我们先躲一躲。”
刚刚还有些睡眼腥松的几人,听了这话之后,立即精神了,互相点头示意后,立即找地方躲了起来。
林岚和凌昀同时跃上的房梁,苏霖则躲到了佛像后面,其他人则躲到了寺庙外,以防被人围抄。
几人屏息以待,当听着那轻微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也下意识地抓住了随身武器。
来的是两个男子,一老一少,同样的面黄肌瘦,同样的穿着草鞋,自他们走进破庙后,庙里便飘着一股血腥气,想来是这两人身上有伤。
那年轻的男子并没有发现林岚他们,他将老者扶进了破庙后,在四周看了看,才坐到老者的旁边休息。
看得出来他们很小心翼翼,连喘粗气的声音都刻意压低了,还总是很紧张地看着那村子的方向。
“爹,接下来的路,你知道怎么走吧?”年轻人语气中透露出强烈的不安。
老者略微低沉的声音响起“放心,这次我一定逃出去,走到京都给珠珠鸣冤。”
两人话才落,山下的村子突然传来的骚动,躲在破庙外的唐一山看到,原本寂静的村子,突然灯火通明,狗的吠声也陆陆续续传来。
这下众人有些明白了,此事应该不是针对他们,而是针对逃进破庙的这两个人。
林岚和凌昀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悄无声息地从房梁跳下来,落在了那两名男子的身后。
拔出匕首,挥手上前,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蒙住这两人的嘴,然后下一秒,手上的匕首就抵在了那两人的脖子上。
“别出声!”
那两名男子本来就被外面的动静弄得慌了心神,这突然之间,黑夜之中又伸出两双手将他们擒住,一下子心如死灰,哪还有开口的力气。
确认两名男子不会开口后,唐一山和其他人都走了进来,就着月光,那两名男子终于看清站在在破庙里的六人。
“你,你们是谁?”老者颤抖着问道。
凌昀没回答,反道,“不想死,别出声。”
那两人男子点了点头,林岚和凌昀才放开了他们。
一松脱箝制,两个人就抓着对方的手靠在了一起,警惕地看着眼前的六人。
“你们是谁?”
苏霖嘴里叼着根茅草,回道,“过路人。”
苏霖一说话,老者把目光转向他,然后就看到了旁边的辰诡,此时一缕月光从破庙的残骸中倾泻而下,刚好让老者看清了辰诡的真容。
“我见过你。”那老者突然一拍脑门“你们就是那群偶尔会从村里过的神秘的江湖人。”
说完这个话,那两人身体突然放松下来了,好像知道眼前的六人对他们没有恶意。
回过神来的两人连忙看向庙外,看着有火把和人群已经向山上涌来。
老者吓坏了,转过身子噗通一声跪下了。
“几位少侠救命,求求你们救救我们。”
林岚连忙上前扶起他们“两位先请起,具体的情况我们稍后再说,现在先找个地方躲一躲。”
辰诡道,“后面就是我们要下去的路,我带你们走。”
“好。”
林岚点头,苏霖和唐一山立即走过来,扶着那两名男子上马,自己的慢慢牵着马前行。
这么大一群人,又骑着马,很难隐藏踪迹,山下的刚上山就看到了,立即牵着狗往山上追来。
看着追兵来势汹汹,虽然还不清楚个中细节,但林岚却断定,这两人一定是解开这村子秘密的关键所在。
林岚道,“不行,我们这样目标太大了,而且夜里走不快,马蹄声也很容易暴露我们的方位。”
辰诡和苏霖唐一山同时站了出来“我们断后,你们带人先走。”
兰曦道为“两个人就够了,村民并没有那么难对付,主要是那些狗。”
苏霖道,“辰兄了解地形,而我轻功不错,我们俩断后,你们带着人先走。”
林岚点头,大家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辰诡道,“师妹,你直奔七里亭,我去那跟你汇合。”
“好。”
商量好后,众人就分头出发了,辰诡和苏霖往回走去布置陷井,兰曦和林岚带头,凌昀和唐一山帮那两个人牵着马。
走了大半夜,终于听不到身后的狗叫声,兰曦带着他们在林子里钻来钻去,把林岚他们都给绕晕了,行到第二天上午,他们终于走到了一处山涧,兰曦让他们部上马,然后骑着马趟过山涧,来到了一个断壁下,临着山涧的山洞。
他们把马牵进山洞,将那两人放了下来。
“这就是你们说的七里亭?”
兰曦点头“这是我们游泳时,无意中发现的,后面这里就成了我们休息的中转站了,里面还有衣服和粮食呢!”
“有伤药吗?”林岚指了指那两人。
兰曦连忙点头,跑进了山洞里面。
那两个人从刚刚逃命开始,就一直是惊恐不安的,即使现在已经远离了村民的追击,他们看起来也不是很好。
第四百五十五章 缘由
兰曦拿出伤药,唐一山接过药帮其中一人疗伤。
林岚见另一人身上也是新伤旧伤都有,正准备帮他也看一下,却不想那年轻男子低着头避开了,显得有些拘谨。
林岚没有强求,她看得出来,那两人并没有把身上的伤当回事,而且他们的手上,脚上疤痕和旧伤都很多。
昨晚他们刚刚闯进破庙的时候,其中那位老者的脚还在流血,不过,一路走来,却从未见他低头去看一下伤口,仿佛那只是被蚊虫叮了一下。
林岚看着那些疤痕,有些很浅很小,像是做事的时候弄伤的。
而唐一山给他们上好金创药之后,正准备用白布给他们包扎一下,结果那两人连忙拒绝。
“少侠没事,这些伤过两天结痂就好了,不用这么麻烦,我们以前不擦药,也是几天就好了的。”
唐一山手顿住了,林岚道,“那就这样吧,唐一山,你别忙了。”
唐一山默默收回手,抬头看向那两人“那就不包扎了,现在有时间,说说那些村民到底为什么要抓你们?”
老者闻方握紧了拳头,坚定地道,“我要进京告御状!
“
“告谁?”
“吉原县县令翁伍!”
原来,他们看到的那一个小小的村子,只是冰山一角,隐在这大山深处,竟然有一个县城,辰诡之前说的五千人只是这县城的三分之一人口。
据这位老者说,原本吉原县都是些山民,不会种庄稼,都是靠山上的野物和野果生活,虽然清贫,但无人管束,但也活得自在。
在老者十岁那一年,暴雨下了半月有余,距离县城最近的那条大江山洪爆发,把上游的村子都冲毁,也冲来了很多难民,那时有很多难民侥幸活下来,就都逃到了附近。
当时朝庭派出了救灾的官员,发放了救灾物资,老者说那是他长到十岁,第一次吃到饭米的味道,那味道他到现在都忘不了。
但是吉原县太穷了,连个给官员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些官员只留下了一个小列队给他们分粮食,大部队就赶往其他地方了。
而翁伍就是这个小队的队长。
当时他带领下属帮村民搭建茅屋,修葺被大水冲坏的房子,逢人都是一张笑脸,爱到了吉原县百姓的爱戴。
吉原县有几片樟木林,最适合建造木房,当时翁伍他会处理救灾的后续事宜,他带领着那些流民难民去山里砍树,然后选好地方集中一起建造房子,还说会教会他们怎么种庄稼,让他们衣食无忧。
当时那些难民的家乡都已经被洪水冲毁了,洪水还带动着山崩,很多人都无家可归,翁伍这样一做,所有的人就都留了下来,一下子,吉原县从区区的几百号人突然变到几千人。
老者的父母在那场洪水生丧生了,他跟着他的姨父姨母过日子,他们也分到了一间木房。
大家都以为要过上好日子了,越来越多的难民闻风而来,吉原县越来越庞大,后来,县城里突然涌进了很多江湖人,翁伍还建立了一支护卫队,从他自己最开始带来的几十人,到后来招募到几百人。
他请人来教他们耕田种地,妇人女子就被叫去学纺布做衣,还有培值盆栽。
所有人都激情满满,看着地里的庄嫁一点点长大,那种感觉让他们不分日夜不辞辛劳地完成翁伍交待的所有的一切。
日子一天天过去,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收获的喜悦中,而没有人注意到,村口被戒严,县里多了很多巡逻的队伍,他们也没有发觉,翁伍命他们修的围墙,筑的高楼其实是在针对他们。
当丰收近在眼前,翁伍把所有人叫到了他的府门前,他拿出一份明晃晃地圣旨,对众人说,皇帝任命他为吉原县县令,令他接管这里的一切事务,另外,因为年前救灾,掏空了国库里所有的余粮,所以,现在要国家要征收这批粮食,以防有人私藏,这次收成的所有粮食都要交到县里,由县里统一上缴朝廷,并余下一部分作为大家的口粮,每月每户按照人头来府衙令粮食。
朝廷救了我们,我们也要回报朝庭,大家放心,我会像一年前那样,绝对不会让你们吃苦饿着。
翁伍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里经营,也确实保证了他们的吃喝住行,这里的人早把他当救世主,对他的话早已经是深信不疑。
对于吉原县的原住民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自然也不会对翁伍起疑心,而那些逃难过来的人,能选择留下的都是一些淳朴善良的平穷老百姓,他们大多在这场水灾中失去了至亲,他们也最感念在危难时帮助过他们的人。
偶尔有两个抗议的声音,也会因为周围人的指责而收声。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所有的粮食都进了府衙,再由府衙转运出去,官府没有发过明文,他们也没想过这是多大的一笔粮食。
而翁伍很聪明,在最先的那几年,没有让百姓饿着,而且每三个月定时给所有人发一套衣服,虽然这衣服也是县里的农妇自己做的,但他就是让人觉得,过上了一种稳定的生活。
时间过去两三年,县里的所有人,每天起早贪黑,所有人都忙得不行,但就是家中没有余粮,身上没有闲钱。
渐渐地有人反应过来了,县里开始出事,有人打架,有人被抓,还有人莫明其妙的失踪,当有人想逃离这里的时候,却发现县里的所有出口都有人把守,虽然他们出去了,但是出去的人也再没有回来过。
县里开始有流言传出,有人说,他们种的那些粮食部都被翁伍贪了,并没有上交给朝廷,而他们这几年做的所有东西,都是被翁伍收入囊中,他们种得药草,做的纺织品,培植的盆栽,没有一样落到百姓头上,总是被翁伍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收进了府衙,就再没有见过。
之前,所有人都埋头苦干,没有人去合计这本帐,到后来一算,才真真叫人心惊。
于是,又一年收成到的时候,吉原县爆发了起义。
第四百五十六章 起义
以李原,罗里,姜让三人带头,聚集了一帮村民,在收完庄嫁后,合力赶跑了翁伍派来的人,然后和其他人一起,把他们那几百户的粮食部放到了一个他们早就挖好的地窖中。
而听到消息的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三人的做法,虽不敢明目张胆的不上交,却一个一个赖在庄嫁地里,不让官府的人把粮食拿走。
他们以为,只要他们齐心,所有人都不交粮食,那翁伍就会迫于民意,把粮食留下来给他们。
可令人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也就高兴了一天,事发的第二天晚上,他们被狗叫声惊醒,一群身着铠甲的士兵冲进了村子,把所有闹事的村民部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