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鱼翅风波(2)

  “都别吵了,我来负责。”小满走出人群,走到后厨的管家和赵大厨子那里,行了个礼,说,“我阿姐仗义帮忙,却被陷害,但这个鱼翅我来处理干净,保证不出纰漏。”

  赵大厨子心想,这是扬州特意请来的丁大厨做的,鱼翅这样名贵海物本县的厨子不会打理,因此丁大厨特别骄傲,鼻孔瞧人。这不,刚做完鱼翅羹就嚷嚷累得慌,要人送一壶酒并一些蔬果小菜去客房休息去了。这要是再去请他,少不得又要低声下气,看这个小满姑娘,切菜切得有模有样,应该是厨艺世家出来的,权且让她死马当活马医,要是还不成,再找丁大厨也可以。于是他点点头。

  菜品只是倾倒在桌面,并未沾染上什么脏东西,小满打眼一看,这鱼翅只是泡发开,然后清蒸的。小满不由得哭笑不得,这是从哪里请来的赝品厨师,鱼翅这么做,只看着犹如粉条子一样,想必外面的宾客嚼起来也是味同嚼蜡,干巴巴无味得很。

  小满想了一下,计划做三丝鱼翅冬瓜盅,这本是一道慢慢熬制至少三个小时的菜,留给小满的时间却不多了,她思考了下,决定先用重料去除鱼翅的异味,然后采用鸡油和厨房里常备着的高汤做底,这样就能保证基本的口味,部分弥补不能长时间慢火炖煮的缺憾。

  小满将鱼翅细细洗净,加入调料和花雕酒先泡着,白露匆匆擦了下脸上的泪水,赶紧在灶下剥起了蒜瓣,洗着葱和生姜等辅料。小满手里不停动作,另一边环顾厨房,为了做寿宴,厨房里的辅料什么的都是齐全的,这道菜需要用的配料都有。她将旁边备着的泡发好的干货里找到香菇、虾米、干笋仔细切丝。

  旁边的婆子和厨工们本看不起这小姑娘,有心为难她,待到看见她拿刀有模有样,站在厨下指挥自如,竟似是那做惯了的大厨一般,再打量她切菜行云流水,便知是个行家,于是也听起小满的嘱咐。

  有一位厨娘找来了一只宰杀后备着的肥鸡,小满嘱咐白露将鸡冲洗再三,然后去皮去尾去头后,取鸡胸肉切成细丝,又把鸡皮带油的部位全部都撕下来,锅烧开,将鸡油全部下下去,直至炼出了黄澄澄的鸡油,将其盛出备用。

  她将鱼翅捞出,放在一个盆里,舀了一大勺猪油,用厨下的高汤冲开了,把鱼翅放进去,又拿葱丝、姜丝,以及刚才切好的鸡丝,依次放入鱼翅里面,加了盐、糖、花雕酒、酱油,调入了湿淀粉,上面撒了一把香菜。

  旁边的赵大厨,本来是不放心在旁边站着,看小满摆出一副大厨的架势,心中有些不服气,待看到这里,也收起了脸上的鄙夷,想正眼仔细瞧呢,又抹不开面子,只好占得近些,嘴上说;“这鱼翅金贵东西我可得看着点。”眼睛呢,却睁得大大的。不想错过一丝一毫。

  小满一笑,没有说话。她再起油锅,下了一勺猪板肉熬成的猪油,放入香菇丝、木耳丝、笋丝、火腿丝、鸡肉丝、肉丁、干贝炒制一下,待到炒出香味后,舀了厨下的高汤,一气倒进去,等到水开,倒入了砂锅,再将刚才的鱼翅并火腿丝、笋丝也倒入砂锅,盖上锅盖开始焖煮。

  旁边的帮厨早拿来了一个湿毛巾,小满擦擦汗,洗了把手,埋头挑了一个冬瓜,切了头部,掏去瓜瓤,拿起来刻刀,聚精会神开始雕刻。白露急得跳脚,又不敢催。过了两个小时,这才看清楚小满在冬瓜表层雕刻了一层镂空的寿星仙鹤图,里面白色的瓜体一点都没破。厨房里众人目瞪口呆,连赵大厨也忍不住喝了声彩。

  这时候外面的传菜已经开始,小满却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又拿起萝卜、梨之物,雕刻起了一些花朵摆到大盘子周围,待到前面叫到热菜时,小满去揭开了砂锅盖,这时鱼翅已经炖的酥烂,小满除去葱姜丝、火腿、鸡丝等,只留下鱼翅和汤汁。盛在了冬瓜盅里,放到刚才已装饰好了的盘子中央。

  赵大厨急急凑过来闻了一下,已经全然没有最初的腥味,又拿小勺子舀了一点锅中剩下的鱼翅羹,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快快快,端上去。”

  白露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得意洋洋的撇了撇嘴,小满看见她那个样子,暗暗偷笑,面上却是不露分寸,板着脸悄悄跟她说:“姐,我刚才赶着做菜是正经,没顾上说你,你要记住了,凡事稳重,不要不清楚情况就急吼吼,沉得住气才是做事情的样子。”,白露虽莽撞,却是很听从小妹的话,赶紧认错。这时听得外头人喊:“老太太要赵大厨和来帮厨的那个姑娘出去说话。”,小满赶紧擦了把手,理了理仪容,随着赵大厨一起出去了。

  正院热热闹闹摆了几十桌宴席,赵大厨带着小满走到正中央的一桌那里去,小满抬眼一瞧,上首众人花团锦簇的围着一位老太太,这应该就是今天的寿星翁,县令的老母亲了。于是她福了一福,道:“见过老寿星。”

  老太太喜不自胜,问到:“我听后厨的说这鱼翅是你做的,今儿个大家吃了都说妙得很,没想到还是个俊俏丫头做的。”

  “回老太太,我和姐姐来这打杂工赚钱。这本是我姐姐仗义执言,见着有人撞这个丫鬟,就好心去扶。谁料着急竟被人诬赖说是撞倒了鱼翅,也是赵大厨心善,给我姐妹一个机会将功补过。因此民女赶紧做了三丝鱼翅冬瓜盅呈了上去,幸得老妇人欢心,斗胆求老妇人饶我姐姐贪玩之过。”

  县令的老母亲还未顾上说什么,她左手边坐着的一位珠环玉翠的少妇道:“娘,适才焕儿顽皮嚷嚷着要吃梨子,我身边的翠环去厨房寻些香梨,见那石厨子原本是清蒸了鱼翅,这鱼翅没有精心处理,只是简单清蒸,那有腥味且干巴,不得被来的宾客笑话死了,今日差点成了个笑料。我看得查查那个石厨师,到底是什么人推荐来的,存心要坏家里的宴席。”

  老太太脸色一变,眼睛里藏不住疑惑,却也没说什么,转头颔首:“多亏这个女厨子重新料理,鱼翅做的口味香润,又能尝到不同的香气,雕的冬瓜造型不凡,我老婆子活到现在,没有见到过这么精细的刀工。”

  又转身吩咐管家,:“今儿个客人们都说这个三丝鱼翅冬瓜羹做得好,便是在汴京也未吃到过,实在是长脸,多亏了这个女厨子,你带着她去账房领赏。”

  小满告退了以后,叫来了白露,跟着管家去了账房拿工钱,这才从管家口里得知这位帮腔的夫人是潭州知州的夫人,也是县令姐姐,亲女儿特地上门来贺寿,却是个吃过见过的主儿,才能看出小满所做鱼翅的好来。小满心中暗暗庆幸,等到了账房,没想到老夫人存了心要在来参加寿宴的各位夫人跟前炫耀,除了本来该得的工钱之外,又嘱咐管家额外赏了他们半贯钱,这样加上小满帮厨的一百五十文,白露打杂的八十文,竟然得了七百三十文。白露毕竟是个心思简单的,早就咧开嘴笑得灿烂无比了。

  赵大厨见小满不要他的赏钱,心里过意不去,就做主把厨房里的生鸡腿捞了两个,再将还没有端完的酱肘子酱鸭块等裹在荷叶里,包了几个荷叶包,硬是塞给了白露。小满也不推辞,拿了道声谢,又硬是李家嫂嫂塞了两包,这才告别而过。

  待牛车颠簸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掌灯时分了,家里却亮着灯,小满不由心中疑惑,奶奶自从搬到这边来奉行节俭的家规,连娘绣花都只让白天借着日头绣。刚跨进院门,就听见陈老太的的大嗓门嚷嚷:“老大家的,你赶紧找里正去寻人,这天都乌压压了还不回来,莫不是被人贩子拐去了。”,小满冲白露试了个眼色,没想到这老太太还惦记着自己孙女。这时被在院子里玩的立冬看见了,他立马扑过来,“大姐和二姐回来啦!”。

  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喜滋滋的拆小满带回来的荷叶包,容娇娘不舍得再让姐俩进厨房,就自己去厨房煮了一锅野菜糊糊,一家人就着这些熟食吃了起来。

  吃饭时立冬竟是连添了两次饭,家里人许久没见过荤腥,吃得俱是十分香甜。陈老太推说老了不喜油腻,给立冬夹了一块酱肘子,突然来了一句:“你两个姐姐在你这么大时都不吃肘子,说油腻得慌。”,说着抹了抹眼睛。陈婶子赶紧给立冬使眼色,示意他哄哄老太太,立冬会意,猴在陈老太跟前一口一个奶奶,哄得她复又眉开眼笑。一家人喜笑颜开,一扫往日的阴霾。

  第7章 野葱烧黄菇、蒲公英摊鸡蛋、马兰头炒腊肉,荠菜汤

  次日小满把那两个鸡腿一红烧、一凉拌鸡丝,本来欲做口水鸡,但材料太少,就在红烧的里面加了土豆,鸡丝加了胡萝卜丝和菌菇丝,给隔壁的石头婶各端去一半,感谢她给帮忙。

  小满又去了几趟山里收集野物,再晾晒了背去镇上卖,积攒些钱财。石头婶也带来了新故事,原来上次那个县令家办完宴席后,就找丁大厨质问情况,丁大厨支支吾吾,说不清个所以然,县令心中困惑,疑虑顿生,又使了人去查,破了一桩公案,原来那丁大厨子一路从扬州赶来县上,半路上闹肚子,去一家乡间小店暂歇,把文牒和路引丢了,那乡下小店的厨子捡到,看见扬州酒楼介绍丁大厨去的信笺,上面写的报酬很是丰厚,那厨子一时鬼迷心窍,就把丁大厨捆了绑在乡间,指使同伙看着,打算自己去赚了这一笔钱。

  乡下甚少什么娱乐活动,陈老太又是爱显摆的性格,这个故事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村子,陈老太又把小满在县令家做三丝鱼翅冬瓜盅的事情宣扬出去,乡亲们开始还将信将疑,待到小满在隔壁村烧了一桌满月宴后,大家都心服口服,加上小满的出工钱比县里的几家酒楼的厨子便宜,做出的饭菜又很是体面,邻近几个乡里村里有红白喜事,也请了小满过去帮忙,这样两个月下来,小满也积攒了两贯钱了。

  这两个月间还发生了件事情,陈家看着陈方华不管不顾立冬,于是跟宗族建议,将立冬过继了过来,成为了陈家大房的嗣子,如此也一来,也不用担心村里的陈家宗族看着大房孤儿寡母,想要吞并他们家产。

  这天石头叔来了家里,说道上次那县城上遇着的潭州宋知州的夫人,因着上次见小满做的鱼翅羹精巧细致,所以这次要办个“牡丹宴”,指名道姓要小满过去,特意捎话过来。

  一家人得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毕竟去州里看看世面也是好的,宋知州太太想的很周到,专门嘱咐了来往的一支商队捎上他们同行,以免发生意外。

  娘亲不放心小满一个人去执意要跟去,小满想想由着她去了,又带上了白露。大花和立冬充满渴望的看着,小满低头轻声曼语的说:“我这次是受邀去别人家做客的,不能带多人。不过我答应你们,下回一定带你们去。”陈大婶开始起锅烙饼,陈老太一叠声的催着白露带各色物件,小满忍住笑,劝她,奶奶,我们又不是搬家过去。最后他们身上带了些家里烙的大饼,大饼呢干巴巴虽然不好吃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还带了一些干粮食具。

  到了出发那天,他们去了约定的路口,果然跟上了商队,在商队照应下这一路比较太平,走到中午的时候,路上有个小酒馆,车队停车休息,车队里的人纷纷停车歇息,去了小酒馆吃喝,还有喝酒的,小满婉拒了他们叫一家人过去的好意,一则这边多是女眷,那里喝酒吵闹怕生出什么事端,二则为了早日把铺子开大,小满一家人也是想着能省就省。她环顾了一下四周,走到离酒馆较远的一个山坳处,开始砌个简易灶台,捡了几块大石头就闷头开始搭砌炉灶。

  这时候官道上尘土飞扬,原来是一队兵丁踏马过来,他们几个等着那些兵丁过去,没想到那些兵丁却在他们附近停了马,一个个道:“这山坳草长得好,今天中午就在这里歇歇呗。”小满之前在村子里的时候就听说本朝开国皇帝最痛恨之一就是当兵扰民,所以本朝的兵丁很是规矩,再看家里人也是不慌不忙的样子,小满也坦然了,看了一眼那些人,就低头自顾自的垒灶。

  看看差不多了,小满拍了拍手上的土,吩咐道:“白露去拔野菜,娘去买那边小饭馆买三个鸡蛋。”小满自己呢,去捡拾野生的小黄菇,野生蘑菇一般比较难以辨认,不管是前世还是在这一世,因为采错了蘑菇吃了几口就此毙命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小满不放心交给别人来干,她决定自己采摘,这种小黄菇较为矮小,生长在松树根附近,一般在松树亭亭如盖的树冠下能找到。

  小满绕着溪水寻找,不由的走得离他们下车的地点越来越远了。篮子渐渐满了,她打算离去时,突然前面松树下一大簇丛生的小黄菇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急急忙忙探身向前,却听得松树后“啊-”了一声,小满受了一惊,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手里却牢牢攥着那簇蘑菇,她抬起头来打量情况,这才看见河水流到这里甩了一个大弯儿,浅滩上卵石密布,松树的背后就是河滩,河水大概齐腰深,有个年轻兵哥儿正站在水里擦身,只是裸了上身,一条白毛巾斜斜搭在肩膀上,一脸惊恐的看着小满。

  小满不由得嘴角上扬笑了一下,村里到了夏天,不穿上衣的后生多得是,大家也熟视无睹,就是傍晚聚集到河湾洗澡冲凉的时候,也是男的女的有默契的分别在河上游和河下游而已,有那冒失的男娃穿个内裤上高处的岩石上跳个水,还有那嫁了人的大婶小媳妇们喝个彩呢。何况这个后生也不过是脱了上衣,这算得了什么?更别提小满自现代穿越过去什么荤的素的没有见识过。

  不过看那个兵哥儿一脸羞涩且被冒犯的神情,小满还是装作娇羞的别开了目光,只福了一福说:“奴家采蘑菇至此,并未看见公子在此。。呃。洗衣。”咦咦咦,再说小满的鸡皮疙瘩就要冒上来了。于是她装作害羞扭头跑了的样子,赶紧撤离了现场。

  走到原来的营地时,娘亲和白露已经挖完野菜回来,并且都收拾好了。看了看大家手里的野菜,小满心中大概已经有个菜谱了,她决定做野葱烧黄菇、蒲公英摊鸡蛋、马兰头炒腊肉,再做个荠菜汤。就着随身带着的大饼,吃起来一定热乎乎。

  她指挥家人去掉了野菜黑黝黝的根,清理去了杂叶,又洗涮干净。自己开始拿周围的枯草干树枝,专心致志取火,等到炉灶里冒了几缕黑烟,火也烧好了。

  翻了翻手中的行囊,小满不由得感叹起来,这陈老太真是个妙人儿。她们的行李中,有个小铁钵,应该是烧水用的,倒也能架在火上做些简易饭食。有拇指宽的一截腊肉,除了各色调料外,竟有一小竹筒油,小满将锅中倒了一点油,待到油热,放入香葱,这时候爆出了葱香,再将野葱扒拉到一边,用熟了的葱油烧起了黄菇,复又搅拌一起,整个峡谷飘起了葱香和菇香,那边几个兵丁,有几个定力不足的,已经一个两个往这边看了。

第6章 鱼翅风波(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宋小厨娘(穿越)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宋小厨娘(穿越)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