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变故
顾盛平接到来信时,正和唐如卿还有几位当地有名望的大夫在一起讨论疫情的相关事宜,唐如卿瞥了一眼信封,上面写着顾廷的名字,赶紧说道:“爹,您先看看吧,说不定是家中有什么事情呢。”
顾盛平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去了后面的耳房,等他再次出来的时候,脸色却并不怎么好看,唐如卿自然注意到了,只不过现在赈灾事大,她也不好在这种红时候问,因此强行压了下来,将所有的事情都一一交代完了才道:“爹,您等等。”
她把顾盛平单独留了下来,自然是想问问顾廷在信中搜说了些什么,但是顾盛平只是冷淡地说“这是顾家的私事”,便将唐如卿堵得严严实实。的确,她实在是没有什么资格去插手顾家的事情,如果顾廷觉得有必要,自然会给他传信。
思及此处,唐如卿便不再多言,亲自将顾盛平送了出去。
这一个月来唐如卿宵衣旰食,就连脑子都快要不灵光了,眼看着如今疫情已经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她才勉强休息了一会儿,好容易睡了一个安稳觉。
顾盛平自从接到京城的来信后便一直忧心忡忡,没过多久就离开了永州,唐如卿心里念着京城的情况,便托了苏言打听一二。
所幸言饮冰终于回到了宁城,接过了唐如卿手上的事情——如今疫情大定,她一个大夫远没有了之前那样的忙碌,言饮冰将宁城事务接回去后唐如卿便彻底闲散起来,苏言的消息也终于传了回来。
“见字如晤,贤弟近来可安好?你托我打探之事,我心中已有一二计较,京城的确略有动静,贤弟莫急,却不知为何老顾大夫为何对你隐瞒。
因贤弟寻得神药,赈灾有功,四海之内无不称颂,将来论功行赏,必定是排在头一位。然顾家在朝中尚无根基,朝廷势力尚未分明,自是四方均欲拉拢。岳、顾两家比邻而居,交情匪浅,王太后借此机会常唤姚姑娘入宫,大肆封赏,一时风头无两,京城子弟争相相看,不知贤弟可曾听说。
此本是顾家家事,我不愿多言,料想其中凶险贤弟自是明了,我此番只盼贤弟勿要忧心。虽顾家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你身系一州百姓性命,顾家尚未行至图穷匕见之末路,仍有转圜余地,望贤弟细思量,慎而行之。若有行差踏错、或祸及己身之时,愚兄虽不才,也可倾力相助。
庆和一年五月十九日。”
唐如卿接到信时已经是六月初,她的脸色很难看,虽然苏言只提到了姚梦予一事,但她也已经可以想象到京城中的情况。
顾家是出了名的不为名利所动,各方势力想要讨好这样的一个家族本就困难,而王太后釜底抽薪,直接将姚梦予接进了宫,一来作为人质威胁顾家,二来用这样夸张的封赏让全天下都知道顾家和岳家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可顾家又怎么可能任由王太后如此算计?顾廷专程写信给顾盛平,还不知究竟嘱咐了些什么,唐如卿只怕顾家要和王太后撕破脸皮,到时候就真的难看了。
即便是他们有着“治疫”这样的大功在身,哪里抗得过那铁马金戈?
唐如卿将苏言的信收起来,准备去找言饮冰辞行——她知道苏言身份特殊,如果顾家能得他庇护自然能够完璧无损,而莫折将军想必也十分乐意能庇护有着如此盛名的杏林世家。可站在莫折将军一方和站在王太后一方,对于顾家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顾廷绝不会同意将顾家搅和进这样的权利斗争中去,否则比邻而居的岳家怎么就不是一个好选择了呢?
更何况这是顾家的事情,唐如卿也不想将苏言牵扯进来。
言饮冰不在时,唐如卿能够代他处理的事情也只有些简单事务,有许多朝廷要务她是不能碰的,因此还是有不少事情都堆积在这里。唐如卿找到言饮冰的时候,他正在看不知道是谁呈上来的折子,冰冷的面具扣在脸上,看起来气息有些冷。
唐如卿敲了敲门:“言大人,我能进来吗?”
她也没等言饮冰回答,就自顾自地一步跨了进去,正巧碰上言饮冰抬起来的视线。
没有了“季秀林”的这一层身份,他在面对唐如卿时自在了许多,甚至主动问了一句:“怎么又唤我‘大人’?”
唐如卿砸吧了一下嘴,不客气地拉了一把椅子坐在言饮冰桌前,说:“我这不是怕和大人分离多日,大人都快把我给忘了嘛。”
季秀林很享受唐如卿这样放松的神情,她的每一句话都不需要再三斟酌,不需要假装亲近和恭敬,有什么心事都写在脸上。
“怎么了?”
季秀林的声音没有什么起伏,好像只是敷衍地问一句,却放下了正在做批注的笔,看向了眉宇间略带有一丝愁色的唐如卿。
“嗯?怎么这么问?我看起来应该还好吧?”唐如卿疑惑地揉了揉脸,过了一会儿又放弃似的垮下肩膀来:“算了,我确实有点儿事。嗯,永州这边的情况已经不需要我了,我想先回京城去。”
季秀林知道唐如卿喜欢四处游历,京城像是一个浓缩的地域,聚集了各地的旅人,将各地的风情和文化都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而唐如卿却喜欢亲自去到那些拥有着专属而浓烈的气息的地方,被异地的风情所笼罩着,而不是被一个小小的圈子禁锢。
他大约能猜得到唐如卿以顾以牧的身份回京是有什么必须要办的事情,可她跟着苏言离开京城的时候事情应该已经结束了,季秀林所接收到的“剧情”中,她会和“言饮冰”患难与共,而后接受他的邀请成为言府的一个客卿回到京城。
因为种种原因,原剧情偏离,系统已经在提醒季秀林修复“唐如卿回京”线,他已经做好了剧情崩坏的准备——毕竟这一次不是生命攸关时刻,他不必再害怕唐如卿被重新“数据化”。然而季秀林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唐如卿会主动提出回京一事。
“言公子?”唐如卿伸出手来在季秀林面前晃了晃,拉回他的神志:“你干什么呢?这都能走神?”
季秀林收回视线,佯装不在意地问:“怎么突然想着回京了?”
“我在永州都快累死了,还不许我回家歇歇啊?”唐如卿没个正形的抱怨:“你这是压榨平民百姓!”
如果不是唐如卿回京后的剧情让季秀林心惊胆战,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反应。
季秀林并没有因为唐如卿的插科打诨而高兴,反而是很快冷静下来,分析了当前的局势,瞬间意识到了什么,说:“是因为顾家之事?”
“你也知道这件事?”
看唐如卿的反应,十有八九就是了。
季秀林淡淡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思量唐如卿和顾家究竟有什么样的元内院,值得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险。
他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来,解释说道:“京城的情况我也听说了一些,顾家最近的确是太过招摇,在朝中又毫无根基,即便是当真被王太后拉拢,也只会被当成一座牌坊,接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相反,若是出了一点错处,下场便不那么好看了。”
唐如卿深以为然,满脸忧愁地叹了一口气:“所以啊,我得回去看看。”
“姚梦予……”季秀林将顾家查了个干干净净,自然知道顾家这个小表妹是什么情况,一想到这里他看向唐如卿的眼神便有些奇怪,却还是问道:“你与姚梦予有无婚约?”
“没有。”提起此事唐如卿更加心烦,她本就不是顾以牧,只想给姚梦予好一个好归宿,可只要一想到她当时险些将姚梦予嫁给了岳琅之她就觉得心惊胆战。不是说岳琅之为人不好,只是岳家如今风头正盛,实在不是顾家的良配:“我此时倒是希望我与她有婚约了,否则我真害怕王太后为了彻底绑住顾家就将她许配给了岳琅之。”
季秀林:“……”
“你……干嘛这个表情?”唐如卿不敢相信地和他对视了半晌,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强烈的不安,下意识地问:“不会吧?!王太后真的对梦予下手了?”
季秀林在唐如卿希冀的目光下点了点头,唐如卿如遭雷击,脑子里轰的一声不知该怎么办了,她此次赶回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姚梦予的婚事,若是等她真嫁给了岳琅之那可就真的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了。可她绝没有想到,王太后的动作这么快!
苏言的消息毕竟还有所延迟,再转交到唐如卿手上就更晚,季秀林得到的却是第一手的消息。他看唐如卿的表情,大约是明白了此次她必定是会回去的,因此脸色也不大好看,沉声说:“五日之前,王太后懿旨,却并非将姚梦予许配给岳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