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Lesson 05
Lesson 05
密城有“十五的元宵十六甜”这种说法,总要过完正月十六,喝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逛逛街头的庙会,看罢最精彩的一场灯盏,参与政府举办的有奖猜谜活动,这个年才算结束。
但是省教育局里的领导一“市”同仁,从不肯开特例,每年寒假过后,例行的下学期开学的这一天,恰恰总是正月十六。
倪优一大早起床,检查昨天就收拾好的背包,婉拒了母亲送她去开学的要求,“妈,这又不是新生入校,这么点东西,我能搞定。而且,你一早要推爸爸去书报摊,还要自己去上工呢,时间冲突,就不要太担心我啦。”
女儿说得很在理,倪爸爸旁听着,心里却极不忍。如果他的双腿健全,没有发生过意外,他定然不会让女儿独自一人去学校报到。
菁华高中90%以上的学生都是全日制寄宿生,但仍有不少家长,会忍不住思念儿女,而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带着种种好吃好喝好用的东西,去探望孩子。
倪优的父母也不例外。高一上学期的中秋节是周三,菁华高中没有放假。倪妈妈提前一天,就把街道环卫办分发的月饼、点心等福利整理出来,再添上两袋水果,借搭老邻居的车子,给倪优送过去。
中秋节这天早上,倪爸爸也克服了诸多困难,一路也跟车过去。到了校门口,倪妈妈下车去保卫处登记申请进校,倪爸爸却坚持留在车上,要求妻子不要将自己同在车子里的事情告诉女儿。
校门口人来车往,他怕同学们笑话她。
倪妈妈何尝不明白丈夫的想法,她自己也是一大早换了身平时不多穿的半新衣衫,涂了简单的口脂,才匆匆赶来的。
学校留给家长们的时间,只有每次课间的十分钟。
倪爸爸坐在一街道之隔的小面包车里,躲在半开的灰色玻璃窗后,远远地看着校园门口。
女儿接过妻子手上的袋子,眼睛里绽放着挡不住的惊喜。
他跟着女儿高兴,也跟着自己心酸。
倪爸爸倪妈妈向来无需担心女儿的成绩。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的倪优,从来不向自己的父母汇报成绩,但是校方每学期每个月准时打到倪爸爸账户上的学杂费、餐补和奖金,都非常精准地证明了,自己的女儿有多优秀,也有多辛苦。
倪爸爸转动轮椅,来到倪优旁边,抬手掂了掂她的书包,似乎是确保这只沉重的包袱,不会压坏女儿瘦弱的肩膀。
他顺手往书包的夹层添了一张100元的毛爷爷,嘱咐女儿:“年前你的钢笔不是摔坏了吗,等到学校了再添点好文具,中午也记得给自己买碗元宵喝。”
这是父亲用一份份报纸、一本本书刊卖出来的钱,倪优本能地想要拒绝,但是看到爸爸严肃又担忧的脸,她乖巧地收下了。
但在出门前,她还是把钱悄悄塞进了母亲挂在玄关的工作服口袋里。
**
去学校的路上,倪优坐在公交车里。迫使自己的大脑重新进入学霸模式之前,她从背包里取出陆卓的Walkman,美滋滋地塞进了耳朵里,总结假期的收获。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倪优除了晚上写作业,温习功课。白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帮父亲母亲,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初,她想要跟着母亲,一起去清扫社区街道。自然是遭到母亲强烈的反对:“胡闹,这是小姑娘家家该做的吗,万一被同学知到了多不好!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
事实上,她上学期交到的两个好朋友,许瑛和季蕊蕊,都已经知悉她的家境状况。尤其是季蕊蕊,过完年从城市的另一端打车跑到倪家“借鉴”寒假作业的时候,还相当体贴地给倪妈妈送了一套精致耐用的牛皮手套,用来保护她那双过早被风霜雕刻的手。
至于其他人的眼光,倪优并不在乎。
她觉得学生先把自己的成绩做好,就是先把本分做好。然后再去做别的,都是额外的历练。
而这种感悟,是她在被倪妈妈赶去父亲的书报摊帮忙时,从路遥先生的那本《平凡的世界》里,获得的。
不得不说,父亲的书报摊,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甚至比陆卓馈赠给她的音乐世界,更加更富多彩,更加奇幻震撼。
当然,倪爸爸为了给女儿做表率,从书商那里所进之货,主要是人们常看的日报晚报,各种新闻、娱乐、文化期刊杂志,书籍方面则以古今中外名著经典居多。
倪爸爸最大的原则是,他的书报摊绝对不卖任何涉黄涉暴的东西,即使当时在年轻人里很火的台湾小言也不行。
因此,倪家的书报摊,并不比城区的同行来得赚钱。
偶尔有恶趣味的行人路过,故意拿倪优开涮,索要一些大尺度的盗版小H书,都会被倪爸爸瞪着眼睛赶走。
倪优反过来安慰父亲,脸上仍旧一派天真,但是她心里,什么都明白。
最初,她一度陷在文化课本和课外书籍的矛盾中无法自拔,所幸自律的她非常清楚,眼下家里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成绩换来的奖金。
于是她强迫自己,只有在白天帮父亲照看摊位的时间,在客流相对淡场的空隙,才去翻看那些复购率高的畅销书,而晚上,仍旧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就连她最爱的Walkman,也会被束之高阁。
假期数十天,拼拼凑凑,她也不过读了三本好书——《红楼梦》、《**的葬礼》、《平凡的世界》。
很多年后,她早早已稀释了红楼未完的遗憾,忘记了穆书的情节,《平凡的世界》留给她的印象,也只剩下路遥先生所描绘的那一段,贫瘠年代,刻苦求学的年轻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围着一锅简单的猪肉炖粉条,肆泪垂涎、大快朵颐的场景。
但在当年,父亲的书报摊,启蒙了她。她第一次知道,原来故事可以这样讲,书可以这样写,人性与情感可以这样……隽永。
**
公交车停靠在菁华高中站,进校园之前,倪优想起今天是周一,除了例行的新闻播报,陆卓还会做有关“新学期新风貌”的主题广播。
陆卓原先附赠的那些磁带,已经被她在过去的半年听得倒歌如流。她想了想,还是先去了学校附近的音像店。
昂贵的CD、影碟区,自然看了也买不起。她只在巴掌大的、日渐衰落的磁带区沙里淘金。
倪优一眼选中了林俊杰的新专辑《西界》。
其实,彼时的华语乐坛虽然尚在鼎盛时期,但是已经开始受到无版权规范的互联网的影响,出现了下滑的征兆。
JJ这张专辑的传唱度并不如《编号89757》那张有全民神曲《一千年以后》加持,销量甚至不如前一张专辑《曹操》,但是倪优还是毫不犹豫地购买了。
毕竟在她眼里,偶像有一副天赐的嗓音,不管唱什么,都是天籁。
在一箱随意堆放的特价磁带区里,倪优被一张色彩斑斓的小封面吸引。主图是两个妆容相近又对比明显,格外漂亮明艳的女孩,她们骄傲又肆意地站在舞台上,字幕是——TWINS“好玩”演唱会。
倪优鬼使神差地买下它,而这张录音,让她第一次真正爱上粤语歌曲。后来,连季蕊蕊都将Twins的歌誉为青春期最好的遇见。
临结账的时候,她又加了一盒周杰伦的《依然范特西》。她想,许瑛一定会喜欢的。
音像店老板很热情地送给她一张明星海报,她挑挑拣拣在JJ和JAY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理由嘛,同上。
这次“血拼”,花掉了倪优两三天的生活费。但是挂着Walkman,耳朵里飘来一首粤语版的《江南》的时候,她觉得一切还是非常完美。
但是走进校园,她才想起文具袋里那只已经光荣下岗的,被爸爸千叮万嘱要换新的……钢笔。
**
自高考改革为扫描阅卷的形式后,签字水笔大行其道,钢笔已经逐渐没落。但是倪优每次做笔记、做作业,仍旧喜欢用厚重感十足的钢笔。
原因很简单,滑溜溜的签字笔,写不出她从小就跟着字帖练习的庞中华。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事物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是不能脸先着地的,一种是林妹妹,一种是钢笔。
偏偏寒假某天,倪优在除夕前大扫除擦桌子的时候,碰到桌角的文具。前夜忘记扣上盖子的钢笔兄,就这样被友军误伤,壮烈落崖。小巧闭合的笔尖先着地,被摔得各自分家。
倪优心疼地划来划去,笔尖仍旧无法还原到最初的模样,以至于她后半部的寒假作业,字字都愤懑地长着倒刺,纸面都被粗暴地划出了难看的裂痕。
是以,重新再买一只钢笔,显然是比买JJ新专辑的精神需求,更加紧迫的温饱需求。
倪优做好了这周,勒紧裤腰带过活的打算,往学校兼卖文具的小卖部走去。
开学报到这种事,没几个学生乐意赶早做。因此,上午的校园人数稀落,格外安静。
鸟语花香,怡人非凡,但是倪优心系钢笔兄,连JJ的天籁之音都挽救不了她的无奈。
《杀手》的音乐响起,走路不专注的她,迷之巧妙地遇见了现实版的……杀手。
耳边传来“咚咚”类似心跳的撞击声,她还以为是曲调里的鼓点时,小卖部附近飞过来的一只足球,险险擦着倪优的侧脸和耳垂划过——打掉了她左耳上的耳麦。
“诶你……”她又惊又怒,却是在第一时间附身,检查耳机的完好。她自认承受不起,松下原装耳机被损坏的痛。
余光中,只瞥见一个高个子的蓝风衣少年,踩着一双比刚刚那只肇事的足球还要白的球鞋,如一阵风,从她的身侧掠过。
少年带着帽子,眉眼是陌生的,却比大多数女生还要秀气几分。
确认耳机尚好,倪优摸了摸自己多日耗在爸爸的书报摊上、而被冬日的紫外线晒得仿佛二次军训的脸,心中的不快升腾起来。
“Sorry……”
男生用相当好听的嗓音,丢下了一句道歉。但是倪优怎么听,都觉得这句sorry,并不是说给自己,而是说给那只粘在他脚下的……足球兄听的。
“没礼貌的家伙!”
足球小子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高一年级的教学区。倪优自动将这位陌生的同学,划入高一(1)班火箭快班之外的“慢班”范畴。
从来没有快慢班优越感的她,第一次如此讨厌一位“慢班的差生”。
带着雪上加霜的心情,倪优走进小卖部,向老板娘表明了购买需求。
精明的老板娘立即拿出最昂贵的镇店之宝:“这是英雄牌今年新出的钢笔哦,笔身全部采用最好的不锈钢。不掉漆,耐摔,下水,流畅,好用。外观还有红与黑两种颜色。”
倪优一眼爱上了这款钢笔,握在手心的触感,轻重粗细相宜,她在两种颜色之间摇摆不定。
老板娘继续道:“女生还是选红色的吧,刚刚带着足球跑出去的那个男生,很帅的那个,买的就是黑色!你看,他刚刚用这笔试写了几个字呢!”
老板娘说着,取出一张显然是新学期才换上的试写纸片,空白的硬纸页面上,只有用红色墨水蘸染着写下的两个字——一个是“优”,另外一个也是“优”。
倪优的心情有点复杂。
她自动忽略这种诡异的巧合,谁还没几个习惯写的字来着?尤其是这种拆开念,相当普通的“优”字。
倪优用另外一只红色的钢笔,蘸着红墨水,一连写了好几个她最爱写的“我”字,打乱了前面“优优”二字的节奏。
但她唯一不平的是,那家伙的字体,竟然比她的庞中华,好像更好看一些。
老板娘见她心动,得意报价:“不贵不贵,也就55块钱,刚开学,给你再便宜5块,算50好了!”
倪优只想在心里咆哮,抢钱啊……
她默默地放下了高配版的英雄,选择了货架底下那只普通的英雄钢笔。
十块钱的英雄。
**
何以解忧?在陆卓的字典里,除了吃喝玩乐打游戏,还有音乐。
下午广播的时候,陆卓敏感地察觉到倪优声音里的失落,他难得地表扬了她在节目配乐方面的审美——尽管,陆卓早就不听那些传统的流行音乐。最近他和几个高二音乐班特长班的同学,一起组件了属于自己的摇滚乐队。甲壳虫、皇后、平克佛洛伊德和Beyond才是他的最爱,呃,五月天也算。
“同学们好,我是陆卓,欢迎大家收听新学期的The First校园广播。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菁华高中,一定要发扬师长教教导给我们的的互帮互助精神。高二高三的学长们,如果看到学弟学妹们的行李太重,记得要搭把手啊。不过在帮忙扛行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楚,行李箱能不能滚……”
倪优终于被逗笑,陆站长是要把“搬不动就滚”这个梗,每学期都玩一次吗!
差不多同一秒,陆卓默契地调整了话筒角度,远离爆笑的倪优,避免传出播音事故。
看到她再次露出好看的笑容,他的心情也轻松不少。
“下面播放的这首林俊杰的歌曲,就送给所有准时报到的同学们,祝你们在新学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人《会读书》……”
如果此刻倪优的脸上有一副眼镜,肯定早已跌烂成渣,可惜她是眼保健操指挥小能手,素来将自己的视力保护得很好。
但她看向陆卓,声音里带着人类的颤抖:“站长,这个时候教务处的大boss们也在听,您放这首歌,真的好吗?”
陆卓畅快地撞击电脑鼠标,叛逆的前奏响起,“你喜欢就好,没问题的……”
进展到副歌的时候,在操场上一个人带球奔跑的足球少年,停下了脚步。
原本这片绿草茵茵的操场,是他对这所学校唯一满意的地方。但是现在,看着周围一群欢快地跟着广播合唱“读书读到好想吐好想哭”的新校友们,闻迦同学觉得自己也快要“发羊癫疯”了。
向来好脾气的男生,实在听不下去,从口袋里取出手机,拨通电话。
“舅舅!你把我好端端地从Z市一中忽悠到密城,但是,你这广播站里整天都放的什么破歌啊。”
接电话的杨校长,和蔼地打断了小外甥:“闻迦啊,看来你对新环境观摩得很仔细嘛!我不是跟你爸爸妈妈都商量过了么,他们都在国外,只有把你转到我的学校,更好地照顾你,家里人才能放心呐。”
闻迦:“…………”也许是他的父母,根本不在意他的学习和生活。
杨校长:“咱们菁华也是密城、乃至全省非常有实力的高中,难道你还怀疑舅舅的办学、教学能力?”
闻迦:“…………”恕他直言,还真没信过。
杨校长:“相信我,菁华会让你考上心仪的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去费城和你父母团聚的!”
闻迦:“呵呵,难道不是舅舅想要我的成绩,去带动菁华的高考名校含金量?”
“咳咳。”杨校长抹了把汗,温和提醒他,“忘了说了,菁华高中是不允许学生私带手机的,晚上回家,你记得上缴给我啊!”
“舅舅!”
闻迦突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
第二天早上,正式开讲的第一堂课,班主任刘老师领着一位清秀挺拔的男生,走进了高一(1)班的教室。
“各位好,我叫闻迦,很荣幸从Z市一中转到菁华的高一(1)班,接下来……总之,请多指教。”
倪优瞪大了眼睛,她几乎一秒钟就认出,讲台上谦虚地介绍自己的男生,就是昨天在校园里撞到的“足球差生”。
此刻,男生举止优雅,语气柔和,完全没有前一天“足球”事件里的漠然。
这位瞬间拉高整班学霸(季蕊蕊等人除外)颜值线的美少年,迅速引来了一众女生的惊叹……和个别男生的diss.
他们本能地以为,这又是一名好皮囊的赞助生。毕竟谁会好端端地放弃省会Z市,最好的一中,而下放到密城?
连许瑛都在听到“Z市一中”四个字时,放下了做周报的笔。
倪优瞪大了眼睛。
神奇地,她的脑海里回响起,昨晚在被窝里听的Twins的那支歌。
【插班生甲,
动作很刘华,我真是好奇。
插班生甲,
一直人气高企……】
所以,她原本以为的“差”班生甲,变成了省城来的插班生甲?
倪优同样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