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4
太皇太后的葬礼过后没多久, 赵太妃也在一个静悄悄的春日去世了。
赵太妃活着的时候优雅整洁,去世的时候也将自己拾掇的整整齐齐,素净端庄。
她靠在冷宫那棵大梧桐树下午睡, 等太阳式微了,老嬷嬷去唤她, “主子,日头落了, 咱们回屋里歇着吧, 莫着凉了。”
赵太妃许久没有回答。
老嬷嬷伸手一探,才发现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气,当即吓了一跳, 急急忙忙就去找盛南晴禀告了。
承祐自小跟赵太妃亲密, 纵然赵太妃是冷宫妃嫔, 他也风风光光的给赵太妃办了一场葬礼,送入了妃陵之中。
她下葬的位置离太皇太后不远,也算互相有个陪伴。
这两年景帝和两位长辈的前后去世,让承祐很担忧盛南晴的情绪,他常常让太子妃带着孩子们来陪她。
但盛南晴自我感觉还行,相比于她, 慈宁宫的许太后才更需要陪伴与安慰。
自从景帝去世后,许太后的衰老像是开了两倍速一般, 明明她才五十岁, 看起来却像是六七十一般, 原本还只是斑白的头发,这会儿已经找不出几根黑的了。
淑太妃和德太妃都说, “许太后太爱陛下了,所以陛下一去世, 她的精神就垮掉了。人的精神都垮掉了,还能在这世上留多久呢?”
盛南晴深以为然。
景帝妃嫔这么多,他去世后大家都伤心过,但没有谁像许太后,悲伤到心死的地步。
盛南晴看着镜子里还挺漂亮挺精神的自己,觉得自己这样是不是太辜负先帝的一片宠爱了?
盛南晴常常让舒窈带着孩子去寿康宫陪许太后,安宜也担忧她母后的身体,隔三差五就带着她家三个混蛋小子进宫,一坐就是一整天。
但即使孩子们这样安慰陪伴她,许太后的病还是越来越重。
苦苦熬过了又一年,到底还是没熬住。
盛南晴坐在她床边,看着曾经端正温柔的许太后变得这么憔悴虚弱,心头也不免难受,她很想说她何必这样放不下,但话到嘴边打了个转,到底没说出来,她没立场说。
她不懂深爱一个人是怎样的感觉。
许太后倒是抬眼看她,黑眸中是一贯的温润,“你来了啊。”
盛南晴忍了忍眼泪,轻轻把她扶起,给她喂水,“你得保重身子啊,安宜她担心你担心的不得了,跑我面前掉过好几次眼泪。还有那群小皮猴子,一个个都等着你好起来陪他们玩呢。”
相比于盛南晴这个祖母,承祐和舒窈的三个孩子更加亲近许太后这个祖母。
这点盛南晴倒是很容易接受,许太后年轻的时候就很平易近人,等老了之后就变得更加温和,简直是童话里温馨祖母的形象。
换作她自己,也爱亲近许太后。
这样温柔心善的人,谁不爱呢?
除了景帝那个没眼力见的,放着一个好好的皇后不去爱,偏偏把一颗心给了自己这个半路杀出的任务机器。
对于这点,盛南晴觉得自己儿子还是很有眼光的——
承祐很喜欢舒窈,两个人恩恩爱爱的,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承祐登基后就接连两次国丧,所以也没大臣提出选秀什么的,为此承祐很是庆幸,他才不想娶其他女人,只想跟他的小皇后好好过日子。
许太后靠在软枕上看向盛南晴轻轻笑着,眼角的皱纹深深,“我真的羡慕你。”
盛南晴愣了愣。
许太后道,“你总是那样开开心心的,好像对什么都不在意一般。可你在不经意之间,又能拥有那么多……那么多我求而不得的东西……”
比如她一直想给景帝生个儿子,他们曾经很期盼着嫡子的降生,直到她被御医宣告再不能生育。尽管景帝安慰她别在意,但她分明看出他眼中是有遗憾的。
比如她也想随意自在的吃喝玩乐睡,想在景帝面前撒娇作小女儿的姿态,但她是皇后,一言一行都得按照规矩来,不可行差踏错一步,丢了皇家的脸面。
再比如她深爱着自己的夫君,想要夫君也能同样深爱着她,可他的夫君却把藏得严严实实的感情给了另外一个女人。
“我这一生看起来还真是顺遂平稳,护国公家的嫡小姐,锦衣玉食的养到十五岁,嫁给芝兰玉树的景王为正妃。安安稳稳在后院待着,什么都没做就坐上了皇后的宝座,成了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当皇后这些年,太后对我温和照顾,陛下对我敬爱有加,后妃对我尊敬爱护……等我当了太后,承祐虽并非我所生,却十分尊重孝敬我,皇后更不用说,她从小就贴心……孙子外孙都喜欢我,亲近我……”
许太后嘴角含笑喃喃说着,眼中却不自觉露出几分寂寥来,“可临到这时,我却觉得心里空空落落的……可我也想不通我自己这是怎么了,总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得到过……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还没等盛南晴回答,许太后自顾自的答了,“是,是,我太贪心了,我该知足的。”
她这个时候已经有点糊涂了,盛南晴也不打断她,静静的听她说。
这些话憋在许太后心中太多年了,临了,就让她放开说罢。
许太后絮絮叨叨的说着,泪水就缓缓淌下来。
她闭眼前把舒窈和承祐叫到面前,一只手抓着舒窈的手,一只手抓着承祐,将他们俩的手握在一起,“你们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从未料到你们有这样的缘分……我其实不想让舒窈再嫁进皇宫的,尤其是当皇后,当皇后实在太苦了……太苦了……”
舒窈咬唇哭红了眼,抽噎着,“姑母,祐哥哥对我很好,当他的皇后舒窈不怕苦。”
承祐也再次道,“母后你放心,我定会待舒窈好的。”
许太后一叠声说着好,泪眼婆娑的看着他们叠握一起的手,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来,“你们好好的,我也能放心了。”
安宜也带着三个儿子跪倒在许太后床边,母女俩说了两句话后,许太后就安然躺下了。
但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她嘴里还是喃喃念了一句,“但是若有来生,我还是愿意嫁给他的……”
声音很轻很轻,无人听清,她就彻底没了气。
子孙们一起跪在床榻前,哭声阵阵。
满宫都为许太后掉眼泪,她是那样一个好人,宫里何人没受过她的恩惠?
承祐罢朝三日,举国戴孝,民间三月内禁止婚嫁喜事,以表哀思。
礼部给许太后定的谥号为圣文皇后,承祐又多加了孝纯两个字,以表其贤德。
**
之后又过了些年,宫中那些太妃们也都一个接一个的逝去了。
温柔软绵的云太妃、爱挑事的安太妃、话不多没什么存在感的纯太妃、事事妥帖老成持重的德太妃……她们就像一朵朵凋零的花儿,枯萎在时间的风沙寒霜中。
大美人淑太妃去世时,换上了一条绣满月白色莲花的石青色宫装,斑白的发髻梳得整整齐齐。
安宁和荀况婚后有了两个孩子,夫妻恩爱情深,一家子送了淑太妃最后一程。
淑太妃盯着安宁的脸,瞪大眼痴痴地唤了两声“莲儿”,握着安宁的手就没了劲儿。
她走的安稳宁静,宛若一副浓墨重彩的画卷。
美人就是美人,连离去时也美的令人深刻。
淑太妃去世后的第三个春日,从楚地传来消息,说是萧太妃去世了。
“萧姐姐还是幸运的,好歹跟着承祯去楚地过了几年自在日子。”阿宁端着碗莲子藕粉慢慢吹着,叹道,“像你我,这辈子怕是出不去了。”
承祐登基第二年,就把他的几个兄弟分封出去了,大皇子承礼去了蜀地,三皇子承祯封了楚王去了楚地,本来楚地是老安王的封地,但老安王终身未娶,所以也没后代继承他的封地,这楚地就由承祯接管了。
小五封了个乐王,并无封地,这家伙长年累月带着他媳妇在外面游山玩水,生了孩子就往盛南晴的月华宫里丢,美名其曰是让孩子陪祖母,实际就是当撒手掌柜把盛南晴当老妈子!
对于这点,盛南晴每次一抓到小五就是一顿暴打,自己怎么生出这么个玩意儿?
但小五家媳妇人漂亮嘴又甜,生的一对女娃娃更是精致的不像话,只要她们冲盛南晴撒一下娇,盛南晴这颜狗就彻底没办法——
带就带吧,毕竟自个儿的亲孙女。
分封的第二年,承祯拖家带口去了楚地。萧太妃麻溜的收拾了行李,跟后宫各位老姐妹告别后,高高兴兴的就跟着儿子去封地了。
她在楚地过的很不错,隔一段时间就会给阿宁和盛南晴写封信,一起寄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楚地特产。
从承祯寄回的信来看,萧太妃走的时候很平静,笑着叮嘱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一番,就含笑长眠了。
盛南晴知道阿宁一直有块心病,所以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这宫里的老人与我交好的一个一个的都走了,现在萧姐姐也走了,咱们俩可得撑着点,互相做个伴,知道了么?”
她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如前,御医说她不能再喝酒,她为此还发了好几次脾气。
宁太妃故作耳聋,“啊,啊,你说什么——”
盛南晴挑眉,“真听不到?那待你百年后,我就让承祐把你葬入妃陵,哼哼。”
宁太妃一听,立马炸毛了,“你现在好歹也是个太后了,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你答应过要把我送回云州的!”
“那你也答应我,咱们两个老婆子都努努力多活些日子。”盛南晴举起面前的莲子藕粉跟她碰杯,“来,干杯——”
宁太妃撇了撇唇,闷闷嘟囔了一句“这又不是酒”,但到底还是迫于盛南晴的“淫威”,把一碗莲子藕粉吃的干干净净。
两个老姐妹约定着努力活下去,但宁太妃到底还是早盛南晴一步离去。
盛南晴这个时候才有点讨厌系统给的大礼包了,她是健康长寿了,代价却是亲自送去一个又一个老友。
宁太妃给盛南晴擦着泪水,语气轻松道,“嗨你这个人哭什么呢,我都活这把岁数了,这个叫喜丧吧?你可别忘了啊你答应我的事,我都陪你活到了六十八岁,我已经很守信用了,你可别耍赖,你要是耍赖了,我就天天在你窗前飘。”
“我答应你,我答应你。”盛南晴握紧她的手哭的稀里哗啦,人老了,心也越来越软,见不得这些悲伤的场景。
“好了好了,都当曾祖母的人了,还哭成这样,丢不丢人呀。”宁太妃笑呵呵道,“南晴,有你这个朋友我真挺幸运的……嗨,我眼光可真好,当初一眼瞧见你,就觉得你是个有出息的……”
“你夸我就夸,怎么又夸起你自己了。”
“我都要闭眼了,还不能多夸夸我自己啊?快,你也多夸夸我,让我听听我有多好。”
“好,我夸夸你……我家阿宁啊,又可爱又活泼,又聪明又仗义,长得好看,身手也好,还会骑马,会射箭,会品酒,会吹笛……”
盛南晴如数家珍的夸着,握着她的那只手渐渐地没了力气。
她垂眸看去,只见阿宁静悄悄的,唇边还带着笑意。
盛南晴遵循阿宁的遗愿,没有把她葬入妃嫔,棺材里不过一套衣服而已,真正的阿宁烧成了骨灰,交给了宁家这一代的家主,快马加鞭送回了云州。
阿宁随着云州凛冽的风四处飘散,她回到了她最爱的地方,也回到了她最心爱的少年郎身旁。
**
又过了一些年,盛南晴也老了。
她到了这把年纪才知道,人要死了,是有预感的。
她不太喜欢把场面弄得太伤感,毕竟她现在也是当太奶奶的人了,在小辈面前还是得注意点形象才是。
所以她在察觉自己快要死的时候,把宫人都屏退了,自个窝在书房里一封一封的写信。
她给承祐、舒窈、安雅和小五都写了一封厚厚的信,写得她的手都酸了。
她转手腕的时候,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很多年前。
那个时候她还是勤政殿的小宫女,景帝发现她看艳/情话本,就罚她抄写《道德经》,她抄完那么多书,手也酸的不得了……
一晃就过去这么久了,那个时候她还那么年轻,才刚刚十四呢。
那个时候的景帝,嗯,长得真好看,好看到她都挪不开眼睛。
那个时候,她也没想到自己会走到这么远,活到这么久……
一豆油灯下,她静静地坐着,往事就跟放电影似的在她眼前一一闪过。
令人怀念,也令人感叹。
她将信写好,仔细放进信封里,整整齐齐的码在书桌上。
做完这一切,她拖着缓慢沉重的步子蹒跚朝床边走去,稳稳地躺下,然后缓缓地闭上眼睛。
这一生,她个人觉得还是过得挺不错的。
翌日清晨,已被称作嬷嬷的暖玉发现了自家主子早已冰凉的躯体。
皇帝及皇后等迅速赶到月华宫,看到那一封封厚厚的信后,泪水滂沱落下。
大梁史书后妃传记载:昭怀孝敬皇后盛氏,逍遥伯盛源之女。初为御侍,有美姿,性聪慧,后进常在、贵人、良媛、嫔、贵嫔、昭仪、妃、贵妃。仁宗即位,尊生母盛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仁惠皇太后。永平三年八月初九,崩逝,年七十五,葬启陵。上谥,曰昭怀孝敬承天圣仁皇后。子二:仁宗承祐,乐王承栩。女一:安雅,嫁于戎狄九代王阿尔塔木。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哭的,这章不知道哭没哭。(谢绝刀片orz)
明天更新安王线的番外,建议看一看,因为安王线其他人的结局也会有所改变,大家可以比较下两条线~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臆想人偶师、羊羊 10瓶;洛之星月 7瓶;不急不慢 3瓶;
爱你们~~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