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皇帝立得遗诏, 放在悆灵宫。
国不可一日无君,江坤去悆灵宫取了遗诏, 第二日, 便在早朝上宣读了圣旨。
女子为帝, 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即便秦灵桑很早就入了朝堂, 后来还开始监国。但称帝, 这是本质上的区别,朝堂之上肯定是有人反对的。
反对的人数将近三分之一,认死理, 不同意女子为帝。
从坐上丞相之位, 就一直安安静静做自己本职之内的事,从不站队的丞相大人冷修, 他同意了秦灵桑登基。
原本不同意的那群人里,有些人见冷修站了队,心里有些动摇了。
固执己见的大臣是肯定有的,不过最后,他们实在是人少式微。所以, 秦灵桑顺利的坐上了大殿中央的龙椅。
新帝已定,三日后登基大典, 昭告天下。
下了早朝,秦灵桑褪去一身华丽的朝服,换上素衣,去为皇帝守灵。
她到的时候, 秦安澜已经在那里了。他不似往日一样有精神,下巴上有些胡茬,眼下有些青影。
秦安澜看着刚来的秦灵桑:“来啦。”
“嗯。”
秦灵桑跟秦安澜一同跪着,淡淡的扫了一眼他的腿:“这样守着,受得住吗?”
“不打紧。”
秦灵桑眸光微动,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秦安澜:“我年少就去了易北,与他不甚亲密。记忆里,他还很年轻,会用草编蚂蚱。如今……倒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是让人猝不及防,转瞬之间,物是人非。”
江坤走到秦灵桑身边,弯下腰,问她:“殿下,后宫的妃子,该怎么处理?”
秦灵桑眼神有些空洞,想了想:“嫔位一下的,都送去太庙吧。剩下的娘娘们,让她们就住在各自的宫里。”
说着,她看了眼身侧的秦安澜,想到,他们都还是皇子身,没有封王。
“剩下的皇子还有三个,到现在还没有封位于理不合。该封王封王,该给地给地。”
江坤应下了:“是,老奴这就去准备。”
秦灵桑看着地面,轻声问他:“等一切都结束,想去哪里?”
“去南方吧,人少,景色好。”秦安澜嘴角微勾,眼神没有定光,像是想到了什么。
秦灵桑点头:“好。”
封王的旨意,秦灵桑是晚上时拟好的。
三皇子秦安澜,赐号定,封地隋南州中南向十七郡;六皇子秦临渊,赐号静安,封地东太临流向十五郡;八皇子秦安炎,赐号绥。
秦安炎还小,而且秦灵桑是他嫡亲的姐姐,他可以留在皇城,十四岁再后封地。
当然,秦灵桑的意思并不在此,她另有打算。
秦临渊已经封王,且他在易北,跟密真交过几次手,没有大仗,小功还是立了许多的。
封王的圣旨宣读,第二日,秦灵桑就让人把寻得的秦临渊生母,接到了皇宫,用的是贵妃的仪仗。
秦临渊的生母叫红意。
这也是秦灵桑第一次见到她,红意骨架娇小,整个人看起来是温温柔柔的样子。
当年她被送出皇宫以后,因着是宫里出去的大宫女,她在外面到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家,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做了那户人家的教养嬷嬷,教那些小姐礼仪。
看她身上的服饰,这些年应该过的还不错。不过她脸上的皱纹,比同龄的人要更多,更深些。
可能是很思念她的儿子吧,担心他过得不好。
红意入宫,秦灵桑许了她太妃之位,赐了她一座宫殿,生活用品的规格是按太贵妃的来。
这是她给秦临渊的承诺,也是她对秦临渊的交代。
紧随而来的就是登基大典,秦灵桑龙袍加身。大典之后,她成为了翊炎国第一位女帝。
更改年号为,扶定。
文礼虽然人离开了京都,但他作为兵部尚书,他手里可调控的兵力却没有上交。
秦灵桑让冷修择一位可信人,填了文礼的位子。
朝中大臣自然要来一次大换血,剔除她想剔很久的那些毒瘤。提拔了一批人才,亲自栽培,希望都可以如她所愿。
朝中的毒瘤,不乏扎根多年的,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去的掉的。朝中换血,快慢兼具,倒也不矛盾。
各个州的州长,还有各郡的执政,都需要筛查。不能离京都远,就放任他们自由了。
提到执政这个地方,秦灵桑自然而然想到了西选的那个执政。他家的墙皮脱落,轻轻一碰全是灰,这个墙让秦灵桑记忆犹新。
难得的有能力的好官,秦灵桑怎么会放过他。
西选执政的确屈才了,中阳州州长,更为适合他。
官员替换的事情正在进行,朝中官员人人自危。没有过失的朝臣自然不会多去担心,而虚心的那些,求爷爷告奶奶,想着自己不会被查到。
秦灵桑是真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大臣关心她的后宫问题……
要说她是男子,大臣建议她广纳后宫,她或许可以理解一二。不过,她一位女子,广纳后宫?怕在不是开玩笑。
“朕有正夫,要后宫做什么?给皇宫多添几口吃饭的嘴巴?”秦灵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提建议的大臣不死心:“陛下需要子嗣绵延我翊炎国后代,怎可不纳后宫?”
秦灵桑都要被他逗笑了,控制着轻微颤抖的嘴角:“生孩子的还不都是朕?要是男子可以生,朕就听你谏言,广纳后宫。”
“……”这回,那位大臣哑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
过了一会儿,他又出声:“臣恳请陛下和皇夫多多努力,早日产下龙子。”
“……”秦灵桑对于他这个建议,无从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