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规划中的填海造陆工程(2/2)
……
两天后,隐藏在海底的一条近三百米长的金色长蛇状管道,在陈大鹿的操控下,头部缓缓浮出海面。
管道头部对准小楼底部,被牢靠固定。
得益于这些日子海水转化的十几方神奇建材,加上原本剩下的十方建材,暂时,勉强足够他开启新的工程项目。
管道的另一端,链接着一个直径足有三米的圆锥体,上面固定着十数片半米多直径的锋利绞刀。
利用转动着的绞刀可以轻易松动海底的沙石。
链接着绞刀的输沙管便有三百多米,被搅碎的沙石水泥混合成泥浆,经过吸泥管泵体排泥管,最后送到排泥区。
最后由浮动输沙管喷沙造陆。
陈大鹿的灵感来源于前世的填海造陆,给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绞吸式挖泥船。
这其中喷出的是泥沙水,利用的便是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比之船舶运沙轻松简单了无数倍。
当然,这一切是有很多前提的,越是风平浪静,越是方便作业,风浪太大显然是很难起到效果。
新建陆地的规划与新陆地模型的固定,也需要用到诸如碎石、沙袋等等。
陈大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能考虑到的他尽量做好,剩下的走一步看一步,后面再慢慢改进。
鉴于神奇建材有限,陈大鹿也仅是规划了小楼及周边七百平米的岛屿面积。
这里七百平米方圆,也是最适合的。
海底距离海面平均距离仅三十七米,在往外延伸,这个距离会越来越大。
后续等神奇建材充足,造陆时间必然会大大缩减。
等后面,数台机器同时运行,陈大鹿估计,这个时间不会大于一个月。
毕竟一般机器需要休理、保养,而他靠金色建材编织的机器却不需要,质量完全经得起考验。
只是时间一长,会感觉特别枯燥罢了。
至于后面,陈大鹿已经探索了小楼周围两海里的海域,再距离在小楼东方五百米的地方,距离海平面最近,仅二十米左右,这无疑是第二大陆最佳建造地点。
在陈大鹿忙碌又充实的工作中,时间缓缓过去。
小楼里一如既往的热闹,在经过十几天正常生活后,那些小孩子们最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
欢笑声感染了许多人,被拐卖的女人也渐渐从每日的担惊受怕中走了出来。成年男子,大部分选择留在这,很愉快的便接受了这里平静美满、一日三餐顿顿有肉的生活。
少部分想家的人,也请求过岛主几次,想要请求陈大鹿送他们归家,毫无意外,都被陈大鹿用能力有限拒绝。
陈大鹿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承诺,待他实力足够,必然会满足他们的期望,以此来安抚他们的心。
……
今日阳光格外刺眼,一艘小船在海面随风游荡,一个系著头巾,留着浓密卷发,拥有一张宽阔的大嘴的红肤鱼人看向远处海面,大概估算着航行方向。
倏忽间,阳光的映射下,一道金光刺入眼帘,鱼人伸手遮住阳光,双眼逐渐变的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