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 骑都尉(2/2)
呃,这家伙是真的在拿他们开玩笑!
赵云龙颇有些尴尬的拱手道:“陆大哥,好久不见。”
陆炳又如同变脸一般,微笑着拱手道:“云龙,的确是有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都长这么高了。”
好吧,陆炳年纪比他大了将近十岁,而且人家十多岁就进宫陪在嘉靖左右了,那时候他还是小屁孩呢。
这家伙好像把皇宫当家了,竟然没有一丝伴君如伴虎的紧张感。
如果换作其他文臣武将到了这里恐怕会战战兢兢,屁都不敢放一个,这家伙却是轻松的很。
赵云龙还做不到人家这般轻松,他都尬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时候里面的嘉靖却是开口道:“文明,谁来了?”
陆炳又如同变脸一般,一本正经的回道:“皇上,是非非和云龙来了。”
嘉靖竟然不假思索道:“嗯,让他们进来。”
陆非烟闻言,立马抬脚就往里走,赵云龙则是小心的跟了进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厅堂,里面不但有桌椅、屏风、盆景、香炉等,甚至还有床。
这会儿嘉靖貌似已经换好龙袍了,几个宫女正围着他在那里小心的整饬着呢。
陆非烟是毫不避讳的上前去帮嘉靖正了正衣领,赵云龙却是满脸恭敬的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把张开的双手放下来,威严道:“行了,都下去吧。”
那几个宫女闻言,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嘉靖缓缓在方桌旁坐下来,又指着肩膀让陆非烟捏着,这才微眯着眼,放松道:“王忠的案子,结了?”
赵云龙连忙从怀里掏出供词,双手捧上去,躬身道:“是的,皇上,王忠一案已经了结,陈庆畏罪自尽,潘氏了却心愿随王忠去了。”
嘉靖接过供词细细看了看,不由微微点头道:“嗯,这事办得很不错。
潘氏的事情就别跟王佐说了,他年纪大了,怕是遭不住。
你提醒一下王勇,就说潘氏殉情了吧。”
这嘉靖貌似还不是个完完全全的冷血动物,对原来兴献王府的人他还是有点感情的。
赵云龙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
嘉靖把供词往桌上一放,又眯着眼睛想了想,这才继续问道:“公明,弥勒教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处理?”
这事的确不好办。
还好他早就有了腹稿。
赵云龙稍微理了理思路,这才细细的解释道:“皇上,微臣觉得想一次铲除弥勒教好像不大可能。
因为那些投往鞑靼部的弥勒教徒很难清缴,除非我们能组织大军一举击败吉囊手下人马。
微臣以为,这一次我们宜全力清缴关内的弥勒教徒,切断鞑靼部的内应,这样才能保边关不失。
不过,一开始我们还不能大张旗鼓的组织大军去围剿。
因为弥勒教在太原、大同等边镇经营多年,再加上武定侯暗中支持,很多弥勒教徒都成了边军将校。
我们如果一开始就大张旗鼓的组织大军清缴,不但可能引起兵变,很多弥勒教徒也会望风而逃。
所以,微臣觉得应该先暗中调查,摸清关内弥勒教的底,然后再突然调集其他边镇人马将其一网打尽。”
嘉靖闻言,又眯着眼琢磨了一阵,这才郑重的点头道:“好,此事就交给你来全权处理。”
呃,真交给我来办啊!
我一个千户哪有这么大的权力?
问题,没这么大的权力也得上啊,嘉靖最不喜欢不听话的人了。
赵云龙闻言,愣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拱手道:“微臣遵旨。”
这个时候嘉靖才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黄伴。”
黄锦连忙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奴婢在。”
嘉靖毫不犹豫的道:“去,拟旨,擢公明为骑都尉,迁东厂掌刑千户。”
骑都尉?
东厂掌刑千户!
这是给升官了。
问题,东厂这会儿名声也太臭了,而且骑都尉这种官职大明朝廷好像已经很久不用了。
如果按前朝旧制,官员的头衔由品、阶、勋、爵四部分组成。
品就是九品十八级。
阶是散官衔,无实际职权,大抵就是提高待遇用的,文武散官足有四十二阶。
勋是勋官,代表身份地位的,也没有实际职权。
爵是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二十等。
明初洪武朝的时候还是根据前朝旧制来定官员头衔的。
比如,刘伯温的头衔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
御史中丞和太史令都是正三品的实职,资善大夫是正二品的文散阶、上护军是正二品的武勋官,诚意伯是三等伯爵。
骑都尉就是个从四品的武勋官,没有任何实际职权。
不过,有一点,不管文勋还是武勋,身份和地位都是实实在在的。
也就是说,他这个从四品的骑都尉身份和地位比五品的文官都要高。
嘉靖大概是考虑到现在的文官根本就不把武官的品级放在眼里,所以给他封了个代表身份地位的勋官。
这年头就是这样,一个七品知县都不把五品的屯卫千户放眼里。
勋官就不一样了,五品的六部郎中和知州见了他这个从四品的骑都尉都得自称下官。
好吧,这个勋官其实也有点混头,如果能混到最大的勋官上柱国,六部尚书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的自称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