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秦枋最终还是被秦家除名。
秦韵给秦好写了信,送了出去。
此事可以瞒着外面的人,但瞒不住秦好和齐家。
次日一早,齐氏的长兄和长嫂崔氏来了秦家。
老太爷和老夫人一起见了齐云和崔氏。
齐云阴沉着脸,一脸的生人勿进。
崔氏扯了扯唇角,似笑非笑的道:“此事父亲和母亲已经知道了,听了这件事,母亲晕倒,今儿个我和老相公出门的时候还没醒。”
老夫人抚摸着手边的佛珠,叹了口气:“养出这样子的孽障,是我的错。这事儿,是秦家对不起齐家。我们已经将秦枋逐出了秦家,还将秦谨从秦家族谱上除了名。以后这秦家长房,便是许哥儿的。”
“当年,是你们秦家上门提亲,父母本不同意,但看在秦家诚意的份上,便答应了这门亲事。”齐云脸色难看:“可没想到,我们将齐家唯一的嫡姑娘嫁到了秦家,秦枋却是这样子对待她的。”
崔氏笑眯眯的接着说道:“这些年,我们家这位姑奶奶回了齐家,可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我们也都以为她在秦家过得好。可没想到,这不过是假象。为了一个死了那么多年的女人,他能做出宠妾灭妻,甚至是陷害自己嫡长女的事情,实在是不能为人。”
秦家嫡子原本为三人,可眼下能出面的唯有三老爷一人。
听了齐云和崔氏的话,三老爷忍不住蹙眉道:“此事秦家理亏,所以已经将大哥和秦谨逐出秦家。我们已经给了齐家交代,齐家何必得理不饶人?大家都是亲戚,各退一步,不好吗?”
齐云不屑的看着三老爷。
秦老太爷当年是多么的精明,又是如何的正直。
可偏偏生出来的三个嫡子,一个接着一个的无用。
齐云看着站在一边的秦韵,朝着她招了招手:“韵姐儿,你过来。”
“大舅舅。”秦韵走到齐云面前:“娘说她想回齐家住一段日子,等我及笄的时候再看看回不回来。”
崔氏立刻拉住了秦韵的手:“好好好,哪怕是以后一直住在齐家都可以。你娘本就是齐家的姑娘,而且也已经拿到了和离书,回齐家也是理所当然的。”
“韵姐儿。”老夫人忍不住说道:“韵姐儿——”
“但是秦家已经给了我们交代,此事,祖父和祖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娘后来又说了,就当做回娘家小住,等过段时间,便回秦家了。”
话音一落,老夫人松了口气。
齐云和崔氏倒是觉得秦韵这个外甥女不简单。
先提出了秦家绝对不可能答应的条件,再说出没那么难办到的,秦家自然就会更容易答应。
齐云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我听说秦谨早就去了京城,并且要参加下一科?”
老太爷坐的镇定:“正是,他如果能考上,那是他自己的本事。但之后的事情,和秦家并无关系。”
得到了秦老太爷的肯定回答,齐云终于不再阴沉着脸,起身恭敬的说道:“父亲和母亲听说了老太爷和老夫人的安排,很是满意。所以叮嘱我带话给小妹,让她以后一定要好好地效忠二老。”
——
从寿安堂出来,秦韵陪着崔氏去找了齐氏。
一见到崔氏,齐氏顿时落下泪来。
崔氏也是心痛。
她在嫁给齐云之前就和齐氏关系好,两人是无话不说的闺中密友。
后来崔氏嫁给了齐云,成了齐氏的大嫂,这关系就更加亲密了。
“大嫂,麻烦你和大哥了。”
崔氏揽住了齐氏的肩膀,轻声安慰着。
秦韵退出了房间,顺道将锦梅几个也带了出来。
“大舅母要在府中用完午膳再回去,锦梅,你去厨房说一声。大舅母最喜欢吃的西湖醋鱼和杭三鲜,一定要有。”秦韵笑着吩咐了锦梅。
“三姑娘。”锦葵快步走了进来:“二姑娘和二姑爷回门了。”
秦韵微愣,诧异的看着锦葵:“二姐姐这出嫁也没多少时间,怎么就回门了?之前不是说等过了一个月再启程回杭的吗?”
“二姑爷马上要进京,所以钱家那边便提前了这次回门。二姑娘和二姑爷的脚程快,信刚送到秦家,他们后脚就到了。”
钱晔很看重科考。
作为一个庶子,日后钱家的财产他是得不到什么的,若是自己不争取考中进士,绝对不能出人头地。
秦韵猜测,钱晔的做法应该和钱家那位当家大夫人的意思不谋而合。
一个不想看见让人看了眼疼的庶子,一个也不想待在内宅消磨时间。
锦葵带回消息没多久,半夏就找了过来,道:“姑娘,老夫人那边传了话,今日舅夫人在,大夫人定是要陪着舅夫人的,但让您去寿安堂用午膳。”
秦韵点了点头,让半夏去寿安堂回话,而后敲门进去找了齐氏。
齐氏已经止住了眼泪,只是眼眶依旧红的厉害:“我方才听见妤姐儿和二姑爷回来了。怎么回的这么快?”
“二姐夫不日就要去京城,所以回门的时间便提前了。祖母让您中午陪着大舅母,然后让我去寿安堂用午膳。”。
齐氏指了指小案桌上的那个盒子:“那是给妤姐儿的,你待会儿过去的时候,帮我带过去。”
“这头面好似是你当年的嫁妆,怎么找出来了?”崔氏盯着那盒子,不解的问道:“这头面的价值可不低于三千两,你对这个侄女倒是大方。”
“二弟的死,终归是和长房有关。眼下虽然事情已经了结,但我做出一点补偿也是应该的。”齐氏打开盒子,看着那颜色:“再说,这颜色太嫩了一些,我已经用不着了。”
崔氏蹙眉,夺过了秦韵手中的盒子便放在了桌上,毫不犹豫的盖上:“你要补偿秦妤,我没意见。但此事你们也是受害者,没必要拿着你的东西去补偿。你若是觉得自己不能戴,到时候给韵姐儿做嫁妆。”
齐氏无奈的看着崔氏,亲手将那盒子拿了回来,交到了秦韵手上:“你快去寿安堂。”
秦韵知道自己的母亲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便当做没看到大舅母警告的眼神,抱着盒子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崔氏气的心肝儿疼!
那套头面,怎么就能便宜了秦妤?那可是个心思狠毒的女儿家啊,当初还差点害死了韵姐儿。
——
秦韵抱着盒子去了寿安堂,一进门便和梳着已婚女子发髻的秦妤对上了眼。
秦妤双眼微眯,似笑非笑的道:“三妹妹,许久未见。”
“二姐姐回来的匆忙,我都没准备什么东西。”秦韵好似未察觉到秦妤的讥笑,将盒子放在了她的手边:“这个是母亲托我带给你的。”
秦妤看着那头面,惊愕。
她看的出来这套头面价值不菲。
“等用过午膳,我去给大伯母道谢。”秦妤让玉兰收起了盒子,看着秦韵身后的芍药:“今儿个一进来,便发现祖母身边贴身伺候的丫鬟只剩下了紫英。一问才知道,祖母把杜鹃和芍药给了你和大姐姐。”
老夫人笑眯眯的看着两姐妹之间的谈话,侧身在紫英身边说了几句。
紫英敛去眉眼,退出了寿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