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合同虽然是一次性的, 但是李明启磨得张武答应了,有好东西优先给他们国营饭店。

  59年春天开始一直到秋收,整整九个月没有下一滴雨。

  不止她们一个镇, 张武偷偷打听的, 好几个省好像都没有下过雨, 旱灾来了。

  张武这段时间经常去镇上买报纸, 打听打听消息,今天的报纸一拿回来就直接去了欧有信家里。

  “你看看这都写的什么?粮食产量又创新高?除了我们队培育抗旱种子那块儿地, 这十里八村的,今年秋天加起来的收的粮食都没有五千斤,还在说大话。”

  啪的一声,宋书记重重的把报纸拍在桌子上。

  “兴许别的地方高产,自古不是都说南方是鱼米之地吗, 南方没准今年产量真不错。”

  欧有信呐呐的说,再怎么有能力他也不过是个小村长, 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市里,见识有限,他没见到的不代表就没有啊。

  “我虽也没走过太远,不知道南方的情况, 但是起码我还知道粮食产量是南方北方加一起, 平均下来的。”

  “张武在镇上国营饭店打听的,起码整个北方三十九个省都在闹旱,严重点的今年颗粒无收,我们总共才几个省啊?三十九个都无收, 我就不信凭着剩下的十几个省能种出来七八十亿吨的粮食。”

  “兴许国营饭店的消息也不准?”

  “咋能不准?人家是国有单位, 国营饭店开遍全国各地,各地的消息, 那都是互通的,方便来回调动物资,不可能不准的。”

  说完宋书记叹了一口气。

  “那你是说……”

  宋书记赶紧把食指竖到嘴边:“慎言,这底下小鬼难缠,上面未必知晓,我们啊,能管的起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说完回头看看张武:“多亏了你,不然不知道今年还要怎么过呢。”

  “周边十里八村总共五千多斤粮食,其中一千多斤都是我们队的,别的队……”

  “管不了……”

  “一千多斤,分分也就是个饿不死,我们村有别的收成,明面上的,就给朝阳沟和王文树吧。”

  “几百斤粮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我们不拿,不就是告诉别人我们不缺粮了吗?我看不行。”

  张武反对,村长是个好人,但是好人也不是这么当的,保全自己才是重要。

  “武子啊!在大义面前,比我们个人的生死荣辱就不那么重要了。”

  宋书记的想法和村长一样。

  凡是经历过黑暗年代并且活着迎接了改革开放的人,不管是市井小民,还是政府高官,思想境界都比和平时代的人们更加高尚一些,最起码舍己为民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要帮也是得我们自己有东西帮,我们自己的东西都是别人的,要是被抢走了,背上这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不说,本来还能保全的自身也再不能保全,如果二位真要帮这么多人,我就只能叫市里的贵人把东西收回去,这个合作不要也罢。”

  “除了抗旱种子是我们自己的,拿别人的东西冒险,我是不同意。”

  场面不欢而散。

  偏偏秋收以后就是交公粮的日子,今年的公粮数目,比去年又多了三十斤每个人,就是把所有的粮食都交上去都是不足够的。

  不过今年的旱灾对王庆安来说反而是好事情,去年说了那么多的屁话,镇长信以为真,所有生产队今年的种植方式都是按去年他说的来弄的。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说的那些别说增产,能种出粮食都是见鬼了,他本来还担心今年这关怎么过,现在好了,大旱灾,颗粒无收都是平常,种不出粮食都要怪老天,可和他王庆安没什么关系。

  没看整个县的生产队才种出来五千斤粮食吗,光他王庆安的第一生产队,一个队就收了一千斤,不仅没罪,反而有功。

  这些天开会的时候王庆安腰杆都是直的,镇长也特别看好他,还暗示他过个几年,和他往上提一提。

  今天开会就是再说公粮问题,前一年收成还成的时候都因为这个事儿,差点闹起了大暴动,今年王庆安可不打算再趟这个浑水,早就想好了不交公粮也就罢了,要交依然甩锅给镇长。

  今天来开会的各个队长全都是提前讲好了,反对交公粮的。

  平时的时候镇长也挺好说话,哪知道会一开,镇长还没等他们开口,先堵死了路。

  “今年我们和盟国苏联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了,大家都知道,抗战期间我们欠了盟国很多钱,按理说可以一点点慢慢还,但是情势不好人家要我们一次性还清,我们也必须凑出来。”

  “我知道你们这次过来想说什么,要往年,我肯定向上面反应,积极为人民争取。”

  “可是这几年情况特殊,我们国家刚刚起步,国库空虚,穷,太穷了,国家还要发展,今年的公粮,一定要交。”

  “可是就算把所有粮食都交上去,也凑不够公粮数啊!”大发生产队的队长第一个站起来说话。

  “暂时先有多少,交多少,剩下的想办法再凑凑。”

  “王庆安的第一生产队今年依然不错,你管理有方,今年的先进无论是个人荣誉,还是集体荣誉依然还是你们队的。”

  “镇长,前年这个……”王庆安正准备站起来甩锅。

  “这几年尤其重要,干的最好的队长,我考虑升一升,让他来镇政府工作。”镇长好像无意间说了一句,然后才反应过来王庆安要说话。

  “王队长,你刚刚要说什么?”

  “报告镇长,我王庆安一定完成今年的指标,不辜负您的期望。”

  王庆安立马立正改口。

  “好,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干部,坐下吧。”

  王庆安没有坐下。

  “请问镇长,镇上的执法大队,回去的时候能不能和我一起回?”

  “您也知道,这个自私自利的社会败类哪个队都是不缺的,就是都是乡亲,平时也就纵着了,这种非常时期,就怕社员们被花言巧语煽动。”

  “我自身的安危到没什么要紧,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做的不好,打我几下也是应该,就是怕耽误了要事,再说下一个队长,万一被小人当了,镇上也不好开展工作。”

  “你说对吧?”

  其余几个队的队长瞪大了眼睛瞅着王庆安,这混蛋是想用执法队用暴力镇压队员啊!

  这么多年乡亲,他也下得去这个手?真不是个东西。

  “好!今天回去,执法队,公安局和收粮队的,都跟你走,不止王庆安,今天就把所有粮食都收完,每个队都要去的,不够的你们队长回去再想想办法。”

  “散会。”

  镇长也没给其他人开口的机会,宣布散会直接走了。

  今天本来也不是要开会解决什么问题的,今天他就是来下达通知的。

  不要怪他太狠,现在一时的艰辛都是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于是王庆安挺直腰杆,拿着镇长签发的调令,带着一大群人,坐着大卡,一行人浩浩桑桑的就回了队。

  生产队的粮仓在王文树村,重要物资总要放在身边才安心。

  等欧家村的人听到消息,执法队的人和收粮队的人已经搬着今年收获的所有粮食走了。

  王文树村的村民虽然和王庆安亲近,但是救命粮也不可能平白让人拿走,王庆安回来的时候就躲在执法队身后,等执法队的人打伤了村里很多青年,公安局上前要带走闹事的人以后,才一脸好人样的上前求情。

  一千多斤,也就是十袋米,执法队的人分出十个人一人扛一袋,不用三分钟,就能清空第一生产队的粮仓,收粮队的人记录一下就可以了。

  来的快,走得快,只留下一地伤员。

  “我也是没办法,别说大家都是乡亲,我还不至于这么没人性,就算我想要心狠,你们说我一个芝麻绿豆大的队长,怎么可能请得动执法队和公安局?”

  “今天去镇上我是和别的队长商量好了的,本来是要申请今年的公粮不上交,可是镇长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我们。”

  王庆安简单讲了一下苏联的事:“今年是铁了心的收粮了,不然镇长也不会派执法队和公安局下来,但凡闹事的,都按搞资本主义处理,要被公安抓去坐牢的,不止我们队,所有队今天都留不下东西。”

  “要不是我还有点脸面,今天你们这一闹就别想要善了。”

  顿时一片哭嚎声响起。

  王庆安说完这些又叹了口气:“就是把粮食全拿了数目也不对,镇长说了,要我们想办法把公粮数目凑齐。”

  “凑齐,说的容易,怎么凑?没看这一场旱灾大青山树都枯了好些吗?”

  “不活啦!你叫公安局的,执法队的傻了俺吧!俺拿这几十斤的人肉来抵。”

  “活不下去啦!”

  不管受没受伤的队员,现在都特别激动。

  王庆安一看,这样不成啊,赶忙安慰:“也不是没有好事情的,国家咋能不管我们呢!”

第75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