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像是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 这时候的结婚三大件分别是,锤子、锄子、小锅子。

  有这三样就算是富裕的了。

  能买的起自行车,估计就跟后世, 能买的起世界级的顶级豪车一个概念了, 豪车还得是限量版。

  五十年代的人们, 习惯把自行车叫做洋马。

  有了自行车以后出行会方便很多, 欧蓉有点心动。

  不过一问价格,劝退了。

  七十年代有票的话, 一百多块钱就能买的东西,现在竟然要430块钱。

  这还是人家把零头给去掉的缘故。

  欧蓉手里能用的就两百多块钱,本来还以为这是一笔巨款了,真要用的时候才知道多不经花。

  先买一些必要的,比如油漆, 白色油漆一桶2千克,欧蓉的房间不大, 也要买十桶才够。

  一桶十块钱一张洋货票,十桶就是一百块钱二十张票了。

  油漆还有别的颜色的,还有小份的,一桶最小的是五百克, 白色的事三块钱, 其他颜色要四块钱。

  欧蓉打算在白色墙壁上找人画点壁画,看起来没那么单调,绿色为主。

  所以又买了绿色颜料两千克十块钱的,棕色五百克, 黄色五百克, 蓝色五百克,还有粉色的五百克。

  光颜料就用了一百二十六块, 十五张洋货券。

  还有七十四块,十五张券,买了一个台灯,台灯是带灯罩的,非常漂亮洋气,又是电器,五十块。

  剩下二十多块,就够买一把伞的。

  衣服都还没买,欧蓉打算先去供销社扯几尺素色棉布做两套穿。

  天冷了,她的棉袄也是非常的旧了,棉袄也要做两套。

  还有贴身的里衣,手套帽子什么也是要的。

  买完这么多东西已经快要晚了,找了辆人力车,直接把东西带上拉去孙侠家里。

  今天晚上欧蓉打算去黑市看看,还好五十年代的学校宿舍没什么宵禁。

  为了不让别人看清她的脸,欧蓉又问孙侠换了一条围巾。

  “你叫你家里人买点毛线帮你织两个帽子,两条围脖,再织两件毛衣啊。

  比在供销社买的便宜多了,还保暖。

  我看你家人对你挺好的,不过瞅瞅你这衣服。

  怎么什么都不帮你打理打理?这天冷穿不暖,吃的再好有啥用?”

  “我们农村就只有吃的了,供销社买的衣服料子都少,毛线更是没油。

  成品的也没有,都得买了自己做。

  我家里人太忙了,养了好多动物,啥都有的。

  还要种菜,冬天也能种的,就是费柴火,把屋里烧暖在屋里种。

  家里劳力实在不够,没人帮我做,都叫我来城里商场买。

  听说城里不只有供销社,还有一个商场的。

  明年开春,我家人还要种果树,更忙了,没时间管我的。”

  孙侠一听,大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菜,心里就活泛开了。

  “小姑娘,你这个围巾围着咋样?

  要是行的话,你买了毛线,我来给你织,毛衣毛裤,帽子围脖,袜子手套啥的我都中,能做。

  阿姨单位在妇联,去了大部分时间也没啥事的。

  几天就能给你打完一套。

  等以后你家送菜过来,包我家一冬天的蔬菜就行,肉阿姨给你钱买。”

  五十年代的蔬菜还真不贵,虽然冬天的菜价能高点,但一冬天的蔬菜也差不多。

  亏不到哪里去,欧蓉就答应了。

  东西不少,不过还是勉勉强强塞好了,欧蓉又答应多给车夫一毛钱。

  等到地方以后车夫还负责把东西给她搬到宿舍去。

  五十年代的劳力是最不值钱的了,有个技术的人还好点,像车夫这种,拉一趟车也就收一分钱。

  欧蓉买卖的东西看着那么贵,都是因为稀少的缘故。

  在后世也有好多稀缺水果,估计很多普通人听都没听过的,几两的量堪比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也不是没有的。

  回到学校以后,欧蓉去看了下自己的宿舍,里面三个木匠正在干活。

  粗粗一看,打磨好的木板堆的小山一样,估计今天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明天组装一下就行了。

  算上欧蓉拿过来的涂料,连夜干的话两天也能完活。

  “今天晚上大家都晚点回家,争取把油漆还有家具的涂漆都刷好。

  刷好了拿到外面去晾一个晚上,明天就直接组装。”

  “先不忙着组装,明天找个会画画的,想给墙上画两幅画,写几个字。

  还有,明天可不可以,在门口再加上一个挂衣服的衣架?

  厨房墙面也要加几个隔断,我要放一些调料,洗菜盆之类的杂物。”

  “行,那今晚刷好明天再晾上一天。

  我们明天就先组装,先不往墙上钉。”

  之后又收了欧蓉三块钱的材料费加手工费。

  欧蓉前脚出去,三个木匠后脚,就围着刚才车夫送过来的东西聊开了。

  主要是别人家学生上学,也就花个吃饭的钱都是小件,就算花钱也花不太多。

  欧蓉这一趟,光是装修就花了一百六十三,再加上这一堆的好东西,又是煤炉子,又是铁锅,还要刷什么油漆。

  刷完了还得找人画画,这一堆的东西里面还有一个洋灯,洋灯可不便宜,光这一个少说也得几十块。

  粗粗算下来这些就三百多了,听说还要在厨房加两个瓦斯灶台,这个也不便宜。

  这女娃娃上个学光是弄个宿舍就得花个四百多。

  他们这些木匠一年到头不吃不喝都赚不到四百多。

  这学校的宿舍都不是归她的,真是败家。

  不过败的也不是自己的家,他们也就互相牢骚牢骚而已。

  话说另一头欧蓉把自己包的跟个粽子一样趁着天黑又出门去了黑市。

  和看到的小说不太一样,黑市的地址一点都不偏僻,居民区的一条弄堂里,路面四通八达的。

  据说是为了方便跑路,地方偏僻了,万一有人来抓跑路也不容易跑走。

  黑市也是有人管理的,离得老远,就能看到负责放风的人来回的走来走去。

  一条弄堂三个放风的,隔一段路就有一个,欧蓉估计弄堂里每一条可以通过黑市的路都有放风的人守着。

  “社会主义好呀。”

  欧蓉刚走到第一个放风的人身边,他就突然对欧蓉说了这么一句话。

  欧蓉知道这是进黑市的暗号,孙侠都告诉过她了。

  “我想吃梨花。”欧蓉回答。

  牛头不对马嘴的一句话,就是黑市的第一个暗号了。

  “进去吧,今天怎么来了这么个小娃娃?

  你家大人呢?”

  欧蓉也没回答他,直接走过去了,被无视的男人耸耸肩。

  “花又吃不了!”第二个男人。

  “那就吃土。”

  第二个男人主要是负责询问来人是买家还是卖家。

  吃土表示你是卖东西的,如果欧蓉回答,吃糠,就代表是买家。

  买家的话到这里是要交一分钱的买糠钱的,俗称保护费。

  交了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去交易了。

  卖家在第三关这里要被拦下看看货,保护费就是一斤你卖的货。

  你卖糙米也是交一斤,卖肉也是交一斤。

  甭管公不公平,就是这么收的。

  带多少来都是一斤,你要拿得动,带一百斤来也没人管你。

  按人头收费。

  这是吃食,如果是物件就会按成交价的一成收入。

  黑市里面也是有管理的人的,所以不可能发生什么谎报成交价,或者明明是报的是买货的,结果进来以后要卖货这种情况。

  而且欧蓉注意到,如果是两个人结伴来,黑市的路是不给人过的。

  就是一个一个的放人,黑市的第三个关口也只放十个人进最后的交易区。

  十个之外的只能等着,里面有人出来外面才能进去。

  而且一旦人数够了,里面的人就会打暗号,第一个把关的就不会放人进来了。

  估计黑市的人也怕钓鱼执法,所以要控制人数。

  欧蓉的袋子里只有粮食,今晚没带其他。

  进去以后随便找个墙根坐着就行。

  黑市里面的所有人,都是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看不清脸的,欧蓉这一身也不怎么出彩。

  她以为要像看过的穿越小说一样,要拿出一把米什么的,让人家看到你卖的是啥。

  结果进来以后,就只能看到墙根的地方坐着几个人,货被放哪里都看不见。

  进来的客人们,也是有目的的同事先往一个方向过去。

  看来都是熟悉套路的,都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

  不过也不用担心,因为人少,所以客人们在几个熟悉的地方买完东西以后,都会挨个看一看有没有需要的。

  这时候欧蓉这些新人们才能开张。

  第一个来到欧蓉这里的是个男人,他做了一个手势,欧蓉就打开袋子给他看里面的米面。

  男人赶紧蹲下抓紧了欧蓉手里的口袋。

  看男人这个举动,别人也能猜到是好东西了,一时间几个客人都呼呼啦啦的围过来了。

  男人死死的抓着口袋不给人看。

  “怎么卖?”听声音挺年轻的。

  “三块钱一斤不要票。”一斤大米欧蓉她们村的供销社是收六分,到了黑市里欧蓉直接给翻了五十倍。

  黑市里卖东西本来就这样的。

第52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