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好戏
“国不可一日无君,以镇国公和太上皇为首的势力,已经决定了要立林在为储君。立储大典,就在半个月后。”
“此外,朝中还发生了一件隐秘的大事,国库被盗,京城还有各地的幽冥军为了追查凶手,已经被调出去找回库银。”
对于这些事情,李则鸣并没有刻意隐瞒,傅七宝一听,便明白了。
阿则能够信任的人手,幽冥军被国库被盗之事引开了精力,而支持林在恢复身份成为皇储的穆家,很有可能已经和太上皇狼狈为奸,勾结在了一起。
就算穆家只是为了江山稳定才暂时不得不扶持林在,这个时候,阿则若是联络穆家,也会立刻引起警觉。到时候等来的,怕是更加凶猛的刺杀。
很明显,这个时候他们哪怕已经在京城郊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回到皇宫,甚至比他们从晋州过来更加困难。
而且,国库被盗,更是非同小可。如果这件事情是太上皇和林在自导自演出来,故意引开幽冥军也就罢了。若是找不到回来,那必定是要生乱的!这个朝廷的运行,军队,各处都是少不了国库支撑的。
为了争权夺利,这群野心勃勃之人,还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傅七宝皱了皱眉,有些担忧的看着李则鸣,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准备,到底该作何应对。不过,发现他根本没有任何焦急慌乱的神情,她顿时眼前一亮。
“阿则,去京城皇宫那边,一定也有一条密道对不对?”
这般镇定的模样,必定是胸有成足。她险些忘了,京城之中除了幽冥军和幽冥卫之外,还有天乩一族之人呢。这些人的存在,除了李则鸣之外,旁人恐怕根本不清楚他们的身份来历,自然也不知道他们拥有的本事。
虽然无忧谷已经不存在了,那些修为不高的族人或许已经变成了普通人,不过几个长老,肯定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没错,这次我的消失,除了找你之外,也是抱着引蛇出洞的心思,你也是知道的。到底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也该是时候,露出马脚了。”
李则鸣微微颔首,如今发生的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才会如此淡然。
“现在,就等着看好戏吧。”
黑鹰在他的指挥之下再次朝着天空之上飞去,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京城之中,一队人马在重重戒严之下,顺利地通过了守卫的搜查,却是径直去了太上皇的府邸。
林在一直以来都留守在晋州很少入京,甚至还刻意留了胡子遮掩自己的容貌,而太上皇却是被困在京城,父子两人很少同时出现。不知内情,又不刻意去分辨的话,的确是想不到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
而此时此刻,剃光了胡子,已经快三十岁的男人,面容坚毅,棱角分明。和太上皇站在一起,眉眼之间极为相似,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肯定两人绝对是父子。
相比之下,陛下反而更像是个外人。
第680章 老奸巨猾
自古以来,便有滴血认亲一说,朝中文武大臣,还有宫中的太医院正,经过一番正式的身份验证之后,彻底确认了林在的身份。
而林在,现在已经恢复了原本的姓名,改成李再临了。
只等储君大典正式进行之后,他的名字便会上了皇家玉牒。只要陛下一日不出现,他便会是整个大傅身份最高的存在。
用心经营五年,十年,等他掌控了朝中的势力,便是陛下又重新回来了,也威胁不到他的地位,甚至,还会彻底被取代。更别说,陛下他,或许根本就没有机会活着了。
十年过去了,白马寺的香火依然鼎盛,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遭到任何影响。山顶之上,一处厢房之中,头戴斗笠的男人单独走了进去,只有在院子外面,暗中潜藏着身手高强的护卫,静静地把守着一切。
进了屋子,关上了房门,那男人这才取下了头上的帷帽,露出了真容,赫然便是才回到京城,即将成为人上人的李再临。
“丞相大人,有礼了。”
房间里面正在饮茶的青衣男人微微一顿,抬起头来,露出了一张略有些苍老,却依然精神矍铄的面庞。眼前的老者,须发半百,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儒雅的气质,让人下意识地便心生好感。
朝廷之中,和这老者不对付的人,私下还给对方取了个称呼,名叫笑面狐狸。若是真的在对方的笑脸之下放松了戒备,那么必定会落入对方的陷阱之中,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文有丞相,武有穆公,自从陛下登基之后,朝中便有这样的传言。文丞相是李则鸣一手提拔上来的,他是江南世家贵族出身,本身文韬武略,是个人才。
曾经在收服八皇子势力,对抗摄政王的时候,文丞相智谋无双,立下了大功,也因此得到了李则鸣的信任,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位置。
李再临的神色,震惊之中,却又带着一丝了然。在这个朝中,有那个本事将他送上帝位的,除了这位文丞相之外,又还能有谁呢?
他只是想不到,看似忠心耿耿的背后,原来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算计。陛下虽然年纪不大,可却有一双看透人心的眼睛,可到头来,居然还是看错人了。
老奸巨猾四个字,果然不是说说而已。陛下到底还是太年轻了,而且,还是用军权来保证自己的权利,可打天下能用武力,守住这天下,却不是那般的容易了。
“殿下快请坐。”
文丞相语气温和,听起来更是带着一丝恭敬,然而他坐在上位,身体却是纹丝不动。这样的态度,又岂是真正将自己视为臣子的人,能做出来的?
李再临垂下眸子,衣袖下的双手却是不自觉的握紧,脸上看不出息怒。
“丞相大人客气了,能得丞相相助,是我的荣幸。只是家父年纪已大,实在是不适合掺合在这朝政之中。等大典之后,我有意将他送去晋州,让他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