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劫车案(2/3)
“数据!”
“你们修改了樊笼测评的数据,是不是?”
听着对方嘶哑的质问,苏新宸恍然大悟,也理解了对方豁出命来的举动。
毕竟,数据就是生命,樊笼测试的结果,决定着能不能获得那张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
从1760年到2400年,人类一共经历了九次工业革命。
以机器代替手工劳作、电气、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转化医学、互联网、创生和再生革命、全器官置换、永生……
人类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突破作为“人”的极限。
永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关键节点,也是引发后两次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所有的发展都伴随着消耗,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肆开采与破坏,地球的环境也愈发糟糕。
可就是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因为永生技术导致地球人口数额直逼150亿。
迈向星河、寻找其他可供人类居住星球的行动迫在眉睫。为此,第八次工业革命到来,宇宙探索技术空前发展。
可惜的是,这次工业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经过多方探索,人类发现——地球不可复制,地球只有一颗!
绝望之中,人类迎来第九次工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也被称为人类革命。该时间段记录了人类最后的绝望与濒临覆灭的挣扎。在此阶段,人类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过去的自己,克隆技术及器官置换技术被全面叫停,人类非自愿放弃“永生”,转而大力开展虚拟技术。因为过去的科技积累,虚拟技术发展得异常顺利,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诞生。
然而,人类还没来得及欢呼雀跃,太阳黑子陷入沉寂,全球气温急速下降,多地火山喷发,大量有害气体及火山灰遮天蔽日,太阳辐射无法进入地球,冰河世纪的预言成真。
银装素裹的世界固然美丽,可人类无法长期生活于极度的严寒之中。
光明和生命,总要放弃一个。
最终,人类选择放弃光明,求得生机。
2413年,地下城建造计划启动。
地下城就是那艘救世的诺亚方舟,可船票有限,并非所有人都能有登船的机会。
面对“船票归属”这样的问题,人类把测试权交给了代表绝对公平的机器——樊笼。
是的,在这个人与人之间信任感岌岌可危的时刻,人们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机器——由人创造出来的机器。
樊笼将会对个人做出的贡献进行数据化分析和展现,每达到100分就可以获得一个进入地下城的名额。
也是因此,人们将樊笼测试的数据看得异常重要。
这一刻,数据代表着生命!
“你们不相信人性,选择用机器为评判。”
“联盟答应了,也的确这么实施下去。”
“可现在,又有不满意?甚至不惜以整车人的生命作为威胁?”
谷俊风轻飘飘地问道,言语中的讽刺毫不遮掩,听得站在他旁边的苏新宸心头一颤。
眼下对方情绪不稳定,面对挟持者以这样态度交流,真的好吗?
可接下来谷俊风的操作更是让苏新宸意想不到——他在小巧的掌机上轻轻一点,一块虚拟键盘立马出现在他双手下方,随着他的操作,个人系统与车厢内的监控系统链接,并准备识别对方的面部信息,将劫持者的数据扒了个清清楚楚。
“15.239分,这是樊笼打出的分值,也是对你价值的评判。”
“如果你有不满,应该想办法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是通过抹杀其他人的生命,来抹杀这些无辜者的价值。”
谷俊风的话彻底扯下了对方最后一块遮羞布,随后他又耸了耸肩,收回虚拟外设:“还是说……你们又不相信机器了?”
“别想骗我!机器也是研究院创造出来的机器!”
“说到底还是人掌握机器,数据不也是说改就改?”
“我不可能只有这点价值,我绝对不可能只有这点价值!”
对方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明显也是深思许久。面对谷俊风的话,他除了愤怒还有不甘,更有对系统规则的怀疑。
“樊笼的测评标准是经过公示的,如果要改也绝不是一个人就可以下的决定,而是要联盟上下一致同意,才会做出整体调整。”
苏新宸赶忙开口解释道,同时试图安抚对方的情绪。
“我知道数据的重要性,也理解最在乎的东西哪怕出现一点波动都会让人有心急如焚的感觉,但如果存在这方面的疑惑,你完全可以通过正常合理的途径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