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他握着手机想了一会儿到底要不要告诉幸村自己爸妈已经知道他们俩的事了。
可转念一想……
不对啊他们的关系还没定下呢?
……那就再说吧,他还打算拖到最后一秒呢。
考虑结束后仁王就放下了手机继续进行拍摄。
八月上旬,真人秀全部镜头拍摄完毕,花絮也录制完成,最后的放送情况要看电视台的安排。
电视剧的宣传也进行地挺顺利。
虽说是冷题材,但胜在新颖,剧情张力也足够大。再加上隔壁电视台的同期放送的电视剧也没有特别出彩,因而收视率不算太好却也不能说差。仁王琢磨着这部电视剧拍完,靠着收视率,自己在这家电视台的片酬……涨估计是涨不上去的,降也降不下去就是了。
日程表上的安排一项一项地完成,仁王看着愈发临近的美网的时间,无端开始感到紧张。
他想,有什么好紧张的呢?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其实说不说也就只差一句话,任何事情都不会有所改变。
可就是这一句话……
这一句话,也是很重要的?
仁王想不太明白。
他决定不想了。
纠结的太多都不像自己了,无法控制或者无法保持冷静的时候,就全部交给身体的本能吧。
要去看美网的事既然已经和公司报备,那么一切流程都会方便很多。
飞机票和酒店也有公司的工作人员帮忙安排。
所以公众人物就是有这点好处。
……姑且算是公众人物吧,piyo~
甚至川崎为了避免出事,连票都一手包办了。
他问:“你一个人去?”
“你帮我买票啊?那就顺便帮我多订一份好了。”仁王道,“你等一下,我问一下他要看哪几场比赛。”
“……你不是一个人啊?”川崎有些紧张。
仁王抬起头好笑道:“听日语啊,我现在标准语说的挺好的吧?是‘他’啊。”
“……种岛君?”
“不是,种岛前辈要去看比赛会自己买票的。是老同学。”仁王道,“中学同学,不是圈里人。”
川崎于是提醒道:“你们一起去肯定会被拍的,既然你同学不是圈里人,也要对这种事有心理准备才行。”
“放心吧,他估计还挺高兴上电视或者上报纸的呢。”仁王笑道。
20
仁王和丸井见面是在美国。
虽然他们在网络上商议好了“一起去看球赛”这件事,票还是川崎帮忙定的,但仁王一直忙到飞机起飞之前,而丸井则慢悠悠地提前到了美国。
他们没住在同一家酒店。这是考虑到仁王毕竟是个公众人物,说不定会有记者跟拍。
丸井的酒店也是川崎定的,只是挑了另一家罢了。
丸井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上街逛了一圈从消息里得知仁王已经到美国的消息后就去酒店找他,进门就夸你经纪人真能干。
仁王把行李往地上一丢,说那是,我家经纪人当然能干。
带你练出来的对吧?丸井调侃道。
仁王不置可否。
川崎原本是从公司另一个一线艺人的助理做起的,升任经纪人以后带的第一个人的就是仁王。转型期就保留了原本做助理的习惯,这么多年下来,不管是川崎还是仁王也都习惯了这个经纪人偶尔连助理的工作都做的风格了。
哦,对,仁王也是有助理的。
来美国不算工作状态,他就给助理放了假。
为此川崎还紧张兮兮地要求手机别关机,随时保持联络,免得被报刊杂志“周一见”还联络不到人没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仁王都不知道自己在川崎眼里究竟是个什么形象了。
明明出道六年多,他连正经绯闻都没传过好吗?
算算看公司里的男艺人女艺人,他绝对算是“省心”的那一挂。
这些话就没必要对丸井说了。
说起来,仁王和丸井才是正正经经的朋友关系。他们的相处时间比起正选里的其他人还要更多些,这都拜国中三年加高中第一年的同班同学身份所赐,再加上还是前后桌……
每次调座位都保留了他们的前后座关系也是足够神奇了。
这一算,他们朝夕相对的程度差不多还是其他人的两倍。
再加上两个人都是双打line……
当然,后来仁王打单打的机会也不少了。
要给仁王的朋友圈分个类,大概是这样分的。
公司的工作人员算是一类,娱乐圈的“朋友”算是一类,打网球认识的算是一类,立海大的正选们单独划出来算是一类。还有就是普通同学和朋友,基本就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但是在社交网络上也还能聊两句。大概也算是朋友。
仁王对朋友也没有做特别的区分。
不过朋友里大概还能划出来一类所谓的“真心朋友”,就是可以说真心话的朋友。至于说真心话的频率和节奏那就由仁王自己把握了。
网球部的一群人对他来说又有些微的不同。
关系最好的是丸井,其次才是柳生。
仁王和柳生的关系一度有些微妙。最开始虽然是仁王先开口邀请的柳生,但他们那时候的关系确实说不上好。两个人一起固定上第一双打的时候还处在两看两相厌的状态,自然也有相谈甚欢的时候,大部分是看对方不太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