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托付后事

  失去适龄的继承人,杨固检这一病,比先前那一场,更加沉重了。

  顾昭容花婕妤二人,被凌迟了三日,最终斩下头颅之后,他听了,连说几个“好”字,心中那口气一泄,病情便一日重于一日。

  他很快就没办法起身了,只能靠着药物吊命。

  皇后那里情况也不妙。她尽心尽力养大了的儿子,竟被花婕妤那个毒妇害死,自那天昏晕后就一直病着。

  只是她身子骨到底比杨固检好得多,又听说顾、花两个世家,连同害死娇儿之人一齐被朱莹除尽了,心情比之先前要好上些,听太医说,尚有病愈的可能。

  朱莹探望过皇后,从永安宫出来,忽见皇帝身边的宫人急匆匆赶来了,跪下道:“圣上召娘娘去一趟思正宫呢。”

  朱莹应了声,又问:“今早不是刚刚去过么?难不成前朝那里出了什么事情?”

  那宫人低头道:“奴婢不晓得。”

  他催得急,朱莹紧赶慢赶来到思正宫里。

  宫人们都守在外面,挑帘进殿时,苦药的气味扑面而来,将龙延香的烟气,彻底冲散了。

  杨固检躺在床榻上,合着眼,仿佛已经沉沉睡去,几日里鬓角滋生的白发,也显得极为分明。

  朱莹站在床前,低声唤:“圣上。”

  没有回应。

  旁边侍奉的宫人上前道:“娘娘,圣上刚刚睡着。”

  她问:“圣上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吩咐过你们了吗?”

  “回娘娘,并未。”

  朱莹点点头,在一旁坐下了。

  ·

  不多时,杨固检便醒了。他眼皮沉重得很,隔了好一会儿才问:“贤妃到了吗?”

  朱莹起身行至床榻旁边,温声道:“圣上。”

  他笑了笑,道:“朕有事,要嘱咐你。”

  他唤思正宫主宫太监上前,捧出来一只匣子,放在床头,又道:“你带他们都下去。”

  朱莹垂着眼等他说话,杨固检顿了很久,才继续道:“近来你理政,可有什么烦难之处?”

  朱莹拿不准他的意思,答道:“并无。”

  杨固检放心地笑了笑,说:“你不出内宫,对朝堂上的事,到底隔了一层,年纪又小,服不了众。以后,若有什么不知该如何处理的事,就多问问卢守直。”

  “圣上放心。”

  杨固检道:“这些是司礼监压下来的奏章,你看看。”

  朱莹依言开了匣子。

  那里面层层叠叠的奏章,全是趁着王咏出外打仗时,弹劾他的,其中还夹杂着几个弹劾梁总宪的题本。

  她咬紧牙关,拿着奏章的手微微发颤。

  杨固检说:“朕在时,护得住王咏,朕若不在了……”

  他这副病容,便像是好不了的样子,可朱莹不能就这么接下去。她跪在床边道:“圣上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做什么?”

  “朕身子骨如何,自己知道,”杨固检继续被打断的话题,“朕若是不在了,你务必替朕护住了他,别叫他遭受半分欺辱。”

  朱莹垂眸,应了:“妾身明白,圣上放心。”

  杨固检目光于匣子上掠过,又投到朱莹身上。

  他本以为自己还有几年时间,可以从容地安排一切。

  一朝天子一朝臣,于宦官身上尤是,他本能慢慢布局,给王咏下半生安稳。

  太子年幼,势必不能亲政,他也可以一点点把朱莹也教出来,让她和皇后的娘家一起,辅佐太子。

  他甚至还为太子布置着后手,预备着以后,宫妃或者外戚试图夺权时,太子能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

  然而,这一切随着太子的死亡,都烟消云散了。

  杨固检说:“这次他去打仗,你就不要让他们班师回朝了,留在西北镇守就是。不管功劳大小,一律赏薄,别招了他人的眼。”

  朱莹应了:“是。”

  他又说:“过段时间,把他们带去的京营召回,倘若朝中仍有人弹劾,便将他们三个分开在各重镇镇守。”

  朱莹应承了。

  “京中和王咏亲近的人,选一些最交厚的,官职紧要的,都撤职、贬谪了去,给朝臣做个样子,等过上几年十几年,别忘了重新启用他们。朕的儿子,不能缺了得用的人。”

  朱莹怔了怔。

  杨固检又想了好一会儿,想起还有一些要紧的话没说,继续道:“朕从未说过王咏一点重话。以后你该说了便说上一次,给众人一个台阶。”

  “朕料想必然还有弹劾他的人,你别一味地扛着,把他调去行宫御马监,或者皇陵处也可。”

  行宫衙门里,荣养的宦官不少,王咏若真的去了,便是明为平调,实则遭贬。

  皇陵处的衙门里连遮羞布都没了,除去守备之外,其他全是贬谪过去的。

  “你要派人照管他。”杨固检道。

  朱莹怔了一会儿,回答:“妾身记住了。”

  杨固检又停了停,转而叮嘱朱莹:“我在王咏身上唯一后悔的,便是将他养得太过骄纵,以至于朝中宿敌,恨不能叫他不得良死。你今后务要以此为戒,行事留上一线。”

  那些年里,王咏行事很合他的心意,他又觉自己能管他一辈子,便一直放任下去了。

  “是,圣上放心就是了。”朱莹回答。

  她将手里的奏章都放了回去。

  杨固检看着她的动作,想起自己仅剩的儿子,才出生没多久,还不知能否顺利地长大成人,心里悲哀得很。

  他权衡片刻,叹了声道:“孩子就养在你身边吧。”

  朱莹顿时一僵。

  杨固检又说:“倘若孩子早夭,便在宗室里选一个过继了,仍然归你名下。”

  那她干脆回去就把小皇子掐死算了!朱莹满心恶意地想。

  她厌恶极了这个孩子。

  他是吃着先德妃和故去的孩子的血肉长大的,又踩着太子的尸身站起。他长在罪大恶极之人腹中,降生后,又促成了太子的早亡。

  这个孩子天生背着罪孽。

  朱莹沉默不语,杨固检心中暗暗道了一声,果然应该把皇儿的事放在后面说。

  他道:“朕希望你能好好养育这个孩子,纵不及对待德妃之子,也要赶得上当初一半。”

  朱莹不想答应他,依然沉默着。

  杨固检说:“他养在皇后身边本是最好的,可皇后刚刚丧子,经不得再想起太子的事,故而朕选了你。”

  皇后经不起刺激,我就经得起吗?朱莹真想回敬一句,不过看在皇帝放权给她的份上,还是忍了。

  她低声道:“妾身也丧子不久。”

  杨固检沉默片刻,语气肯定地说:“你是朕见过的,最顾全大局的妃嫔。”

  她还重诺。在所有布局一夕断绝的现在,得到承诺更能令杨固检放心。

  他耐心极了,等着朱莹自己想明白。

  朱莹心中已经不止是打翻五味瓶了。她脑子里各种事件胡乱地转着。

  那些辱骂她的歌谣,弹劾王咏的奏章,都在眼前耳边飞舞盘旋,故去的孩子故去的太子,两张脸也从虚空中探出。

  朱莹眼前发黑。

  风雨飘摇的现在,和穿越前于史书中看到的屈辱文字,一点点交织在一起。

  她似乎想了很久,又似乎只想了短暂的一瞬。

  杀了这个令人厌恶的孩子又能如何呢?宗室子贸然上位,势必会引起朝野动荡。

  立皇帝的亲生女儿做新皇帝又能如何呢?恐怕比上一个念头,更能引得天下不安吧。

  她还有其他选择,然而都不能。

  大齐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非本不该出现的事端。

  看着这个王朝堕落了又能怎么样呢……她想着。

  可恨这个王朝,和她穿越前熟悉的历史朝代太相似了,有着许许多多熟悉或陌生的瑰宝存在。

  因而,她不忍心。

  朱莹说话时牙齿都在打架。她向杨固检保证:“圣上……尽管放心吧。”

  杨固检了然地笑了笑。

  他确实放心了不少,又谈起别的事情:“对于世家,做到如今的地步便够了。你要站得稳,断不可再对他们出手。”

  他说:“西南常氏,是皇后娘家人,你以后要重用他们。孩子养在你膝下,你又没得力的臂助,便要借常家的势力,辅佐到他亲政。”

  “妾身明白。”朱莹说。

  她问皇帝:“对贵妃,圣上有何安排?”

  从她的称呼上,杨固检就知道朱莹是怎么想的了,不禁有些鼻酸。

  他正好对贵妃有着妥善的安排:“叫她依旧住在仙栖宫,待女儿十三岁搬去与姐妹同住时,再送到行宫安置。一应俸禄供应,都加倍给她。”

  朱莹对这个没什么意见,道:“妾身希望贵妃能尽心养育皇女。”所以贵妃要是出手搞事,她该怎么动手就怎么动手。

  杨固检会意,说道:“贵妃膝下有女,聊以慰藉,你不必担心。”

  朱莹应了。

  杨固检道:“想来朕见不到孩子长成,礼部拟定名姓了,朕实在不甘,自取了两个名字,你拿了去,告诉礼部的人吧。”

  他顿了顿:“儿子的名,是依着太子取的。”

  皇室儿女,名字各有辈字排行,这一代的字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也翻不出花样来。

  朱莹无可无不可,拿了记着名字的字纸,见皇帝没什么要说的了,便告辞离开了思正宫。

第79章 托付后事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