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当街抢个民男(完)
戚锦还记得第一次来京城时看到那十里红妆的场景,当时的感觉是如此的震撼,直到得知娶亲的人是苏子铭,那些震撼全部变成了绝望。
那时候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也有一天,能这样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嫁人。
额,虽然他更想把人娶回来,但想到那个人的身份,这样的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
当然,能这样风风光光嫁给那个男人,对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从订下婚期的那天起,他嘴角的笑容就从未减少过,哪怕需要学的东西再多,婚礼的细节再繁琐,他也甘之如饴。
戚锦的老家离这里太远,不可能再回去然后走过来,所以他出嫁的地方是皇帝陛下赐下的宅子,虽然不如荣王府宽敞,却也让很多人羡慕了。
而这里成了戚锦的私宅,房契也放在戚锦的嫁妆盒子中,哪天他觉得荣王府住腻了,就可以来这里呆几天,这个是他的私有财产。
除了宅子和帝后赐下的铺子,戚锦的嫁妆里还有无数宝石,那些价值连城别人一台放一枚意思意思的东西,被塞在嫁妆盒里,一盒一盒被塞得满满当当的,顾九这次外出收缴的小私库,好东西都被挑出来放了进去。至于更多的,当然是等小石头嫁竟然以后再交给他了~
当然,除了这些能压死人的宝石外,各种珍奇古玩也是不缺的,全是帝后或者太子太子妃以及各个公主小皇子的添妆。每一样拿出来都能说出一堆来历,能让人眼红半天。
戚锦是谁?
若是一个月前还没人知道这个名字,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京城的这些大佬们把他的生平挖个清清楚楚了。
一个无权无势的农家子,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唯一能拉扯上关系的,大概也只有苏修撰。
这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人,现在却能拿出如此多的嫁妆,可以想象荣王对他的喜爱有多盛,同时也能看出皇家对这个男王妃的态度了。
说到和苏子铭的关系,众人看向苏子铭的眼神都变得怪怪的起来。要知道苏子铭是戚爹的干儿子,戚锦怎么着也是苏子铭的干弟弟。
偏偏苏子铭成亲的时候并未邀请戚锦,而戚锦成亲也未给苏子铭送请帖。戚锦在京城的那段时间,竟然从未去过苏家,这事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要知道,从众人打听到的消息来看,苏子铭可是戚家一手拉扯大的,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戚锦在其中也占了不小的原因。
不管怎么看,都是苏子铭自己高飞后不再管自己的恩人,所以恩人来了京城,也不愿意再踏入苏家一步。
特别是当他们打听到戚爹去世时,苏子铭因为赶考,竟然都没有回去一趟以后,原本对苏子铭很有好感的人,都开始渐渐远离他。
百善孝为先,养父虽然没有生恩却有养恩,当他去世的时候,养子只顾着前程,连回去看一眼都不愿意,这样的人品缺失的人,又能指望他能为百姓做出什么实事?
于是苏子铭就被人排挤了,别说升官了,竟然还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被降职。
屋漏偏逢连夜雨,而他那有权有势的岳家,也不知道听到什么风声,以岳母病重为由,把他那娇美的妻子骗了回去就再也不准她回来,非要让他们和离。苏子铭闹了几回,都以惨败收场。
官降了,媳妇没了,靠山跑了,本来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谁知道新部门他还没熟悉,就被人找了借口继续降职。直到最后,堂堂一个状元郎,最后被扁到了牢房看起了大门,一度成为下层人士最大的笑柄。
那些同僚们时不时就会指着他道,“看到没,那位,当初可是状元郎!啧啧,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在这里看大门。”
……
和苏子铭整天莫名倒霉不同,戚锦的王妃生活到是过得很是滋润。
荣王府就他和顾九两个主子,至于皇宫里的两位大佬,逢年过节见一次就不错了,也不可能特地跑到家来让他立规矩。
王府的大私库小私库都归他管着,荣王府的交际关系也很简单,除了宫里那一批主子生辰或者有喜需要随礼外,其他复杂无比的百官家庭亲眷都不用理会,日子那叫一个清闲,属于整个京城的独一份。
甚至就连太子妃,还要根据太子的人脉,去给一些亲眷压场子,偶尔累得狠了,也会暗暗羡慕一把这个男妯娌。
王府支出不多,进账却是不少。帝后赏赐的全是些旺铺,每年收入都是一大笔让人咂舌的银子。
除了这些铺子外,顾九还悄悄收购了几个消遣用的铺子,有茶楼,酒楼,书社,甚至还有一个歌舞坊。
闲着没事他就带着戚锦去这些铺子逛,听说书,看话本,听八卦,看舞曲…兴致来了他还能去比划几下,给编排师傅提点意见。
还别说,经过他的指点,歌舞坊的舞曲比起别的地方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生意那叫一个火爆。
顾九之所以这么闲,自然是他日常缺席早朝,太子后面那个位置,一年里基本有三百六十天在缺席。
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他这样的日子过的实在太舒服,皇帝在龙位上又坐了几年,越坐越不得劲儿,自己每天殚精竭虑累死累活,那些小兔崽子日子却过得那么滋润,凭什么呀?!想到历届皇帝都活不长的,皇帝越想越不是滋味。
于是回去和皇后娘娘商议了几天,就让人在荣王旁边大开阔斧的开始建起了宅子。等宅子建好,就迫不及待的当众宣布把皇位让给太子姬长钦。
整个朝堂包括姬长钦在内,所有人都懵圈了。要知道历来当皇帝的,哪个不是巴不得在那个位置呆到死的。皇帝还如此年轻,保养的好点再活二十年也没问题,怎么就这么快让位了呢?
姬长钦是最懵的,他其实也正愁着,自己已经三十了,再过几年孙子都快有了。皇帝还那么年轻,五十都不到,说不定还能在皇位上呆个十多二十年。
等那个时候,他那些小兄弟就都大,谁知道他们会生出什么心思,那些臣子又会生出什么心思。
姬长钦虽然有些着急,但也知道这事急也没用。他甚至不敢表露出来,就怕因为自己动作大了惹来皇帝的猜忌就得不偿失了。没看历朝历代,皇帝因为年龄大了,各种祸害自己子孙的事还少吗?
只要他不被皇帝猜忌,他太子的位置就是距离那个位置最近的。
姬长钦都已经做好,在这个位置在呆上十几二十年的准备了,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快退位给他。
不顾众臣子和姬长钦的挽留,皇帝选了个良辰吉日,就乐呵呵的退了自己的皇位,直接搬到了荣王府隔壁。至于那些个莺莺燕燕,想出宫的就放出宫,不想出宫的就带到了新府。要不是这些莺莺燕燕太多,他说不得就搬到荣王府去了。
太上皇和皇太后出宫的第二天,就跑到荣王府来蹭饭了,两老还非要荣王夫夫亲自做饭。
太上皇理直气壮,“你母后你皇兄都吃过你们做的饭,你们竟然不做给孤吃,你这个不孝子!”
顾九目瞪口呆,这便宜爹是不是从皇位下来以后,就自暴自弃了?顾九十分好奇,不知道这便宜爹打底受了什么刺激,才能做出这种行为。
到底是这身体的便宜爹,想要吃他做的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好他刚学了菜式想做给小石头吃。顶多就是多做两份好了。
结果,这一做就不得了,太上皇和皇太后成了荣王府的另外两个主子。高兴的时候宿在荣王府,不高兴的时候也宿的荣王府,他们那个府邸,到是成了那些太妃的专府了。
而顾九和戚锦逛街日常也成了四人行,甚至老夫妻两人因为玩的太起劲儿,还买了个戏院,整个府邸整天咿咿呀呀。
顾九一看这不是个事,连忙止住了逛街的行为,天天跟着小石头在家里的后花园种菜。
老两口哪里干过这种活,被顾九忽悠着干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累的直喘气。偏偏顾九还在旁边起哄,“父皇母后你们这样不行,人要多运动,身体才健康,才活得更长久!”
两人虽然有些犯嘀咕,没想到跟着戚锦在菜园子里忙碌了个把月,没想到竟然觉得精神越加好,于是除了逛街行为,两人还养成了自己种菜的好习惯,到像是顾九说的,两人的岁数,是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里活的最久的。
因为顾九一直不愿纳妾,皇室宗族不少人都想过要过继孩子给他们,顾九一直没同意。
还是后来新皇看他们日子过得太逍遥了,直接把自己儿子丢了过来,美名其曰孝顺祖父祖母,顺便向皇叔学点本事,以至于荣王府从未冷清过。
就连太上皇和皇太后去世以后,新皇的儿子都已经很大了,干脆就把孙子丢了过来,把顾九气得半死,早知道当初就去上几次朝,也不会被姬长钦惦记这么多年。
倒是戚锦很高兴,在顾九训练之余,就把这些皇子皇孙们拉去种菜,还乐呵呵的和他们说,当初他们的祖父祖母也是在这里种菜的…
直到后来戚锦走不动了,也喜欢让顾九推着他出来,乐呵呵的看着皇子皇孙们在农田里忙碌。
顾九一直以为这是小石头的恶趣味,直到后来戚锦无意间说到:越是这些位居高位的人,越是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民间疾苦。不是谁都像他夫君一般,知道爱民如子的。
顾九汗颜,感情戚锦还记得当初他随口说的借口。他当初主动请缨,其实就是想让姬长钦看看他的实力。与其期待别人的怜悯和善心,还不如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
一个有能力的,又不会造成威胁的弟弟,怎么也比一个没有能力的,但是不知道会不会造成威胁的弟弟,更让他舍不得动。
端看他们能安安稳稳的生活这么多年,一直圣心不减,就能知道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后来戚锦身体越发不好了,顾九就拿了一本书,亲自讲故事。
一开始他还只讲话本上的,后来发现话本上的故事太单调,他干脆自己编。偶尔也讲讲他们的上辈子,上上辈子,以及,他们的下辈子。
直到戚锦彻底闭上眼睛,手还紧紧握着顾九的手,顾九在他额头上轻轻落下一吻,“亲爱的,我们下辈子再见…”